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1
當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正在轟轟烈烈地改變著世界的一切,使幾百年、幾千年來逐漸形成的教育制度受到嚴重的挑戰(zhàn)。面對史無前例的信息技術革命,傳統(tǒng)教育制度的深刻變革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一、信息時代教育的內涵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教育將從內容、形式、方法和組織等方面發(fā)生根本性的變革。這種變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許多中間過程。人們開始是將計算機看作一種獨特的對象,和物理、化學一樣,專門開設一門計算機課程;然后是要求計算機能輔助學校的傳統(tǒng)教學,作教學演示或個別化教學;再后是要求進行以計算機為基礎的課程改革,這種課程明顯有別于以書本、粉筆和黑板以及幻燈、投影、電視和錄像等傳統(tǒng)教學媒體為基礎的課程;最后是要求整個教學體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形式甚至連學校結構都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從這一演進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與教育的整合程度越來越深,對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
在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信息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開展信息教育、培養(yǎng)學習者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信息教育:廣義地說信息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社會成員的“信息處理能力”而開展的教育活動。狹義地講,信息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教育活動!靶畔⑻幚砟芰Α笔侵笇W習者在信息化社會活動中有選擇地利用信息工具(手段),有效地獲取信息、運用信息、創(chuàng)新信息的基本能力。信息教育的內容包括信息技術、信息運用、信息倫理等。
信息教育的開展有利于學習者主動學習的實現(xiàn),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教師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也是學習信息的傳播者,而學習者只能被動地作為信宿接受學習信息。通過信息教育的開展,學習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手段)主動地獲得相關的學習信息,使學習者學習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學習的方法。所以有利于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實施。
二、信息時代對教育的要求
(一)普及高水平、連續(xù)性的基礎教育
因為人們主要從事信息知識工作,這種工作的知識密集度高,要求人們具有較淵博的基礎知識。因此,必須普及高水平、連續(xù)性的基礎教育。
1.有計劃有步驟地輪訓全體教師
中小學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對師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必須具有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具有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進行教學和科研的能力。為此,在積極配備、充實信息技術教育所需設備及配套軟件的同時,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輪訓全體教師,逐步形成完善的培訓體系。在培訓內容方面,不僅包括信息技術本身,更應注重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以改變信息技術培訓與應用相分離的狀況,消除信息技術難以深入課堂、深入學科的現(xiàn)象。
2.在中小學開設信息理論與信息技術基礎課
“中小學是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計算機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實現(xiàn)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工程應切實重視在中小學教師與學生中普及信息意識、信息基礎理論,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計算機進自主學習、探討的能力。目前,為了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提高公民素質,培養(yǎng)信息人才,美國、英國、法國、新加坡和我國的、香港都紛紛將計算機為主的信息科學列為幼兒園、小學、中學的主要課程。我國也明文規(guī)定:從20xx年起在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和實施“校校通”工程,用5-10年的時間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中小學已經開設了信息技術必修課。
回顧20xx-20xx學年的,本人能夠努力工作,認真學習新課標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以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實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根據實際制定各項計劃,備好課,寫好教案,并能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設計上課的形式和內容,難易結合,使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都學得愉快、學得好。下面就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對這半個學期的工作進行總結: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電腦的興趣。
《信息技術》不同于一般的學科,而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要以講為輔,以練為主,以用為目的,使學生在練習中、實踐中或“玩”中學會如何使用電腦,改變過去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呆板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課程自身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電腦的興趣。開學時,學生大多數剛接觸電腦,對電腦有著一種神秘感,對學習電腦也有著一種極大的興趣感,作為教師要怎樣才能將學生的這種興趣繼續(xù)保持下去呢?我上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先問學生什么是電腦,電腦有什么作用,然后根據書本講了許多有關電腦方面的科學知識,讓他們感到電腦原來是這樣一回事,使他們對電腦有了一定的認識,打破了不敢碰電腦的神秘感。接著講解了電腦的作用,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欲望。
二、游戲入門,學習指法。
對游戲特別感興趣,而計算機正具有能玩游戲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可以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例如對于最基礎的學習內容——學習指法。這個內容的學習是非?菰锏,如果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吃蘋果”“打地鼠”等游戲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在這種情況下,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們再玩這個游戲時就感到輕松自如了。這樣,就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
在教學鼠標的使用時,有些學生不敢握鼠標,或是操作不靈活,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我采取的'是游戲結合的方法。首先讓學生對鼠標的操作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安排一些拖箱子(訓練拖動)、紙牌(單擊、雙擊)和掃雷等游戲,通過游戲,學生的操作熟練程序掌握得好快。
三、小組互助、協(xié)作學習。
由于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方面存在著各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對計算機有著深厚的興趣,他們對計算機知識了解的很多,有的家庭有條件從小接受計算機教育,在操作技能方面水平很高,可以說是"小專家",而有的學生在校外從未接觸過計算機,在本學年只是第一次接觸,在這方面是一片空白,于是,在開始的時候,我將每一個班按每列分成了若干個小組,每組有6個人,每組都有一個小組長,在教學的時候,同學們之間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學習過程中,同學之間還可以互相幫助,監(jiān)督檢查。水平相當的能一起探索、實踐,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在小組中得到基礎好的、學習興趣深厚學生的幫助,這樣發(fā)揮了優(yōu)秀學生"小老師"的作用,激勵其更加努力。這樣教學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進步。例如在學習時,老師布置好一個任務,通過小組學習,使這個任務是由學生進行解決的,而不是教師將方法直接講給他們。
通過實踐證明,小組學習不僅使學生順利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發(fā)展。
三、開展競技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本學年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養(yǎng)成學習的習慣,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方法,能夠正確掌握指法的擊鍵方法。因為指法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中又是枯燥的,所以有必要開展一些活動以維持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采用比賽的方法進行,每過一個階段進行一次比賽活動,由每小組先進行,然后由組內評出最好的,再由評出的進行互評,通過這些活動,不僅使用枯燥無味的練習變成有趣的活動,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個個都想爭著做個打字高手,從而使他們的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另外,本學期在校內開展了“打字小能手”比賽,通過比賽,提高了學生的競技水平。
經過本學期的學習,學生的電腦操作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但也有不足之處,學生的指法準確率有待進一步的提高,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xù)努力,大膽嘗試,勇于創(chuàng)新,在教學方面不斷改進,吸取好的教學方法,維我所用,才能讓他們在有限的電腦課里學到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2
本學期在學校的領導下,并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開展了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 。學期臨近結束,回顧一學期以來的工作,現(xiàn)總結如下:
一、結合實際,開展好常規(guī)教學。
1、開學初,便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并嚴格按教學計劃進行上課。在教學過程中,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都進行了認真的教學分析,并寫成教案上課。收到較好的效果。
2、在教學中,我經常研究學生的思想發(fā)展變化,為了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我們從光盤上或到其它學校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學生智力發(fā)展的小游戲,把這些游戲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給學生玩,讓學生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提高了學習興趣,并有助于學生智力發(fā)展 。經本期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不但掌握了規(guī)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和達到了規(guī)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還從游戲中學到了許多其它的知識。信息技術課已經成了學生十分喜歡的課程之一。
3、在教學之余,我們還努力搞好我們的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里,學生既能玩得高興,又能學到許多平時在信息技術課上學不到的知識,比如有的學生學會制作一份簡單的小報,有的學生學會了用計算機網絡來解決一些其它學科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二、加強教學教研,努力提高業(yè)務水平。
教學的成敗取決于教師,教師的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質量,在本學期,在教學之余,加強了對業(yè)務的鉆研。
在本學期,縣局舉行了中小學優(yōu)秀課件制作活動,我校幾名教師都參加了這次活動,上報的作品不管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均居首位,受到了好評,得到了校領導的認可。
三、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提高學校辦學的信息化發(fā)展的水平。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走在學校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前沿,除了搞好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外,我們還擔負著許多其它的任務。學校其它學科公開課的課件制作,學校乃至全鎮(zhèn)的機房和各室的計算機的維護和維修基本上都由我來完成。信息技術是一門不斷發(fā)展的學科,展望學校的發(fā)展和學科的發(fā)展,我覺得還有許多知識要學,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3
民立小學是一所素有光榮傳統(tǒng)的學校,歷年來,曾獲得福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小學,省級示范小學,省級文明學校,省紅十字青少年模范校,省素質教育先進校,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校以及省級,國家級體質健康調查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近三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教育信息化已成為評估學校教育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各級政府及上級業(yè)務部門的關懷與支持下,我校師生團結一心,努力拼搏,認真貫徹《中小學信息化教育發(fā)展與實施綱要》精神以及江澤民同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人們的學習和交流打破了過去的時空界限,為人類能力的提高和發(fā)揮作用帶來了新的空間。"的講話精神,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的根本途徑,努力尋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最佳結合點。為此,學校確立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工作思路:進一步發(fā)展以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基礎的課堂多媒體組合教學,以課題研究為契機,逐步實現(xiàn)在多媒體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下,構建各學科新型教學模式。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向各位領導匯報我,F(xiàn)代教育技術工作的開展情況。
加大投入,完善信息化教育環(huán)境
教育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提供"人,財,物"的基本保障。上級政府及主管部門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高度重視。教育局領導一再強調,當前教育要搶占兩個制高點,一個是課程改革,另一個就是信息化教育。在區(qū)教育局的關心支持下,學校多方籌集資金,用于信息化建設。幾年來,共投資200多萬元,購入電腦,液晶投影儀,實物展示臺,視頻轉換器,電動屏幕,掃描儀等電教設施。目前,學校有網絡教室4間,擁有電腦150臺。多媒體教室2間,均配備了電腦,液晶投影儀,實物展示臺,視頻轉換器,電動屏幕,錄像機等全套設備。美術室,音樂室,自然實驗室等專用教室,以及每間普通教室,均配備了中控系統(tǒng),液晶投影儀,實物展示臺,電腦等相應的電教設備。此外,學校還為每位教師每人配備一臺電腦,共計63臺。學校還拆資5萬余元,購買了科利華備課軟件,鵬博士備課軟件,朝陽行動計劃軟件,階梯教學軟件等。為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提供了方便。此外,我校在今年又投資60萬元,重新翻建一間多媒體網絡教室,及校園局域網,進一步提高學校在信息化教育的實戰(zhàn)能力。
加強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有了優(yōu)良的外部條件,并不等于學校信息技術工作就能上水平,關鍵是要有一支業(yè)務很過硬的骨干力量和人人能運用的教師隊伍。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有賴于全體教師,取決于全體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高低。為了適應教育形勢的需要,我們從轉變觀念入手,遵循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先普及后提高的原則,有計劃,分步驟地開展以Internet未來教育培訓,"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網絡課程培訓為主要內容的繼續(xù)教育工作。從20xx年起,我校中青年教師均參加了PowerPoint,Photoshop,F(xiàn)rontPage等網頁制作的培訓與考核,合格率100%。同時,學校還鼓勵教師自學,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操作及應用水平。目前,為數不少的年輕教師已能獨立制作課件,全體教師都能熟悉基本的電腦操作和多媒體應用,大部分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具備制作課件和網頁的能力。
學校還立足于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骨干人才,為他們搭建平臺。學校有意識地給部分信息素養(yǎng)較高,信息技術技能較好的青年教師壓擔子,讓他們承擔如"網站的建設","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等信息化建設的重任。同時,為他們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如;選送電教老師及其他學科骨干教師到福州,重慶,武夷山,北京等地參加"網絡管理員及網絡制作專業(yè)培訓,""多媒體課件制作相關軟件應用培訓班","朝陽行動計劃培訓","課程整合研討會","遠程教育網絡培訓"等,通過對教師分階段,分層次,分形式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培訓,不斷提高教師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服務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目前,我校信息技術專職教師,陳蓉老師已成長為我區(qū)唯一一名"信息技術學科帶頭人",在信息技術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整合學科知識,開設好信息技術課程,促成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
隨著計算機的誕生和日益普及,信息社會要求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必需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知識與能力,這種知識與能力既是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是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必備基礎;又是"信息文化"水平高低和信息素質優(yōu)劣的具體表現(xiàn),又是信息社會對新型人材培養(yǎng)提出的最基本要求。為了實現(xiàn)上述信息技術課程目標,我校采用開設專門的信息技術課及信息技術內容與各學科課程相整合兩種模式。
從20xx年起,我校從一年級就開設了電腦課,每周一至二個課時,低年級由教師自編教材,中高年級選用審核教材。學校配備了兩名專職教師,并保證上課的學生人手一機。課堂教學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充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掌握收集,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采用網絡互動交流模式,將課堂課外延伸到課外,并適時選擇學科知識進行整合教學。
比如,在《圖片的組合》一課,陳蓉老師就選擇北師大語文第一冊《太陽》這首詩作為情景導入,并要求學生以課本插圖中的"樹木,房子,太陽,公雞,天空,草地等圖片組合成一副完整的圖形"作為任務驅動。讓學生在熟悉的圖片與詩歌情境中融入到新的學習氛圍之中。在探索組合圖片的方法中,發(fā)現(xiàn)"如何將有顏色背景的圖片在組合時設置透明"這一問題,并將幾種現(xiàn)象不斷對比,比較,將事物整理就緒,經過反復的設想,實驗論證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在探索過程中,學生會面臨問題和困惑,甚至挫折和失敗,但這卻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成長,發(fā)展,創(chuàng)造所必須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能力,智慧發(fā)展的內在要求,是一個不可量化的"長效"。經過"發(fā)現(xiàn)——探究"的學習過程,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具有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
又如,陳蓉老師《圖形的變換》這一課的靈感完全源于一題數學習題,北師大版數學第四冊第四單元《圖形的變換》要求學生認識一些簡單的圖形經過不同角度的旋轉,可以得到各種復雜,美麗的圖形。這一內容與信息技術學科中運用Flash軟件制作旋轉圖形不謀而合。因此,在充分理解數學教材的重,難點之后,將數學知識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巧妙地融入到Flash軟件中旋轉圖形的制作方法上,并運用制作旋轉圖形的方法完成數學課本P60第6題提出的任務:在電腦中設計美麗的圖案。這樣就成功地將數學課程知識引入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實現(xiàn)L—about IT(Learn abaut IT)方式(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對象)的整合。在該課中,教師一開始就以數學課本的課后習題:"在電腦中設計美麗的圖案。"作為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任務來驅動,在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的同時,通過引導學生開展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考與研究,幫助學生建立起數學知識(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與信息技術(Flash旋轉工具,變形設計面板,元件轉換等)知識的銜接與延伸,讓學生在已有數學知識的幫助下,展開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強調信息技術服務于具體的學科任務,并努力營造出"在一種自然的方式下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并且對這種工具的使用要像鉛筆,橡皮那樣順手,自然"的氛圍。由于將"圖形的變換"這一數學問題融入到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在學習"自由旋轉"工具的主動性大大加強,在掌握旋轉工具使用的同時就迫不及待去構思復雜圖案,自覺地去解決問題,完成知識意義主動構建,并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利用旋轉工具設計出各種千變萬化的圖案,完成數學知識與信息技術的銜接與延伸,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學習目標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yǎng)。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4
一學期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學期,本人能夠努力工作,認真學習,從多方面進行計算機教學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耕耘,有收獲的喜悅,也有不足與遺憾,現(xiàn)總結如下:
一、教學方面:
1、備課 開學初,根據學校要求,認真寫好教學計劃,提前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學習好《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
2、上課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尤其本學科主要課程都要上機完成,因此每節(jié)課前都要認真做好上機備課,檢查機器狀態(tài),有無“不可用機器”。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個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使學生能做出有創(chuàng)新、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通過一節(jié)課的教學使學生既掌握知識又掌握技巧,使他們有成就感,學生上了每一節(jié)課都有收獲。在學生完成上機任務時,在各臺計算機前巡視,注意對后進生進行手把手的輔導,課后及時找出不足。
二、個人學習:
對于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教師必須擁有自來水。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虛心、主動地向其他信息技術教師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豐富教學手段,抓住學校安排外出聽課的機會,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取別人的好的教學方法,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
三、教師信息技術培訓:
對教師進行了光盤播放教室的`使用、遠程接受室接受資源的培訓、課件制作的培訓、電子白板的使用、班班通、校園網絡以及學校主機的使用等相關技能的培訓,編制電腦使用注意事項,全面提高了我校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使教師能夠順利地使用遠程教育設備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但到目前,我校還有部分教師對培訓的認識沒有到位,對培訓重視不夠,不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培訓,這也是我們在培訓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除以上工作外,還完成了各級各部門領導分配的各種臨時任務。
四、其他方面:
本學期,我還分管計算機教室、打印室等功能室的管理工作。全校計算機設備及電子設備的維修維護工作,學,F(xiàn)有計算機100多臺,包括學生機房、教室、多媒體教室、教師備課間、領導辦公室等,同時還要負責全鎮(zhèn)十三所教學點電子設備的維修工作等。因學校有些電子設備購置較早,配置不是很合理,加之使用者水平所限,出現(xiàn)的問題情況較多,但我們仍克服種種困難,保證了設備的正常工作。保證各種活動的順利開展,讓教師、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因此我盡職盡責,保持各功能室有一個清新、衛(wèi)生的環(huán)境,保證各功能室各種機器的正常使用,無故障產生。同時,還在主任及教導處的領導下,積極完成文印工作。
五、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知識上做到課課清、段段清。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對計算機的認識上有更大進步。
3、加強機房紀律和機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在班級集中注意力學習,在機房上機時也要按規(guī)定嚴格約束自己。
4、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我們還有許多不足,該做的工作還有很多,該學習、充電的內容更多,轉眼,忙碌的一個學期又過去了,新的學年也即將開始,我們也思考很多,現(xiàn)代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加快,所以要終身學習,而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更快,我們需要天天學習,面對新的設施、新的設備,我們能順利地駕馭嗎,能使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嗎,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觀念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嗎?總結過去,展望未來,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5
1、組織片內學校信息技術老師進行學片教研4次,學習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的理論與實踐指導,特別是有關有效教學的設計與實施的理論與實踐的教學與研究。
2、組織了初二結業(yè)統(tǒng)考復習設計活動,做好近幾年試題的分析與研究,編寫相應的復習指導及相關的試題集,在面上提高全校結業(yè)考試的成績。
3、堅持以白云信息技術和廣園片信息技術QQ群為平臺,進行實時有效的'網上教研活動。加強對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和指導。
4、積極參加本學期檢測,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組織布置各校參加區(qū)信息技術期末復習統(tǒng)考,組織了統(tǒng)一該卷,和進行成績統(tǒng)計。初一全區(qū)統(tǒng)一檢測;初二實施模擬檢測及全市統(tǒng)考。廣園片的成績名列區(qū)的前矛,很多學校達到或超過了市平均分。及時上報統(tǒng)考成績。
5、積極參與區(qū)的課題研究工作,分層推進分類指導分層評價實施新課程:緊扣課堂,加強教師對課堂的“問題”的發(fā)現(xiàn),開展行動實踐研究與敘事記錄反思,提高課堂的教學有效性。構建分層分類學校課堂教學評價、學業(yè)評價的量規(guī),進行分層評價與指導。深入課堂,加強研究教材和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的意識。加強在課堂中思考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開展基于“問題”研究的教學實驗和嘗試。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6
本學期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團結同志,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積極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對所教學科具有系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論基礎和計算機專業(yè)知識,教學效果較好。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方面成績顯著,受到師生普遍好評。在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樂于接受各項臨時性工作,一直滿工作量工作。
在教學方面,承擔七、八年級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能獨立掌握教學大綱、教學方法,熟知教材的重難點及處理方法。課前認真?zhèn)湔n,課上以學生為本實施分層次教學,強調個性化輔導,效果較好。課下充分利用學生課余時間,抓基礎、重落實。每學期在學校范圍開設一節(jié)公開課。
在學生教育方面,繼續(xù)擔任20xx級1班班主任工作。樹立班集體和學生的正氣,從紀律、衛(wèi)生、學習、集體活動等各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習慣養(yǎng)成。每天早來晚走,課間進班找學生談話,為班級建設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在承擔教學工作同時,繼續(xù)擔任信息技術學科教研組長、電教組長,電教管理員、網絡管理員。積極組織組內學科教師進行集體教研及備課,做好學期初工作計劃安排及學期末工作總結,取得較好效果。負責學校電教設備、計算機及網絡的日常維護。對學校各類電教設備進行認真整理與維護,保證正常教育教學的需要。在維護教師電腦工作中,總是不計時間、不計得失,千方百計進行維修,為教師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幫助。在維護學校網絡工作中,克服機器多、人手少的困難,在網絡安全、防控病毒等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盡最大努力保障學校網絡的暢通,為教育教學工作創(chuàng)造積極有利的條件。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7
本學期在學校的領導下,并結合我校計算機的硬件實際情況開展了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學期臨近結束,回顧一學期以來的工作,現(xiàn)總結如下:
一、結合計算機的硬件實際,開展好常規(guī)教學。
1、開學初,便結合我校的計算機硬件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并嚴格按教學計劃進行上課。在教學過程中,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都進行了認真的教學分析,思考在現(xiàn)有計算機軟硬件的實際情況下如何實施教學,并寫成教案上課。收到較好的效果。
2、在教學中,我經常研究學生的思想發(fā)展變化,為了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我們從光盤上或到其它學校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學生智力發(fā)展的小游戲,把這些游戲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給學生玩,讓學生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提高了學習興趣,并有助于學生智力發(fā)展。經本期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不但掌握了規(guī)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和達到了規(guī)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還從游戲中學到了許多其它的知識。信息技術課已經成了學生十分喜歡的課程之一。
3、在教學之余,我們還努力搞好我們的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里,學生既能玩得高興,又能學到許多平時在信息技術課上學不到的知識,比如有的學生學會制作小動畫,有的學生學會了用計算機來解決一些其它學科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4、輔導學生參加了縣、鎮(zhèn)信息技術應用比賽和小學生電腦作品制作活動,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與往年相比不管是參賽作品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在鎮(zhèn)里的評比中獲得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4名的好成績,作品全部送縣參評。
二、加強教學教研,努力提高業(yè)務水平。
教學的成敗取決于教師,教師的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質量,在本學期,在教學之余,加強了對業(yè)務的鉆研。
在本學期,縣局舉行了中小學優(yōu)秀課件制作活動,學校配合縣局的工作在全鎮(zhèn)范圍內開展了課件制作活動,我校幾名教師都參加了這次活動,上報的作品不管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均居全鎮(zhèn)首位,受到了學校領導的好評,得到了中心校領導的認可。
三、配合學校工作,做好信息技術過關工作
本學期,縣局繼續(xù)舉行對全縣教師的信息技術過關工作,我們學校有多名教師報名參加了考試。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配合學校工作,對報名參加考試的教師進行了輔導,幫助多名教師順利通過過關考核。
四、充分發(fā)揮的優(yōu)勢,提高學校辦學的信息化發(fā)展的水平。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走在學校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前沿,除了搞好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外,我們還擔負著許多其它的任務。學校其它學科公開課的課件制作,全由電腦室來承擔,本學期幫助其他教師制作了課件6個,受到了同事們的一致好評。另外還有學校的一部分資料和考試試卷的打印,學校機房和各室的計算機的維護和維修基本上都由我來完成。
信息技術是一門不斷發(fā)展的學科,展望學校的發(fā)展和學科的發(fā)展,我覺得還有許多知識要學,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8
學期工作即將結束,為了以更好的姿態(tài)展望20xx年,現(xiàn)將一學期教研組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做如下總結:
一、教育科研方面
積極參加教師發(fā)展中心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認真組織好教研組內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借助QQ群網絡平臺與兄弟學校教師積極探討教育教學上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繼續(xù)深入探索新課改、網絡環(huán)境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利用兩周一次的組內集體備課,進一步鞏固《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本教學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的`研究成果。圍繞課題的研究,在極推進初一年級信息技術導學案教學的全面開展,不斷提高全體學生網絡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進而提高課堂的效率。組內老師深入學習新教材,積極探討教法,在片內定期開展“同課異構”、“同課同構”課堂教學活動,在活動中分享和借鑒片各兄弟優(yōu)秀教師的經驗和做法。
二、專業(yè)提升方面
在積極鉆研和探討教育教學的同時,組內成員不忘加強自身專業(yè)技能的學習,并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學科競賽。曹秋蕓老師參加省信息技術奧賽培訓。顧建豐老師《網絡改變生活》參加了一師一優(yōu)課的評比。
三、其它方面
在注重課堂效率的同時,還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開展信息技術奧賽(編程)的培訓,組織好機器人苗子的培訓。組員除了認真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外,還一如既往地及時高效地做好機房、教室、老師電腦的日常維護工作,保證學校網絡秩序、課堂秩序及老師辦公的正常進行。本學期,更新了學校的vod點播平臺,展開了智慧校園的工程。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9
本學期我擔任東青小學三到六年級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并擔任學校計算機教室管理員一職,負責機房電腦的維護,保證機房電腦正常運行服務于學生上好每節(jié)信息技術課。工作中,忠于職守,認真負責,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執(zhí)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圓滿完成學校交付的任務。
一、重塑教育觀念創(chuàng)造性進行教育教學
本學期我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發(fā)現(xiàn)《小學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為此,我不斷更新教學理論理念,深入研究新的課標,從而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了更深的了解,本學期我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育教學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生為主體實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和不斷提高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fā)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信息技術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課后認真寫反思,記下自己執(zhí)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生為主體,提倡自主性學習,學生在觀察、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猜測、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增長能力。這樣的探索實驗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fā)現(xiàn),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獲。
二、提高自身素質在學習中教學在教學中學習
當今社會知識更新速度飛快,計算機應用技術更新?lián)Q代日新月異,教學中要做到與時俱進。要不斷地接受新知,更新理念,把信息技術方面的新理論,新技術及時傳遞給學生,不能局限在教材范圍內。要做到與時俱進,就要堅持不間斷的學習。通過電視、報紙、刊物、網絡等多元化渠道,時時豐富自己知識,時更新自己的理念。在持續(xù)的學習中,完成教學。同時也在教學中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學相長。在堅持自學的
同時,還虛心向同仁請教,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業(yè)務學習、教研活動,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了自身素質,保證更出色地勝任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
三、認真扎實工作腳踏實地完成常規(guī)教學
課前認真準備,備好每一節(jié)課。搜集教材內容相關的最新知識,最新信息,充分準備素材、課件。具體分析每一個學生,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根據學生情況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 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提供盡可能多的上機時間,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能力,掌握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經過努力,出色地完成了這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揚長避短,推陳出新,再創(chuàng)新成績。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10
《信息技術學科德育工作總結》適用于信息技術學科德育的工作總結,計算機技術會對人際關系產生負面影響。有學生因迷戀于計算機游戲、網絡,缺乏與同學的交往,以至于發(fā)展為嚴重的心理障礙;也有學生不惜放棄學業(yè),為尋找網絡中虛擬的愛情與友情而離家出走。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不要沉迷戀于虛幻的網絡世界,加強與同學的交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和信息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信息技術很多消極的影響,如在互聯(lián)網上傳播暴力、色情內容,散布信息垃圾,惡意侵犯他人隱私,充當“黑客”等等。如何培養(yǎng)未來信息社會的合格公民,使他們能夠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確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道德,是我們信息技術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根據學科特點滲透德育教育,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F(xiàn)將本學年德育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培養(yǎng)學生愛護機房設備、遵守機房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
好習慣終身受益。學生時期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我們應該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上機操作過程中,教育學生要愛護計算機設備,強調正確規(guī)范的操作,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習慣。 要使他們知道這樣做是能延長計算機的使用壽命,保護計算機內數據的安全。
其次,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在課堂示范教學和上機指導過程中,應有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習慣。這樣才能為學生樹立榜樣,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再次,注意常規(guī)與有意識訓練相結合。在上機操作過程中,教師應該把培養(yǎng)愛護機器設備、遵守機房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當作一項基本任務和重要職責。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使用計算機道德。
我們必須在計算機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機使用道德。例如在講解計算機病毒時,讓他們知道病毒的危害,認識到設計、制造、傳播計算機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自覺守法的意識,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鼓勵學生自覺使用正版軟件、反對盜版軟件。
此外,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讓他們認識到“黑客”行徑是不道德的,是犯罪。教育學生不要成為網絡的破壞者。另外,還要教育學生網上活動也要遵守人際交往準則,用語文明禮貌、不講臟話。
三、培養(yǎng)學生與人共處的協(xié)作精神和理性的用網意識。
計算機技術會對人際關系產生負面影響。有學生因迷戀于計算機游戲、網絡,缺乏與同學的交往,以至于發(fā)展為嚴重的心理障礙;也有學生不惜放棄學業(yè),為尋找網絡中虛擬的愛情與友情而離家出走……。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不要沉迷戀于虛幻的網絡世界,加強與同學的交往。
四、鼓勵學生從小樹立做跨世紀人才的志向。
通過介紹計算機發(fā)展史,使學生明白我國計算機產業(yè)(簡稱:IT業(yè))發(fā)展還很薄弱,通過舉例讓學生看到差距,產生危機感,明確責任,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鼓勵學生從小立志為國爭光,長大后為我國的計算機產業(yè)作出貢獻。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11
【摘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一種新型的教學環(huán)境。作為一線的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本文介紹了信息技術與語文教途徑學的整合途徑。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媒體語文教學
信息技術教育應用正在日漸深入地進入第三個發(fā)展階段即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階段。在進入這個階段以后,信息技術就不再僅僅是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通過課程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教和學的觀念以及相應的學習目標、方法和評價手段。
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一種新型的教學環(huán)境,該環(huán)境應能支持實現(xiàn)情境創(chuàng)設、啟發(fā)思考、信息獲取、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也就是實現(xiàn)一種既能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這正是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教與學方式),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較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使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fā)生根本性變革,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落到實處?梢哉f,大力倡導與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總趨勢與不可逆轉的潮流。
當我們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意義)、內涵有了清楚的認識后,作為一線的教師,最重要的是實質途徑要掌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下面就以信息技術參與語文教學來談談。
一、不妨“拿來主義”,實現(xiàn)資源重組
沒有豐富的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就談不上學生的自主學習,更不可能讓學生進行自主發(fā)現(xiàn)和自主探索;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狀態(tài)就難以改變,新型教學結構的創(chuàng)建也就無從說起。新型教學結構的創(chuàng)建既然落不到實處,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自然也就落空。
但是重視教學資源的建設,并非要求所有教師都去開發(fā)多媒體素材或課件,而是要求廣大教師應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網上的已有資源,只要是網站上有的,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可以采取“拿來主義”。教育網上的國之源就是一個很好的資料庫。當然,我們在搜集資源的同時要注意重組。因為一種課件的設計方案,體現(xiàn)一種教學理念或教學方法,并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準,同樣,一種課件在不同時期的效用也是有差別的。如何保留一個課件的有效部分再進行簡單的修改而后使用是每個教師必修的一項新技能。模塊型課件、基于資源庫的課件逐漸被大多數教師所接受。它就像小孩的積木玩具,可任意拼裝組合,我們可根據需要自行加入或減少相應內容,有所取舍地為教學服務。
二、結合學科特點,推進模式建構
。ㄒ唬┬滦徒虒W結構的創(chuàng)建要通過全新的教學模式來實現(xiàn)。
教學模式屬于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的范疇,但又不等同于教學方法或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或教學策略一般是指單一界面上不單有諸如“向前”、“向后”等按鈕,而且還增加了某一動畫片的卡通人物。且不說教學內容如何,僅僅這些點綴,就讓學生眼花繚亂,提升教學效果。比如用激趣法來導入,用激趣的導語,
先拋“磚”,以引“玉”,便于學生進入新學情境。特級教師于漪要求授課開頭要“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下子就把學生的心抓住。由此可見,引人的導語,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起重要作用。如在上《貓》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聆聽一種聲音,學生一下子都十分感興趣地豎起耳朵來聽,聽完后提問聽到什么聲音,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是貓叫!薄皩,是貓叫聲!蔽壹右钥隙ㄖ,又讓學生學貓叫,頓時教室傳出“咪咪”、“喵喵”、“嗷嗷”??小貓、老貓、許多貓叫聲,“貓,熱鬧非凡,同學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于是我趁機引入新課,板下課題——貓,為學生創(chuàng)設新學情境。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某種預期的效果或要求,往往要綜合運用多種不同的方法與策略,當這些教學方法與策略的聯(lián)合運用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或要求時,就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
(二)要關注學生的的思維動態(tài)。
在課堂教學中,一位好的老師善于駕馭學生的思維,隨時調控自己的教學進程,以照顧學生的思維進程。課堂中電腦無法感知學生的思維進程,有些處理雖然精妙,但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且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合理控制節(jié)奏按部就班,循序漸進,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進行默讀和朗讀,即全身心參與閱讀過程。如當老師講解完課文中的重點字詞后,除了讓學生默讀和朗讀課文以外,還可讓學生從計算機中選擇若干輔助閱讀課件來進行學習。這些課件不僅能提供適合學生理解水平的、既有趣味性又符合科學性的閱讀材料,還可通過改變顯示時間的長短和適當的提問與測驗來檢查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程度等。
。ㄈ┙處熞匾暸c學生的情感交流。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精靈有著豐富的情感,教師需要使用豐富多變的身體語言去感染他們,引導他們。如教師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常常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隨著老師一起去體驗情感,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信息技術的使用依賴于電腦,但人的情感是無法輸入的,這就需要在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適時地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及時分析學生的情感反饋信息,彌補計算機的不足。
三、認識多媒體弊端,更好為教學服務
。ㄒ唬┒嗝襟w課件的制作效率低且不能通用。
許多人制作課件,出發(fā)點不是為整體的教學服務,只是為了偶然上公開課的需要。課要好看,要充分顯示出“運用了最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工具”為此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或金錢來制作課件。因為這個課件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某一節(jié)特定的課例而設計的,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它不可能用在別的課上或者不能用在別的老師的課上。這樣搞出來的課,大部分都是很好看的。信息量也是大的,這是事實;這個課是花了幾個乃至十幾個小時的艱辛勞動弄出來的,效果當然會顯得好一點。難道這就等于效率和效益高了嗎?平時用一兩個個小時備的課,現(xiàn)在因為要用多媒體,花了十幾個小時去準備,也就是說多投入了幾倍的時間和精力,而那節(jié)課能好幾倍嗎?當然計算一節(jié)課的效益,不等同于這么簡單的數學運算。但運用了昂貴的先進的工具,效率反而降低了,這一事實卻是確鑿無疑的。何況,一個人能有多大的精力?為一節(jié)課就這樣翻腸倒胃,挖空心思。試想其它的課還能這樣作嗎?這對學生、對學校又有什么好處呢?
(二)多媒體教學缺少靈活性。
表面上看,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實上,多媒體教學的格式化、定義化、
程序化的特點,使整個課堂只能按照教師事先設計的程序按部就班的進行:每篇課文也是由教師分割成若干支離破碎的板塊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教師成了多媒體課件的操縱者,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師生缺少正常的語言、心理、情感方面的交流活動。如果課堂討論中,學生的思維有新的亮點,電腦就無法發(fā)揮作用,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有偏離也無法及時糾正,這就是多媒體的弊端之二。
。ㄈ┒嗝襟w教學忽視學生的記憶能力和聽覺能力。
在語文多媒體課堂教學中,課文已由教師分解成圖片、文字等形式。這些圖片、文字在演示中往往一幕幕閃過,教師只要求學生閱讀并思考,缺少必要的操練過程,造成學生對學習內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敷衍了事。原本“聽、說、讀、寫”是語文不可缺一的能力,如今新理念指導下的課堂,特別強調“想”和“說”的能力培養(yǎng),而忽視了聽的能力訓練,多媒體的課堂更是如此。俗話說:“眼觀四路,耳聽八方”,難道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只需“觀四路”而棄“聽八方”嗎?這樣的課堂嚴重的扼殺了學生“聽、記”的能力只求片面而棄全面。
(四)多媒體課件也影響了教師的個性發(fā)展。
語文課堂中,教師的言語,神情、姿態(tài)等在教學中都有可能跟學生形成情感交融,而產生心靈感應。使用多媒體后,教學的雙邊活動成了教師展示課件動作,學生觀看屏幕,難以起到讓師生進行正常交流的作用。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應該把信息技術的功能定位在“輔助”上。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合理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努力優(yōu)化教學過程,尋找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我們的英語教學從有效走向高效,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12
忙忙碌碌中,時間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時間表一個學期過去了。本學年是我校信息技術科組的第十三個年頭,回憶這三四個月以來的工作,在吸取前兩年年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之上,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與此同時,誠然也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夠好。
本學期,我校信息技術學科繼續(xù)堅持一位教師承擔全校信息化工作的局面,繼續(xù)堅持以《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為指導,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以學校信息化發(fā)展為中心,做好學校各項信息化工作,F(xiàn)做如下總結:
一、學科概況
信息技術學科作為一門很特殊的學科,在學校日常工作中,承擔多種角色,既要承擔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又要兼顧學校各項信息化工作。
由于我校信息技術學科目前只有兩個人,因此,在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很難擴大規(guī)模,開展比較全面的、有效的活動。
二、所做工作
本學期,信息技術科組所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信息技術教學工作。
本學年,我校初中一年級、二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的年級)班級數八個。根據往年參加“石家莊市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的經驗,在課程的安排上,本科組在遵循教材的基礎之上,作了適當的調整,調整教學順序,以適應比賽的需要。
本學期,初二的教學內容主要為石家莊市小學信息技術教科書第一冊中的《第一章認識計算機》和《第五章用計算機畫畫》,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計算機后,直接進入計算機畫畫的學習。
七年級的教學內容為《第三章計算機文字處理》。
1、把握全體學生,抓住基礎教學。
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是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目標,本學期,可能是由于課表設的巧合,很多次信息技術課都被法定假期或者學;顒铀妫虼,在118周正常
的`教學周時間內,大部分班級的真正授課時間平均只有18節(jié)左右(每周各班本身只有1節(jié)課,從20周開始進入考試周)。
因此,本打算在本學期能夠打好七年級學生電腦繪畫的基礎,也沒能夠按計劃去實施,是本學期教學工作的一個遺憾與失敗之處。
2、找準契機,培優(yōu)學有余力的學生。
按照慣例,每年的三月份是石家莊市中小學生電腦作品制作活動,四月份是石家莊市小學生電腦繪畫、電腦小報作品比賽,為籌備20xx年的這兩次比賽,本學期我科組積極利用課余時間,培優(yōu)學有余力的學生。截至16周,已收集好部分電腦小報作品及少量電腦繪畫作品。
另外,我們計劃利用學期末的最后幾周時間及寒假時間進一步生成作品,爭取在20xx年石家莊市中小學電腦作品制作活動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ǘ┬@信息化教學及辦公設備的運營維護與管理。
本學期,我校共有教職工43人,人手一臺辦公電腦,外加39套教學平臺。本學期,由于學校教師人數較多,而我科組仍然只有兩名教師,因此,大部分的信息化維護工作交由區(qū)指派的金禧公司負責。
在我校信息技術科組及金禧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均較好地完成了維修任務,保證教師的日常教學正常進行。
。ㄈ┬@信息化建設。
本學期,我校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學校網站系統(tǒng)的投入使用。我校網站共包括四大版塊:首頁、博客、論壇、班級。
其中,學校首頁由我科組負責管理,定期對學校首頁進行完善和補充。博客和班級由各教師及各正副班負責。為讓全體師生及家長們學會使用我校網站系統(tǒng),本科組整理出《個人博客操作指引》以及《班級主頁操作指引》,供用戶參考。
。ㄋ模┬@網的維護與管理。
由于校園網已經投入使用有兩年多時間了,本學期,也逐漸出現(xiàn)各類設備故障。其中,因為機房核心交換機的一個光口出現(xiàn)故障,導致學校一個多星期的網絡不穩(wěn)定。最后,在本科組教師及設備供應商的努力下,找到問題所在,才最終解決了問題。日后,也許此類問題會逐漸增多。但是,網絡問題本身比較復雜,而我們也沒有一個專職的網絡管理人員,因此,在解決此類問題的時候,通常所花的時間比較多。
三、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反思本學期以來本科組所做的工作,在獲得成績的同時,自知尚有很多不足之處:在精力的分配上,明顯傾斜在了學校各項事務上,在教育教學上所花的時間太少,因此,本學期兩次電腦作品的比賽上,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都出得不是很多。希望這一問題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本科組會得到努力改善這一情況。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13
一、 加快信息技術環(huán)境建設,完善信息化服務支持系統(tǒng)
為了更好的配合子課題的實施,學校加大了硬件投入。為每個教室配置了彩電,幻燈機。新建了一個多媒體教室,配置了投影儀,視頻展示臺和多媒體電腦。開發(fā)教育信息網,實現(xiàn)資源共建共享。裝備視頻設備,增強信息數字化能力。后期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學校投入50萬元新建了兩個網絡教室,更換了114臺嶄新的品牌電腦,子課題的實施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學校重視,建立評估機制,加強宏觀管理
該課題已經納入學校教育科研的計劃中。從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培訓、管理、應用及信息資源建設等方面都納入學校現(xiàn)代教育技術工作全面考核。
1、規(guī)定全體教師每期聽信息技術課不得少于10節(jié);
2、每期教師運用信息技術上課不得少于35節(jié),開展全校性的重點課例研究。
3、教師每期自制課件1至3節(jié);
4、教師有關使用信息技術的情況納入每月月評估和期末評估,校級公開課必須使用信息技術,事實證明,對進一步推動課程整合實驗研究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三、加強技術培訓,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
學校成立子課題組后,重點對實驗教師進行有組織、有計劃培訓工作。在基于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的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的角色已經發(fā)生變化,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遞者變?yōu)閹椭、促進者、啟發(fā)者、指導者。教師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運用的關鍵因素。因此學校都把教師培訓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學校都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對實驗教師進行計算機操作和課件制作等培訓。同時派出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計算機技術培訓,許多實驗學校多次聘請專家到校講課、做專題報告。
1、學校無條件保證主研教師參加總課題組的各種培訓,如“西部行”課題講座,大型的課題組研討活動等;
2、學?蒲惺医M織主研教師定期學習,研究活動有內容記錄
3、利用學校已有條件培養(yǎng)教師自制課件的能力;要求教師每期自制課件1-3件。
4、送培教師參加了區(qū)上,市上“專題型站建立培訓”和“因特爾未來教師”的培訓,以及各種研培活動。
5、組織教師新課標學習的同時,專題研究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四、工作成績
1. 全面提高了教師的整體業(yè)務素質。
近四年來的實驗研究,實驗教師的整體業(yè)務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思想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學能力、課題的實驗研究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計算機這一現(xiàn)代化工具的應用,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使教師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深刻的轉變。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大部分實驗教師都能自覺地運用現(xiàn)代教學模式,積極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并配以先進的教學方法,多方位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得以提高。通過一年來的實驗研究,許多骨干教師都能獨立地完成制定計劃、有序實驗以及實驗報告的撰寫等,且水平較高。逐步有“經驗型”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四年來的實驗,更新了廣大實驗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即現(xiàn)代化教育必須將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納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是大勢所趨,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煥發(fā)出強大生命力,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接班人。
2. 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經過近四年的實驗,實驗科目的教學成績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了,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 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先進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增大了課堂容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留給了學生充分自由學習的時間去鉆研新問題,參加感興趣的活動,促進了特長生的發(fā)展,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4. 科研教師的論文和課件,取得了各級各內的各種獎項。
五、存在的問題和啟示
1、個別教師的認識還沒有真正到位。
個別教師認為計算機與各學科課程整合就是制作課件,然后用課件去上課。他們的思想水準還仍停留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初級階段,遠遠沒有達到該實驗課題的真正意圖:體現(xiàn)計算機的工具性。課程整合的軟件應該工具型、資料型的軟件加平臺,即通過應用現(xiàn)成的以平臺為基礎的教學工具軟件實現(xiàn)課程整合的目的。因此,教師要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提高對該課題認識水平。
2、關于軟件問題
自己開發(fā)軟件有幾個缺陷。開發(fā)這樣的軟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會花費老師大量的精力;ㄙM大量時間開發(fā)的軟件由于受到教師自己教學習慣、教學思想的限制,比較難以推廣。這樣勢必造成重復開發(fā)的問題。
3、可以增大學生在課題實驗中的參與度。
讓部分學生參與制作課件,課件的目的就是呈現(xiàn)資源、呈現(xiàn)問題,將課堂教學由講述為主變?yōu)橐杂懻摓橹鳌?/p>
4、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由學校向家庭、社會延伸。
現(xiàn)在學生家庭購買電腦的越來越多,多開發(fā)研制一些交互性較強的人機對話形式的課件,學校建立家校局域網,開設網上課堂,使學生在家里就可以主動學習,自主發(fā)展。
當前,信息化已經成為當今教育改革的推進器、發(fā)展的制高點,雖然課題的研究結束了,但是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通過已經形成的機制,創(chuàng)新的工作方法,加大我校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力度,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14
回顧20xx年,時間如梭,過得很快,我們信息技術組的老師在這個學期結合實際、專心搞好教學,同時克服時間緊的困難,完成了學校、教師電腦等設備的修理和維護工作。
一、結合學科實際、開展常規(guī)教學
通過交流,通過集體備課,我們逐漸提高了信息素養(yǎng),提高了信息技術的使用水平和熟練程度,為學;顒拥拈_展起到了一定的保障和促進作用。
開學初,根據學校要求,認真寫好教學計劃和課時進度,提前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和難點,做到清晰、規(guī)范,備過程、備方法、備教材、備學生,做到“心中有本”。上課中,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關注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相關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教材的內容是以完成任務的形式來開展的。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完成課本布置的任務,學生在選擇方式的時候有了充分的自由,和體現(xiàn)個性的機會。而且,課本的練習都是讓學生完成任務,沒有具體的操作練習。這樣的教材看似簡單,其實對教師和學生的能力都要求比以前高,為了更好地掌握新教材的教法,達到最好的上課效果,這學期我們備課組在聊天中也經常探討新教材的教法和學法。
針對后進生不愛學習、上課紀律差的問題,組內教師課后常和學生做思想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鼓勵學生做作品,并對做出的作品給予很大的肯定,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為了上好課,我經常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yōu)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上課前做好準備工作,不打無準備之仗,尤其本學科大部分課程都要通過上機完成,每節(jié)課都要上機備課,檢查機器狀態(tài),杜絕“不可用機器”。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思維,使學生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在學生完成上機任務時,我在各臺電腦前巡視,注意對困難學生進行手把手的輔導。
二、加強學科教研、提高業(yè)務水平
1、每個星期開例會,短則二三十分鐘,長則兩三節(jié)課。主要進行工作安排、工作總結、教學情況小結和教學研討等活動。集中學習了《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通過學習,提高了我們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方面的認識,認清了學科發(fā)展的趨勢,領會了教學過程中的“有效課堂”,為今后的.有效教學又增加了一份分量。
2、按照教育局安排,派教師外出聽課學習,提高了我們的教學水平。
3、通過外出學習,掌握了電子白板的使用,為今后學校的長遠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三、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增強技術運用
1、通過制作學校網站,進一步熟悉了網站的技巧,通過建立學校FTP站點,為學校的文檔的保存及下達建立了一個良好的使用平臺。
2、學,F(xiàn)有常用教師機約70臺,我們信息組不定期為有需要的老師修理和維護電腦、打印機等電子設備,保障了學校教師工作的正常開展。
3、承擔了兩間電腦室(共104臺電腦)的維護與管理工作。
4、根據學校安排,完成攝影、攝像、圖片制作和處理等工作。
5、根據學校和教師安排及需要,制作展示課的光盤及課件。6、正在組織學生參加電腦作品制作大賽,豐富了孩子們的業(yè)余生活。
總之,這個學期我們組內成員團結協(xié)作、和諧愉快、共同努力,盡己所能,順利地完成了學校的各項工作。
回首一學期的工作,我們基本上完成學期初制定的工作計劃,但是也有一些地方還不盡如人意。我們還將繼續(xù)努力,在下一個學期內把工作做的更好,少一些遺憾,多一些欣慰。
下學期我們爭取在以下幾方面提高和完善我們信息技術組的工作:
1、爭取在教學中更靈活的使用其他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玩中學”,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以及智力發(fā)展,同時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比如游戲教學法。
2、繼續(xù)學習并提高制作課件的水平,為教師的賽教課提供幫助和技術支持。
3、完善學校網站,并試運行。同時做好新聞采編的組織管理工作。
4、正式開通學校FTP服務器,使其功能得到合理的使用。
5、收集一些精彩的課件,放到校FTP服務器上,供各位教師內部交流使用。
6、為了能及時安排好信息組教師的工作和維修學校教師電腦、打印機時間上的沖突,制定教師機維修登記本,完善維修記錄,以備核查。
7、做好培訓全校教師使用電子白板的工作。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15
一、校內外學習,全面深入理解整合
1、加強理論學習,以“建構”理論指導實踐
通過學習,英語組教師逐步明確了,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及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相適應的教學模式為!耙詫W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痹谶@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協(xié)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xié)作式探索的知識工具。而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正是能很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知識,網絡的自我構建。
2、用《課程標準》論證課題
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地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適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理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學生了解中外文化差異,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使他們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為今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新的《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以“提高學生素質為已任,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啟發(fā)思維,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發(fā)揮指導作用;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學會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墩n程標準》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這些目的要求與建構主義理論不謀而合。信息技術豐富的資源又為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得學習化社會所需要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fā)展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學習心理,素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理解和尊重其他國家的文化熱愛和私揚祖國文化等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通過學習與論證,英語組教師明確了課改的目的與方向,課題研究體現(xiàn)了《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能更好地促進《英語課程標準》的實施,達到了《英語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目的與要求。
3、網頁培訓,加強整合的進程。
教師是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關鍵因素。教師設計控制課程教學的流程是整個教學的主導力量,而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前提是為教師提供一個信息技術融入教學的導入模式,使教師體會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優(yōu)點,避免深奧的計算機技術嚇走他們。因此,為實施“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題的研究學校分期分批組織全校教師進行網頁制作及其它電腦操作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教師們的信息素養(yǎng)。教師們學會了使用計算機通過Internet搜集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教師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和制作簡單適用教學課件及網頁的能力以及運用整合搜索,親的教學方法的能力,從而提高了教師素質,教研能力和教學水平。
二、整合從理論出發(fā)與活動相結合
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學科科學的整合,就是要鼓勵各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把信息技術作為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情感鼓勵工具和信息資源,改革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探究、實踐思考和綜合運用的能力,最終達到利用信息技術改善學習的目的同時將傳統(tǒng)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轉變?yōu)樽灾餍詫W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即優(yōu)化課堂教學。
整合理念下的英語教學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改進,為學生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基礎,使學校教育朝著自主的,有特色的課程教學方向的發(fā)展。
1、點面結合,發(fā)揮公開課的示范作用
我校每學期都舉行教學公開課活動,英語組都要推出兩節(jié)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公開示范課。開課教師精心設計,認真準備的公開課,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他教師提高觀摩、評議,也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和理解,繼而在各自的教學實踐中進行嘗試、探索,從而起到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效果。
2、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堂1)、網絡環(huán)境下,個體探究與團體交互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是通過教師的講授進行信息的單向傳遞,即學生是被動學習,但隨著教育科技的發(fā)展,這種傳統(tǒng)的單向式灌輸地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時代的挑戰(zhàn),這種教學方式為主導的傳統(tǒng)課堂讓學習英語變得非常困難,教師很難在常規(guī)活動中充分關注學生個體的語言習得,也無法給學生提供自由、廣泛的團體交互,而且這樣的傳統(tǒng)教學很難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語言環(huán)境和語言輸入,也很難給學生充分機會以鍛煉語言輸出。
通過網絡課件上“個體探究,團體交互”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多種功能,激發(fā)學生興趣,保證學生始終保持主體探究狀態(tài)。
例如:教師利用學生閱讀網頁,答題過關的競賽形式(答案是下一道題的入關卡的密碼),讓學生個體在網頁探索中進行自主學習,以此提供學生大量的語言輸入并幫助構建成完善學生心理內部的語言系統(tǒng),這一過程柔和了多種語言知識,如同義詞、詞綴、單詞的內涵,同時訓練了學生的多種閱讀能力,學生無閱讀網頁和課本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運用了速讀,細讀,跳讀,查讀的技巧。
另外,整個人機交互的過程也是學生無意識學習英語的.過程。在課堂上,論壇討論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舞臺,讓學生自由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分離各自的見解,最后以小組為單位,成員協(xié)作,組長負責總結本組的論壇內容,即突出了個性化水平,又培養(yǎng)了協(xié)作精神,更突出英語學科特色,充分展示了師生互動,人機互動、生生互動的優(yōu)勢,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網絡環(huán)境下的資源共享
網絡是一下聲、像、圖、文并茂的新天地,它的五大信息包容量所提供的教育教學資源遠遠大于任何教師任何教材,根據英語新教材的特點,以及我校英語現(xiàn)狀,我樣建立了資源庫,有教師的課件備課資料及科研論文,有為學生設置的聽力訓練、詞匯記憶語法講解、練習、閱讀、寫作等項目,這些內容由易到難編排,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興趣挑選合適的內容在校園網上學習,多渠道地給學生提供聽覺和視覺,增加了學生的語言輸入。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提高了他們的英語學習自信心。有了資源庫,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給學生布置與其水平相當的網上作業(yè),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輔導,打破以往作業(yè)“一刀切”的做法,真正讓所有學生感到學有所獲。
3、研究性學習與網絡優(yōu)化課堂教學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教材只是書面的東西,只是眾多教學媒體的一種所截信息非常有限,而利用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可充分有效地將教材中的知識激活,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自主學習。
教師把學生研究性學習中的課外實踐成果制作成網絡課件,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認知規(guī)律、計算機水平和英語學科水平的差異,將學生分為異質學習小組,采取自主、合作、探究、互動的教學模式,輔助以多媒體技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4、網絡英語與分層教學相結合。
當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在提供恰當的材料和進行教學的同時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和充分的時間,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或達到規(guī)定的學習目標!迸c此相關的是掌握學習的目標,每進行一個教學內容,均有明確的可操作性的目標。它將集體教學、小組教學、個別輔導、同伴幫助、個人自學等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充分使用教學評價,保證教學始終以評定作為衡量的標準,較好地解決了統(tǒng)一教學與學生個別差異性的矛盾。
鑒于學生個體差異,如果仍然采取同一教材、同一教學目標、同一教學手段、同一教學評價的"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勢必影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能力培養(yǎng),造成教學質量的下降。因此,我校英語組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建起了學生英語學習資源庫,內容包括:詞匯、語法、文化、報刊、英語廣播、與教材配套的課文講解和練習、單元檢測等,形式多樣,由易到難,適合不同層次、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或者是閱讀,或者是聽力訓練等進行個人自學。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yè)的時候,也可以有的放矢,也可以進行個別輔導。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教給不同水平層次的知識,必然要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評價,如果再以一張試卷或是統(tǒng)一的操作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的話,不能有效反應出學生實際掌握的水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以其在原有知識水平上的進步和提高大小,作為評價學生是否完成教學目標的一個基準,這是利用網絡進行分層教學的個重要的方面。
這樣,既培養(yǎng)學生基本素質和能力,又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素質都有所提高;同時開發(fā)了學生的潛能,發(fā)展個性特長,也保證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三、整合從實踐出發(fā)與反思結合
我校組織了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的教學活動,全組教師根據我校的英語現(xiàn)大辯論,以素質教育和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的能力為目的,根據外語學習規(guī)律,積極創(chuàng)新,利用信息技術,通過PPt課件,網絡課件,力求從英語教學的目的、觀念、內容、策略、手段、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fā)、發(fā)展、研究、討論等開放性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多向、多層次的師生互動和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效的論文、案例成果。
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也帶來了極好的效果。
1、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了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將學生社會實踐的成果展示在網頁上,當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找的材料、照片展示在同學們面前的時候,情緒十分高漲,為更好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奠定了基礎。通過系列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走出課堂,走近生活,提高了實踐能力和思考生活的能力。同時,學生能利用局域網對大量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增加了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會了科學的學習方法,發(fā)展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2、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研究性學習,提高了課堂教學密度和廣度,真正實現(xiàn)了實踐與理論的統(tǒng)一,從而保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突出了個性化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
3、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改變了課堂教學模式,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融展示式、操練式、主動參與式、探究式與交互式教學模式于一體,融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于課程整合中,學生自行選擇研究課題,自行制定研究計劃和方案自愿組合,運用多種手段收集、分析并綜合運用信息,共同完成探究過程;學生自行組織環(huán)保話題英語演講比賽,并制作環(huán)保宣傳海報、標語。通過系列實踐活動,是學生真正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社會,走進生活,走進網絡,同時保證了英語課的特色。
4、多媒體環(huán)境為英語教學創(chuàng)設了語言教學環(huán)境。
語言環(huán)境在語言教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正如著名應用語言學家S、P、Corde,所指出的,“我們實際上不能給學生教會一門語言,我們只能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適合于外語學習的環(huán)境。”只有在多媒體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學生的外語知識、外語運用能力以及自主外語學習能力才會得到充分、自由的發(fā)展。從語言上,為學生提供足夠量的、多渠道的、有意義的及可理解性的言語輸入,為學生提供接觸大量真實語言的機會,讓學生能感受到美麗、鮮活、生動的語言材料。與此同時,這種環(huán)境還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有意義的語言交際機會,組織互動、合作的語言教學活動。同時語言學習是多重感官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所以要從多種渠道給學生提供聽覺和視覺上的語言刺激。從心理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人性化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讓語言學習成為學生一段愉快的體驗。為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語言學習活動,提供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體驗自己成功的喜悅,并有機會展現(xiàn)自己,欣賞自己的學習成就,提高他們的語言學習自信心。這個條件的關鍵在于能夠提供一種友好、合作的群體學習氣氛。
但是,對于許多只習慣于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的外語教師來說,不管其語言水平、教學水平有多高,要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理想化的語言教學環(huán)境,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在傳統(tǒng)教學技術條件下,教師發(fā)揮語言實踐能力和語言教學能力的空間是十分有限的。
5、多媒體網絡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環(huán)境。
通過課中多媒體網絡,教學信息不僅以豐富的文本形式,還以超文本的形式表達傳遞給學生,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閱讀方式。教學課件成為教學內容的核心,不僅大大提高了教學雙邊的參與度,而且更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觸發(fā)了教學雙方的創(chuàng)造思維氣氛。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的超文本特性將不僅是文字,而且還包括圖形、動畫、圖像、聲音、視頻等其他媒體信息結成一體。超文本特性與網絡特性的結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巨大的信息是學生探究學習、發(fā)展其創(chuàng)新能力的源泉。學生可以“身臨其境”獲得“親身的經歷、感受”,這就不僅把知識教學與動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會學習,面向未來的能力,懂得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其潛能。
本節(jié)課的課題是創(chuàng)造發(fā)明,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發(fā)明物,讓學生通過對已熟悉的發(fā)明物進行想象,分析它們給人們生活中帶來的不方便,然后加以改進而變得實用、方便,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對學生來說,創(chuàng)新更多的是指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已掌握知識的分析、重組、聯(lián)想、猜測等思維過程所產生的自己從未有過的想法、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所表現(xiàn)出來的探索精神、求異思維和非常規(guī)想象等。本節(jié)課訓練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力,而且最后的設計發(fā)明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該部分對學生的要求提到了一個高的層面如何扮演一個發(fā)明者的角色,學生如何把自己的思想栩栩如生的傳達給別人并讓人們對它感興趣,同時進一步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03-26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集錦05-05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總結范文(精選6篇)10-31
上學期信息技術學科組工作總結11-19
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總結11-19
信息技術學科工作計劃10-25
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帶頭人工作總結11-09
信息技術學科培訓心得體會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