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內控自我評價的報告
篇一:銀行內控自我評價的報告
摘要:隨著《企業(yè)內部控制基本規(guī)范》及企業(yè)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實施,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已從自愿性行為轉變?yōu)閺娭菩砸,上市公司和審計師是否為此做好準備了呢?銀行作為具有特殊監(jiān)管要求的行業(y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的要求也更為嚴格。本文以上市銀行為例,運用2006年至2011年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和審計報告的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對上市銀行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隨著時間的推移,披露自我評價報告和審計報告的上市銀行越來越多,報告的內容也越來越規(guī)范,但是,報告還存在較多的不足。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具體包括:細化內部控制的標準;制定內部控制缺陷評價體系;增強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意識;加強虛假內部控制報告的懲戒措施。
關鍵詞:上市銀行,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引言
根據(jù)財政部的要求,《企業(yè)內部控制基本規(guī)范》(下文簡稱《基本規(guī)范》)和《企業(yè)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號——組織架構》等18項應用指引、《企業(yè)內部控制評價指引》(下文簡稱《評價指引》)、《企業(yè)內部控制審計指引》(下文簡稱《審計指引》)這一系列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施行,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礎上,擇機在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實施,同時鼓勵非上市大中型企業(yè)提前執(zhí)行。施行《基本規(guī)范》和配套指引的上市公司,應當對內部
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披露年度自我評價報告,同時應當聘請具有證券、期貨業(yè)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作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一種重要形式,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和審計報告能夠提供關于內部控制較為全面完整的信息,既能夠使利益相關者了解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和管理的規(guī)范化程度以及風險管理能力,滿足投資決策的需要;還能夠使上市公司管理層進一步重視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滿足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的需要。
之前,在2006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別發(fā)布《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并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2007年年報的同時披露董事會對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報告和注冊會計師對自我評價報告的核實評價意見,但是這些都是自愿披露階段。因此,在強制要求上市公司實施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之際,我們有必要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和審計報告的披露情況進行總結回顧,對《基本規(guī)范》和配套指引的發(fā)布實施是否改善自我評價報告和審計報告的'披露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為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的全面有效推廣提供借鑒。
銀行屬于管制要求高、風險高的行業(yè),在金融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謹慎穩(wěn)健經營對于維護市場經濟具有重要作用。內部控制是銀行的“免疫系統(tǒng)”,如果銀行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公司治理與外部監(jiān)管的有效性將難以保證,不僅影響著銀行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同時還會影響銀行的穩(wěn)健經營和金融風險防范能力,進而影響到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因此,相對其它行業(yè)來說,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對于上市銀行則更為重要。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我國共有16家上市銀行,上市銀行內部控制現(xiàn)狀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市銀行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是否得以完善和發(fā)展?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研究。因此,本文擬以
16家上市銀行為例,總結其2006年至2011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和審計報告的變化,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為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提供參考和借鑒。本文具體結構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國內外相關文獻回顧;第二部分,在文獻回顧的基礎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設;第三部分,數(shù)據(jù)來源和研究結果,收集2006年至2011年共6年間上市銀行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和審計報告的相關數(shù)據(jù),對研究假設進行驗證;第四部分,研究結論與對策,對全文內容進行總結,提出改進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和審計報告的對策建議。
國內外相關文獻回顧:
(一)國外文獻回顧。
2002年SOX法案出臺之前,內部控制的研究文獻主要集中于財務報表審計中內部控制評價和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核的研究,只有少數(shù)研究關注管理層自愿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如Raghunandan和Rama(1994)研究發(fā)現(xiàn),財富100強公司1993年度報告中有80家提供了某種形式的內部控制報告,但是大部分報告只涉及內部控制系統(tǒng)的存在與否,而沒有對其有效性進行評價。Hermanson(2000)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自愿性內部控制報告是否有價值含量、是否影響決策等問題進行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被調查者認為內部控制報告能夠改善企業(yè)的內部控制,但卻未必能夠提供與決策有用的信息。
2002年SOX法案的實施,標志著公司管理層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由以前自愿性披露改為強制性披露,審計師對內部控制的評價和審核已經轉變?yōu)楠毩⒌膬炔靠刂茖徲嫎I(yè)務,因此,更多的研究開始關注管理層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Bronson(2006)研究發(fā)現(xiàn),公司規(guī)模越大、凈利潤增長越快、銷售增長越慢、審計委員越勤勉、機構持股比例越高,管理層越有可能自愿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Ashbaugh—Skaife等(2006)研究認為,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帶有自愿性質,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某項內部控制缺陷才會得以披露:一是內部控制缺陷存在,二是內部控制缺陷被管理層或獨立審計師發(fā)現(xiàn),三是管理層斷定缺陷應當公開披露。Mitch Deacon(2008)研究認為,SOX法案將會使小企業(yè)受到各項規(guī)定的沖擊,并建議SEC應針對小企業(yè)另設內部控制準則。Song Tao Mo(2009)研究發(fā)現(xiàn),“只經過財務報表審計”的上市公司與“只經過內部控制審計”的上市公司相比較,市場和投資者的反應存在差異。
。ǘ﹪鴥任墨I回顧。
2006年以前,我國監(jiān)管部門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尚無強制性規(guī)定,大量研究集中于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而研究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的文獻較少,但是,很多文獻都提出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及審計或審核的必要性。例如,陳關亭和張少華(2003)針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及其審核問題,經問卷調查和分析論證,認為我國應當強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內部控制報告,并要求注冊會計師對該報告發(fā)表審核意見。李明輝等(2003)通過對我國2001年上市公司年報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狀況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無實質性內容,自愿性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動機也不夠強。
2006年以后,隨著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的頒布,尤其是2008年《基本規(guī)范》及2010年配套指引的頒布,這意味著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和審計報告與財務報表及其審計報告一樣,將作為一種常態(tài)出現(xiàn)在上市公
司的定期公告中,因此出現(xiàn)了大量的研究開始關注管理層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黃秋敏(2008)分析上市銀行2001年至2006年的內部控制信息發(fā)現(xiàn),上市銀行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披露的內容及自我評價和審計方面都存在很多的問題。楊有紅和汪薇(2008)以及楊有紅和陳凌云(2009)分別對2006年和2007年滬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上市公司存在內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動機不足、內部控制評價成本過高以及評價標準不統(tǒng)一等問題。袁敏(2008)對2007年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內部控制審計意見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內部控制審計存在意見名稱不一致、意見表述方式有差別、審核依據(jù)不統(tǒng)一等問題。王玲(2009)對2008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研究發(fā)現(xiàn),中小板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選擇性信息披露以及自愿性信息披露意愿不足等問題。林斌和饒靜(2009)以2007年主板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基于信號傳遞理論對上市公司為什么自愿披露內部控制鑒證報告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為了向市場傳遞真實價值的信號,內部控制質量好的公司更愿意披露內部控制鑒證報告。
研究假設的提出:
從上文國內外相關文獻回顧我們可以看出,隨著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從自愿階段轉變?yōu)閺娭齐A段,大量文獻開始關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但是,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面臨一系列的挑戰(zhàn)和問題,存在很多不規(guī)范的地方。這從我國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強制實施的一再推遲也可略窺一斑。
由于人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都需要一個較長的、漸進的過程,首先可能由一部分人發(fā)起,當新生事物得到證明確實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多的利益時,才能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因此我們需要將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和審計置于一個較長的時間段中
篇二:銀行內控自我評價的報告
一、內部控制評價的總體情況。
我聯(lián)社審計部負責內部控制評價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對納入評價范圍的各項辦法和高風險領域進行評價。董事會負責內部控制決策監(jiān)督,及對外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下設審計部門,負責審查全社內部控制,監(jiān)督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和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情況,協(xié)調內部控制審計等;高管層負責內部控制組織實施,下設風險管理部,負責全行內部控制事務;內部審計機構負責牽頭推動內部控制規(guī)范實施工作和自我評價;聯(lián)社各部室負責本科室職責范圍內的內部控制建設達標工作,并進行自我評估。
我聯(lián)社內控風險評價包含與實現(xiàn)整體控制目標相關的內控制度建設、法人治理狀況、內部控制狀況、資產狀況、員工教育及排查情況、制度保障、大案要件等內部控制要素,以及反映內控效果的主要指標,涉及個人業(yè)務、對公業(yè)務、財務管理、風險管理、計算機管理及制度考核辦法等主要控制流程,覆蓋管理、業(yè)務流程和信息系統(tǒng)等三大層面,對內控設計與執(zhí)行的有效性進行全面、系統(tǒng)、有針對性的自我評價。聯(lián)社內部控制的目標是保證企業(yè)經營管理合法合規(guī)、資產安全、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yè)實現(xiàn)發(fā)展戰(zhàn)略和經營目標。
二、內控風險評價的程序和方法。
我聯(lián)社內控風險評價工作遵循《商業(yè)銀行內部控制指引》《商業(yè)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試行辦法》、及本聯(lián)社內部控制評價辦法規(guī)定的程序執(zhí)行。評價過程中,聯(lián)社各部室按照《淄博市農村信用社內控風險評價方案》完成各自業(yè)務流程的內部控制自我評估,撰寫自我評估報告;審計部匯總編制內部控制評價工作底稿;內部控制評價工作組通過評估部門內控矩陣、自我評估報告和內部控制缺陷跟蹤表等,識別內控缺陷和各類問題,作出內部控制缺陷評價,提交部門進行缺陷確認和整改;內部審計機構根據(jù)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工作編制內控自我評價報告,經高管層審核后報董事會批準。
三、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其認定。
2012年,我聯(lián)社內控制度整體健全,執(zhí)行總體有效,未發(fā)生大要案件。根據(jù)全年內部審計、交叉審計和外部檢查,內部控制個別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四、內部控制風險自我評價。
我聯(lián)社已經根據(jù)內控控制評價試行辦法、內控風險評價方案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 對本社截至2012年11 月20 日的內部控制制度與運行的有效性進行了自我評價。 本社對納入評價范圍的業(yè)務與事項均已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并得以有效執(zhí)行,達到了信用社內部控制的目標,不存在重大問題,其他 問題可能導致的風險均在可控制范圍之內,不會對本社經營管理活動質量和經營目標的實現(xiàn)造成重大影響,并已經或正在認真落實整改。本社內部控制與經營規(guī)模、業(yè)務范圍、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并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加以調整。
五、強化風險管理,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一是抓好風險防范控制。我聯(lián)社明確各部門、各單位的負責人,是風險控制的第一責任人,把各網點風險控制與聯(lián)社風險控制有機結合,形成全社的風險控制力。在風險管理評價指標考核中,信用風險指標占比較大,而信用風險指標考核主要以信貸資產質量為主,強化信用
風險管理理念,確保信貸資產質量;加強網點日常營業(yè)過程控制,密切防范網點操作風險。 二是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我社按照風險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不斷加強內控,強化制度防范風險的長效機制,從道德教育、制度執(zhí)行、審計檢查三方面構筑全方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加強高風險網點、柜員以及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檢查,不斷提升檢查效能。加強反洗錢管理,認真做好可疑交易、大額交易的識別和報送工作。加強貸款“三查”
制度,有效遏制潛在風險貸款和降低不良貸款損失。加強不良資產管理,提高法律風險防范能力。加強信息科技運行管理,確保科技運行安全。
三是加強操作風險管理,切實防范操作風險。全社要重點加強對賬戶開立、結算業(yè)務、電子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票據(jù)業(yè)務等重點風險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切實防范外部欺詐、系統(tǒng)故障、流程缺陷、人員差錯等各類操作風險,突出做好反洗錢工作,有效處置各類風險事件,避免操作風險損失。加強包括合規(guī)風險、案件風險、聲譽風險、法律風險、科技運行風險等在內的全口徑操作風險管控,全面提升操作風險管控水平。
四是善內控管理體系。通過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加強制度執(zhí)行力建設,健全內控管理責任機制,實行“雙線問責”制度,促使各網點、各部門認真履行內控職責,改進內控管理,嚴格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具體規(guī)定,使內部控制真正在操作中得到落實。
【銀行內控自我評價的報告】相關文章:
銀行簡歷的自我評價09-06
應聘銀行自我評價01-31
銀行求職自我評價01-18
銀行柜員自我評價09-12
2017銀行簡歷自我評價08-29
銀行求職自我評價15篇01-18
銀行實習自我評價11篇11-11
銀行求職簡歷自我評價201709-01
銀行內控工作總結04-27
銀行會計內控作用論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