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事件管理制度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事故事件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多,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guī)、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那么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事故事件管理制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公司事故事件管理工作,規(guī)范事故信息報送、及時有效組織事故救援、減少事故損失、嚴格進行事故調查、嚴肅追究事故責任、認真進行事故總結、預防和減少事故發(fā)生,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事故事件包括公司發(fā)生的生產安全事故、火災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突發(fā)環(huán)境事件、突發(fā)事件以及職業(yè)病事件、較大涉險事故。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有部門對事故事件的管理。
第三條原則
。ㄒ唬┦鹿收{查應當遵循“分級負責”、“實事求是”的原則;
(二)領導責任追究應當遵循“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盡職免責”、“誰主管、誰負責”、“履職到位從輕、工作失職從重”、“直接領導從重、間接領導從輕”、“行政手段為主、經濟手段為輔”的原則。
第二章管理部門及職責
第四條總經理為公司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各單位負責人為本單位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各分管領導對分管領域發(fā)生的事故事件負有領導責任。
第五條安全管理部是事故事件歸口管理部門,對公司發(fā)生的事故事件負監(jiān)督管理責任。
第六條公司所有人員均有義務參與或配合事故事件的應急、調查、處理。
第三章工作程序
第七條事故事件分類、等級劃分
(一)事故事件分類
1、生產安全事故:生產經營活動中發(fā)生的造成人生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件;
2、火災事故:是指失去控制并對財物和人身造成損害的燃燒現象;
3、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
4、突發(fā)環(huán)境事件:指突然發(fā)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對全國或者某一地區(qū)的經濟社會穩(wěn)定、政治安定構成重大威脅和損害,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環(huán)境事件;
5、突發(fā)事件:是指突然發(fā)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6、較大涉險事故包括:
。1)涉險10人以上的事故;
(2)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
。3)緊急疏散人員500人以上的事故;
。4)因生產安全事故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人員密集場所、生活水源、農田、河流、水庫、湖泊等)的事故;
。5)危及重要場所和設施安全(電站、重要水利設施、;穾、油氣站和車站、碼頭、港口、機場及其他人員密集場所等)的事故;
。6)其他較大涉險事故。
。ǘ┦鹿适录燃墑澐忠罁秶鴦赵侯C布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規(guī)定,事故分為以下等級:
1、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yè)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3、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本公司結合自身情況將一般事故具體細分為三級:
1)一般事故A級:是指造成1—2人死亡,或者3人以上9人以下重傷,或者300萬元及以上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一般事故B級:是指造成1人以上2人以下重傷,或者3人以上輕傷,或者50萬元及以上3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3)一般事故C級:是指造成1人以上2人以下輕傷,或者造成3萬元及以上5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5、可記錄事件:是指出現險情未造成損失但有教育和警示意義的事件和非我方責任事故,如:未遂事件、意外事故、管網和客戶端事故等非我方責任事件。
第八條事故事件的報告和披露
一、事故發(fā)生后,應當按如下要求及時報告:
1、對于突發(fā)事件,無論事故是否清楚、原因是否確定或者責任是否劃分,都應在事故事件發(fā)生后的15分鐘內按規(guī)定上報?捎涗浭录、一般事故C級以下事故按各單位內部事故管理制度進行報告,同時報備公司安全管理部。
2、一般事故C級及以上事故,由事故現場負責人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本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5分鐘內以電話報告公司安全管理部和分管領導,并在12小時內報送集團公司。
二、發(fā)生事故或突發(fā)事件后,需要向政府主管部門、行業(yè)主管部門報告的,按照政府主管部門、行業(yè)主管部門的有關要求進行報告;需要向媒體和公眾進行說明、澄清或發(fā)布時,應由公司管理層指定專人實施。
三、自事故發(fā)生后事故傷亡人數發(fā)生變化的,事故責任部門應及時補報,因上述原因導致事故等級發(fā)生變化的,其調查、處理按照最終等級進行。
四、根據事故和突發(fā)事件調查或處理的進展,有新情況出現的,應在新情況出現后的24小時內續(xù)報進展情況,事故進行續(xù)報。
五、在事故和突發(fā)事件調查結束或處理完畢之后的3個工作日內,應及時報送事故結案報告。所有事故和突發(fā)事件從發(fā)生到提交結果報告,原則上不得超過兩個月期限,特殊情況下,經公司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結案時間。
六、對于較大涉險事故也應高度重視,較大涉險事故參照一般事故B級事故進行報告。
第九條事故應急與救援
一、事故發(fā)生后,當事人或最先發(fā)現者應及時、科學、有序、有效的采取自救、互救措施,保護事故現場,并立即啟動相應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發(fā)生事故后,相關單位負責人應當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搶險救援,不得擅離職守。
1、發(fā)生一般事故C級以下事故,公司業(yè)務分管領導和相關單位負責人應當立即趕赴事故現場。
2、發(fā)生一般事故C級及以上事故,公司總經理、業(yè)務分管領導和相關單位負責人應當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總經理因公出差在外時,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返回并主持事故處置工作。
三、接到事故信息后,應依據事故等級啟動公司《突發(fā)事件綜合應急預案》的緊急互助計劃,調動公司各種資源進行救援,各單位應積極配合。
四、事故現場的重要證據應妥善保護,任何人不得破壞現場、毀滅有關證據。因事故搶救、防止事態(tài)擴大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做出標志、繪出現場簡圖、照相攝像,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痕跡、物證。
第十條事故調查
一、事故調查包括外部調查及內部調查。外部調查指政府部門、集團公司組織的事故調查;內部調查指公司內部事故調查。發(fā)生事故后,各單位應積極配合事故調查。
二、內部事故調查按以下要求開展:
1、可記錄事件、一般事故C級以下事故由公司部門組織調查,調查結果報公司備案。
2、一般事故C級由公司成立事故調查組,組織開展調查,調查結果報集團公司備案。
3、一般事故B級及以上事故,由集團公司指派專門調查小組開展事故調查?蛻舳艘话闶鹿蔅級事故視情況由公司開展調查,結果報集團公司批復。
三、公司事故調查組由公司委員會組織,組長由公司總經理擔任,成員應由安全管理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工程管理部、辦公室、黨群部、工會等組成,必要時可邀請外部專家。調查結束后形成事故結案報告,根據規(guī)定向集團公司、政府有關部門報告。
四、事故調查組職責:
1、查明事故發(fā)生的過程、原因、性質、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情況,尤其要查明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規(guī)章制度中的缺陷;
2、認定事故性質和事故責任,事故責任者包括直接責任者、領導責任者,并從中確定主要責任者;
3、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4、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包括加強管理工作和修改完善規(guī)章制度;
5、對應急處置的評估;
6、提交事故結案報告。
五、事故調查組有權向公司相關部門和個人了解事故有關情況,并要求其提供相關文件、資料,有關部門和個人不得拒絕;
六、事故調查組成員在事故調查過程中應當恪盡職守,遵守事故調查組的紀律,保守事故調查的秘密;
七、一般事故C級及以上事故調查須按照要求做好事故調查筆錄并按照要求簽署調查人員和被調查人員姓名;
八、事故調查完成后應按照要求編寫事故調查報告和結案報告,調查報告作為結案報告的附件。
第十一條事故責任認定和責任追究
一、事故責任認定通過調查分析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及管理原因,按與事故有關人員職責分工和在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追究所應負的責任。事故責任者主要劃分為:
1、直接責任,即其行為與事故發(fā)生有直接責任的人員,如違章作業(yè)人員;
2、主要責任,即對事故發(fā)生負有主要責任的人員,如違章指揮者;
3、領導責任,即對事故發(fā)生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
二、事故責任劃分
1、事故分為責任事故和非責任事故。責任事故是指由于有關人員的過失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事故;非責任事故是指由于自然的因素或屬于非知領域因素引起的不可抗拒的傷亡事故和經濟損失事故;
2、責任事故分為我方責任事故和非我方責任事故。責任的劃分以事故結案報告的認定為依據;
3、通過事故調查,分析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按有關人員的職責分工和具體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追究其所應負的責任;
4、主要責任的認定:在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中,根據其在事故發(fā)生過程中的作用,確定主要責任者:
5、有下列情況之一造成事故,首先追究當事者直接責任:
1)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冒險作業(yè)。
2)玩忽職守,違反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3)發(fā)現事故隱患、危險情況不采取有效措施、不積極處理;
4)不按規(guī)定配備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及工具;
5)擅自開動機器設備,擅自更改、拆除、毀壞、挪用安全裝置和設施;
6)當事者瞞報、虛報、遲報事故。不保護現場、無理拒絕事故調查組調查或不如實反映情況;
7)其他違反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行為;
6、有下列情況之一造成事故,首先追究公司領導或有關主管部門負責人的責任。情節(jié)嚴重的在相應事故處理基礎上,視情節(jié)加重處罰:
1)發(fā)布的決定、命令、制度,違反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程或標準,或違反集團公司相關規(guī)定;
2)制度不健全,缺乏安全操作規(guī)程,管理混亂;
3)沒有按規(guī)定進行安全教育,未經考試合格安排上崗操作,導致員工缺乏安全知識而發(fā)生事故;
4)明知設備有缺陷,不按規(guī)定安排檢修,帶病運行;
5)作業(yè)環(huán)境不安全,安全裝置不齊全又不采取保護、防范措施,包括信號、標志、用具及個體防護用品缺乏或缺陷;
6)施工中違反設計規(guī)定,擅自削減安全設施;
7)建設項目未經竣工驗收,擅自投產、使用;
8)列入安全技術措施項目卻不按期實施,又不采取應急措施;
9)發(fā)生事故后,未積極汲取教訓,致使同類事故重復發(fā)生;
10)無視公司安全管理部的提醒,未及時清除事故隱患;
11)違章指揮生產,強令員工冒險作業(yè);
12)對屢次違章作業(yè)或違章指揮作業(yè),熟視無睹或不加制止;
13)對有關部門或個人提出的消除不安全因素或加強安全防范的合理化建議、意見不采納;
14)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和技術改造項目,安全衛(wèi)生設備沒有與主體工程實行“三同時”,從而造成事故;
15)發(fā)生事故后不積極組織救援;
16)事故單位瞞報、虛報、遲報事故;
17)不保護現場、無理拒絕事故調查組調查或不如實反映情況的;
三、事故責任追究按照《公司責任追究制度》執(zhí)行。
第十二條事故建檔和記錄
一、事故結案后,應有完整的事故檔案。一般事故C級及以上事故檔案應包括以下資料:
1、事故初步報告、事故進展報告;
2、事故調查報告,事故結案報告;
3、現場調查記錄、圖紙、照片、多媒體資料;
4、技術鑒定和試驗報告;
5、物證、人證材料;
6、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材料;
7、事故責任者的自述材料;
8、醫(yī)療部門對傷亡人員的診斷書;
9、發(fā)生事故時的工藝條件、操作情況和設計資料;
10、處分決定和受處分人員的檢查材料;
11、有關事故的通報、簡報及文件;
12、調查組人員名單、職務、單位、專業(yè)特長;
13、事故調查筆錄;
二、事故檔案為永久性保存資料,公司應妥善存檔保管。
第十三條事故善后
一、公司在事故得到初步控制后,應積極采取措施和行動,盡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及受影響人員,保證社會穩(wěn)定,盡快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
二、對事故造成的傷亡人員,按照國家《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屬于工傷的,公司人力資源部收集員工工傷材料,上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進行工傷認定申請。若被認定為工傷,員工享有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
三、事故的理賠由公司根據相關規(guī)定處理。
第四章附則
第十四條本制度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第十五條本制度未盡事項,按照公司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六條本制度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
第十七條參考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工傷保險條例》、《公司責任追究制度》
【事故事件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事故事件管理制度(通用11篇)03-16
事故管理制度07-06
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制度04-19
企業(yè)事故管理制度04-15
項目事故管理制度11-15
生產事故管理制度03-08
突發(fā)公共事件管理制度必備02-16
事故報告調查管理制度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