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跨國級公司的職級制度介紹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guī)、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制度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跨國級公司的職級制度介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跨國級公司的職級制度介紹
外企有很多種,從世界級的跨國公司到兩三個人的皮包公司都有。我只介紹我呆過的(全球200010000員工,年營收20100億美金,總部在美國的IT企業(yè)中國研發(fā)中心研發(fā)崗位)公司的職級,其他的外企/職位我覺得應該大同小異。
第一級:
初級工程師(engineer):大學本科/研究生應屆畢業(yè)生,畢業(yè)后的23年都在這個職位上。這是個人職業(yè)生涯的初期;旧显谶@個職級你不能獨立完成工作,需要更有經驗的工程師指導。公司對你的期望和要求就是按時完成任務,做事踏實認真,僅此而已。
第二級:
資深工程師(senior engineer):工作26年的工程師。不要被“senior”這個詞蒙蔽了。在外企,“senior”不代表對你技術或成就的認同,僅僅是“混得年頭久”的意思而已。絕大部分的工程師處于這個級別,并且會呆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作為senior,你被期望能獨立完成任務,有時會指導初級工程師工作,但是你基本不會獨立負責一個項目。
第三級:
主任工程師(staff engineer,MTS):工作58年,甚至更久的工程師。通常在這個職級,你已開始承擔一些獨立的項目(可大可。,有幾個組員供你驅使。你的日常工作中,慢慢開始不全是技術工作,會有一些溝通協(xié)調、項目管理、進度追蹤之類的事情。如果你仍然希望保持在技術前沿的敏感(在中國,做到這一點是比較難的),那你應該已經是某一領域的專家了,所謂的“go-to person”——“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張昭和周瑜,就是孫權的go-to guys.
有的研發(fā)外企喜歡稱這個級別的工程師為MTS —— Member of Technical Staff。意思沒兩樣,只是更好聽一點而已。
這個級別其實是蠻尷尬的。大部分勤奮+天資一般的工程師做若干年以后,都會達到這個級別。但是再往上,就會遇到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個瓶頸。通常在這個級別上,很多人會考慮轉型做管理。但是:
第一,管理崗永遠僧多粥少,輪不輪得到你,需要準備、人脈和機會;
第二,工程師的思維模式和管理崗位的思維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別,你要先想好自己是不是真的愿意并且適合做管理(關于工程師轉型做管理的問題,以后有機會另文介紹);
第三,外企的一線經理其實很難做,其中苦楚不足為外人道(同樣,以后有機會另文介紹外企一線經理的苦樂經)。
如果你覺得自己適合并且喜歡做管理,就要早做準備,讓自己在管理方面的能力得到體現(xiàn)。
如果你希望繼續(xù)保持在技術專家的道路上,這條路在中國其實更難走,你要有堅持下去的思想準備,或者早作打算出國。
再往上,你通常就會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做管理,或者繼續(xù)做技術。正經的歐美公司都會強調同崗同酬,就是相同級別的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待遇相同。怎么說呢?這一點外企至少比國企和民企做得好,相同級別上管理崗和技術崗的薪資確實大抵相當。但是在職業(yè)發(fā)展上,相同級別的管理崗位總是要比技術崗位的責任更大一些,相應的話語權更大一些。外企的潛規(guī)則之一就是:技術崗始終是雇員,但管理崗是自己人。
下面分別介紹每一級別上的管理職位和技術職位。每個公司的職位title不同,職責和待遇也不盡相同。我這里說的是我所經歷過的幾家公司的級別(這幾家公司都是差不多的),我相信也是大多數外企研發(fā)部門的普遍情況。
第3.5級:
初級經理(section manager/team lead):Section manager 在很多公司和MTS是平級的。套軍隊里的術語,MTS 相當于專業(yè)軍士,而section manager相當于軍士長或者準尉。section manager多數是個過渡級別,為了讓有潛質做經理的工程師慢慢適應管理崗位的工作性質、工作倫理和行事風格而設。有的公司就直接管這個級別叫l(wèi)ead。這個級別一般還是要做技術工作的,但是精力已經逐漸轉到項目管理和人事管理上來了。
第四級
經理(manager):外企的中堅力量。大部分外企的成功運作依賴著眾多一線經理的不懈努力。不同外企不同職位對經理的定義千差萬別,不過共同的一點是經理要直接負責一個項目的成敗。經理需要處理的問題包括:
項目管理:調配資源、分配任務、外部溝通、控制進度、發(fā)布成果;
技術決策:是否/何時/何人/以何種方式解決某個工程問題,技術方案的取舍,工具/流程的改造;
人事管理:招聘、團隊建設、評級、加薪。
經理就是部隊里的連長兼指導員。如果團隊里有資深且合得來的MTS/SMTS,經理可以抽身出來專注于做指導員,否則經理就要技術管理一肩挑,不是個好活。
資深主任工程師(senior staff engineer/SMTS):MTS的自然延續(xù)。國內的技術人員,能走到這個級別還堅持做技術的,已經不多了。SMTS有兩種,一種是承擔了經理的技術決策(甚至一部分項目管理)職能,類似project manager;另一種是純粹的技術專家,專門啃硬骨頭的。
第五級:
資深經理(senior manager):和senior engineer不太一樣,這里的“senior”除了資歷老,還往往附加有“管理范圍大”或“職責重要”的含義。資深經理常常會管不止一個項目或團隊,有其他經理/初級經理向他匯報。做到資深經理這個級別,意味著達到了職業(yè)生涯的第二個瓶頸,再往上每上一級臺階都越來越辛苦。
首席工程師(principal engineer/PMTS):國內工程師,我見到過最高的技術級別就是PMTS,每個公司一兩個,基本就是“大!钡囊馑。Principal engineer在國外,經常是一個完整產品項目的技術負責人(之一)。
前面說過,在國內做技術,玻璃天花板更低。除了國內和國外在技術起點和信息豐富程度上的差別外,“信任度”和“溝通能力”是兩個更大的問題。要成為PMTS,就要有PMTS級別的項目做。國外總部是否信任中國的工程師能承擔這個級別的項目,以及中國工程師是否能夠完成這個級別項目需要的繁重(跨部門,跨時區(qū),高頻度)溝通,是妨礙中國工程師晉升的主要障礙。
在全球,PMTS之上的技術崗位往往還有幾級,比如distinguished engineer/architect等等。最高的技術級別一般稱為fellow,通常是公司的技術形象代言人,在行業(yè)內享有崇高聲譽。級別上fellow常與VP是平級的。(在華的)中國人能成為外企的fellow嗎?拭目以待。
第六級:
總監(jiān)(director):總監(jiān)通常是一個部門/工種的總負責人。比如在我呆過的IC設計公司,硬件/軟件研發(fā)中國方面的最高職位就是總監(jiān)。他們下面通常有不止一個項目在運作。而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并不了解所有細節(jié)的情況下)確保所有這些項目都能順利交付。在總監(jiān)這個級別,個人魅力、人際關系和判斷力,就要比技術能力來得重要得多了。
從資深經理到總監(jiān),是外企管理人員要面臨的另一個瓶頸。一般來說,外企中國區(qū)的總監(jiān)位置就那么幾個。從外企總部的眼光來看,資深經理還是“當地人”,而總監(jiān)則已經成了“自己人”?偙O(jiān)們除了個人能力,和總部的關系也非常重要。很多經理人干了一輩子,職級就停留在資深經理上,這種情況一點都不少見。
第七級:
資深總監(jiān)(senior director):我呆過的幾個外企,無一例外的,中國研發(fā)中心的大老板都是資深總監(jiān),且都是由美國總部直接外派過來的,且都是在美國受教育,在美國浸淫多年的臺灣人。關于外企喜歡用什么樣的中國區(qū)高管,為什么臺灣/香港人成為外企在華高管的主流,以后有機會另文介紹。這個級別以上,就不是我能輕易接觸得到的了。
有很多外企在華的最高管理階層是副總裁(VP),但是請注意,VP這個職級是水分很大的。我目前所在的公司里面,title都叫VP的,內部級別可以差三級。一般來說,中國區(qū)老大這個VP的含水量都不小,我覺得其實和senior director沒有什么差別。通常他們都不是核心決策層的成員。對銷售VP來說,如果中國區(qū)業(yè)務做得好,可以成為“封疆大吏”,但中國區(qū)研發(fā)中心的VP,話語權往往是很有限的。而對大多數在職場打拼了半輩子的senior director來說,他們的職業(yè)生涯也就止步于此了。從director 到VP,是只屬于少數職場精英們的最后一個升職(升值)瓶頸。
第八級:
副總裁(vice president/VP):前面說過了,外企在中國的VP都水分挺大的。但是在外企總部,VP是所謂“高管”的入門級別。成為VP意味著成為某一項業(yè)務/職能的最高負責人。
VP也是分級別的。以外企的慣例,普通的VP只是senior director的自然延續(xù),或者比較小的業(yè)務方向/支持性部門的頭。Senior VP才是核心業(yè)務部門的總負責人。并非所有的senior VP都有資格成為executive VP——EVP才是整個公司的核心管理層。
第九級:
首席執(zhí)行官/總裁(CEO/President):這個級別就不討論了。對外企來說,這個位子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還輪不到中國人坐。
此外,外企中常有General Manager(GM)的職位。但這個職位經常是代表某個業(yè)務方向/市場的總負責人和協(xié)調人。GM的職級可大可小,從director到EVP都有可能(manager級別的GM我也見過,不過通常只是唬人而已)。成為GM僅僅代表在他所管理的方向上,他具有最高的決定權。
跨國公司的職級制度
跨國公司的職級制度通常較為復雜和多樣化,以適應不同地區(qū)的業(yè)務需求和文化背景,但一般會遵循一定的層級結構和原則。
一、基層員工
1. 實習生(Intern):通常是在校學生,在公司短期工作以獲取實踐經驗。
2. 初級員工(Entry-level Employee):如初級文員、初級技術員等,負責基礎的工作任務,需要在上級的指導下工作。
二、基層管理人員
1. 主管(Supervisor):負責管理一個小團隊,監(jiān)督日常工作流程,確保任務按時完成,并向上級匯報工作進展。
2. 經理助理(Assistant Manager):協(xié)助經理處理日常管理事務,參與部分決策過程,積累管理經驗。
三、中層管理人員
1. 部門經理(Department Manager):負責一個部門的整體運作,制定部門目標和策略,管理團隊成員,協(xié)調與其他部門的合作。
2. 區(qū)域經理(Regional Manager):負責特定地理區(qū)域內的業(yè)務,需要考慮地區(qū)差異和市場特點,制定相應的業(yè)務計劃。
四、高層管理人員
1. 總監(jiān)(Director):通常負責多個相關部門或業(yè)務領域,制定和執(zhí)行公司在某一板塊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對公司的整體業(yè)績產生重要影響。
2. 副總裁(Vice President):協(xié)助總裁管理公司的部分重要業(yè)務,參與公司的高層決策,具有較大的權力和責任。
五、高級管理人員
1. 總裁(President):全面負責公司的運營和管理,制定公司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目標,對董事會負責。
2. 首席執(zhí)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公司的最高行政負責人,對公司的整體表現(xiàn)和股東利益負責,領導公司的戰(zhàn)略方向和業(yè)務發(fā)展。
六、決策層
董事會(Board of Directors):由股東選舉產生的一組人員,負責監(jiān)督公司的管理和決策,確保公司的運營符合股東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跨國公司的職級名稱和職責可能會有所差異,而且一些公司還會根據行業(yè)特點、公司規(guī)模和組織架構進行個性化的設置。此外,跨國公司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分支機構可能會根據當地的法律、文化和市場情況對職級制度進行一定的調整和適應。
【跨國級公司的職級制度介紹】相關文章:
跨國公司產權制度、委托代理與公司治理03-22
職級薪酬管理制度06-26
職級職等薪酬管理制度10-03
薪酬和職級管理制度04-07
跨國公司的面試經歷11-13
員工職級晉升管理制度03-15
跨國公司如何選簡歷03-08
跨國公司營銷新態(tài)03-09
跨國公司英文助理簡歷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