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勵志:趁年輕失敗,更能積蓄成功能量
趁年輕失敗,更能積蓄成功能量
人生就象珠寶盒,失敗則是增添價值的珍珠。年少時,不要怕失敗,從中找出規(guī)律,自我磨練。這是我們年輕人該放膽嘗試的另類投資。
每一個人背后都有好幾根繩索,主宰成功,也主宰失敗。但是大多數(shù)人都只投資成功線,很少人愿意花力氣找失敗的線索。但是只有成功經(jīng)驗的人,會越來越害怕成功,因為他完全不熟悉失敗這回事。
五十七歲的杜臺興,是臺灣島內(nèi)首屈一指的射擊選手,拿下無數(shù)獎牌,但他屢次參加國際比賽都沒有成果。百思不得其解,他轉(zhuǎn)向研究心理學后頓悟:“原來我害怕成功,總在成功那一線間,被自己砸掉了!”
因為在射擊場上,你必須心無旁騖,才能瞄準靶心。只要害怕成敗的念頭一浮上心頭,即便是短暫的一秒,都可能功敗垂成。
彼得潘癥候群:年輪人怕失敗,常怪罪他人,推諉塞責
近來,島內(nèi)興起一股“彼得潘癥候群”(指即使年紀不小,但行為與個性都還表現(xiàn)得孩子一樣)。教育心理學家專家鄭石巖觀察,島內(nèi)年輪人不但越來越害怕失敗,更盡量避免失敗,甚至延后畢業(yè)以延緩面對社會。他說,這是“迷(Me)世代”的特點。
長期觀察臺灣社會變遷的臺大心理系教授楊國權(quán)也很擔心,目前島內(nèi)社會有“幼稚化”的傾向,在面對失敗時,常會怪罪他人,或自我逃避或自我苛責,拒絕成長。而中國文化中的“面子”問題,也讓臺灣人在養(yǎng)成教育中,有低自尊傾向,不能容忍失敗,不能勇于承擔責任,推諉塞責。
然而,哈佛管理學院教授Stefan H. Thomke說,失敗其實不是壞事,“雖然這么說的'時候,總是有許多人瞪著我心想這人是不是瘋了,但失敗真的是個很重要的歷練過程。”
在臺灣鴻海集團富士康昆山科技工業(yè)園里,就掛著郭臺銘自己寫下的對聯(lián):“失敗常含經(jīng)驗智慧,堪稱難得諍友;成功只有無知膽怯,實為差勁導師”。
微軟執(zhí)行副總裁邁克爾也說過,“我們尋找那些能夠從錯誤中學會某些東西、主動適應的人才。”在錄用過程當中,“我們總會問應聘者:你遇到的最大的失敗是什么?你從中學到什么?”
不只要正面看待失敗,失敗也要趁年輕、“因為早發(fā)生,成本不會太高且有正面貢獻的失敗,應該不只是被容忍,甚至應該被鼓勵。Stefan H. Thomke說,”如何熟練失敗的快、失敗得便宜,并且朝成功再邁進,十分重要。”
為什么要越年輕失敗越好?
越早受挫越好:成本低,復原能力高,具改變的迫切性。
因為失敗是一種很好的繩索練習,啟動人們對自我人格形成及思考模式的探求,發(fā)掘盲點及軟肋;且越年輕失敗,復原能力(resilience)越高,越能儲存能量,尤其是在二十歲以前。美國心理學家卡提爾就提出“流質(zhì)智力”fluid intelligences)和“晶質(zhì)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s)的理論。根據(jù)該理論,人的智力分為流質(zhì)與晶質(zhì),流質(zhì)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成熟而提高,如分類、邏輯、推理、記憶等,但二十歲該智力便開始衰減。
而“晶質(zhì)智力”,則是經(jīng)由社會文化經(jīng)驗所獲得,如詞匯、語言等,隨年紀增長而增加。
換言之,人若能越早失敗、受挫,可充分利用高峰時“流質(zhì)智力”,更快適應環(huán)境、重新爬起來。郭泓志的球涯一,就是最好的說明,即使面臨七年的接連失敗,但年輕,是最大的本錢,讓他更能機會全面改造自己。
有趣的是,在遺傳學上也有相關立論,英國教學家費雪及美國生物學家萊特就提出論述:所有生物的進化,如果敢先向下降到谷底,就有可能再創(chuàng)另一個高峰。
“這就是中國人講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但生物多不愿向下增加適應性,就象很多人不愿意嘗試失敗一樣,因為他必須面臨生存絕境的考驗”,研究族群遺傳學的臺大病理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弘毅說。
為什么一定要降到谷底?因為要到生死關頭,才有改變的迫切性,很多生物的進化,都是從浩劫后而來。
聰明的年輕失敗學,是一種抽繩索練習。
【職場勵志:趁年輕失敗,更能積蓄成功能量】相關文章:
趁年輕勵志經(jīng)典文章10-29
趁年輕敢夢敢闖勵志故事12-12
《趁年輕,折騰吧》讀后感11-21
趁年輕,把生活過得熱氣騰騰的勵志文章10-14
年輕人職場勵志語錄06-23
年輕時沒有失敗勵志文章10-25
成功與失敗的勵志名言12-31
成功和失敗的勵志名言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