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用競技來比喻人生。但競技畢竟只是一時,而人生的競賽其實非常漫長,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頭的。一時的春風(fēng)得意其實算不了什么,一時的失敗其實也不能算數(shù),直到人已經(jīng)死去,競技還可能不會完。
人生在大歷史中只是白駒過隙的一瞬,但對于我們的個體生命來說還是漫長極了,片刻的輝煌太誘人,眼前的好處也太實在,熬得住太難。所謂“熬”,就是對于自己的事情不輕易放棄,不隨便離開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時候就好像龜兔賽跑中的那只烏龜,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卻能笑在最后。
人生中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經(jīng)看過在大阪舉行乒乓球世界錦標賽的電視轉(zhuǎn)播,看到中國的劉國正和韓國的金澤洙在男子團體賽上異常激烈的比賽,劉國正幾乎老是要輸,但居然能夠九死一生地贏下來,也是“熬”出來的勝利。
其實,寫小說也是如此。有些人偶爾才華一閃,就再也不見了,終究難以讓人記住。我記得20世紀90年代初有位小說家叫薛勇,寫都市人的心態(tài)寫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來也不見再有作品問世。另外有一位姓尚的作者,我曾經(jīng)非常喜歡他的作品,可惜他也沒有堅持下來,現(xiàn)在都被人遺忘了。其實,作品的數(shù)量也是要緊的,像賈平凹和莫言,從出道以來就沒有中斷寫作,因其作品非常多,讓人有了印象。但未必他們每本書都寫得好,我記得早年賈平凹還曾被人批評過有粗制濫造的情況。但現(xiàn)在提起中國文學(xué)大家,沒有人能夠繞過他們。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書中有兩部杰作的概率總比僅僅寫兩部大得多。他們寫一本書失敗了,被批評了,就去寫另外一本,別人說這本不好,他還拿得出另外一本。而不是為一本書喋喋不休、糾纏不清。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走在了前面。
所以,我們只能像阿甘那樣,在人生的馬拉松中“熬”住。詩人里爾克有一句說得和這差不多的話:“挺住就是一切。”“挺”沒有“熬”那么傳神,其實這一句也可以翻譯成“熬住就是一切”。當(dāng)然,人其實也有不出場比賽或者中途退場的權(quán)利,但只要選擇參加,就不能不“熬”住。
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正值青春年華,同時,也不如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沖冠比賽,所以,請同學(xué)們加油!既然選擇了參加,就要風(fēng)雨兼程,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要相信熬住,熬住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