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教研發(fā)言稿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發(fā)言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發(fā)言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那么發(fā)言稿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術教研發(fā)言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老師:
大家好!
首先感謝市教研室的領導給我這次機會向大家匯報信息技術的教研工作開展情況的工作。
年來,在市教研室的指導下、在區(qū)教研室的支持和在座各位老師的幫助下、我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各項教研工作以市教研室年度工作要點以及區(qū)教育中心中學教研室三年規(guī)劃為導向,以“深化課堂教學、加強課題研究、提高專業(yè)素質”為研究重點,以近期教研目標為階梯,結合本區(qū)信息技術教師和教學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研模式,不斷推進日常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教學建設等服務工作,順利完成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的各項教研工作,F將具體做法向大家匯報如下:
一、轉變觀念,積極探求新的教研理念。
首先,轉變觀念,作新教育理念的追隨者。
基礎教育改革首先是思想觀念的變革,只有教育理念徹底轉變了,才能自覺指導教學行為,實現課程改革的目地。而許多教師多年來形成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根深蒂固,轉變觀念決非易事。因此,我感到作為教研員就必需站在這次課程改革大潮的前沿,帶頭學習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平時經常閱讀《信息技術教育》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等專業(yè)雜志,經常到一些信息技術教學和論壇中去汲取新的理念、觀點和案例等,并隨時進行筆記摘抄,寫下心得體會,同時將這些經驗及時介紹給廣大教師,充實、豐富老師們對新課程的了解,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新教育理念的追隨者。
其次,轉變觀念,作教師教研工作的合作者。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面前,深刻認識到教研員不是所謂“專家”、“領導”,而是與廣大教師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朋友”、“隊員”。因此,平時通過深入學校聽課調研,與一線教師進行平等對話,一起探討問題,傾聽他們的呼聲,了解教師的思想狀況,建立了我區(qū)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檔案袋庫;同時,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與教師共同開展課題研究,一起切磋交流,共同探索適合的信息技術教學新模式。在指導教學中,和一線教師一起挖掘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實際靈活設計任務和活動,幫助老師上出自己的課,這樣在與教師的積極互動中,在共同的教學反思中一起進步成長,成為教師教學的合作者。
二、積極創(chuàng)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
為了使教研活動能真正解決一線教師的實際問題,提高教研活動質量,每學期初在介紹學期工作計劃時,都要開展征求教研意見活動,讓老師們談出自己對學科工作計劃的看法,說出自己本學期迫切想解決的問題,最后分類匯總,在與大家共同討論后確定該學期工作目標,使工作目標有針對性和可行性。此外,在學期末,請老師以無記名填寫教研活動反饋表的方式,反饋他們對本學期教研工作開展情況的意見和建議,以便在對自己過去工作進行有效自查和評估的同時,及早地為下學期工作能收集到具有指導意義的第一手寶貴資料。
此外,在平時的教研活動中,緊緊圍繞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開展教研,靈活開展了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分片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實效性。同時,不斷創(chuàng)新教研方式,使教研形式多樣化、系列化。通過采用“對話、交流、互動”的模式,實現了從專題的理論介紹到教師親身的實踐上課、集體反思評議的一系列教研活動組織;將備課、說課培訓以及上課評課、教學案例評比等教師基本功培訓、考核過程完整化、系統(tǒng)化。通過這些系列化、專題化的教研活動,使教師之間的講、聽、評、交流的機會增多,教師從中汲取新知識的機會增多,從而實現了教師間的資源共享,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的成長。
三、認真鉆研,實現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學。
一方面科學、規(guī)范地開展課題實驗工作,健全課題實驗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通過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動,來完善和推進課題研究;同時注重以應用性研究為主,加強課題研究的總結和推廣。曾經承擔了市教研室課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從選擇學校建立課題組,到完成階段性研究和結題工作,保證整個課題研究規(guī)范化、具體化和實效化,并與教研活動緊密聯系,開展相關的理論學習、研究課、優(yōu)秀教學設計、案例、小論文、階段性總結等活動,不僅保證了課題的順利結題,而且取得了點帶面的作用。目前又參與了市級課題“中小學網絡環(huán)境下教學設計資源庫構建與優(yōu)化研究”的研究工作。
四、加強骨干教師培養(yǎng),以中心促全面。
由于學科特點,我區(qū)信息技術教師基本上都是青年教師,而且非專業(yè)、非師范的又占了近,教師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實施和教學監(jiān)控的能力很薄弱,計算機專業(yè)理論和實踐能力較差,因此加強青年教師的隊伍建設是當務之急。為了盡快地使青年教師成熟起來,一方面通過調研聽課,及時發(fā)現優(yōu)秀教師,建立高中、初中、小學中心組,讓骨干教師直接參與教研活動的組織、研究課實施、評課以及反思教學等活動,達到鍛煉能力、提高教學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讓教學能力突出的青年骨干教師現身說教,更容易在一線教師中產生共鳴,使之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例如在上學期由骨干教師們主持的“信息技術大討論”,大家將自己在教學和計算機網絡與機房維護中一些經驗“共享”出來,使得在場的每一位老師都頗受啟發(fā),活動得到大家的好評。
五、構建網絡、分級管理,建立網上教研新模式。
因為學科特點,大部分學校一般只有一位信息技術老師,平時缺少與同行教師的交流,不利于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們建立“區(qū)學片學!比壗萄芯W絡,由中心組成員和骨干教師擔當學片組長,對學片的教研活動進行組織、管理。而且,通過學科教研網絡輻射到每一位教師,學片教師之間互相接成對子,大家互相幫助、共同探討問題,推廣優(yōu)秀經驗,使得教研活動打破了時間的限制。
在市教研室的倡議下,我們也建立了學科網頁,將教研通知、教研內容以及相關資料等補充到網頁中,使得教研活動又打破了空間的限制,老師們可以隨時通過網絡掌握每一次教研活動的內容,同時網頁中還對新課程理念、新課標解讀、各省優(yōu)秀教學設計以及專家理論等進行介紹,增加了老師們獲取新的理念和經驗的途徑。
通過開展上述活動,取得以下點滴成績:在兩屆中小學生電腦作品制作大賽中曾人次獲全國三等獎,人次或全國優(yōu)秀獎,人次獲市級一等獎,我區(qū)獲市最佳組織獎;在信息學奧賽中人次獲市一等獎,本人撰寫的片論文獲市級二等獎篇,三等獎篇。
以上是我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教研工作的一點粗淺的經驗和做法,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最后我想補充一下,以上所說的所謂“經驗”,其實在座的許多老師都在做,而且經驗比我更豐富,作為一名教研員,我很年輕,很不成熟,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也在工作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其實,在這里最后我要說的是年來,我工作的最大動力是在于市教研室各位老師和在座老師們對工作的執(zhí)著與熱愛,正是這種熱愛激勵我努力工作,我想我以后也會在這種激勵下繼續(xù)做好本職工作。
【信息技術教研發(fā)言稿】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教研活動總結08-26
信息技術教研活動總結05-12
信息技術研修教研活動總結11-19
信息技術教研工作總結08-31
信息技術教研活動總結12篇02-16
信息技術教研活動總結13篇11-03
信息技術教研活動總結14篇01-19
信息技術教研活動總結15篇02-13
信息技術教研活動總結(15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