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風傳家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風傳家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風傳家讀后感1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nèi)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nèi)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威的實驗結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的高要求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成長,苛求并不是為難,而是苦口的良藥;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雖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清風傳家讀后感2
《清風傳家》中的25個故事,讓我在工作和生活間隙反思自己職業(yè)和家庭的意義,其中最打動我的莫過于高銘暄和張飚的優(yōu)秀事跡。
高銘暄老師作為刑法泰斗,我曾有緣在北師大見過他一次,當時高老師已經(jīng)年近90歲,但從外表絲毫看不出衰老的氣息,就感覺那是一個很有氣質的老人,穿著黑色大風衣,獨自走在北師大校園里,步伐堅定。那時我只是知道高老師是刑法泰斗,教出了我國第一批刑法博士,高老師給我的感覺更多是尊重和敬仰。而《清風傳家》中描述的高老師,讓刑法泰斗的形象逐步走到我身邊,看到了作為一個男人是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做到盡善盡美。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
即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高老師從父親高鳴鶴處得到的《治家格言》以及深厚家教,是原生家庭給予他的最珍貴禮物。從求學少年到學界泰斗,高老師嚴格要求自己的態(tài)度貫穿了半個多世紀,讓人敬佩。而高老師在家風傳承上也做到了潛移默化,比如通過給女兒講《白鵝》寓言故事,告誡女兒雖然父輩立下大功,但是如果子女沒有出息和本事,終究難以在世上立足;
比如他教育兒子不是刻板說教,而是通過家屬院樓道擺蜂窩煤這件小事,讓兒子認識到應該把蜂窩煤擺的高一點、窄一點,這樣能給過路人留下更寬的路;
比如他教育孫子不浪費糧食,是在一次吃自助餐的時候幫助孫子在早上吃掉了很多孫子拿多了、吃不下的肥肉;
比如對于拎著兩盒茶葉來看望自己的學生,高老師要求學生必須抱走家里的一箱蘋果,否則就不收下學生的茶葉。清風傳家,高老師從沒有做的轟轟烈烈,而是通過言傳身教感化身邊后輩。高老師的故事,恰恰是中國傳統(tǒng)家風傳承文化的典范,不追求物質享樂,不關注外在變化,堅持內(nèi)心堅守和學術追求,堅持將遠大理想和家庭規(guī)劃結合,堅持把家庭義務和子女教育結合,這種家庭氛圍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的。
檢察官張飚前輩的事跡,我早有耳聞,他從20xx年開始發(fā)現(xiàn)張氏叔侄案存在疑點,到20xx年退休后第一次出遠門去杭州重走張氏叔侄案的案發(fā)現(xiàn)場,到20xx年張氏叔侄案平反的故事,在全檢察系統(tǒng)都廣為傳頌。但過去關于張飚前輩的故事還僅限于電視媒體上,還僅限于張氏叔侄案,直到20xx年11月我有幸參加最高檢西部巡講團前往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巡講,在西北邊陲廣袤荒野上奔馳趕赴一個又一個基層檢察院,并有幸前往張飚前輩供職的石河子檢察院參觀張飚工作室,我才了解到他工作的具體環(huán)境,一個鮮活的監(jiān)所檢察官形象頓時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選擇去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支援西部巡講,是因為西北邊陲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院曾經(jīng)接待過多批次兵團檢察官的長期學習鍛煉任務。我在多年的工作中也和多名兵團的漢族、維吾爾族檢察官有過長期共事經(jīng)歷,過去從他們的口中聽到的兵團充滿陌生。這次在兵團的'十多天巡講,我的主要時間就是坐在車上從一個師換到另一個師,也正是在漫長的路途上,我才通過窗外的荒涼感,慢慢體會到兵團人的累年付出和風險。在兵團的最后一站,就是石河子檢察院,走進檢察院大廳就能看到墻上掛的大幅張飚檢察官宣傳畫。
張飚對生活和工作的堅韌,是從他父親身上繼承和傳承下來的。在兵團的時候,我多次了解到第一輩兵團人的艱苦卓絕,在展覽館也看過當年第一代兵團人在戈壁上挖掘的住所地窩子,《清風傳家》中也記載了張飚的父親張世英,在1959年創(chuàng)建福海漁場時候,挖地窩子、夜宿荒灘、對抗野獸的事跡。身在兵團家庭,張飚也曾有過入伍經(jīng)歷,部隊6年鍛煉更加磨練了他的堅韌意志。我覺得如果沒有老一輩兵團人的艱苦卓絕,沒有兵團家庭的艱苦傳承,沒有戍邊經(jīng)歷的艱辛磨練,不會錘煉出一名檢察官對一個案子、一個疑點、一個線索的百折不撓。優(yōu)良家風,也是我們檢察事業(yè)的護佑。
沉下心來認真學習,向先進學習,以身作則,是我們新時代檢察官必須完成的時代使命。
【清風傳家讀后感】相關文章:
清風傳家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精選30篇)06-13
傷感句子清風05-24
夏至清風經(jīng)典句子12-11
形容清風的優(yōu)美句子08-14
傳家訓揚家風活動總結12-06
關于傳家風守家訓征文精選03-20
傳家風守家訓征文500字03-07
傳家訓揚家風征文(精選26篇)02-04
傳家風守家訓征文450字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