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網絡學習心得體會4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后少走彎路。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網絡學習心得體會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網絡學習心得體會 篇1
通過參加網絡教研活動,使我大開眼界,動力大增。網絡教研是我們教師實現自我專業(yè)成長、精神滋養(yǎng)最好、最便捷的平臺,在這個空間中,我們可以拋卻現實工作中被動的、被管制的拘束,在我們自己的精神家園中自由地展示自我,讓思想飛翔、使精神充實。在這里可以自由地結交心靈的伙伴,進行自由的交流,實現平等的對話,留下自己的心聲。經過一學期的網絡教研學習,加深了我對網絡信息的進一步認識和提高,拓展了教師的視野和知識面,感覺網絡教研學習是有必要的,學習體會有以下幾點:
1、通過網絡教研,大家把自己的教學困惑、教學觀點、教學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凝聚更多人的智慧,從而使每一個參與教研的人員都從中獲益。
2、網絡教研,充分利用了網絡速度快,信息發(fā)布及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透明度、參與面和交流面都較大等優(yōu)點,能及時有效地為基層服務。通過網絡博客,還可以進行區(qū)域內或跨區(qū)域的教研活動,利用博客論壇、發(fā)貼等方式還能夠解決。
3、網絡教研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和發(fā)展,改變了教師的學習狀態(tài)、工作狀態(tài),極大增強了教師參與教研的自主性,通過教育博客、論壇等,教師可發(fā)表自己的教學感想、教案、案例等與同行交流,也可拿出疑難問題讓同行一起討論,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另外,在發(fā)貼、回貼的過程中好的貼子會吸引更多人讀貼跟進,教師有了“受重視”感,便會自覺地產生發(fā)表的欲望,積極發(fā)表話題。而要發(fā)表話題,便會更加關注教學現象,對教學現象進行分析,進而使教師養(yǎng)成了觀察與思考的習慣,催人上進。在充分展示自我,參與交流,質疑和批評的過程中,促進教師學習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習慣的形成,也促進了教研行為的'變革,更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思維。
4、網絡教研,充分利用了網絡速度快,信息發(fā)布及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透明度、參與面和交流面都較大等優(yōu)點,能及時有效地為基層服務。通過網絡博客,還可以進行區(qū)域內或跨區(qū)域的教研活動,利用博客論壇、發(fā)貼等方式還能夠解決
總之,網絡教研是一個嶄新的時尚話題,是教育教學在新形勢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種嘗試,是一種民主、平等、對話、合作的新文化。這種新文化將悄無聲息地滲透在一次又一次的教研活動中,滲透進每一位教師的心靈。
網絡學習心得體會 篇2
上學期期末,由于家里有事請了假,這門網絡培訓課是同事幫忙報的,這應該感謝她。網絡學習比起實地培訓來說,時間上自由一些,可以在教學之余進行學習。但實際上花的時間更多,學到的東西也更多。以下就是這段時間學習的一些體會:
1、 網絡速度太慢,影響學習效率。每天早上上班,來到辦公室,首先就是打開網絡培訓頁面。但是視頻播放基本上是沒有流暢過。同事們也有這樣的感受。所以只能在家,或是大家都下班以后在學習。記得看《五彩水墨》的課堂實錄是最流暢的,看完馬上就完成了作業(yè)。如果網絡速度再處理一下,讓大家流暢地學習,那么學習效率肯定提高,學員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能提高。
2、 課程的設置合理,有技巧的學習,比如《簡筆畫》。通過學習,可以實際運用到課堂中去,真是易學又實用。另外有課堂實錄《五彩水墨》,教師實實在在的教給學生繪畫的技巧。對墨色的分類中把濃、淡、干、濕,親切的稱為:濃濃、淡淡等,這非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容易記住枯燥的名詞。
學生在對墨的五色認識這一點上,表現的非常好,能很好的對不同的墨色理解清楚,并用語言表達出來。不過有句話“授人于魚不如授人于漁”。整節(jié)課,重點是老師帶領學生臨摹教師的示范,一筆一筆的跟著老師畫,學生沒有自己的任何想法,我想如果老師讓學生理解了并掌握了運用筆墨的方法,學生自行創(chuàng)造荷花圖,不是更好嗎?除了實操,還有理論的學習,如《如何上好欣賞評述課》,《新課程、新理念、新方法》專家們生動,精辟的語言,讓深奧的理論,容易理解了。
3、 互動論壇,留言等,很好的一個互動平臺。學員們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學習體會,或是提出問題,進行互動。
在觀看“農村中小學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賽課說課及遠程教育資源運用講座”后,本人受益非淺,對遠程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此談談在這次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和自身的感受。這次學到的遠程教育運用的理論和實踐知識有:
一、“三種模式”應用策略
(一)“三種模式”應用的思考
運用模式是否清楚、科學、合理?資源應用是否充分、科學、合理?是否把握了“三種模式”應用規(guī)律?
(二)“三種模式”的含義
1、模式一:光盤播放點,主要有同步課堂實錄、專題講座實錄、互動電子課堂、教育教學類專題節(jié)目;
2、模式二:衛(wèi)星收視點,資源主要以網頁的形式呈現,分中學版和小學版,內容包括教育信息、教育資源和農村實用技術三大版塊。
3、模式三:計算機網絡教室,是可以連接互聯網和局域網的教室,衛(wèi)星寬帶資源進入計算機教室,便于信息技術課程及網絡環(huán)境下的學科教學開展和實施(核心)。
(三)“三種模式”應用策略
1、模式一教師應用方法
預先觀看資源光盤,分析資源是否適用;確定通過的播放內容和播放點;如有必要可以進行適當的編輯和修訂;準備提出哪些問題以及提問重點是什么,討論的議題是什么,如何進行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起主導作用,而避免采用這一播放形式造成學生的被動學習,不能分辨重點難點。
2、模式二應用教師應當進行的教學準備工作
熟悉設備的操作,不至于上課時手忙腳亂;對衛(wèi)星頻道接收下來的教學資源(包括各種格式的素材文件和教學演示型課件)可以直接進入課堂,也可以進行必要的選擇、編輯并整合進自己原有的教學內容中來(直接、間接、整合);將整合過的教學資源進行預演,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遺漏。
3、模式二教學過程中注意事項:
注意整合資源與其他媒體的配合使用,既能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又能避免沖突;除了關注整合資源的使用和設計,還應當注重設計師生交流的環(huán)節(jié);在度過與整合外來資源的磨合期后,逐漸形成具有自我教學特色的教學方式。
4、模式三網絡教室的應用建議
認識到資源的重要性,并且重視資源的應用和建設;教師應當掌握根據教學需要采集教學資源的基本方法;資源來源于多渠道:下載、自主開發(fā)積累等相結合的方式;依托申報的課題進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為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在已有資源的基礎上開發(fā)主題站或探究站;充分利用網絡環(huán)境中的各種資源形式于課堂教學(網絡環(huán)境下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網絡學習習慣。
二、“三種模式”教學應用要點
(一)合理、科學選擇模式教學,不要亂用、濫用,否則是設備資源的浪費
(二)要從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把握其規(guī)律
(三)要注意三個實踐環(huán)節(jié)
信息處理。
、贉蚀_性:教學素材的選擇及課件要準確、簡潔、直觀地傳遞教材信息。這些信息有利于學生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引起學生動學習的愿望,合作探究的可能,而不是直白地把文字變?yōu)閳D像,把黑板變?yōu)槠聊唬皇谴娼處熛驅W生交待什么樣的學習內容。
、趯W習性:通過技術處理的信息可以為學生延伸和拓展一些教材以外的學習內容,這些內容既可以引出學生的一些類比聯想,還可以為學生學習教材內容做些啟發(fā)和誘導。
、矍橐庑裕禾幚淼男畔⒕哂兴囆g性、趣味性、激勵性,能夠轉化學生學習情感,激發(fā)學習熱情,減輕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壓力。
、芄蚕硇裕盒畔⑻峁┑膬热莺湍繕,為不同學生學習提供可能,促進全體學生的參與。
網絡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是我正式上網課的第二天,看到網絡上對于網課的討論褒貶不一。
一說是浪費時間精力、效果不明顯,老師和學生都不太適應網上平臺等等。作為一名學生,我對上網課并不抱排斥態(tài)度。
由于疫情的影響,我們都不得不待在家里進行自學,那么教育部為應對這個問題,較為迅速地提出了解決的方案,一定程度下滿足了人們的需求,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畢竟面對問題我們也只能多盡人事,把傷害降低。
至于孩子在家里學習沒有在學校里有狀態(tài),態(tài)度消極諸如此類,這是自身的問題,不能把它加在網課上。僅僅因為無法適應這種學習方法而抨擊,不太合理。
我相信很多學生可能都遇到過不適應老師的講課風格的問題。
像我,我經常碰到某個老師講話帶有一點口音、聲音低沉抑或是聲音較輕(對我而言),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也很崩潰,努力去辨認他們的口型……我會回家抱怨:“天哪,這個老師也太溫柔了吧!整堂課我聽得好累!”
但是一般來說,只有學生去適應老師,老師不可能適應每一個同學。所幸我聽這個老師一節(jié)課、兩節(jié)課、三節(jié)課……慢慢就適應了。
網課這個平臺,“水土不服”的不光是學生、還有講課的老師啊。
她們平時上課都在講臺前,有些老師對電腦操作不熟練。有一次,我在聽課過程中一切進行得都是那么自然,突然老師鼠標一點、PPT不翼而飛,這個屏幕界面一片空白,老師的眼神在一剎那變得有些驚恐。很快她調整狀態(tài),假裝什么都沒有發(fā)生的樣子繼續(xù)講課。
有學生抱怨這個假期過得不快樂,害,知足吧。老師在家里要備課、做PPT、思考開學后的講課安排、最后還要被抱怨,太南了。詳情可見釘釘里也有一些老師毫不留情地給了“一星好評”。(想想老師跟我們一起受著折磨,有沒有快樂一點呢?)
網絡學習心得體會 篇4
X月X日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天的網絡教研平臺使用培訓學習,通過對這一平臺的使用學習,我們不僅掌握了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體會到了網絡教研平臺是為教師搭建起了一個新型的教育學習的平臺,將會極大地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網絡教研平臺的宗旨是:從資源、課程、協作教研三個層面為區(qū)域教研業(yè)務開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務,它匯聚區(qū)域眾多教師多年積累的教研經驗和心得,將蘊藏在教學實踐中的隱性知識轉化為可見的教育教學能量! 采用“教研驅動”的本地化資源體系建設模式 ,促進教師參與本地化教材資源體系建設 。實施基于網絡教研平臺的區(qū)域集體備課,凝聚集體智慧,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編織出一張突破時空的教研網,形成“人人、天天、點點”都可網絡教研的生動局面。
網絡教研是一種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成本低、效率高的教研新模式,通過網絡教研平臺使用培訓,下一步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教師走進網絡教研這個大平臺,在這個平臺中進行教育教學指導、研究、溝通、交流、培訓的教學研究,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網絡教研具有快速通暢、經濟節(jié)約、靈活多樣、針對性強、參與面廣、受益面大的諸多優(yōu)點,網絡教研對學校的發(fā)展有強大地推動作用。通過在線學習和遠程交流、同伴互助和資源共享,使教育教學不再受個人和學校的限制,開闊了教師視野,拓寬了發(fā)展方向、溝通了便捷的渠道。
網絡教研不受時空和人員限制,它能解決教師參與教研的時空和限額問題,有助形成民主、合作的教研氛圍,實現有效的專業(yè)引領和同伴互助。
網絡教研活動,不僅能實現校本教研的網絡化,同時,由于網絡的優(yōu)勢,還能實現校際教研、區(qū)域教研,向專家學習,同名校結伴,與名師交流,真正實現全體教師的資源共享,智慧共享!從而有效地實現了廣大教師學習、培訓、教研一體化,縮短了城鄉(xiāng)教師溝通與交流的距離,促進了教師們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
【實用的網絡學習心得體會4篇】相關文章:
學習網絡心得體會11-28
實用的網絡學習心得體會模板合集九篇12-02
實用的網絡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合集9篇12-01
實用的網絡學習心得體會合集九篇11-30
實用的網絡學習心得體會模板集合7篇11-25
實用的網絡學習心得體會模板合集10篇11-25
實用的網絡學習心得體會模板七篇11-25
實用的網絡學習心得體會集合六篇12-31
實用的網絡學習心得體會合集5篇12-16
實用的網絡學習心得體會模板匯總5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