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高一學習計劃三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又解鎖了新的學習任務,是時候寫學習計劃了哦。估計許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會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學習計劃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學習計劃 篇1
高中的學習和初中不一樣了,為了能有好的成績考上好的大學,為此制定了以下學習計劃,以鞭策自己有個好的開始和努力的方向。
一、學習目標:
所有課程盡力上A等級。平時注意預習、抓緊,將所有知識點靈活掌握。
二、具體做法如下:
1、早上6:20按時起床,做到像在軍訓期間一樣,動作快捷洗漱完畢,開始早讀和上學,做到上學不遲到;
2、在校期間,上課做好筆記,認真聽講,不開小差,不做小動作,積極主動思考、提問、虛心請教、不懂就問,記錄好每堂課的筆記;
3、在校下課后,不與同學吵鬧、打架,與同學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起到團員帶頭模范作用。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德、智、體三方面全面發(fā)展;
4、下午放學回家一定要及時,不在別處逗留,更不要與同學一起在外玩;蛸I小攤上的東西吃。要嚴格要求自己,回家后快速做作業(yè),做題之前,首先復習當日所學知識點和例題,然后一鼓作氣吧作業(yè)做完。晚上做題時,適當每隔1小時休息五至十分鐘,保證高效率做作業(yè);
5、有時間當晚提前預習第二天的課程,并養(yǎng)成自己檢查作業(yè)的習慣,同時將筆記整理好(仔細認真看一遍和補充不足);
6、保證每天中午午睡1小時(中午放學也要及時回家吃飯和午睡)。晚上睡覺前將書包與校服整理好,以便早上上學。
三、作息時間表:
1、早上6:20—6:30起床、洗漱。
2、6:30—6:50早讀(分別讀語文和英語)
3、6:50—7:00早餐(一定要快速吃完)
4、7:00后上學(在學校早讀一定要有效率)
5、12:10—12:40吃午餐。
6、12:50—1:50午睡。
7、1:50后上學。
8、晚上6:00—6:30吃晚飯。
9、6:40—10:00做作業(yè)(其間可以休息或洗澡)
10、10:00—10:30預習功課。
11、10:30—10:40清書包。
12、10:40睡覺,最遲不超過晚上11:00睡覺。
13、盡量不帶手機去學校,晚上睡覺關機。
四、每天自檢,爸爸和大姑監(jiān)督。
每周寫篇隨筆,順帶總結計劃落實情況。
五、周末好好調整自己,在全面完成作業(yè)后,安排一定的時間打球、游泳、玩玩滑板。
多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并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學習計劃,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就能得到我想要的結果。
高一學習計劃 篇2
1、預習
很多高一學生都不是很注重預習,認為上課老師是要講的,即使自己不預習也沒有什么。但是因為步入高中之后,學習的知識也會越來越難,提前預習有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2、記筆記
很多高一學生都不會記筆記,一般的筆記就是老師說什么就記什么。如果全部的東西都記下來,往往會讓學生來不及思考,如果上課的過程中一直是在死記硬背,那么,學習成績是不會提高多少的。所以,高一學生在記筆記的時候,要學會記自己沒有理解和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點。
3、復習
很多高一學生往往回到家,做完作業(yè)就去玩了。要知道人的大腦是有一個遺忘的過程的,如果課后不及時復習,就會慢慢的遺忘自己學過的知識點。高一學生在復習的時候,主要是復習上課學過的內容,包括筆記、定義和一些練習。
高一學習計劃 篇3
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展研究性學習,已被教育界普遍認同。面對這一必須發(fā)展的新生事物,理性的教育界人士表現出了高度的務實精神:研究性學習的提出指明了21世紀國民素質的方向,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身行動。等到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材料積累豐富后,再總結和抽象相關的概念和理論。
一、構建研究性學習模式
為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提高國民的綜合文化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研究性學習板塊是需要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地進行的。通過這樣的課程改革試驗來達到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據此構建的化學研究性學習模式,僅僅是我們的實際情況的產物,并不希望因此而限制別的特色,別的模式。
(一)構建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基礎
二期課改中拓展課程板塊,原意在于拓展學生基礎課的.知識視野。但是,由于“應試”仍然是現階段基礎教育中影響力巨大的指標,拓展課開展的效果并不理想,這無疑影響了進一步深入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因此,在研究性學習時,必須首先有足夠的拓展準備,逐漸地介入,讓學生對“研究”這件原以為高深莫測的事有一個足夠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反之,若突然介入,必然造成學生知識素質與研究課題、心理素質與“研究”本身產生較大的錯位,從而導致研究性學習的主體——學生不響應的現象!
(二)構建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原則
構建研究性學習模式時,必須遵循三個原則,才符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和研究性學習的要求。
。1)對學生而言,必須遵循“自主而不制主”的原則。在研究性學習的操作過程中,必須時時刻刻按照該原則進行,使學生在每一次研究過程中保持80%以上的貢獻度,讓他們能夠體驗、參與、協(xié)作、思考、實驗、調查、采訪、寫作、應變……
(2)對導師而言,必須遵循“指導而不主導”的原則。研究性學習的導師作用能不能準確定位,對研究題目本身影響不大,但是對學生的發(fā)展影響卻比較大。根據我們的模式總結體會,導師在每一輪的研究性學習之中貢獻度不宜超過20%。一般主要在選題、步驟、方法或關鍵問題上引導學生思考,決不能代替學生考慮。
。3)對化學而言,選取小課題時必須遵循“選化學或化學交*的題目”的原則,才能激起學生對化學的興趣,促進化學學科的發(fā)展。
二、構建“社團—研究—校本”模式
根據上述三個原則,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我們構建了“社團—研究—校本”的立體模式,操作性強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使研究性學習開放地發(fā)展,始終保持研究性學習在學生中的生命力。因為該模式提供了學生全方位體驗成長、體驗成就感的最大時空,提供了最大限度肯定學生的載體——校本,而不僅僅是一次性的打分、答辯、評獎了事。
第一環(huán)節(jié):以興趣、自愿、自主為原則,成立相應的具有化學學科特色的社團,利用社團輕松自主的氛圍,讓學生在放松狀態(tài)下參與交流,使學生的大腦處于放松狀態(tài)吸取相關知識、吸取間接經驗,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打好基礎。因此也可稱這個環(huán)節(jié)為“前研究性學習”。
第二環(huán)節(jié):以積極、自主為原則,進行研究性學習。此前,必須讓研究者清楚了解研究性學習的兩個誤區(qū)。去掉“作文”認識。一些同學往往把研究性學習簡單化,選題無方向性,且多為“議論議論”了事的作文;另一些同學則認為“研究”高深莫測,是科學家的事。其實,研究性學習中仍然突出“學習”。其本質不外乎就是要求研究者用已有的知識或可以查閱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小課題,用以積累知識,體驗過程及其成就感。去掉“剪拼”認識。現代科學技術引入基礎教育領域后,你不用擔心學生沒有查閱資料的多元渠道。應該重視選題中“主題”與“課題”的關系,學生容易把“主題”當做“課題”,在網上、圖書館及其他渠道找來一大堆資料,剪剪貼貼,構成“研究性學習”論文。實際上,真正有價值的選題通常是找不到現成答案的,找得到的是背景資料。研究性學習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將現有的新問題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拓展、放大、而不是在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去找答案!
第三環(huán)節(jié):以合作、自主為原則,組織編輯學科性研究性學習成果集,或者編輯專題式研究性頁供上網交流,形成能持久肯定學生成果的機制,并可以為學校的拓展性課程提供教參資料,傳承相關知識,使后來的同學能夠方便地站在自己學兄學姐的肩上開始“研究”。
研究性學習進度:
第一, 創(chuàng)設情境——為研究性課題的選擇作預備,觀看教學短片等形式,做好背景知識的鋪墊,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存儲,提供選題范圍。
第二,研究課題的確定,研究課題可以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得出,所設課題應當有一定研究價值(可以通過小組評議的方式來確定其是否具有研究價值)。
第三,組織課題小組,課題小組的組織方式,可以采用學生自由組合,教師適當調節(jié)的做法。具體方案如下:學生可以按3至5人組成一個組,教師再進行適當的調節(jié)。調節(jié)時應考慮學生的興趣、性別、個性特點、化學成績、能力水平以及家庭背景等綜合因素。課題組建立后,通過自由選舉,每個課題組產生一名小組長。組長的任務是:做好本課題組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的組織協(xié)調工作;經常與指導老師和學校有關部門聯系;實事求是地記載研究性學習活動記錄表。
第四 ,制訂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應當確立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研究的主要問題,研究的步驟和程序,以及對調查問卷、提綱、實驗方案的編制等,以保證研究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1、確定研究目的和意義: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歸納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動手參與實驗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分析事物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2、確立研究的問題
3、研究方法
4、制定研究步驟和程序:由師生共同制定,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查閱、收集資料。
第五,研究過程的實施
第六 ,加工處理信息,撰寫報告。
各課題研究小組及其每個成員,在研究活動的全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的信息。學生可以針對研究方案需求,對已有的信息進行判斷、分析、篩選、處理。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核心,也是形成結論的關鍵。在進行處理時,研究結果的表達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其間教師應提倡學生互相爭辯,鼓勵學生敢于否定“定論”,善于提出新觀點,努力探索新方法。最后課題組對本主題研究形成的主要結論進行總結。在這期間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整理這些資料,使學生以恰當的方式表達研究結果,最后成文,在成果交流研討會上向其他同學進行匯報。
第七,組織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討。
在結題報告會上,各課題組推薦一名代表,在規(guī)定時間內對研究的成果進行陳述和展示, 并解答老師和其他學生的提問,以求得相互探討、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通過交流研究分享成果,進行思維的碰撞,互相補充完善,評議后提出進一步修改意見,可以為今后的研究性學習打下基礎。在交流、研討中,學生要學會理解和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辨證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辯。在交流結束后,可以根據交流情況評出一、二、三等獎,對學生的研究進行鼓勵。學生要善于總結本次研究性學習的經驗和教訓,并進一步完善研究報告, 最后成稿,交給老師。
第八,對本次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要定性評價化學研究性學習活動, 選擇一個什么樣的標準是關鍵。鑒于此, 并針對我的理解和本次活動的特點,確定評價的基本思路, 即評價的目的是:在于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和啟發(fā)學生。
1、學研究性學習結果評價標準的重點之一是: 強化過程, 形成素質,培養(yǎng)能力。因此對于過程考察價值往往勝于對結果的考察,通過老師在組織過程中聽取學生的反饋,觀察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內部合作協(xié)調的能力,可以給出每個小組一個評價成績。
2、 研究性學習結果評價標準的重點之二是:研究系統(tǒng), 形成知識, 回歸教材。調查本身的論文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其次在活動中學生遇到的問題,對于問題的解決處理方法,對一些現象的想法都應當引起老師的重視,因此可以讓每一個組員針對活動的收獲另寫一篇論文,該文可以包括對科學研究方法的認識、理解、判斷和觀點,也可以包括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等方面, 最后把每位學生的精華加以提煉,讓所有學生的研究成果變成共享的知識。總之,在化學學科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習的內容和形式是豐富的,學習的評價應該是靈活生動的。
【【精選】高一學習計劃三篇】相關文章:
高一學習計劃精選15篇12-12
高一學習計劃(精選15篇)12-11
高一學習計劃(15篇)12-11
高一學習計劃通用15篇12-28
高一學習計劃集合15篇12-12
高一學習計劃書范文12-11
高一暑假學習計劃集錦6篇01-02
高一暑假學習計劃范文8篇12-27
高一學期的學習計劃五篇12-21
高一學期的學習計劃3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