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教育策略
從事教師工作多年,根據(jù)本人長時間的觀察和育人工作經驗,我感到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是一個值得人們關注和深思的問題。這類學生的心理普遍存在偏差,由于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溫暖,缺乏必要的父愛和母愛,相反可能還會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種種歧視和偏見,致使他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和傷害,缺乏親情的心理饑渴使他們迫切需要別人的關愛,為了得到這種關愛,他們可能會毫無選擇的尋找友誼。只要誰能給予幫助,哪怕只是一種友好的表示,他們都會感激,而不管這個人是誰,也不管這個人的關愛是否出于好意,即有奶便是娘。
這類學生的內心世界相當脆弱,他們最容易受到傷害,一句不相關的話,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甚至一個隨意的眼神,都有可能使他們的神經受到觸動。殘缺的家庭給他們造成的心靈傷害是永遠都不能消除的。他們怨恨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繼而遷怒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他們感嘆自己的身世和命運,繼而堅信塵世的炎涼與不公。一句話,世界在他們眼里永遠都是灰色的。家庭的支離破碎及父母(離異)的漠不關心誘發(fā)了他們對社會的仇視和對別人的憎恨,為了遣散這種陰暗的心情,他們的`內心升騰起對人與社會的強烈報復欲和破壞欲。于是,他們就在這種毫無目標的行動中追求一種心理滿足,從而達到內心暫時的平衡。
正是處于以上的原因,單親家庭學生往往由于交友不慎,從而走上違紀甚至違法犯罪的道路。面對這類學生,我的教育策略是:對診下藥,用愛心感化他們,使他們感受到人間真情,喚回他們對人的基本信任。
一、給予他們父母一樣的關愛
單親家庭的孩子不是缺爹就是少娘,或離異、或離家、或辭世,殘缺的原因多種多樣,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并讓孩子承認并接受這種事實。父母雙方的離異原因很多,感情不能維系,家庭不能保全,這類事情父母本人尚且難以控制和調和,作兒女的又能何為?而父母一方的辭世更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到了這一步,怨天尤人沒有,悲觀失望也沒有,既然消極的情緒不能帶來任何好處,那又何必耿耿于懷呢?讓孩子面對現(xiàn)實,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給予他們父母一樣的關愛。在感情上接近他們,在生活上幫助他們,在學習上支持他們,一心一意為他們著想,真真切切地走進孩子的心中,實實在在讓孩子感受到人間真情,滿足他們被愛的需求,喚回他們善良的本性及生活的信心。
二、給予他們朋友一樣的真誠
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其特殊的生活經歷,大多數(shù)人的性格表現(xiàn)為孤僻、內向、多疑,他們喜歡一個人獨處,且有意封閉自己生活的圈子。他們不相信任何人,也不愿接近任何人。在他們眼里整個世界就是一個騙局、一個陷阱,避之惟恐不及。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除了真誠地幫助他們,還能有什么能贏得他們的心呢?作為老師,我們不僅要盡到教育的職責,成為他們的良師,而且還要去感化他們,作他們真誠的朋友。要盡可能地抽出點時間主動和他們交往、溝通、談心,順著他們的意愿去感受生活,以一種完全不一樣的視角體察人間萬事萬物,零距離的感知他們對生活的內心體驗。只有兩顆心貼近了,我們才能順勢利導,讓他們認可并接受我們對生活的詮釋,進一步感受人生的真諦,夯實他們善良的本性及生活的信心。
三、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及個性特征
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父愛或母愛的呵護,有著強烈的自尊心,而且個性也特別強。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內心往往比較脆弱,極易受到傷害,他們對周圍的人有一種本能的防范和戒備心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精心保護學生的這份自尊,尊重他們的個性特征,主動地接近他們,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讓他們在感受真情的愉悅中激活個性的張揚,切實賦予那份自尊心應有的價值和意義。有了成功感,他們才會忘記家庭生活的失敗,才會忘記自身命運的不濟,才會樹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才能以一顆平常心面對萬事萬物。
【解讀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教育策略】相關文章: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危害及教育策略08-21
軟文營銷策略解讀08-08
農村留守學生教育策略研究的論文11-04
高職院校創(chuàng)業(yè)教育問題及策略10-23
小學生入學教育的策略的論文10-21
中學教育教學管理及策略論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