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存在主義心理學推薦
因存在主義影響而興起的一種心理學理論。存在主義是 19 世紀起源于丹麥,20 世紀流行法國,后擴及全世界的一種哲學思想。存在主義強調人的存在價值,主張人有自行選擇其生活目標及生活意義的自由,重視現(xiàn)實世界中個人的主觀經(jīng)驗,強調人須負責其自由行動所產(chǎn)生的后果。羅洛·梅是把歐洲大陸的存在主義心理學和存在心理療法引入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核心人物。他提出的自由選擇論和馬斯洛、羅杰斯的自我實現(xiàn)論,乃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其要點是:(1)認為自然界是無目的的,但人在困難處境中能通過有意識的選擇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人生。這種選擇是主動的、自由的,因此人人都要對自己選擇的道德價值負責。(2)提倡存在主義心理療法,其特點是現(xiàn)實與主觀,即一方面重視患者的現(xiàn)實處境,協(xié)助其面對現(xiàn)實解決問題;另一方面重視患者的主觀經(jīng)驗,協(xié)助其重振自由意志以解決問題。此外,自由選擇論與自我實現(xiàn)論者都強調人的成長趨向和目標追求,但兩者存在著分歧。自由選擇論者認為人有善惡兩種潛能,因而強調意志在面對未來困境時敢于進行選擇的重要作用;不同意自我發(fā)現(xiàn)論者認為人格趨向成熟的發(fā)展是一種潛在善性的自我實現(xiàn)過程。自我實現(xiàn)論者認為人有潛在善性,因而強調發(fā)現(xiàn)自我,不同意自由選擇論者把自我視為一項自己的設計,仿佛自我是由個體不斷選擇創(chuàng)造出來的。
一張桌子在那里,一棵樹在那里,它們存在,卻不會反觀自己的存在,不會追問自己的存在。
一個人在那里,他在看自己,看他人,看自己的處境,他開始追問自己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開始了解自己的行為及其背后的動機,開始探看自己的內(nèi)心,在里面發(fā)現(xiàn)了孤獨、痛苦、焦慮;開始跟人相遇,在關系里尋找理解、深情、愛;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人類的生存境遇,他看到了苦難,并且在苦難里尋找意義;開始了解和接受人生的有限和世界的不確定,他要求自由與選擇,愿意承擔人生的責任,相信自己可以通過選擇來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發(fā)現(xiàn)自己在的價值,給人生“賦予”意義……
這,就是存在!誰能逃避“存在”呢?
當一個人在反思和體驗這一切,他就成了一個具有存在感的人。因為人具有存在感,他就高于一般的存在。
存在主義心理學對人生持真誠、直面的態(tài)度,既看到人生的積極面,也不回避人生的艱難性。在它看來,人類遭受的心理的、精神的困擾,根源于對生存的根本問題的回避與否定,如意義的空缺,如死亡的焦慮。如果人對這些不能覺察,并且采取各樣的方式去回避它們,它們就以各樣的癥狀的形式暗中損害著我們的存在品質。因此,治療主義心理學的治療本質,就是幫助人建立應對人生困境的態(tài)度。
存在主義心理學具有很高的“智性取向”,但在治療上并不是哲學意義上的高談闊論,而是深入到個體的具體存在處境,提升他對自己的存在的覺察能力,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切合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亞隆(Irvin Yalom)說,代表一種有關人類經(jīng)驗的思考方式,這種思考方式需要被整合到所有的療法中去,任何心理治療學派的治療師都需要具有這種對人類終級關懷的敏感能力,它可以成為治療者的生命品質。
不同的文化,滲透了不同的人類群體對自己生存境況的反思與總結,因此,西方有西方的“存在”,東方有東方的“存在”。在2010年4月2-5日,一場東西方心理學家就存在主題進行的對話即將在南京發(fā)生。
這種心理學強調個性和經(jīng)驗,致力與研究解決人類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以及人類自身面對的一些困境。例如:對生活意義的探索。
最有影響力的是弗蘭克爾(Frankl)提出的理論,他認為,在壓力之下,人們之所以會產(chǎn)生各種心理問題,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生命的意義。相反,如果找到生命的意義,就不會產(chǎn)生那么多的心理問題。生命意義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幾乎是被所有研究所證明的,而缺乏對生命意義的理解也幾乎是被所有研究證明與心理問題有正相關關系。特別是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和人們的情緒健康之間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對生命意義的探求和認識能夠減緩消極生活時間所引起的藥物濫用等問題,藥物濫用和不使用藥物者相比較,后者對生命意義有著更加明確的理解。
生命意義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在近幾十年中開始影響到心理學研究的主流,特別是生命意義的概念影響到壓力和應對的心理健康模型:個人生活的意義影響到整個一生的壓力應對的過程。同時,個人的相對穩(wěn)定的個性特征也會影響到這個人對于壓力的認知以及應對的方式。另外,如果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具有一定的威脅性,會使人們對壓力的應對更加脆弱。當然這種脆弱性也有積極作用,它會促使人們更加努力地去減低威脅。
生命意義和心理健康的關系,不是單向影響,而是交互作用的: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人們怎樣看待生命;反之,對于生命的意義的認識也受到心理健康的影響。
【存在主義心理學】相關文章:
存在主義哲學對存在心理學的影響11-24
探析存在主義哲學對存在心理學的影響03-17
薩特的存在主義及文學觀03-03
《平凡的世界》中的存在主義色彩03-16
論《少年派》的薩特存在主義03-13
關于薩特的存在主義美學思想評析11-21
論存在主義的自由教育思想對當前教育的啟示11-21
陽明哲學是東方存在主義現(xiàn)象學03-19
解讀狄金森詩歌中的存在主義意識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