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安全感說:滾
面對不確定的情境,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人。
一類人傾向于謹慎而小心的摸索,每一步都想踩實;另一類人傾向于大步流星的前進,遇到問題再像策略。
我過去就是謹小慎微的那一類,在我的理想中,做一件事應該是有極其充足的準備,要嘛避免一切意外,要嘛就是有針對所有意外的預案。
用心理學的名詞講,我就是不確定性規(guī)避很高的人。
其實我小時候都沒有太多需要自己一個人去打點的事情,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會慢慢討厭那種隨時可能發(fā)生未知事件的感覺。不過,確實也有可能是從小就習慣了在別人的充分安排下有安全感的生活,所以一旦成長到要靠自己的行動來左右自己的未來時,雖沒有成熟到足夠應對獨立,但卻仍不愿放棄尋求萬事俱備的坐懷不亂。
上大學報道,帶的行李都是老媽一項一項囑咐的,到了宿舍,大學生活還沒開始櫥子柜子就先裝滿了。對面床大湖南小伙,好像背著一個書包就來了,到學校買了個統(tǒng)一供應的床墊和被子,第一學期,基本上都是需要啥就去買啥。后來自己也慢慢明白了出門帶上錢和證件,其實大部分事情都能處理了。于是就開始特別關注錢包和證件,出門前總要來回來去檢查好多遍,甚至錢包都要固定裝在右側(cè)褲兜,有時偶爾換了個地方放,熟悉的位置沒有錢包就會頓時浮現(xiàn)“臥槽,是不是丟了”的不好念頭,也沒少被同學打趣。
現(xiàn)在想起來,哈佛大學的經(jīng)濟學教授穆勒納森的研究結(jié)果倒是相當適合描述我那時的困境。教授面臨時間匱乏的困境,總想規(guī)劃好自己的時間,把每一分鐘都充分利用,結(jié)果,反倒是遇到時間決策就瞻前顧后,在安排時間的時候大把時間就已經(jīng)悄悄流逝了。他來自第三世界國家,一直關注貧窮問題,他從自身的困境出發(fā),通過實驗成功證明了越是缺錢的人面對消費和投資決策時就越容易陷入決策焦慮,進而損傷了決策所必須的認知能力。缺錢卻偏偏影響關于錢的決策,事實真是殘酷,不幸的是后來的研究者把這種邏輯應用到其他行為上,符合這一規(guī)律的人類行為卻越來越多。比如,體型肥胖的人,由于過分擔心自己的飲食狀況,反倒因為在面對零食時因為決策焦慮而吃了更多的零食。
于我,就是不希望有那么多不確定的事情,所以妄圖提前預期到各種可能的情況,結(jié)果在還沒開始著手做一件事的時候已經(jīng)浪費了太多的心情和精力——越想讓自己的人生安全而平坦,卻越因為各種假想出的不穩(wěn)妥情況而導致缺乏安全感。其實這真的是一種很糟糕的情況,因為這種狀態(tài)逐漸超出了為事件本身做準備的范疇,而變成了不斷安慰自己不要擔心不要擔心不要擔心……
前女友就相當反感我這種莫須有的焦慮,這時心情就更糟糕,心想著我費心費力安排應對未來的策略,不領情也就罷了,怎么還責怪我呢。
后來,有一次我倆在美國旅游,往返邁阿密和奧蘭多之間的路程是租車自駕。食宿行其實都安排的差不多了,但由于我不熟悉美國的交通規(guī)則,第一次看著邁阿密的各種高架橋就有一種蒙圈的感覺,于是我就開始一遍一遍確定路徑,把主要的路口和地點都用谷歌街景先混了個臉熟。結(jié)果,去的路上一切順利,她拿著手機導航也完全不會錯過我提前混了臉熟的那些路口。
但是,回來的路上卻風云突變,是的,真的是風云突變,我們遇上了風暴。高速上雨刷調(diào)到最高速居然都看不清公路上的白線,前面車的輪廓都模糊了,只有尾燈霧燈能勉強讓人知道前面有幾輛車。當時心里真是有一萬匹草泥馬奔過,扶著放心盤手心都冒汗。結(jié)果趕到機場,急急忙忙(被暴風雨耽誤了時間)的趕飛機還弄丟了她剛在奧蘭多采購的一雙鞋子,到了機場才知道航班都取消了,幾百人排隊在改簽航班。結(jié)果排了半小時,她開心的說自己買了退改簽保險,我們不用排隊了,航空公司已經(jīng)把票出好了。后來,雖然我們乘機回德州時預約的接機商務車已經(jīng)走了,但我們駕輕就熟的自己租車開回了住地,感覺從暴風雨里逃出來好像別的事也都不算什么事了。
按照我對不確定性的厭惡,幾乎所有毀滅我安全感的事情都發(fā)生了,簡直是非常糟糕的一段經(jīng)歷。但結(jié)果,女友并沒有不開心或者責備我不靠譜,丟鞋子的事情她還反過來安慰我。相反,我覺得她還很鼓勵我去面對這種突發(fā)事件,不管是暴風雨中提心吊膽的前行,還是臨時增加的那一段兩百多公里的孤零零的夜路。聽到她說“經(jīng)過暴風天不怕地不怕了吧”“這么晚開車辛苦了啊”這些話,自己也覺得事情也沒有想象的那么糟。
我好像忽然也明白了,世間是不存在安排好一切的,前方的未知才是最確定的事情。女人需要的安全感并不是男人為生活安排好一切,更不愿意聽他說“這有不對,那沒準備好,這個也可能出問題”,而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有這個男人在都能迎刃而解。
過去,我真是把自己的生活當成了紙飛機,考慮著風速,防水,投擲角度……總想著扔出去就乘風而起然后再平穩(wěn)著陸。也許,不是這并不是因為我謹慎,而是因為我沒見過大風大浪,幻想著一切順風順水。
然后我就決定要有所改變,方法卻是俗到家的想到就干、說走就走。雖然小失誤也逐漸增多,但是我卻逐漸發(fā)現(xiàn)了這些小的失誤并不能給我造成多大的“安全事故”,并且我拖上幾天前思后想再成功安撫自己的焦慮后也避免不了真正的“安全事故”。決定和行動之間的時間緊迫一點,準備的過程壓縮一點,反倒沒有精力去思考過多可能了,做好必要的準備,以及帶上隨時會面對不確定性和突發(fā)事件的態(tài)度(或者覺悟),就可以一次次把自己扔出虛假的安全感包圍圈了。
尤其最近,好多說做就做的事情給了我太多收獲,讓我逐漸明白了——與其把精力用在想盡辦法避免不確定性,不如鍛煉自己面對困難時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其把時間花在安撫自己對未來的焦慮上,不如陶冶自己敢于挑戰(zhàn)未知的勇氣;與其通過謹小慎微來滿足自己強求的安全感,不如做一個給別人帶來安全感的強者,哪怕是強迫自己去做去成長。
現(xiàn)在,我希望把自己鍛煉的像石頭一樣,即使每次扔出去都會重重的落地,但不怕風雨不怕摔,落地撿起來繼續(xù)扔。
把自己像石頭一樣扔出去,飛一會,方向西南。
【對安全感說:滾】相關文章:
關于滾的說說08-10
對于滾的句子08-16
安全感說說09-06
安全感的句子09-15
我的財富是“滾”出來的09-04
缺乏安全感的說說10-08
關于安全感的句子05-02
缺乏安全感的句子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