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癥其實并不是源于你對它的害怕
你有對事物的恐懼癥么?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說說恐懼癥其實并不是源于你對它的害怕,希望大家喜歡。
1 寧扣違約金,也不敢坐飛機?
剛剛裸辭的小C想要用一次旅行來犒勞自己之前的勞累,可是臨行前卻取消了行程,還被扣了許多的違約金。身邊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議,小C的內(nèi)心也痛苦不堪。她暗自納悶,自己就是因為百度了許多空難而不敢坐飛機嗎?如此小的困難都無法克服,那么未來的人生該如何走下去呢?帶著這樣的困惑,小C走進了我的咨詢室。
在仔細詢問和聆聽了小C的近期狀況后,我開始慢慢意識到,小C的這種恐懼,看似莫明,甚至她覺得會影響到未來的人生發(fā)展,并陷入情緒的低潮與恐慌中,實際上絕非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簡單。
我勸小C不要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問題上,試圖很快解決它、消除它,因為那樣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相反,通過恐飛這一問題表現(xiàn),我們也許能找到三觀中的深層次恐懼。
2 童年經(jīng)歷打下“世界很危險”的烙印
我進一步向小C了解她的生活經(jīng)歷,慢慢的,立體的答案被一層層揭開。小C的童年,被嚴格地控制著,不準亂跑,不準做這做那,并曾經(jīng)因為亂跑而遭到了家庭嚴重的指責。童年經(jīng)歷將小C的三觀塑造成:這個世界很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不好的事,令我受到傷害。因此,小C的內(nèi)心對世界產(chǎn)生了深深的恐懼。
在成長的過程中,小C慢慢學會,只有很小心地保護自己,嚴格遵守規(guī)條,才有可能幸免于難。如果她不遵守這些,就會讓父母擔心受傷,這就會使她產(chǎn)生深深的愧疚感。于是,她從小就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渴望,做個循規(guī)蹈矩的孩子,但是,被壓抑后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也就因此一直積壓在她的內(nèi)心。
陷入“XX恐懼癥”的'你,明白自己真正恐懼什么嗎?
3 潛意識,竟采用了巧妙的回避方式
而這一次,小C其實面臨的是一個很特殊的情境,首先是裸辭,未來工作的不確定,使她的內(nèi)心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對未來的人生走向感到迷茫。其次是坐飛機,它的潛在危險正符合了她內(nèi)心對于世界的預期。
雖然她的學業(yè)和工作都較順利,也實現(xiàn)了很多目標,但是它并沒能消除她“世界是危險”的觀念,反而使她對“我是無法完全掌控生活的”這一現(xiàn)實有了更深的恐懼。因為只有掌控了生活,她才是安全的,一旦無法掌控,生活就有可能意味著崩潰。
小C本來就因為辭職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對于前途命運的影響而產(chǎn)生巨大的壓力,坐飛機這件事,可以說是一個導火索,最終引發(fā)了這種恐懼。實際上,在與小C的交流中,常常流露出對找工作的擔憂,正是佐證這一點的最好證明。
因為當我們害怕一件事時,我們就會下意識地回避去做它,這樣就可以避免痛苦了。小C的潛意識選擇了用“沉浸于恐飛的痛苦”這種方式,來回避想起“萬一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的人生該何去何從”的痛苦。但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假性回避,問題根本沒有得到解決。但是因為直面找工作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因此我們的潛意識只能采取這種直接的方式去回避。
4 價值觀是影響個人選擇和行為的根本因素
因此,現(xiàn)在要解決這個問題,小C最重要的是先去理解和消化上述的分析,檢視自己的內(nèi)心,我請她思考以下問題:如果她不能很好地掌控生活,那么,她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一個樣子?如果她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那么她的人生會是怎樣的樣子?她要求的成功,對她個人而言意味著什么?它要求她要如何做?同時,進而反思,兒時家庭環(huán)境的約束,對她的價值觀究竟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從她的回答中可以發(fā)現(xiàn),小C并沒有真正可供她支撐自身價值感的事情。“我總是比不上他人”,這是小C內(nèi)心一直都有的念頭。誠然,有一些追求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我們只以超過他人、比他人好作為衡量自己價值的標準,那么,這就會陷入永無止境的比較,而且,我們永遠都會在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面前感到自卑。所以,小C的問題最終回歸到價值觀的重塑——一個人究竟要怎樣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自我的價值該以什么方式衡量?
小C的現(xiàn)象,其實也是現(xiàn)代不少人的生活縮影,很多人的潛意識都充滿對于生活失控的恐懼,只不過并非體現(xiàn)為“旅游恐懼癥”罷了。人們因為對于生活有自卑和無力感,事事唯恐不及他人,而這些壓力和情緒平時都無處訴說,也無處釋放,一直積壓在心中,最后它自己尋找到了一個釋放的出口,那就是這個恐懼癥。所以,如果我們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話,只會像是在一棵樹上不停摘花,但只要樹還在,花就會一直開出來。
陷入“XX恐懼癥”的你,明白自己真正恐懼什么嗎?
5 由表及里,方能知行合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們在過去二三十年形成的世界觀、性格,不可能輕易地改變。在生活中形成的問題,也必然要在生活中去解決。咨詢師需要通過來訪者對過去成長經(jīng)歷的回顧,為其分析與解釋,令他明白自身性格形成的原因,并且釋放長期郁結(jié)于心中的負面情緒。只有真正認識到原有世界觀的局限性和不適應性,人們才能慢慢改變對自身、他人和世界的看法。
然后,咨詢師將和來訪者根據(jù)生活的實際情況制訂計劃,積極行動,在咨詢關系中模擬練習,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實踐,才能慢慢獲取新的現(xiàn)實回饋。我們的感性只相信事實,它根本不相信理性上沒有具體內(nèi)容的道理。所以,我們只能慢慢由表及里,思考與行動相輔相成,才能起到真正的治療效果。王陽明所謂“知行合一”,其實就是最終我們想要得到的結(jié)果。如果沒有真正的思考、自省和領悟,只想要改變行為模式,則依然會繼續(xù)陷在惡性循環(huán)中無法自拔。
【恐懼癥其實并不是源于你對它的害怕】相關文章:
其實你真的能行勵志故事02-13
內(nèi)向的你其實也可以擅長交流10-21
測測你最害怕失去什么05-18
你患有Baby恐懼癥嗎心理測試題10-21
睡得多其實不能提高你的記憶力09-18
你為什么害怕過春節(jié)的心理測試題07-26
淺談三十多歲的失業(yè)你害怕么短文12-21
心理測試:你潛在的自卑感來源于哪里09-11
你害怕英語面試嗎?2個訣竅,讓你重拾自信01-12
薪酬管理關鍵在于你怎么看待它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