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強迫癥的表現是什么
強迫癥是一類以自我強迫為突出癥狀的神經癥,其癥狀特點為自我強迫,即癥狀是屬于病人自我而非外力所致,它違背病人的意志反復出現,病人又無法控制,病人自覺其不合理或毫無意義,力圖擺脫和抗拒強迫內容,癥狀強迫性的出現與病人內心對該癥狀對抗引起病人的焦慮和苦惱。
一、發(fā)病率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來看,本病發(fā)病在兩性間并無差異(但國內報告女性略高于男性)而在兒童強迫癥中,男孩患病率為女孩的3倍。本病通常在青少年發(fā)病,城鄉(xiāng)的患病率相近。約10%的病人起病于10-15歲,75%的患者發(fā)病于30歲以前。
大多數病人起病緩慢,有時誘因亦不明顯。病人就診時往往病程已達數年之久。半數以上病人病情緩慢發(fā)展、逐漸加重,約1/4的病人病情有波動,約11-14%病人有完全緩解同隙期,有些病人進入40-50歲以后,病情有自動緩解傾向。
二、病因
強迫癥的發(fā)病在病態(tài)人格的基礎上,受外界精神刺激而發(fā)病,其中患者的心理素質在發(fā)病中起著主要作用。
1.心理素質因素:病前人格在本病病因中起重要作用,約2/3的強迫癥病人病前即有強迫性人格或精神衰弱。其主要表現為患者力圖保持自身和環(huán)境的嚴密控制,他們注重細節(jié),辦任何事均力求準確完善。但即使如此,患者也仍有“不完善”、“不安全”和“不確定”的感覺,他們或者表現為循規(guī)蹈矩,缺少判斷,猶豫不決,依賴順從;或者表現為固執(zhí)倔強、墨守成規(guī),擰折不彎及脾氣急躁。
2.社會心理因素:這是本癥發(fā)生的主要誘發(fā)因素,諸如由于工作、生活環(huán)境的變遷,責任加重,處境困難,擔心意外,家庭不和,性生活不協調,或由于親人喪亡,突然驚嚇,遭受迫害等等都可能誘發(fā)神經癥的發(fā)生病人病情嚴重時,常有中度甚至重度的社會功能受損,成為休學或不能工作的原因;但一般病人始終有自知力,積極求醫(yī)及治療。
三、臨床表現
強迫癥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強迫觀念和強迫性動作行為兩方面,同時伴有焦慮和苦惱狀態(tài)。下面介紹以下這兩類癥狀。
——強迫觀念
1、強迫懷疑:患者對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反復產生懷疑,并由此產生強迫性檢查行為,如出門懷疑是否關好門窗、寫信是否寫錯地址等,并反復檢查。
2、強迫性思慮:患者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反復思慮,明明毫無意義,但無法控制,如某患者會反復考慮人為什么要洗澡。誰最先洗澡、如果不洗澡會出現什么問題。
3、強迫癥性聯系:患者腦子里出現和聽到某一觀念或某一句子時,便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另一觀念或詞句。
4、強迫性回憶:患者對經歷的某些事件,不由自主地在腦海里反復出現,雖自知毫無必要,而且是有害的,但無法控制。如病人與他人談話后,要反復思考談話時的情景、對象、內容,自己說了什么,對方說了什么,如果不能回憶清楚便覺得十分苦悶。
5、強迫性計數:病人以一定形狀的物品進行強迫計數,雖知無此必要,但無法控制自己。
6、強迫性情緒:病人對某些事物擔心,明知不對,但無法擺脫。如一位女病人老是擔心在陌生的男性面前,作出下流舉動,明知不可能,但每一次出門前都得這磨想。
7、強迫意向:患者有反復做某種違背自己意愿的動作或行為的強烈內心沖動,如走在馬路上,總是要想到自己沖上高速公路,被汽車撞傷。
——強迫性動作和行為
強迫性動作和行為主要是患者為了擺脫強迫觀念引起的焦慮和煩惱,而被迫采取的一種順從行為。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強迫性檢查:為減輕強迫性懷疑而引起的焦慮所采取的行為。如自己總是擔心把信的地址寫錯,為了減輕這種疑慮而引起的焦慮,必須反復檢查書信的地址。
2、強迫性詢問:強迫癥患者往往不相信自己,為了消除因懷疑自己造成的焦慮,患者反復詢問他人,并要求得到解除。如一個平時少說話的女孩因為偶然一次被同學諷刺為啞巴,然后不停問醫(yī)生、周圍人,自己是否真是啞巴。
3、強迫性清洗:為了消除自己可能受到不干凈的物品的污染的擔心,必須反復洗手洗澡或洗衣物。有的病人反復用肥皂水洗手,以致皮膚被洗破仍不罷休。病人也知道這樣做無益,但是沒有辦法控制如果不做,就會感到焦慮、難受。
4、強迫性儀式動作:指病人必須完成一系列的復雜動作行為或重復出現某些動作,才能消除由強迫觀念引起的不安和焦慮。如某患者出門前必須先從門里把門鎖一次,然后打開,再出門。
——診斷標準
根據ccmd-2-r的診斷標準,強迫性神經癥的診斷標準如下:
1、符號神經癥診斷標準。
2、以強迫癥狀為主要臨床相,表現為下述形式之一種或混合。
(1)以強迫思想為主的臨床相,包括強迫觀念,強迫回憶、強迫表象、強迫性對立觀念、強迫性思慮、強迫性害怕失自控能力等。
(2)以強迫癥狀為臨床相:表現為反復洗滌,反復核對檢查,反復詢問或其他反復儀式化動作。
(3)排除其他精神障礙的繼發(fā)生性強迫癥狀,如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等。
——鑒別診斷
1、與正常人相鑒別:正常人中有部分有片段強迫性癥狀,但他們與強迫癥不同,癥狀并不持續(xù),亦不影響社會功能。
2、與抑郁癥相鑒別:由于抑郁癥和強迫癥常常同時出現,因此要注意鑒別。臨床上,在急性發(fā)病中往往以最先出現的癥狀為作為優(yōu)先診斷癥狀;在慢性發(fā)病中則以出現得最為頻繁的癥狀為優(yōu)先考慮診斷癥狀。另外,強迫癥的患者總是擔心未來會發(fā)生什么不幸,而抑郁癥的患者總是回憶以前的過失和錯誤,多后悔自責。
3、與精神分裂癥相鑒別: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早期也表現有強迫癥狀,但其強迫癥狀內容離奇,不可理解,不伴有明顯情緒反應,缺乏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強迫體驗,除了這些癥狀外,它還有其他癥狀,如思維、邏輯性方面的障礙,缺乏自知力等。
4、與恐怖癥相鑒別:恐怖的對象來源于客觀現實,是對某些具體事物或處境產生強烈的恐怖情緒。如怕尖銳的利器,怕昆蟲等,因此常有回避行為;而強迫癥的對象起源于主觀體驗,其回避行為與強迫性懷疑與擔心有關。
5、與某些器質性疾病相鑒別:器質性疾病伴有可以確定的器質性病變,而強迫癥則不能發(fā)現器質性發(fā)病因素。
【強迫癥的表現是什么】相關文章:
強迫癥表現和控制02-10
晚睡強迫癥是病得治 強迫癥的表現有哪些?05-30
美女強迫癥臨床表現01-27
運動強迫癥是什么02-06
抑郁性強迫癥是什么07-12
職場強迫癥是什么08-15
醫(yī)生解讀強迫癥是什么04-17
強迫癥在高中生群體中的表現情況07-30
九大表現證明你已經患上了強迫癥08-10
臆想癥的癥狀表現是什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