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得病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
好端端的,為什么你會得病?你知道其實得病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嗎?得病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p>
“白血病在電視劇中的發(fā)病率遠高于現(xiàn)實生活!”
“白血病在電視劇中的發(fā)病率遠高于現(xiàn)實生活”,一個作者感嘆說,電視劇《最后的棚戶人家》里,雪梅的白血病間接地影響她的兩個妹妹走上了違心的人生之路,也讓觀眾從頭難過到尾。在接下來播出的《綠蘿花》里中,梅婷扮演的不開花卻盼開花的綠蘿女子伊蕊,又憑著白血病的魔力令善良觀眾為之扼腕。
有白血病的故事絕對不止這兩個,只要我們認真做幾個統(tǒng)計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善良的主人公,特別是女主人公,得各種不治之癥的比率肯定遠高于其他人。有一個簡單的原因是,這有助于煽情。茶花女如果沒有病死,而是好好地做高級妓女,誰會同情她?林黛玉如果沒有肺病還這樣矯情,大家肯定不會喜歡她。所謂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別人看。絕癥當然是最佳的毀滅工具。因為這東西,在當今影視劇中編劇說有就會有,一用就能見效。創(chuàng)造力貧乏的編劇,經(jīng)常可以用它來彌補自己煽情能力的不足。
分析到這里,是不是就說清楚了?我不以為然,還有一個現(xiàn)象沒有得到解釋。編劇是迎合觀眾的,他們愛用這個方法,至少說明這類方法比較見效。為什么這樣的煽情手法對中國人如此見效(對受中國文化影響比較大的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人也見效,比如韓國人也喜歡讓善良的女主人公得絕癥)?而在西方,這個方法雖然也有效,但是效果遠不如中國那么好,為什么?
我的結(jié)論是,得病是中國人常用的一種心理防御機制,也是中國人常用的一種人際心理控制手段,更可以說是中國人性格障礙的一個表現(xiàn)。
中國人更愿意表達身體的不舒服
我國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者都知道,中國人和西方人心理上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西方人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比中國人更直接,他們?nèi)绻行睦韱栴},比較愿意直接對心理醫(yī)生說:“我情緒很不好。”
而中國人則不然,中國人較少直接表達消極情緒,很多時侯,中國人會把不良情緒轉(zhuǎn)化為軀體的不適。中國人更愿意表達身體的不舒服。這個特點在心理學上術(shù)語叫做“軀體化”。
有專家估計,在內(nèi)科病人中,有至少40%的人實際上是情緒問題或心理問題。這些人有些根本沒有,有些雖然的確有軀體疾病,但是這軀體疾病也是消極情緒引起的所謂“心身疾病”,如果情緒問題解決了,這些疾病很容易治愈甚至可以不藥而愈。所謂頑固的慢性病病人中,這個比例還會更大。
我常常遇到這樣的人,有長期不愈的慢性疾病,醫(yī)院怎么治都沒有效果,而通過心理調(diào)節(jié)卻可以很輕易地見效,以至于我開玩笑說:作為心理學家,我可以開家專治“疑難雜癥”的診所了。比如,有個人神經(jīng)性胸悶長期治不好,跑了好多醫(yī)院都找不到原因。我一檢查,原來她對單位領(lǐng)導(dǎo)不滿。“心里憋著一口氣”,是這口氣造成了她的胸悶。還有一個人是長期頭疼,非常嚴重,我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基層領(lǐng)導(dǎo),工作中下面的人不聽他的,上面又對他提要求,他覺得自己和別人相處太困難,有些人“真讓他頭疼”。
中國文化出了問題,對消極情緒的表達受到了嚴重的壓制
中國人之所以軀體化現(xiàn)象比西方更普遍,實際上有文化的原因。儒家的理想是人人相親相愛。這個理想雖然好,但是實際上人與人之間必定會有沖突,即使相親相愛的人也是一樣。如果是健康的文化,應(yīng)當允許人們表達這些沖突,允許人們表達對別人的不滿,但是中國文化出了問題,對消極情緒的表達受到了嚴重的壓制。
在秦以后,專制的淫威越來越大。首先沒有人能表達對統(tǒng)治階層的不滿,如果有人敢于批評皇帝,皇帝并不需要返躬自省,看看民眾為什么會不滿,而是可以直接把表達不滿的人殺掉——因為表達對皇帝及其政令的不滿本身就是一個重罪。其次,沒有人能表達對“尊長者”的不滿。古代一些時候“民告官”本身就要被處罰。作為原告的民必須先被打若干板子,然后才允許民遞交訴狀。同樣,妻子很少有權(quán)力表達對丈夫的任何微小的不滿。如果一個人表達自己的不滿,在人們心目中他就是一個不善良的人。
自認為善良的人、社會關(guān)系中的弱者,就自發(fā)地形成了一種方法,那就是生病。你可以不允許我不滿,可以不允許我生氣,但是你不可以不允許我生病。生病可以間接地表達不滿,生病的潛臺詞是:“看你把我害成什么樣子了,我都生病了。”生病還可以用做消極的反抗,你要我做違心的事情,我不敢不做,但是我可以生病,這樣我就可以理所當然地不做了。
親,我們不是故意生病的
生病的人不是故意這樣做的,畢竟生病是不舒服的。但是人是有所謂潛意識的,潛意識會做什么,即使是這個人自己也并不總是知道。潛意識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身體,在他認為必要的時候,他就會讓身體生病。
在我見到的中國人中,有太多的病是因為心理的原因而生的。據(jù)我的經(jīng)驗,有一類性格的人最容易生病。這些人因性格軟弱,從來都不敢表達自己不好的情緒。他們或她們對人際關(guān)系很看重,但是又不懂得人際相處之道。于是他們采取了一種簡單化的人際交往方式,就是盡量對別人好,在發(fā)生沖突的時候盡量委曲求全,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做一個善良的人。我們的文化也支持他們這樣做,認為這就是善良的人。這也就是女性中所謂傳統(tǒng)的“賢妻良母”和男性中的“老好人”。
這些人的人際交往方式實際上很不健康,也不會有好的結(jié)果。他們自以為對別人很好,外表上看對別人也很關(guān)心,但是如果我們不客氣地揭穿他們的內(nèi)心,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所謂的對別人好,實際上是一種“施恩圖報”。他們實際上希望自己對別人好,別人就應(yīng)該很感激他們,反過來別人也應(yīng)該對他很好,甚至應(yīng)該滿足他的任何要求。他們的“善良行為”實際上不是出于內(nèi)心對別人的真切關(guān)懷,而是一筆放給別人的感情債。
別人雖然不是心理學家,不能像我這樣分析他們的心理,但是在直覺上就覺得不對勁,就是不喜歡他們這樣的人。說穿了,他們是在作秀,秀一種善良。不是身邊的人,也許還覺得他們很善良,但是越是他們身邊最近的人,不對勁的感覺就越明顯。身邊的人覺得不對勁,但是卻說不出理由,因為善良的人應(yīng)該做的事情他們都做了;雖然說不出理由,但是他們身邊的人就是不喜歡這些“善良的人”。
比如過去名噪一時的電視劇《渴望》中的劉慧芳,人人都說她善良,可是她丈夫就是不喜歡她。
《籬笆女人和狗》中的女主人棗花,也是公認的善良女人,可是她的丈夫也怎么看她都不順眼。
他們這樣的人,對別人很好,但是卻往往不能換來身邊人真心的喜歡和愛,于是就會非常不滿,覺得身邊的人虧待了他,對他不好,于是心中會有不少的怨氣。再加上任何人之間都會有沖突,他們這樣的人在沖突的時候,總是委曲求全,克制忍讓,不表達不滿情緒。而不滿情緒不表達就不會消失,所以天長日久,他們內(nèi)心中郁積了很多不滿和怨氣。他們越想讓自己善良,就越壓制自己的表達,結(jié)果反而是心中怨氣越積越多。他們越想把樂觀豁達的樣子給別人看到,內(nèi)心中就越悲觀或憤怒。這樣的人最后就成為一個內(nèi)心中怨氣沖天、一肚子恨意的人,但是外表上還是善良賢惠。
他們不敢表達不滿,到這個時候就更不敢說,因為如果他們把心里話說出來,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所謂善良的人說的話會非?潭。他們自己不知道,但是實際上他們對別人充滿怨恨和報復(fù)的欲望,而他們又沒有勇氣去報復(fù)別人,況且那也不符合他們長期為自己塑造的形象——于是他們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生病。
生病了,就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和不滿;
生病了,就控訴了身邊的人的邪惡和不公;
生病了,就可以讓別人服從自己;
生病了,就可以讓別人內(nèi)疚——
于是,他們的潛意識就會讓他們生病。越重的病,越有效果。
長期得不到足夠的愛 長期缺乏真愛
如果我們不管他們怎么說,只看結(jié)果,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人得病后,都達到了上述的目的。
如果我們不管他們怎么說,只看結(jié)果,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人生病后,他們身邊的人都會受到懲罰,都不會活得很好。
如果我們不管他們怎么說,只看結(jié)果,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病人雖然很善良,但是,他們身邊的人不會因此生活得更幸福。
如果我們不管他們怎么說,只看結(jié)果,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病人身邊好像總有一些人干壞事,總是莫名其妙地對主人公不好。
《綠蘿花》中的主人公伊蕊很善良,但是她身邊的人好像都不夠好:她的生母、妹妹對待她的方式像潑婦,她的養(yǎng)母對她冷嘲熱諷、棄如敝履,她的父親對她不盡責任,她身邊的安萍、李國豪也都用各種方式折磨她。為什么她身邊的人都這樣不好,為什么不好的事情都在她身上發(fā)生呢?
道理很簡單,是因為在她的心目中,身邊的人都不好;是因為她的行為方式,使得身邊的人都只能做得不好。
歸根結(jié)底,他們的癥狀有兩個,偽善和受虐傾向。這兩個癥狀都是“口欲期固結(jié)”的表現(xiàn),偽善就仿佛一個小孩“裝作好孩子”,受虐仿佛小孩子“裝可憐”,目標都是為了獲得父母的愛。
中國之所以盛產(chǎn)伊蕊,是因為中國人長期得不到足夠的愛,長期缺乏真愛。
但是伊蕊們的方式并沒有取得真正的效果。
你不表達自己的需要,誰知道你真正要什么?你委曲求全,誰知道你心中不喜歡別人這樣做?你假裝很大度,誰知道你心中很不愉快?你不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和尊嚴,當然別人就會不尊重你。
他們在內(nèi)心中,實際上是希望別人能主動地滿足他們沒有明說出來的愿望,“我對你好,你也要對我好。”他們對別人表面上沒有要求,但是實際上要求很多,他們要求別人能猜中他們的心思,而且能順著他們的心思做。那些說自己什么都不要的,實際上要得最多。
但是,他們要不到,他們還只好生病,F(xiàn)實生活中的伊蕊們,可能會有一些慢性疾。如果她的這種臆病心理太強烈,則真的有可能生重病,甚至也有可能生癌癥或白血病,F(xiàn)代醫(yī)學已經(jīng)在逐漸接受心理學的結(jié)論:消極情緒是癌癥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或許可以算是弄假成真,本來得病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和人際控制手段,結(jié)果真得了重病卻會危及生命。
這買賣是太不值得做了
在我們看來,如果一個人為了心理防御和人際控制,結(jié)果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這買賣是太不值得做了。但是,他們的潛意識中卻不這樣認為。因為他們的內(nèi)心中實際上非常抑郁,他們活著得不到真正的愛,為了得到愛,他們愿意拼死一博。就算死了,對他們來說也沒有什么,因為他們淤積的抑郁太多了,所以在潛意識中他們反正是不想活了。在心理象征的意義上,癌癥象征著對生命的放棄,而白血病除此之外,還有象征“沒有了血”,而血液就是“生命之火”或生命力的象征。
不過,我們要說明:伊蕊們用得病抗議別人、控制別人,這一切都是不自覺的,是潛意識控制的行為,而不是他們有意識地這樣做。在他們的意識中,還是想做善良人的。因此,我們不要在道德上批判他們。正如耶穌所說: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
學習為自己而活,這不是惡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伊蕊,而你讀了這篇文章,知道了他們的潛意識動機,我希望你千萬不要用我的話作為證據(jù)去指責他們。如果你希望在“道德法庭”中對伊蕊提起訴訟,我不會做你的證人。因為如果你那樣做了,對事情絲毫沒有幫助。伊蕊們不會相信你所說的話,他們是一些脆弱而膽怯的人,一旦面對別人的指責就會本能地保護自我和為自己辯護。在指責面前,他們很難做到自我反省。如果你的親人中有伊蕊,你不妨對他寬容一些,在他偶爾直接表達對你的不滿的時候,即使他的話有些過火,也要耐心地聽他說而不反駁,給他一個表達消極情緒的機會。假如他有機會直接表達不滿,就會減少那種間接的、隱諱的表達,這樣,你們之間反而容易互相了解,也許倒可以解決一些矛盾。
如果你突然意識到自己就是伊蕊,也不需要批判自己。因為你的本意并沒有什么不好,你希望的是自己做個善良人,這沒有錯誤;你希望別人能關(guān)心你,這沒有錯誤。你惟一的問題是自發(fā)形成了一種效果不好的方法,現(xiàn)在知道了,有意識地改變一些行為方式就可以了。
你可以鼓起勇氣來,直接表達自己的情緒;
你可以直接要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你可以允許自己“自私”一點,因為那實際上不是自私,而只是堅持自己;
你不要放棄自己的尊嚴;
你一向只是為別人著想而活,現(xiàn)在也要學習為自己而活——為自己活不是惡。
中國文化出了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很早,在荀子時就出現(xiàn)了,這個錯誤就是以為凡是為別人就是義、就是善,凡是為自己就是私心、就是惡。這是錯誤的,實際上凡是愛人就是善,愛別人是善,愛自己也是善。而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怎么能真正地愛別人,如果他自己都不幸福,怎么能真正把幸福帶給別人?這樣的人很容易流于偽善。還有,愛并不意味著總是和和氣氣,永遠沒有爭執(zhí)和利益沖突,相愛的人也有沖突,而一個人堅持自己的利益并不是惡——只要他不損人,利己并不是壞事。現(xiàn)在是改變這個錯誤的時候了,不然,白血病還會很多,不僅僅是在電視劇中,也是在生活中。為什么電視劇中得白血病的伊蕊等人這樣受歡迎?是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或多或少和她有共鳴。
這些人很喜歡看伊蕊,是因為對伊蕊的怨憤有共鳴,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也是這樣善良,自己也是這樣遇到不公平的對待。這些人都是病人的后備軍。
“人有病,天知否”,我想,天是知道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人知否,只有人知道了自己的病,也知道這病的起源,并努力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方式,才有可能讓這病不再頻繁發(fā)生。
【得病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相關(guān)文章:
每個人都有的10種心理防御機制11-18
每個人都有的10鐘心理防御機制06-02
吝嗇是一種狹隘的心理10-19
職場粗心是一種心理病07-14
自我傷害是一種心理疾病06-13
說謊也是一種心理疾病05-31
兒童心理扭曲的十一種表現(xiàn)09-30
工作狂是一種心理疾病10-09
逃避也屬于一種心理障礙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