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疾病并不止是“心理”上的病
很早前就想寫一篇簡明的、從基礎層面介紹心理障礙成因的文章。然而,我個人學疏才淺、所懂的也非常少。論壇中隱伏著不少具有很強專業(yè)背景的一線心理治療師、心理醫(yī)生。希望借此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真誠希望各位專業(yè)人士們能夠真正參與進我們的論壇,呈現給大家更多的科學的心理學知識。
心理疾病不單純是心理成因
言歸正傳,大多心理疾病的形成都有其生理與心理雙重因素。生理與心理的雙重脆弱性(Vulnerability)加之壓力生活事件促使了很多心理障礙的形成,盡管具體到每種心理障礙其生理與心理成因所占比重不同。很多心理障礙反映出明顯的基因傾向性。一種比較流行的理論認為,一個人繼承了某種基因表達的趨勢去表達某種病理特征或行為,并且這種特性能夠在某些壓力狀態(tài)下被激活,近而發(fā)展成相應的心理障礙;虮磉_導致了蛋白質表達,它改變了神經生理功能,近而影響到相應的行為趨勢,傳達了一種易損性,再加之壓力的生活事件就很有可能導致某種心理障礙的形成。
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說當一個杯子里的水達到100刻度時便形成了某種心理障礙,那么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決定著一個人是否會發(fā)展成某種心理障礙。假設一個人已具備了80刻度容量的水作為發(fā)展成某種心理疾病的基因傾向性,那么他只需20刻度容量的水作為后天問題環(huán)境,便會發(fā)展成某種心理障礙。換句話說,由于遺傳性所導致的高危的生理易損性(Biological Vulnerability),那么一個人在生活中只需經歷少量的壓力事件,這種導致某種心理障礙的素因便會被激活,形成具體的心理障礙。相反地,如果一個人的基因傾向性與某種心理障礙形成弱相關(我們假設生理角度的脆弱性僅為20刻度容量的水),那么這個人需要80刻度容量的水(壓力事件)才會發(fā)展成相應的心理障礙。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有人吸一輩子煙都不會得肺癌,而有人吸了幾年便染上肺癌。當然,這只是一種純理論模式。真實世界,幾乎每種心理障礙都有其獨特的成因,整體說生理與心理的易損性構建了心理障礙形成的基礎。而基因與環(huán)境復雜的相互作用仍存在很多未知領域,需要用不斷的研究來揭秘。
心理疾病的生理機制異常
更多地,如果您認為象精神分裂癥是種器質性病變,有其生物根源;而經常被大家所談及的抑郁癥、焦慮癥等只是由于心理因素所導致的純心理問題那就錯了。當代精神病學已經揭示,大量心理障礙無論從腦影像或是生化指標等均反映出異常。甚至,我們可以說在不遠的未來有通過腦影像技術進行臨床心理障礙診斷的可能性(當前應用癥狀學進行診斷的方法存在著很多弊病)。
大量研究已經表明,神經遞質(或神經傳遞素)與心理障礙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比如五羥色胺(5-HT)的含量與情緒反映直接相關,它調節(jié)著行為、情緒與思想過程。低含量的五羥色胺會導致情緒的不穩(wěn)定性,如沖動、暴力、過激反映等,比如邊緣型人格障礙與5-HT 密切相關;過量的多巴胺與某種精神病性癥狀關系緊密;而常被談及的焦慮癥與氨基酸類神經遞質GABA密切相關。國外學術界普遍認同,精神分裂可以被視為腦內多巴胺系統活動的失衡。而從精神藥理學角度,藥物正是通過調節(jié)不同的神經遞質的活動(如抑制、阻礙、增加等方式)來調節(jié)情緒反映。
藥物與心理治療反映不同角度
在臨床心理障礙治療中,經常是藥物與心理治療雙管齊下的立體治療策略,必要時配以物理治療。藥物通過調節(jié)神經遞質在短時期內起到調節(jié)情緒的作用,而心理治療則可以通過調整病理性或問題化的心理成因起到長期作用。例如,認知治療可以通過調整不合理認知起作用;而精神分析通過解決意識與潛意識的沖突起作用;二者任何一方的作用都不可以被忽略。有些心理障礙更適合藥物治療,而有些更適合心理治療,另一種作為輔助。
面對心理障礙,“無腦”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20世紀70年代以前,精神病學僅從具體生活事件與歷史原因等角度解析心理障礙的形成,而沒有從生物基礎等腦科學角度來考察心理障礙)。當前精神病學已進入實證的心理藥理學時代。我們不可以再單一從心理成因來解釋所有心理障礙的形成,心理疾病并不僅僅是“心理”上的病,它同人類的軀體疾病一樣也有其生理成因。
心理治療的復雜性
當前,從整體而言中國的心理治療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甚至,從實際情況而言,心理治療幾乎成為一個人人可為的工作,這其實給心理障礙的治療帶來很大的風險,由于臨床問題高度的復雜性。并不是說掌握了一種療法就具備了心理治療的能力。它還需要對具體的心理障礙的透轍理解、相關知識的深化與吸收(如,神經評估、鑒別診斷等等)以及療法對某種具體心理問題的操作等等。很多心理治療方法都有其相對流程化的操作方法。然而,面對每一種不同的心理障礙,根據其特有的特點,其具體操作又不盡相同。所用方法與具體問題的匹配度十分重要。
更多地,鑒別診斷是個難點。一種癥狀可能源于不同的心理障礙,同時多種心理障礙的癥狀經常集于一身。打一個類比或許可以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發(fā)燒”是一種病理癥狀,它可能因為感冒所導致,也可能因為癌癥所導致。如果僅“對癥(狀)下藥”,只吃些退燒藥是不是能夠真正地解決問題?答案顯而易見。近似地,抑郁是一種常見心理疾病癥狀,它可能是源于抑郁癥、也可能源于進食障礙、也有可能源于腦損傷、帕金森或內分泌疾病以及軀體疾病。如果僅從表面的生活事件來解析抑郁情緒,又會不會造成怠誤病情呢?如果我們硬要把某些生活事件與抑郁關聯起來,有可能會朝著錯誤的方向不斷收集證據。
真實地,臨床上至少有50種以上的疾病會產生抑郁情緒,包括不同的軀體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與心理障礙。例如,早期的阿茨默海氏癥與單向抑郁的臨床表現極為相似,都表現出抑郁、低落的情緒、興趣的缺失、認知的受損。如果缺乏相關的神經評估與鑒別診斷知識,而僅從生活事件去尋找兩者關聯、就事而論,極有可能造成誤診,接下來的心理治療思路與策略方向可能完全的錯誤。可以說,復雜的臨床心理問題充斥著每一個角落。這也就是為什么在英國、美國等心理學發(fā)達的西方國家特別強調相關學術背景。沒有數年的系統學習與實踐,很難真正地理解與掌握。
咨詢/治療師的選擇
作為一線的心理咨詢/治療師,應系統、踏實地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打好基本功,對每一位求助者負責;而作為一名心理求助者,您更應擦亮眼睛,慎重、理性地選擇您的心理醫(yī)生。多從相關的系統受訓背景、正規(guī)的心理治療經驗來考察,而不應以參與多少媒體活動、掛多少“特約”身份作為標準。因為媒體、一般社會機構不是專業(yè)的心理機構,也無法從專業(yè)角度為您辨別,更多是從個人宣稱的介紹作為評估。前段的“張悟本”事件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類似事件已不斷上演,媒體沒有起到嚴格把關的作用,他們也應從中吸取教訓。如果,一位心理咨詢師/治療師告訴您:他可以“包治百病”、精通各種療法,已經有多少多少的成功案例,您可以基本斷定此人不是外行就是在說謊。即使英、美重量級臨床心理專家所擅長問題也無非曲曲幾種而矣;而成功案例的界定涉及專業(yè)的心理研究問題,不是僅憑雙方“感覺”就可以界定的,而且其中有可能包括著大量非治療性因素所導致的改變。我個人曾瀏覽過至少數百位西方各國注冊臨床心理專家的介紹,無一人談及成功案例。
【心理疾病并不止是“心理”上的病】相關文章:
“懶病”是一種心理疾病11-09
教你認識心理疾。骸安u感”是如何產生10-11
心理疾病本質04-02
心理疾病介紹11-16
了解心理疾病11-28
常見的心理疾病12-08
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10-25
會傳染的心理疾病01-28
心理疾病的案例分析06-09
春季的心理疾病預防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