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礙的護理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一類涉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全身性疾病,其主要危險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以及吸煙等,心理障礙能夠促進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險因素的發(fā)生,從而導致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或加重其病情。本研究通過對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礙患者進行干預護理,得到較好成果,現總結經驗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診的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礙患者11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5例,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齡27~73歲,平均年齡(43.5至4.7)歲;其中冠心病19例,高血壓11例,心律失常8例,心功能不全7例,心絞痛5例,急性心肌梗塞3例,心瓣膜病2例;對照組55例,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齡27~71歲,平均年齡(43.3至4.8)歲;其中冠心病17例,高血壓12例,心律失常8例,心功能不全8例,心絞痛4例,急性心肌梗塞4例,心瓣膜病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干預護理:醫(yī)護人員應當主動對患者進行疾病常識教育,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中年患者的家庭負擔一般較重,而老年患者則相對較固執(zhí),故而在護理中應加強心理疏導,鼓勵患者正視自己的病情,并認真對待,鼓勵他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同時,教育患者家屬體貼患者的疾苦,主動擔起家庭的重任,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針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心理指導,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及時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多與其進行溝通,給予其生理及心理的雙重關心和撫慰,促進其重新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從而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護理中有重要作用,焦慮、緊張、自卑等消極情緒不利于患者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影響治療效果。對此,患者應主動找患者談心,關心體貼患者,用和藹的態(tài)度解說其病情,以及消極情緒對病情、療效的影響,還可以根據患者的愛好應用音樂療法等,每天早晚播放舒緩的音樂,輔助藥物治療,使患者保持積極的情緒。
另外,對于有心理障礙但又不愿意說出的患者,護理人員可通過與其談心交流減輕其壓力,積極應用正確的心理疏導方法使患者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患者情緒得到傾訴和釋放,給予其寬慰、開導,幫助患者消除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護理人員面對患者應采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通過自身微笑帶動患者情緒上的變化,讓患者感受到來自醫(yī)院的溫暖。在與患者交往過程中,盡可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在其情緒不佳時,護理人員做到心平氣和、微笑服務,避免其出現負面情緒。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確;颊呒皶r、準確用藥。對患者進行生活指導,鼓勵其進行體能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還應給予放松療法,指導患者做腹式深呼吸15min,待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平穩(wěn)后,指導其繼續(xù)平臥30min。通過這種放松療法,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緩解心理壓力。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囑咐其多食用果蔬和粗糧,盡量進食清淡、低脂的食物。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宣教,督促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并主動參與體育鍛煉,保持開朗的心境,堅持后續(xù)治療,家屬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冷靜下來妥善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改善狀況,并進行組間比較。
1.4 療效判定 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以及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均明顯改善,此為顯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以及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有所改善,此為好轉;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生活方式、飲食結構以及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均未改善甚至惡化,此為無效;颊咧委熆傆行=治療痊愈率+治療顯效率+治療好轉率。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關數據均需錄入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數據處理時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方差檢驗,當兩組數據間<0.05時認為兩組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患者治療有效率顯著提高,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心血管疾病多發(fā)生在老年群體中,但最近幾年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群體逐漸年輕化,這表明心血管疾病開始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醫(yī)療保健問題之一。心血管疾病發(fā)生在老年群體是因為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在逐步下降,故而老年人在住院期間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以及并發(fā)癥,不加以干預,就會導致惡性循環(huán),不利于治療的順利進行。發(fā)生在青壯年群體的心血管疾病可能是因為:當今社會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青壯年在巨大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等的影響下容易出現各種心理疾病和不良習慣。而有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礙患者的治療中,心理壓力對其的影響非常大,不能依靠傳統(tǒng)治療方法和遵醫(yī)囑服藥來防治心血管疾病,必須在護理人員、家屬和患者的相互支持下進行及時的心理護理干預,發(fā)現患者的心理問題,并進行針對性心理護理,使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以樂觀的態(tài)度應對疾病,積極進行適當的身體鍛煉,促進病情的緩解。
心血管疾病往往是由于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所導致,有研究表明,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對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都有著顯著的影響。心血管疾病干預護理是指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療的整個過程中對患者進行生活、飲食、心理、用藥等多方面的護理指導,并結合患者的特點和共性對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不僅有助于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還有利于促進患者疾病的轉歸。
本院對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礙患者進行干預護理,研究發(fā)現對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礙的患者進行干預護理不僅有利于促進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還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因此我們認為,對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礙患者進行干預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疾病轉歸,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礙的護理分析】相關文章:
心血管內科疾病的護理03-08
談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夜間護理與觀察03-28
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藥的分析03-16
心血管疾病檢測項目06-21
心血管疾病檢測項目201706-17
心血管疾病檢測項目有哪些05-11
專家談春季多發(fā)心理障礙疾病04-05
肺結核合并塵肺的護理03-05
燒傷合并腹部外傷診治分析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