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十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說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感情;抓住課文要點,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體會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問。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是一篇好文章,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筆下,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它用富有京味而又精練的語言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點,又用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表達出了胡同文化的內涵,最后,用真實的感情表達出了對北京胡同特有的感情。而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正是:概括要點,提取精要。因此,在對《胡同文化》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著力于引導學生概括出文章的要點,提取精要。京味的語言是文章的一大特色,也是本學期唯一的一篇,所以應該好好的讓學生品讀、欣賞,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覺。這也正好體現(xiàn)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yǎng)!辫b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閱讀全文,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內涵,體會作者對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并借以培養(yǎng)概括要點、提取精要的能力。
(2)體會《胡同文化》中濃郁的文化氣息,并借以理解汪曾祺散文的特點。
(3)引導學生注意本文語言樸實、雅致的特點。
3.教學重難點
概括胡同文化的內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對胡同文化的感情,訓練概括要點、提取精要的能力。
二、講教法
1.課文
1)文章篇幅比較長,但是比較淺白,可以用來訓練學生閱讀的速度,同時找關鍵詞、句,概括出要點,提取精要。
2)優(yōu)美的語言要用聲音來品讀才有味道,讓學生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它的妙處。
3)結合有關語句,進行比較閱讀,引導學生欣賞京味的語言。
4)作者的感情是復雜的,讓學生通過收集資料,進行討論引向更深入的思考。
2.課時安排:1課時
3.布置預習:
1)什么是胡同文化?
2)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點?
3)胡同文化的內涵是什么?
4)作者對胡同有著怎么樣的感情?
三、教學過程
1.導入:由歌曲《故鄉(xiāng)是北京》引入,讓學生感受一下濃濃的北京風味,由現(xiàn)實生活中走進古老的北京城,去看看古老的胡同。
2.第一步:概括要點,提到精要。默讀課文,結合預習(1、2、3),找出相關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舉例:
(1) 由“什么是胡同文化”開始提問,直接入題,讓學生首先明白胡同文化也就是北京市民文化。
(2) “胡同的特點”,學生很容易找到,教師可能用三句領起句讓學生找出相關句子品讀,如“北京的胡同真多啊;北京的胡同真奇啊;北京的胡同真靜啊”
(3) “胡同文化的內涵”指導學生抓中心句,學生很快就可以找出來。
3.第二步:品味語言,體會作者感情。讓學生朗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作適當的點評。老師指導欣賞下列句了:
有窩頭,就知足了。大腌蘿卜,就不錯。小醬蘿卜,那還有什么說的。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蝦米皮熬白菜,嘿!
有窩頭,就好。大腌蘿卜,較好。小醬蘿卜,好。臭豆腐滴幾滴香油,更好。蝦米皮熬白菜,最好!
這兩個句子相比,你更喜歡哪一個,哪一個更能表現(xiàn)出北京人易于滿足?為什么?經過討論,學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時也煅練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結合課練習,讓學生去品味,去欣賞,去感受作者的感情。
4.第三步:細讀最后三個自然段,體會作者感情(傷感留戀)
5.第四步:小結全文。(北京的胡同造就了特有的北京的胡同文化)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專家老師:
我是,今天非常榮幸有這么一個展示的機會,謝謝你們!希望得到你們的指導。我說課的題目是《花未眠》,我說課的內容分別是說教材,說教學法,教學程序設計等。
《花未眠》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第四篇課文,是曰本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的一篇關于美和審美的哲理散文,F(xiàn)就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單元設計的目的是通過閱讀現(xiàn)當代散文,學會在總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的基礎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語言。學會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容,學會體會散文語言的美感。《花未眠》是第一冊第二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文章以發(fā)現(xiàn)海棠花未眠寫起,從三個方面闡述:自然美是無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親近所得;重視自然美,崇尚寫實精神。本文由于是哲理散文,加上學生對藝術欣賞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內容理解較難。如何把難理解的文章深入淺出的講解好,使學生能較好的理解體會是教學設計的關鍵所在。
2、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教學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課特點,特制定兩個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理解本文主旨,讓學生建立起感受生活美的意識。
(2)知識與能力目標,學會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品味散文語言。能從現(xiàn)實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學會創(chuàng)造美。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的設定,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就確定為:理解本文主旨與鑒賞本文語言,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二、說教法
本文教學重點是理解主旨和鑒賞語言,因此教學中讓學生整體把握文章是關鍵。運用前幾篇課文所學的提要鉤玄的方法,學會勾畫圈點重要的句子,抓住關鍵句子理解主旨。采用重點段落重點閱讀的方法進行,讓學生能盡快的抓住關鍵。同時也采用問題激趣討論法,使學生能自主地探討問題。
三、說學法
本課內容較難理解,特別是有些哲理性較強,隱含著作者深切感受的語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等,理解較困難,因此,課堂上要激發(fā)學生的探討興趣,讓學生自由的發(fā)表意見,自主合作的探討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1.導語設計:以一組鮮花圖片展示其自然的美,讓學生自由發(fā)表觀后感受,引起學生對自然美的注意和欣賞。此設計直接調動學生的審美情感。然后由蘇軾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的佳句引入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出示題目。
2.介紹作者: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說家,散文家,幼年時父母相繼去世,分別由外祖父和舅父托養(yǎng)。1924年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yè)后,開始了作家生涯。小說《伊豆的舞女》(1925)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壇的地位,代表作有《雪國》(1937),《千只鶴》(1951),《古都》(1957)等.它們"以豐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現(xiàn)了日本人的內心精華",川端康成因此獲得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繼泰戈爾之后,第二個獲此殊榮的東方作家。川端康成繼承了大和民族文學的古典美,并使其升華到美學境地,在文學領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獲得者和傳播者。由于受佛教影響較深,故其作品常帶有消極悲觀情調,榮譽也不能解脫他思想的頹廢和空虛,1972年4月16日,他終于口含煤氣管自殺,終年73歲。
3.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首先指定學生朗讀第三段內容,然后思考:看看作者由花未眠想到了什么或者說有什么感悟接著讓學生評價是否同意這個觀點能否說說他們所能感受的自然的美。
通過這個過程的閱讀,學生就能整體把握到文章的一個觀點: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同時也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們身邊很多事物是非常美的,只是我們平常沒有留心,讓學生明白平時要留心生活中的自然美。
4.思考作者又是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海棠花的美的呢
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學會在文中找到答案:“凌晨四點起來,我一個人凝視著海棠花,更覺得它美極了!薄ⅰ拔抑l(fā)現(xiàn)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獨自住在旅館里,凌晨四時就醒來的緣故吧!比缓蠼處熜〗Y:作者能夠發(fā)現(xiàn)司空見慣的海棠花的美,原因有二:一為"靜";二為"孤獨"。學生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自學,就去把文章的第二觀點"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找到并有所理解了。
5.出示文中出現(xiàn)的有關藝術作品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思考對于這些藝術作品作者持什么態(tài)度,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借此讓學生再去讀文章,關于這些內容的段落,明白這些藝術作品都是和自然美的完美結合,能夠給人更多的美感,而真正反映自然美的藝術作品更能引起欣賞者美的共鳴,能夠提高人對美的感受能力。
6.通過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對內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師此時再加以總結,學生就對內容有了更明確的理解。教師小結:作者由未眠之海棠寫起,闡述了自己對美和審美的三個觀點,即: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提,是親近所得;契合自然美的藝術品能提高人對美的感受能力。這三個觀點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要發(fā)現(xiàn)存在的美,感受發(fā)現(xiàn)的美,創(chuàng)造有所發(fā)現(xiàn)的美。
7.學生對內容有了較深刻的理解,然后再進行遷移拓展就順理成章了。設計一個遷移訓練,讓學生從讀到寫,出示一個名家描寫自然美的語段,朱自清《荷塘月色》;出示一幅清幽的山水圖,也請學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自然美用三五句話把它描述出來。
8.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的含義這個環(huán)節(jié)放手讓學生自由討論,你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或是不太好理解的句子。
教師可舉例引導如:
(1)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為什么說盛放的海棠花的美含有一種"哀傷"?
明確:海棠花在夜間是不眠的,然而其盛放的美卻無人發(fā)現(xiàn),無人欣賞,所以說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2)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這句話背后有什么隱蕆義?
明確:①一個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現(xiàn)自己的美,作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②人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在有意或無意間錯過一些美好事物的過程,我們可能錯過了美的景色,美的音樂,錯過了山上那從沒有看過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錯過了從我們身邊流淌過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堅韌地活著,就能不斷發(fā)現(xiàn)美。③我們要用畢生的不懈追求使有限的感受美的能力接近無限的自然美。
9.最后教師總結:通過學習,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這是一篇談論美學問題的文章,可是它本身也是美的。其實美無處不在,美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應該感謝川端康成,他告訴我們只要細心地去尋找,用心地去觀察,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并能創(chuàng)造美。那就讓我們以這種美好的心態(tài)去擁抱我們燦爛的明天吧!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閨塾》選自新編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本單元學習中國古代戲曲,重點是欣賞中國古代戲曲的語言和藝術手法,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鑒賞我國古代戲曲的初步鑒賞能力。
本文節(jié)選部分,語言富有個性,據以上內容和所教學生的特點,將學習目標確立為:
1、 識記有關文學常識,了解故事情節(jié)
2、 鑒賞個性化語言
3、 分析三個人物形象
重點和難點解析:本文節(jié)選自中國四大名劇之一《牡丹亭》!赌档ねぁ啡珓∫愿桧灦披惸、柳夢梅生死不渝的愛情為核心情節(jié)。但是《閨塾》是《牡丹亭》第七出,“游園驚夢”故事尚未發(fā)生,杜麗娘的思春情懷也才見冰山一角。依據此情節(jié)內容,要讓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把握劇情,抓住戲劇沖突以及人物個性化的語言來認識人物性格。尤其是戲劇主人公杜麗娘的表現(xiàn)較為含蓄,對她的性格的了解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主要用比較分析的方法來突破。
二、說教法
適當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遷移教學法
它最大的特點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信心,在本節(jié)課中主要體現(xiàn)為運用學過的古代戲劇知識,通讀課文,了解故事情節(jié)。
2、比較分析法
它能增強學生觀察、分析、交流的主體意識,使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到主動的學習活動中去。在本節(jié)課中主要體現(xiàn)為讓學生品讀語言從而進行類比,突破重點和難點。
3、啟發(fā)--發(fā)現(xiàn)探究法
在本節(jié)課中主要體現(xiàn)為通過分析比較得出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三、說學法
新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
1、動口動腦動手,討論分析法。
2、鑒賞誦讀法。
四、說教學程序
語文教學要密切聯(lián)系社會生活,注意開發(fā)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同時,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總是由一般到特殊,所以,要對劇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認識,就要對全篇的情節(jié)有細致的了解。因此,在進行新課之前,我讓學生做如下準備和預習:觀看影片<<牡丹亭>>,,運用上節(jié)課的有關戲劇知識,參看提示、注釋,通讀全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完成學習目標1。
1、為了檢測預習的落實情況,我設計了三道預習檢測題、檢測預習。
、僮衷~正音:窈窕(yǎo tiáo)凈幾(jī)明窗 淑(shú)女 閨(guī)門薛濤箋(jiān) 美女簪(zān)花 硯(yàn)臺偌(ruò)多 嫉妒(jídù)
②字形比較:
薛濤箋 涂鴉旦末貼
客棧 荼毒帖子
流水淺淺 途徑粘連
、墼~語補注:①窈窕:女子文靜美好。②凈幾:干凈的茶幾。幾:小桌子。③淑女:溫和善良的女子。④閨門:女子居住的女室。⑤嫉妒:對超過自己的人心懷怨恨。同忌妒。⑥ 偌多:這么多。偌:這么、那么。⑦ 簪花:把花插在頭發(fā)上。簪:插在頭發(fā)上。
預習是教學中最容易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如果做得充分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將會事半而功倍,這就需要教師選取一定的方法去督促和落實。
2、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好的導入,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為此我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學生非常熟悉的電視連續(xù)劇《還珠格格》與學生產生共鳴,迅速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我的導語是:“國有乾隆,國運昌隆”曾經被頑皮的小燕子解釋為“國有乾隆,谷不生蟲”另人捧腹大笑,正是由于她的活潑、調皮以及鮮明的個性,很受觀眾的喜愛,收視率特高。今天我們也要認識一位跟小燕子一樣能給觀眾帶來歡樂的人物,好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湯顯祖的《閨塾》。
3、介紹作者。湯顯祖,江西臨川人,明代戲曲作家、散曲家,其主要作品有《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合稱為“臨川四夢”。其中以《牡丹亭》成就最為突出!赌档ねぁ酚址Q《還魂記》,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杰作。作者簡介要簡單明了,突出重點。
4、學生分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然后教師用問題加以引導
問題一:《閨塾》一出戲,主要寫了幾件事?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寫了3件事:講詩——模字——責打。對課文結構的把握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的效率。
問題二:你覺得這出戲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個人物?
這個問題比較明顯。導語已經有了暗示。
教師明確:春香。分析春香性格特點——是一個直率淳樸、天真可愛、機智活潑的小姑娘。可以從三個事件中體會出來。也就是通過戲劇沖突認識人物性格。主要是春香與陳最良的沖突。(學生運用戲劇常識抓矛盾沖突,教師適當點撥)
在講詩一節(jié)中——春香一上場就咕噥著“昔氏賢文,把人禁殺” 陳最良用大道理把她們訓斥一通,春香不以為然,回嘴道:“知道了。今夜不睡,三更時分,請先生上書!痹捴袔Т蹋鼓驹G的陳最良無言以對。這里還有一個細節(jié)(末作鳩聲。貼學鳩聲諢介)就是春香逼得老塾師學起了鳥叫。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正兒八經的老頭,下意識地像孩子那樣嘰嘰咕咕叫了起來,不是十分滑稽嗎春香一見老師的憨態(tài),也樂不可支,乘機諢鬧。并且自作聰明地對“在河之洲”作了極為有趣的詮釋。(不是今日是昨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門內關著個斑鳩兒,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運用的詣音,達到了詣趣的效果。當她問到那些“幽閑女子”、君子們“為甚好好的求他”時,陳最良狼狽不堪,只好把她喝住。
在模字一節(jié)中——麗娘習字時,陳最良令“取文房四寶來模字”,春香故意錯拿“筆墨紙硯”,陳最良茫然不識。春香興味索然,便說“學生領出恭牌”,乘機溜下。溺尿回來,她告訴小姐:外面“原來有座大花園,花明柳綠好耍子哩!”陳最良一聽,立即要打;春香毫不客氣,針鋒相對。
在責打一節(jié)中——老塾師列舉了幾個"古人讀書"的事例,這幾個事例可以概括為幾個成語,囊螢夜讀、隨月讀書、懸梁刺股。春香針鋒相對(比似你懸了梁,損頭發(fā),刺了骨,添疤nie)。老師掄起荊條,丫頭東躲西閃,一連串大幅度的動作,卻是十分火爆。特別是當春香繳了陳最良的械,把它擲之于地時(貼搶荊條投地介),喜劇性的沖突進入了高潮。這一擲,充分表現(xiàn)出春香對陳最良的.輕蔑,什么封建禮法、師道尊嚴,統(tǒng)統(tǒng)被她擲到東洋大海。作者也借春香之口, 給予了程朱理學無情的嘲弄。
就這樣通過春香的幾次諢鬧,作者把陳最良的迂腐氣,小丫頭的潑辣勁,清晰地勾勒出來了。小結:春香——直率淳樸、天真可愛、機智活潑
陳最良——迂腐、守舊
問題三:杜麗娘是這出戲的主角,但是在這出戲中她的言語并不多。你能夠從她不多的語言中體味出她的心態(tài)性格嗎?
杜麗娘在此節(jié)中話卻不多,但值得分析 這就需要通過人物語言把握人物性格①“依注解書,學生自會,但把《詩經》大意敷演一番!
杜麗娘自己在讀《詩經》時對詩句有朦朧的感觸,但老師卻不往處講,她不滿足于老師解釋字面意思,所以說“學生自會”。十分含蓄,是大家閨秀風范。
、凇斑@經文偌多!”
老塾師給杜麗娘敷演大意,不但沒有消除她的疑惑,反而東拉西扯講了一番大道理。于是,杜麗娘輕輕一句“這經文偌多!”,透露出強烈的厭煩情緒。
、坳愖盍剂睢叭∥姆克膶殎砟W帧保合愎室忮e拿“筆墨紙硯”,陳最良茫然不識,麗娘“作笑”調侃道:這是畫眉筆、薛濤箋、鴛鴦淚眼硯。她用耐人尋味之一“笑”,譏諷了這位不學無術的塾師,還令其渾然不覺。
④春香雙關戲言“待俺寫個奴婢學夫人。” 麗娘不但不嗔怪,亦以戲言答之:“還早哩!”
這句極富潛臺詞的話,冬烘腐儒是聽不出來的。字面上看是說春香寫字太差,深層意思卻是
在譏笑小春香小小年紀就急著當“夫人”,丟不丟人呀?——當著老師的面和丫環(huán)開起了這樣的玩笑。正可見其心性袒露,芳心萌動。
、荨案覇枎熌缸鹉辍
寫字當中,杜麗娘忽然問起這句話來,還說要給師母做鞋。這是典型的姑娘家開小差的表現(xiàn),卻帶著女孩兒特有的乖巧可愛。
⑥陳最良退場,麗娘迫不及待詢問“那花園在哪里”
麗娘一個16歲的姑娘,居然不知道自己家里還有一個花園,這真讓人覺得既滑稽又可悲。杜麗娘問這句話時向往、急迫的神情躍然紙上! 早將塾師“手不許把秋千索拿,腳不許把花園路踏”這一嚴厲警告拋至九霄云外。至此,觀眾才明白,她對老師的畢恭畢敬原來是裝模作樣。
、摺霸瓉碛羞@等一個所在,且回衙去!
“原來”一詞,是恍然大悟的語氣,一個“且”字,細品之下就有“暫且擱下,以后慢慢盤
算”之意,為后文的“游園驚夢”埋下了伏筆。
小結:。其實,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個貌似旁觀者的杜麗娘,才是“鬧”的真正主角。沒有麗娘的默許、縱容、支持,春香未必敢“鬧”,敢“鬧”也未必“鬧”得起來。春香是麗娘的影子,春香之“鬧”,其實是麗娘之“鬧”的曲折反映。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地位、身份、教養(yǎng)的不同,注定麗娘不可能如春香般明鬧、諢鬧、大鬧,麗娘之“鬧”,鬧在暗處,鬧得文雅,鬧得巧妙。麗娘似乎顯得文靜、順從。她假意要責罰春香,卻又并不真動手;待陳最良走后,又向春香打聽花園去處。這些都說明什么
(囿于大家閨秀的身份,表面上麗娘確乎顯得文靜、順從,似乎愿意循規(guī)蹈矩,不越封建禮教的雷池一步。但責罰春香時,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實際上是保護了春香。事后又向春香打聽花園的去處與景致,這正說明麗娘心中充滿對自由和美滿愛情的渴望。所以,后來才有游園驚夢,與柳夢梅生死相愛的故事發(fā)生。)
問題四:老塾師陳最良可以說是封建教育與程朱理學的代表。課文中是怎樣寫出他的迂腐、守舊,并給予辛辣諷刺的?
名字就迂腐得可笑。(陳最良在杜太守家設帳教書,杜家便是他的衣食父母,更兼麗娘母親對他款待周到,故而他并不想過分苛責麗娘與春香。但他視程朱理學為正宗學問,不遺余力地宣講,顯得迂腐至極。更富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傳授的詩經《關睢》及《漢廣》、《桃夭》、《雞鳴》諸篇,大多原是歌詠男女愛情、婚姻生活的,他卻偏要給予牽強附會的解釋,但最終仍是這些詩恰恰引動了麗娘的思春之情。這不僅是對陳最良,也是對整個封建教育的絕妙諷刺。)
五、布置作業(yè)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是我們的教育目標,在布置作業(yè)時,給學生布置一道開放性的作業(yè):寫一段200字以內的對話,要求既能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又有風趣。作文水平的提高靠的是日積月累,所以每學到一種突出的表現(xiàn)方式就要應用于實踐。厚積而薄發(fā)。
六、板書設計(略)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的一篇課文。文章向我們展示了一喜一悲兩個場景:第一幅場景是老人與海鷗親人般的默契;第二幅場景是老人去世后海鷗為老人舉行葬禮的場景,非常感人。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樂于與人交流,情感豐富,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情景,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場景圖,配以音樂渲染幫助學生理解。根據教材與學生的特點,本課時我將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去感受老人喂海鷗親人般的感人情景。為此我預設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課本生字新詞,并能理解重點詞及“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等特殊詞語。
2、能抓住文中老人神奇、動作、語言體會老人與海鷗間的親情。
3、朗讀抒情,字里行間流露出的老人與海鷗間的深厚感情。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老人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來品悟老人與海鷗之間濃濃親情。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題,語文教學因在教師的引領下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并力求體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統(tǒng)一,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我預設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二、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品讀詞句,感悟親情;四、設置懸念,再度激發(fā)情感。
下面,我具體說一下我的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質疑導入。
我采用直接入題讓學生讀題后質疑,老人與海鷗之間到底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入文本。
二、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先讓學生自由讀文,讀準生字字音,了解課文內容整體感知,同時嘗試解疑。整體感知符合人的閱讀習慣,嘗試自己質疑解疑是孩子的心理期待,同時體會文中“獨腳”等特殊名詞,為課文學習做鋪墊。
學生讀完后,指名簡要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品讀詞句,感悟老人與海鷗的親情
基于文本特點與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我主要引導學生學習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如親人一般的情感。
首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老人怎樣的神情給你印象最深,找找相應的句子讀讀體會體會,然后交流,根據學生交流我預設了如下兩句話展開教學。
1、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
2、老人望著高高盤旋的鷗群,眼睛里帶著企盼。
為了更好地落實教學,圍繞第一句話,我作了如下預設:
首先再次讓學生朗讀課文,劃劃哪些情景最吸引你,可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根據學生交流重點出示句子“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一他的節(jié)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焙汀霸诤zt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喝著什么!,讓學生自由談談說說體會,各抒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
接著引導學生從文中這些句子——“老人喂海鷗的情景”繼續(xù)來體會老人“眼睛立刻生動起來”。學生還可能會找到很多句子,交流時老師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盡情讓學生挖掘文本中的詞句品讀,如想象老人“撮起嘴向歐群呼喚”,“抑揚頓挫”,“老人得意地指給我們看”等。
另一面引導學生從海鷗的描寫中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默契,如“親昵地說著話”,在學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后讓學生帶著自己這份獨特的情感有聲有色地進行朗讀,新課標也有要求,老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對文本有第一層次的感悟后,我出示老人喂海鷗的圖片配樂,讓學生在情境中釋放自己的情感,再次來朗讀句子。是呀,正因為老人與海鷗之間是如此默契,就像一位老人在喂自己的孩子一般,這一切怎能不讓人感動,難怪老人一談起海鷗,回讀句子:“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
十多年了,每到冬天,老人必來,每次老人(望著高空盤旋的歐群,眼睛里帶著企盼)。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那雙企盼的眼睛在企盼著什么?這一問題的設計讓學生的情感再次升溫,六年級學生想象豐富,思維活躍,有自己獨特的體驗。此時,學生的思維碰撞,情感澎湃,內心肯定有很多感受想說,于是我配以音樂渲染,讓學生寫一寫,相信這一安排無疑是課堂的又一亮點。
四、設置懸念,再度激發(fā)學習情感。
在課進入尾聲時,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出示一幅老人的畫像,四周海鷗翻飛。(插圖)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十多年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可沒想到十多年后的今天卻是這樣一幅場景……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來學習。這樣的結尾既讓學生的情感再度升溫又激發(fā)了學習的欲望,更為下節(jié)課學習打下了情感的伏筆。
最后講講板書設計:
老人與海鷗
喂 (默契)
老人 海鷗 (親情)
舉行葬禮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古詩三首》中的一首!豆旁娛攀住吩谥袊糯姼璧乃囆g手法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高中語文古詩教學中也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這首古體詩不論是藝術上,還是在思想上都已經達到了十分純熟的境界。因此,它十分重要。
2.說學情 這首詩歌在內容上難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讀。新課程標準鼓勵學生作個性化解讀,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就此作些探討。
學生通過小學、初中的系統(tǒng)學習和本冊古詩部分的集中學習,有了一定的古詩鑒賞能力,對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有了一些積淀,興趣漸濃,這是進一步引導學生熱愛古代詩歌、學習古代詩歌的一個前提。
3.教學目標依據學生特點,教材特色以及新課標的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用多媒體展示)
1、 了解關于《古詩十九首》的文學常識;
2、感受詩歌的思想內涵;
3、運用想象描摹詩歌的藝術畫面。
4.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描摹詩歌畫面;
2、 抓住詩歌意象來解讀詩歌主旨,培養(yǎng)詩歌鑒賞能力。
二,說教學方法
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三,說學習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因此我設計以下的學習方法:朗讀法,討論法,質疑法。
四,教具的使用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設計[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板書“鐘嶸《詩品》:‘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這個評價說的是什么嗎?它指的是《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體味一下這“一字千金”的語言魅力。
二、文學常識介紹
《古詩十九首》是梁代蕭統(tǒng)《文選》“雜詩”類的一個標題,包括漢代無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詩。清代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游子他鄉(xiāng),死生新故之感;蛟⒀,或顯言,或反復言。初無奇辟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痹u價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漢陸機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東晉的陶淵明,南朝宋代的鮑照等,也都有學習“古詩”手法、風格的《擬古詩》。
三、詩歌鑒賞品味
1、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達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試圖采摘芙蓉,目的是“遺”遠方的“同心”者)
明確:中國人民很早對于自然就有很深的愛好,對自然的愛與對人的愛往往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給最親愛的人的禮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銀珠寶,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別時總是折一枝柳條送給遠行的人,遠行的人為了表示對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驛使就托帶一枝梅花給他。這種生活情調是簡樸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維的《相思》所寫:“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辈苫ㄕ哿,這正是古人傳情達意的方式,一方面是傳達了對親朋的關懷、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對親朋的美好祝愿。
2、詩歌描寫“多芳草”的“蘭澤”有什么藝術作用?明確:這是環(huán)境描寫,意在從側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潔和所表達感情的純潔和美好。
3、三、四句一問一答,在詩歌中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詩歌講究“起、承、轉、合”,這兩句在結構上是暗轉過渡,為表現(xiàn)主人公的情緒由歡欣洋溢轉變?yōu)橄旅娴镊鋈讳N魂作鋪墊。
4、詩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遠道”的嗎?如果不是,詩人為什么要這樣寫?
提示:“所思”是時時刻刻在他心頭的,“涉江采芙蓉”也是為了她,如果詩首就開門見山地把她表出,詩就平淡無味了。這句話是全詩發(fā)展的頂點,頂點同時也是轉折點,一方面替上文的發(fā)展暫時作一結束,一方面為下文的發(fā)展作一伏線,所以照例是要擺在中間的。
5、五、六句的“還顧”、“漫浩浩”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可以清晰地表現(xiàn)了主人公孤獨、憂愁、悵惘的形象和心情!奥坪啤币辉~是寫主人公與環(huán)顧所見“舊鄉(xiāng)”的距離,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這兩個詞含蓄地傳達了主人公極度痛苦的心情,可是,這兩句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就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藝術效果。
6、最后兩句除了表達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還能體會到什么?
明確:還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的真摯篤厚的感情。因愛之深才思之深,因愛之長久才有“終老”之“憂傷”。
7、試對這首詩的藝術特點加以概括。
明確:一是意境高潔、清幽;二是含蓄不盡,余味悠長。
四、問題探究
關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認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環(huán)顧”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認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還顧”者則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統(tǒng)一)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蘇武傳》記敘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脅利誘仍堅守節(jié)操,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跡,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根據我校的學生情況,我把學習積累文言知識,掌握重要的實詞、虛詞、句式作為本課教學難點,把學習本文運用富有個性化的語言、生動入微的細節(jié)、對比映襯的手法來突出主題、塑造人物的方法作為本課教學重點。
二.說教法
教材雖然篇幅較長,個別字詞生僻,但人物形象飽滿,情節(jié)生動,文學性、觀賞性較強,課下注釋很詳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只要敢于創(chuàng)新,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就能為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我打算采用:1.啟發(fā)式教學,2.學案式教學,為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我將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三.說學法
引導學生采用新課標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說教學過程
本文是一篇講讀課文,我安排三課時。
第一、二課時:學案式教學,積累文言文常見的字詞和句式,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字詞的能力。
第三課時:引導學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學習蘇武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和高尚的愛國情操。
1.導入:展示年輕的蘇武手拿符節(jié)準備出使匈奴的照片以及播放《蘇武歌》,引導學生找出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是“節(jié)”字!肮(jié)”既表明了他是持符節(jié)出使匈奴的大漢的使者,也是指蘇武在面對重大變故,對敵人的種種威逼利誘,始終以國家民族利益至上的民族氣節(jié)。
(目的:為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我采用圖片展示的方式導入新課,能迅速地讓同學們找出“節(jié)”是貫穿《蘇武傳》的一條主線,是蘇武偉大精神的核心所在。)
2.瀏覽全文,梳理情節(jié)。
《蘇武傳》是通過哪些內容展示蘇武的崇高氣節(jié)的?請同學們分小組分角色朗讀。
總結:兩次自殺――剛烈豪壯之節(jié),三次拒降,十九年堅守―忠貞之節(jié)。
(目的:讓學生走進歷史,走進文本,直面人物,主動參與。在研讀文本中探究角色,在角色進入中體驗情感,讓枯燥無味的文言文鮮活起來,讓同學們在角色品評中回歸主旨。)
3.重點探究。
引導學生分析本文運用富有個性的語言、生動入微的細節(jié)、對比映襯的方式來突出主題、塑造人物的方法。
問題設置:
(1)引導學生初步總結蘇武的人物性格。
你認為蘇武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2)引導學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的技巧和方法。
、傥恼略攲懶l(wèi)律和李陵的勸降的目的。
、谔K武自殺的原因和自殺時周圍人的反應。
、厶K武被囚禁和北海牧羊時的表現(xiàn)。
4.師生共同總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簡潔的語言、生動入微的細節(jié)、對比反襯的手法。)
(在重點探究環(huán)節(jié)中,1.我請每個小組推選出來的同學發(fā)言――引導學生初步總結蘇武的人物性格。2.接下來在引導學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的技巧和方法時,我依然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啟發(fā)學生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討論,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巡回點撥、指導。討論結束后,教師抽查討論結果,小組代表發(fā)言,其他小組補充。目的:啟發(fā)思考,培養(yǎng)學習主動性;倡導合作,利用集體智慧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
5.學生披文入情,齊讀蘇武語錄,感受蘇武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和高尚的愛國情操。(課件展示:蘇武手拿已經掉完氈毛的符節(jié)屹立于曠野之中牧羊的背影。)
(目的:和前面蘇武年輕時手拿氈毛的形象對比呼應,讓蘇武形象更加突出,為后面小結做鋪墊。)
6.延伸探究,歸納形象。(蘇武為什么會被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紀念和崇敬?)
五.說教學反思
文言文的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一般學生對于文言文是不感興趣的,所以課前我給大家講述了蘇武的故事,讓學生們對蘇武這個人感興趣。根據我校的學生情況,我用了兩節(jié)課的時間,引導學生梳理積累文言知識,掌握重要的實詞、虛詞、句式,落實效果不太好,只有少部分同學能夠掌握。
在分析蘇武形象時,傳授給學生有效的鑒賞方法,學生才會舉一反三,逐步提高閱讀和鑒賞能力。因此我把學習本文運用富有個性化的語言、生動入微的細節(jié)、對比映襯的手法來突出主題、塑造人物的方法作為本課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因為文意疏通得很完整,所以學生很容易找出來,效果不錯。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雨霖鈴》,現(xiàn)在我從以下八個環(huán)節(jié)來說說這首詞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
一、教材分析
《雨霖鈴》是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別離詞,全詞圍繞“傷離別”而構思,層次特別清楚:分離別之前、離別之時、離別之后,層層深入,離情別緒,淋漓盡致,令人嘆為觀止。這首詞,具有較高的鑒賞價值。有助于提高學生古典詩詞的鑒賞能力。
二、學情分析
作為高一年級的學生,對宋詞知識已經有所接觸,已經感受了詞的語言美、意境美,但鑒賞只停留在較淺的層面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三、學習目標
1.知識和技能
感知作品內容,體會詞中凄清的意境和哀傷的離愁。
2.過程和方法
通過朗讀、意象來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詞人傷離別的愁緒,培養(yǎng)學生健康、敏銳的審美情趣。
(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四、學習重點和難點
感受詞人在詞中流露出的濃濃離別之愁;領會全詞情景交融的寫法。(為了突破學習重難點,我將通過以下三個方法來實現(xiàn),從而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五、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僬b讀討論法②提問點撥法③自主探究法
六、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胝n文,營造氛圍。
播放《送別》歌曲,將學生帶到一種悲涼的氛圍之中。我設計的導入語:
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自古以來,分別都是痛苦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宋詞婉約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鈴》,看看他又是怎樣寫“傷離別”的?
(二)讀聽結合,整體感知
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然后聽配樂示范朗誦,再讓學生嘗試配樂朗讀。在讀和聽的過程當中,我會給學生設置如下問題:
找出所描寫的景物及分析這些景物有何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去聽)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誦讀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層層深入地誦讀,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在誦讀中初步感知詞的情感基調。帶著問題讀和聽,強化讀和聽的目的性。
。ㄈ┚唧w賞析,揣摩名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圍繞以下兩個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體會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ǎ保┩鯂S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試分析這些景物(意象)所抒發(fā)的感情,是如何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ㄟ@一問題的設置,是讓學生通過體會多個意象所構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詞中所彌漫的濃濃的離愁,從而對情景交融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這就初步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歷來為人傳誦,甚至有人拿它來代表柳詞。這兩句詞的典型景物何特殊意義?詞人借此表達了怎樣的情懷?
設計意圖:情景交融這一手法在古典詩詞中很常見,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表現(xiàn)手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引導學生找意象、分析意象特征和所包含的情感、賞析名句,讓學生理解情景交融這種表現(xiàn)手法,體會詩歌意境,更深刻地體悟到宋詞婉約之美,實現(xiàn)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并教給學生以賞析情景交融的方法。此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得出結論并各抒己見,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并使自己的賞析活動更活躍更豐富,更能體現(xiàn)出學生作為鑒賞主體的獨特個性。
。ㄋ模┍痴b(在完成課文分析的基礎上,我將組織學生背誦)。
設計意圖:古語道:“腹有詩書語自華”。背誦一定數量的優(yōu)秀作品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就提高了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實現(xiàn)當堂任務當堂完成。
。ㄎ澹┱n堂練習,拓展延伸:
。ㄒ惶贸晒Φ恼Z文課,應是“授之以漁”,并讓學生及時有效地學以致用——為強化學生對賞析情景交融的方法的掌握,因此我就設置一道課堂練習題。讓學生讀李華的《春行即興》賞析這首詩的情景交融)
七、說板書(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形成以下的板書,這個板書可以幫助學生更完整的理解課文。)
上闕:冷清秋之景離情別緒歸期渺茫
下闕:傷離別之情前途黯淡命運難測
八、課后作業(yè)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一個務實的語文老師應該把學習的金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課外大量的歷練來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這節(jié)課,我布置課外作業(yè):請任選一角度,對《雨霖鈴》進行賞析,寫出自己的獨特見解。200字左右。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1、課文的特點及地位
《胡同文化》是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第二篇文章。第四單元是一個“序言”單元!逗幕肥峭粼鳛閿z影藝術集《胡同之沒》寫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藝小品文,悠閑、散淡、平和,這種風格與作者的思想追求以及本文所闡述的北京市民的生活特點相一致,富于文學韻味。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寫作訓練的很好的材料。
2、課文的重點與難點
本單元教學要求有三個方面:一是“從序言中汲取有關著作的信息”;二是“了解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闡述的道理”;三是“領悟序言的語言魅力”。根據高一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水平和學生寫作散文的實際,結合本文的特點,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重點:領會“胡同文化”的“封閉”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義;學習分析事物或現(xiàn)象所蘊含的文化意味。
難點:作者對“胡同文化”所持的情感態(tài)度。
二、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
領會“胡同文化”的“封閉”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義。
2、能力目標
、偻ㄟ^歸納“胡同文化”的特點,培養(yǎng)分析概括能力。
②通過分析“胡同文化”的典型意義,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弁ㄟ^課堂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和寫作能力。
3、情感目標
、俎q證的評價“胡同文化”產生的背景和原因。
、隗w會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情感態(tài)度。
三、教法分析
1、理論依據:美國心理學家達菲“閱讀策略教學”三個步驟。
2、三步教學法:習得知識——拓展延伸——遷移應用。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突出學生主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本課的學習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主,為了集中緊湊、提高效率,未使用多媒體課件。
3、具體操作:
、倭⒆阏n文,點撥導思;
、谥攸c內容,討論演板;
③點評誦讀,領會情感;
、苎由爝w移,分組討論。
四、學法分析
1、學生現(xiàn)狀:
高一學生具有閱讀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層易,知本質難;知思路易,明思想難;知局部易,觀全文難;習得知識易,遷移能力難。
2、學法指導:
、僭缱x預習,理清課文思路;
、谡n堂上展開討論,明確重點;
、墼诮處煹狞c撥引導下,解內涵,品情感,養(yǎng)練思維和寫作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分析
1、知識習得
、俳忸}。
分析“胡同”和“文化”的詞義,理解“胡同文化”在課文中的具體含義。
、诜治隼斫狻昂钡奶攸c。
在教師的點撥啟發(fā)下,學生討論歸納,明確:正、俗、多、靜。
③概括胡同里的居民的生活習慣和精神狀態(tài)。
學生閱讀討論,將結果演板,教師小結明確:安土重遷(居住心態(tài));過往不多(人際關系);易于滿足(生活態(tài)度);不管閑事(政治態(tài)度);安分守己(處世哲學)
、芾斫夂幕奶攸c。
明確:封閉;忍。
2、拓展延伸
此部分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注意引導,及時肯定學生的發(fā)現(xiàn)及思維的成果。
、佟胺忾]”的實質:民族心理的反映。比如“長城”、中外文化上的差異。
、凇叭獭钡膶嵸|:民族性格的縮影。比如:中國人的謙遜、一些俗語。
、劾斫庾髡邔幕瘧B(tài)度:批判中帶有傷感。
3、遷移訓練
課堂上討論分析武漢“熱干面”文化的內涵;課外寫一篇關于廣州“涼席”文化的作文。
六、本課教學設計的主要特點
1、化繁為簡,重點突出。教材的處理,遵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原則。
2、板書簡潔,鉤弦提要。
胡 同 文 化(汪曾祺)
胡 同 市 民 文 化
正 安土重遷(居住心態(tài))
俗 過往不多(人際關系) 封閉(民族心理)
多 易于滿足(生活態(tài)度)
靜 不管閑事(政治態(tài)度) 忍 (民族性格)
安分守己(處世哲學)
3、培養(yǎng)能力,注重應用。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9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是~教版-年級下/上冊第-單元的第-篇課文,該單元以“-”為主題展開。
《》是一篇散文(文章體裁),作者選取了~(畫面、景物、事件)進行描摹,將~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賦予對~的感悟,寄予(情感)或揭示(道理)或說明了一個(態(tài)度),結構(層次)明晰,語言(凝練、優(yōu)美、質樸),感情真摯(情趣美)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整體感悟文章,訓練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情趣(旨趣)的審美能力。依據這樣的思考,參照新課標三維目標要求,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一)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課前預習)/了解本課寫作背景和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2、 品讀文章,把握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可作為教學重點)
3、 鑒賞富有特色的語言,領悟本文的(情感?道理?態(tài)度?)
(二) 教學重、難點
一節(jié)課只有短短的45分鐘,教師若在處理教材上面面俱到,則會顯得淺而亂,所以有相對明確的教學重點尤為重要。(本課的一些特點:如語言美是它的一大特色,所以我把鑒賞和品味本文的語言美當作一個重點)語言美視情況而定,也可放于難點中。
“一切景語皆情語!鄙⑽囊运赜械恼Z言形式,無非是想寄予一種情感,揭示一個道理,說明一個態(tài)度等等,但這往往是文章深層的東西,需要去挖掘。本文運用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等等)手法,言了什么志?抒了什么情?是本文需突破的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诖,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導學法,點撥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朗讀法(因為作為一篇散文,反復誦讀是增加積累、加深體悟、進入作者感情世界的一條捷徑)、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另外,高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所以我還以討論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環(huán)節(jié)1——導入新課
我設計的導入語是這樣的:現(xiàn)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嘆》中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寫進歷史,千分之一能成為景觀,萬分之一能激發(fā)詩情。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麗之處。她繁富繽紛,延往續(xù)來,既孕育了萬物生靈,又滋潤了人類靈魂。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面對那即使是只有萬分之一才能激發(fā)詩情的景物,寄懷感慨,與自然同悲喜、共哀樂。這一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作家,聆聽他與自然的心靈碰撞。(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觸及人與自然的話題,將學生帶入情境)
環(huán)節(jié)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把握文章的內容及脈絡)
1、 讓學生放聲朗讀,目的是培養(yǎng)語感,讓學生熟悉內容。
2、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提問:(這篇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或這篇文章寫了幾個畫面?請為這幾個部分擬個小標題。/為了突顯出~的特點,作者是從哪些角度去寫的?)(因為本文層次清楚,學生基本上可以歸納、提煉出來,這樣提問的目的在于,快速提煉課文的要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結構,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為下面的課堂重點服務)
環(huán)節(jié)3——直擊重點
針對課堂重點,我提的問題是:a.你覺得主人公有什么樣的性格、品質?b.文章是如何表現(xiàn)的?語言方面有哪些特色?請你選擇一些能反映認為性格品質的句子來鑒賞。
a.作者如何從各個方面突顯~的美(特點)?b.你覺得哪些描寫的語句特別美?/值得回味,富有哲理?結合自身感受談談自己的體會。(這些疑問的目的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擁抱文本,這里我采用的是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鑒賞散文語言的能力,以提高他們概括、歸納的水平)但是學生的概括往往不夠全面和深入,這時需要再次體現(xiàn)老師“導”的作用,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字詞替換以及修辭方法的運用等方法品味語言
,教給學生鑒賞散文語言的一些基本方法。(如:~)
至此,通過對內容、結構以及語言的分析,學生對文本的(畫面美)有了一定深度的體會,這是本文重點的落實,但學生對文章僅僅認識到這個層面還是不夠的,要真正理解本文,還必須了解寄予其中的情感,這樣才能真正讀懂文章,進入另一個層次,這就涉及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4——突破難點
為了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一個討論題:(如:這篇文章寄托了一種什么情感?)請結合課文內容和前面的分析進行討論。(這一討論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再一次擁抱文本,感受文本。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挖掘文中關鍵信息的能力,這是讀懂本文的關鍵之一,也是閱讀的重要能力之一)通過討論,學生基本可以得出結論(板書),這種寫法就叫(托物言志)
環(huán)節(jié)5——課堂總結
語言和畫面美的文章一旦賦予了深層的內涵(情趣美)(板書),文章也就更美了,就像一盤菜一樣,現(xiàn)在是色、香、味俱全,令人回味無窮。
環(huán)節(jié)6——拓展延伸
為了鞏固學生對這節(jié)課所學內容,我設計了~個練習題:
(可設計比較題)(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范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等等之類)
環(huán)節(jié)7——課后作業(yè)
好處:鞏固知識點(知識類)
發(fā)揮學生想象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作文類)
四、說板書設計
畫面美 追求自由生活
語言美 (托物言志)
情趣美 追求獨立人格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故事
語言 質樸 —— 人性美
感情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林黛玉進賈府是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本文通過一個從未進過賈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對賈府的環(huán)境和主要人物進行了細致的描繪。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小說的特點,鞏固深化小說鑒賞知識。學習課文中塑造人物時運用的細膩鮮明的刻畫筆法,提高閱讀小說的能力。
二、說學情
良好的教材設計不單要對教材有深入的了解更要了解學生的情況。高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較好,邏輯概況能力較好,但由于閱歷較淺,課外積累也較少,較難理解名著的內容與情感。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開發(fā)學生的潛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學情了解、與新課程目標的理解,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的主要內容,分析主要人物如林黛玉的性格特點,學會刻畫人物的方法;
2、通過反復閱讀與自主討論的方法,學生能理解人物的形象與刻畫方法;
3、提高言語閱讀審美觀,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四、重難點
重點:學習文章刻畫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刻畫人物的寫法。
難點:學生能學會如何分析人物形象手法,并進行相似的寫作。
五、教學方法
教法:誦讀法、討論法、問答法
學法:自主學習、預習、自由討論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導入中,我將采用電視劇《紅樓夢》節(jié)選的視頻播放來進行導入。在播放完視頻后,我將這樣引出標題“同學們,看完了精彩的紅樓夢電視劇后,我們一起來研讀下更為精彩,讓人拍案叫絕的林黛玉進賈府”。從生動形象的視頻到小說原文的過渡,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更好的進入課堂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
語文的教學中,要求“以讀促悟”,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我會要求學生充分讀課文,從閱讀中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學會如何刻畫人物。
我將讓學生通讀課文一遍,概括總結出文章主要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可以讓增加閱讀的目的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之后我會通過學生的回答,加以引導總結。本篇文章中主要描寫了,林黛玉進賈府與眾人見面,并透過她的視角,看到了賈府的地位氣派,以及賈府眾人的形象性格特點。
(三)深入研讀
在進賈府這一過程中,借著黛玉的視角,作者在安排人物出場的出場中,詳略得體,虛實兼用。詳寫的有林黛玉、王熙鳳、賈寶玉。因而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將重點分析本篇的主角林黛玉。通過對一個人物的描寫探析,可以讓學生觸類旁通,從而學會分析其他人物的性格描寫。
在這環(huán)節(jié)中,我將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并畫出描寫黛玉外貌的句子。在學生找出三處外貌描寫后。即眾人、王熙鳳與賈寶玉的視角對黛玉的外貌描寫之后。我會讓學生進行對比思考兩個問題。即這三次各描寫了林黛玉外貌的哪個方面,說明了林黛玉的什么特點。
在學生思考完畢后,我將找?guī)孜粚W生進行回答,并加以引導。從而得出,在眾人的描寫中,”只是對黛玉進行初步的勾畫,注意點在于黛玉的身體,身體面龐怯弱不勝說明了他的體質的病弱與不足。王熙鳳的描寫中,“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突出了黛玉容貌的標致與氣派的不凡。 之后借著寶玉的描寫,“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钡。這一描寫形象得寫出了黛玉的氣質風姿與神韻。抓住了林黛玉弱不禁風,多愁善感的性格特點, 并且這三次描寫,多角度、有層次地展現(xiàn)了林黛玉的神態(tài)風度,既有朦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之后為了讓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黛玉性格特點,我將引導學生找出黛玉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并讓學生前后分組討論以下三個問題:
1、黛玉進賈府前是抱著怎樣的心態(tài)的?
2、進賈府后她的哪些描寫說明這種心態(tài)?
3、這些描寫突出了黛玉的哪些性格特點?
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在討論中,能更為深入理解到黛玉敏感謹慎的性格特點,并學會從不同角度上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
(四)拓展延伸
本節(jié)課主要從林黛玉這一人物入手,學會如何刻畫人物與分析人物性格特點。之后將請學生自己試著研讀下本文對賈寶玉與王熙鳳的描寫,選其他一個人物自己分析該人物的性格特點。
(五)小結作業(yè)
學生找一個熟悉的人物,用不同的方面如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出這一人物的性格特點。
七、說板書
我的板書本著清晰、簡潔、直觀的原則,將本次的課堂重點寫于板書上。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十篇】相關文章: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十篇08-19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十篇08-16
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10篇07-14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十篇08-11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十篇08-08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總十篇08-07
精選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十篇07-31
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勸學》11-26
實用的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十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