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精選14篇)
本節(jié)教材《光合作用》主要講述了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過程、葉綠體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過程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等四個方面的內容。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歡迎閱讀。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本課題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冊第三章“生物的新陳代謝”第三節(jié)內容。學生在學完“細胞”以及理解“新陳代謝與酶”、“新陳代謝與ATP”知識后,轉入難度較大的“光合作用”學習,從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是學生學習呼吸作用、生態(tài)系統(tǒng)等內容的基礎。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光合作用”一節(jié)在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以及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義務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經講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礎知識,安排了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本節(jié)在此基礎上,更加深入地從產物到場所等方面講述了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過程的幾個著名實驗,讓學生學會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方法;并且講述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和意義等。目的是使學生不僅獲得有關的基礎知識,了解光合作用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意義,懂得探索生物科學的基本方法。初步學會提取、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不斷探求新知識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史
、谌~綠體中的色素
、酃夂献饔玫倪^程
、芄夂献饔玫囊饬x
(2)能力目標:
、偻ㄟ^研究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過程和方法,使學生能夠體會和認識科學研究的過程,并初步學會具體的科學研究思路和方法。
、谕ㄟ^觀察、設計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
、弁ㄟ^運用物理和化學知識理解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過程,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能力以及學科間知識的綜合能力。
、芡ㄟ^學生總結歸納光合作用過程中的主要反應以及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大階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偻ㄟ^體驗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過程,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
、谕ㄟ^對光合作用意義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生物進化的辯證觀點以及珍愛自然、珍愛綠色、珍愛生命的思想意識。
4.教學重點
(1)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實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依據(jù):科學實驗方法的教育是理科綜合考試的目標(設計和完成實驗能力),也符合新課程標準。本節(jié)教學內容是探究性學習的載體之一。
(2)光合作用的過程和意義
依據(jù):
、俟夂献饔眠^程是本課題的核心內容。學生只有認識了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過程,才能理解光能、ATP分子中活躍的化學能到糖類等有機物分子中的穩(wěn)定的化學能這一轉移過程,掌握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質變化的本質。使學生對光合作用的認識水平,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生只有知道光合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能理解內外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才能進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徑,提高農業(yè)產量的技術。因此,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是深入聯(lián)系生產實際的理論基礎。
、谕ㄟ^光合作用意義的教學,可使學生理解當今世界面臨的糧食、能源、環(huán)境污染等重大問題的解決與研究光合作用的關系。知道人類需要的農產品,歸根到底要靠光合作用去生產。農業(yè)生產和科學研究,應該把培養(yǎng)高效應的農作物品種,發(fā)明提高農作物充分利用光能的時間、空間的技術等途徑作為研究方向;知道增加植被面積和質量,是改善環(huán)境的有效途徑等。這些是學生必備的科學素養(yǎng)。因此,光合作用的意義,是培養(yǎng)學生關心生物科學及發(fā)展,關心社會問題解決等意識的好材料,應充分利用。
5.教學難點:
(1)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實驗的設計
依據(jù):科學實驗方法的教育是理科綜合考試目標(設計和完成實驗能力)在本節(jié)教學中的較好體現(xiàn),是研究性學習的載體之一,但由于學生剛剛接觸,這方面正是他們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多項實踐,才會使效果事半功倍。
(2)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轉化
依據(jù):高二學生對有機化學等知識還未學習到,對有關物理和化學知識不熟悉,還不能理解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到電能,再由電能到不穩(wěn)定的化學能,從不穩(wěn)定的化學能到穩(wěn)定的化學能的轉變的必要性,對于暗反應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還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難度。
根據(jù)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這節(jié)內容安排3課時。第一課時學習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過程,第二課時安排葉綠素實驗,第三課時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和意義。這里主要說明第一課時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二、教法分析
1.教學方法: 教師的過程式教學與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相結合
2.教學手段: 課件、錄像、投影儀
三、學法指導
學生在學習完細胞,理解新陳代謝等相關知識后,為光合作用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因此課堂中運用課件演示實驗,創(chuàng)設氛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最后得出結論。 教學中主要采用了觀察法、討論法、總結歸納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動畫演示海爾蒙特實驗,提出問題:從這個實驗可知柳樹重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水分是植物體建造自身的原料。
教師指出,海爾蒙特沒有考慮到空氣是否也能起作用。后來經過許多科學家的實驗,才逐漸發(fā)現(xiàn)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物。引出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的實驗。
設計意圖:
利用動畫的直觀性和已有知識降低了問題的起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傳授新知識
1、錄像演示普里斯特列實驗
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B鐘罩內的小白鼠沒有死亡?植物從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綠色植物能夠更新由于蠟燭燃燒或呼吸而變得污濁了的空氣。
教師指出:
(1)該實驗不能證明更新的空氣中的哪種成份?
(2)當其它人重復該實驗時候,有可能成功,有的總是失敗。直到后來,荷蘭科學家英格蒙斯證實了只有在陽光照射下,普里斯特利的實驗才能獲得成功。
2、學生介紹課前所做的薩克斯實驗
引導學生思考
(1)暗處理的目的是什么?
(2)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目的是什么?
(3)碘蒸氣處理葉片,目的是什么?
(4)這個實驗成功的證明了什么?
(5)高倍鏡下觀察“小藍點”聚集的部位是細胞的什么結構?
學生經觀察實驗過程,分析問題,能夠得出結論。
(1)光合作用產生淀粉,同時需要光
(2)產生淀粉的部位是葉綠體。
〔小結〕:(板書)
光合作用的場所、原料、條件、產物
設計意圖:
利用直觀課件演示的實驗,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通過學生親自重復薩克斯實驗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通過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過程進行科學史的教育,使學生了解到科學家們用了200多年的時間,才對光合作用的重過程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發(fā)現(xiàn)的艱難。
3、課件展示恩吉爾曼的水綿實驗
引導學生討論分析:
A、這個實驗在設計上有什么巧妙之處?
(1)選用水綿作為實驗材料,不僅具有細而長的帶狀葉綠體,而且葉綠體螺旋狀地分布在細胞中,便于觀察和分析研究。
(2)將臨時裝片放在黑暗且沒有空氣的環(huán)境中,排除了環(huán)境中光線和氧氣的影響,從而確保實驗能夠正常地進行。
(3)選用極細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細菌進行檢測,從而能夠準確地判斷出水綿中釋放氧的部位。
(4)進行黑暗和曝光對比實驗,從而明克實驗結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B、這個實驗給了你什么啟示?設計實驗時應注意哪幾個問題?
師生共同總結,實驗設計要注意的問題:
要有對照組和控制單一變量
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體會科學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學習科學家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4、簡介同位素標記法
(三)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證明:氧氣到底來自于水還是二氧化碳
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掌握同位素標記法的原理,培養(yǎng)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分析總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四)布置作業(yè)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2
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
1、理解綠色植物是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
2、實驗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3、闡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4、嘗試設計實驗方案,掌握操作技能。
。ǘ┻^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讓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知識的發(fā)生過程,認識綠葉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是淀粉,理解光合作用發(fā)生的場所和產物的判定方法及其原理,從中歸納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ㄈ┣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索,明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物的情感。
重點和難點
1、探索綠葉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
2、為確保實驗順利進行,對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四、教法
多媒體教學法;實驗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活動:請同學列舉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分析這些食物與綠色植物的關系。學生發(fā)現(xiàn),人們的食物都直接或間接來自于綠色植物。
置疑:“植物體由一棵小苗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中自身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從何而來?”“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是什么?如何檢驗呢?”“綠葉制造有機物需要什么條件嗎?怎樣證明?”以此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引導學生聯(lián)想小學自然課的內容,自己找出答案:植物體內有機物來源于植物體的光合作用
。ǘ┨骄繉嶒灐G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審視探究課題,引導學生說出探究實驗的變量,如何控制變量,怎樣設置對照實驗。然后,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最后,對照課本上的方法步驟,分析每一步操作的原因。
播放實驗視頻
分析試驗結果
1、同樣是天竺葵,葉片見光部分變藍了,說明了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一種使碘液變藍的有機物——淀粉
2、遮光部分未變藍,說明綠葉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是——光。
。ㄈw納總結
1、從實驗題目中體會光合作用的三個重要因素——綠葉、光、有機物
2、總結光合作用的概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3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使學生了解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過程。
2、使學生了解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顏色及其吸收的光譜;初步學習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濾紙上的分布。
3、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實質、總反應式、光反應、暗反應的具體過程、光反應與暗反應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及光合作用的意義。
4、應用所學的光合作用的知識,了解植物栽培與合理利用光能的關系。
二、能力方面
1、通過葉綠體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初步訓練學生的實驗室操作技能及相關儀器、藥品的使用能力。
2、通過探討光合作用的氧來源,初步訓練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3、通過分析、討論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具體過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
1、通過學生對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意義的理解,增強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2、通過學生討論“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作物產量”這一問題,加強對科學、技術、社會(STS)的關注。
教材分析
因為光合作用在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以及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本節(jié)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教材這一節(jié)主要講述了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過程、葉綠體和其中的色素(并且安排了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學生實驗)、光合作用的過程、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以及植物栽培與光能的合理利用。義務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經講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礎知識,安排了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本節(jié)在此基礎上,更加深入地從產物和場所等方面講述了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過程中的幾個著名的實驗;講述葉綠體和其中的色素、讓學生學會提取和分離葉綠體色素。
一、教材首先向學生展示了人類研究光合作用這種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理過程的艱苦歷程,同時介紹了在研究光合作用過程中的幾個著名實驗,如:1771年,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證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氣實驗;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淀粉的實驗;1880年,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證明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并從葉綠體放氧的實驗;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的實驗。介紹這些實驗的目的是使學生懂得實驗是探究生物科學的基本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不斷探求新知識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二、葉綠體中的色素是本節(jié)的重點,實驗是本節(jié)的難點。
學生必須在搞清楚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及其吸收光譜,基粒片層結構的垛疊形式、色素在片層上的分布、基粒和基質的關系基礎上,才有可能深刻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及其相互關系。
教材在介紹葉綠體中的色素時,設計了一個學生實驗,即《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使學生易于對葉綠體色素有一個感性認識。本實驗可以在講授完葉綠體色素后作為驗證實驗處理,也可用于葉綠體色素的探究實驗;另外教材中葉綠體中各色素的吸收光譜也可作為課上學生討論葉綠體色素生理作用的探究課題處理。
三、教材中光合作用的過程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也是本節(jié)的難點。
1、其中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即概括出了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產物及氧氣的來源,但是,該反應式不足以表示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因此,教材以圖解的形式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光合作用的兩個重要過程,即光反應和暗反應。
2、光反應階段
教材中光反應階段可概括為光反應場所和光反應過程兩個方面。
。1)光反應場所:葉綠體基粒片層結構的薄膜(類囊體)上進行。
。2)光反應過程:光反應的本質是由可見光引起的光化學反應,可分為兩方面內容:
、偎墓饨夥磻和ㄟ^光合色素對光能的吸收、傳遞,在其中部分光能作用下把水分解為氫和氧,氧原子結合形成氧氣釋放出去,氫與NADP結合形成NADPH,用[H]表示,叫做還原性氫,作為還原劑參與暗反應。
②ATP的合成反應:另一部分光能由光合色素吸收、傳遞的光能轉移給ADP,結合一個磷酸形成ATP,也就將光能轉變成活躍的化學能儲存在高能磷酸鍵上。
3、暗反應階段
教材中暗反應階段也可概括為暗反應場所和暗合應過程兩個方面。
。1)暗反應場所:葉綠體基質中進行。
。2)暗反應過程:暗反應實際上是一個由多種酶的催化才能完成的酶促反應,光對暗反應沒有影響。主要包括三個步驟:
、俣趸嫉墓潭ǎ阂粋二氧化碳分子與一個五碳化合物分子結合形成兩個三碳化合物分子,這個反應的作用在于使反應活性不高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
、谌蓟衔锏倪原:在有關酶的催化下,一些三碳化合物接受光反應產生的ATP分解時釋放的能量并被光反應產生的[H]還原,經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形成糖類,一部分氨基酸和脂肪也是由光合作用直接產生的。
、畚逄蓟衔锏脑偕毫硪恍┤蓟衔飫t經復雜的變化,又重新生成五碳化合物,從而使暗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不斷地進行下去。
4、教材中光合作用的意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歸納: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有機物的來源; 光合作用是生物生命活動所需要能量的來源;光合作用可調節(jié)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光合作用在生物的進化具有重要作用,即:使無氧呼吸進化為有氧呼吸成為可能,同時為水生生物進化到陸生生物創(chuàng)造了條件。
教材在最后總結道:“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能量和物質代謝”,充分概括光合作用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地位。
5、植物栽培與光能的合理利用是教材的選學內容,其目的是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技術、社會(STS)的理念,這部分內容易于調動起學生的討論熱情。
教法建議
1、引言
因為與光合作用相關的問題涉及面非常廣泛,尤其是一些廣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所以本節(jié)可引入的話題很多,如可從全世界面臨的一些生態(tài)危機,如糧食、化石能源、環(huán)境污染等,或從花卉、農作物、果蔬的栽培方法或增產的措施;或從一些自然災害,蝗災、沙塵暴等入手;或動物、植物的同化作用區(qū)別等等方面切入光合作用的。這樣的引入方式,可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可較好地體現(xiàn)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的精神。
2、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
這部分的教學要特別重視,這不僅僅是進行科學史的教育,學生可從科學家二百多年的研究歷程體會到科學發(fā)現(xiàn)的艱難;同時還能感受到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實驗設計的巧妙,如1880年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證明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并從葉綠體放氧的實驗;以及新技術、新理論的發(fā)現(xiàn)和綜合應用在科學發(fā)現(xiàn)中的重要作用,再一次體驗科學、技術、社會的理念。例如,沒有核科學的進展,就不會有放射性同位素示技術,也就不會有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的實驗。
3、引導學生討論葉綠體中的光合色素及其生理功能時,《實驗八 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可以在講授完光合色素后作為驗證實驗處理,也可用于光合色素的探究實驗,這樣做不但可使學生學會有關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還可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同時訓練其實驗探究能力;在引導學生討論葉綠體中各色素的吸收光譜時,教材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譜曲線可作為課本探究的素材,以訓練學生分析曲線的能力。
4、光合作用過程的的教學是本節(jié)的核心內容。教學時可從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入手,或從與初中階段的光合作用總反應式的比較入手,可采用老師講授,或學生討論,或學生根據(jù)總反應式提出光合作用氧來源假設,即水中的氧是來源于水還是二氧化碳,還是共同來源于二者,條件好的班還可讓學生想辦法證明這些假設,以訓練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通過總反應式的分析,應使學生明確光合作用氧來源這一關鍵問題。
在學生理解了光合作用總反應式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確另一個重要觀點,即光合作用是非常復雜的多步反應,總反應式不能表示光合作用具體的進行歷程,這樣很自然地就引入了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過程的學習。
光合作用光反應與暗反應教學時,因為都是較為枯燥的化學反應過程,且又無法在實驗中讓學生看到這些變化,可采取圖解、表解或多媒體動畫的方式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一是樂于接受,二是學生能“親眼看到”物質的微觀化學變化,也降低了理解這部分知識內容的難度。還應引導學生討論光合作用的光反應與暗反應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尤其是二者的聯(lián)系應多加注意。
時間允許的話,還可引導學生討論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進而討論“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徑”,“采取哪些措施提高農業(yè)產量?”等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生物學理論的實際價值,強化學生學以致用、理論聯(lián)系的理念。
5、進行光合作用的意義的教學時,可以在課前自己收集或讓學生收集諸如當今世界面臨的糧食、化石能源、環(huán)境污染、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等資料,課上選擇幾個典型的事例,圍繞光合作用的生態(tài)意義這個中心,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能量和物質代謝”。
6、植物栽培與光能的合理利用的教學,可以綜合性討論題的形式,比如:學生能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出在農業(yè)生產中提高作物產量的具體措施嗎?這樣的問題容量使學生有更大的想象和思維的空間,也易于在高中學生中展開討論。
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 第三節(jié) 光合作用
【教學重點】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過程;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顏色及其吸收的光譜;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濾紙上的分布;光合作用的概念、實質、總反應式、光反應、暗反應的具體過程;光反應與暗反應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及光合作用的意義;植物栽培與合理利用光能的關系。
【教學難點】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濾紙上的分布;光反應與暗反應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及光合作用的意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手段】板圖、掛圖、多媒體課件、實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引言
本節(jié)可引入的話題很多,如:
①可從全世界面臨的一些生態(tài)危機,如糧食、化石能源、環(huán)境污染等入手;
、诨驈幕ɑ堋⑥r作物、果蔬的栽培方法或增產的措施入手;
③或從一些自然災害,蝗災、沙塵暴等入手;
、芑騽游铩⒅参锏耐饔脜^(qū)別等等方面切入光合作用;
、葸可通過教材提供的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所列舉的幾個著名實驗為切入點進入光合作用的學習,其中較易作為切入點的實驗有:德國科學家薩克斯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淀粉的實驗(學生在初中就做過);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證明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場所,且氧由葉綠體釋放出來的實驗;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的實驗。
教師應特別重視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因為通過分析科學家對光合作用的研究歷程,學生可以不僅了解到放射性元素示蹤技術在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從中也可以深切體會到技術的發(fā)現(xiàn)和應用,特別是物理、化學技術的使用對生物學起到的推動作用,因此有人說“技術是人類延長了的手臂”。
2、葉綠體及其光合色素
用板圖或掛圖顯示出葉綠體結構模式圖,提問復習葉綠體的亞顯微結構,教師應適時指出,光合作用所以能在葉綠體中進行一是由于其中含有催化光合作用的酶系,這些酶分布在葉綠體的基質中和片層的薄膜上;二是在基粒片層的薄膜上,有吸收轉化光能的`色素,這樣就引出了葉綠體上的光合色素這一教學內容。
。1)學生做《實驗八 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可作為探究實驗,也可作為驗證實驗,但實驗過程都應讓學生自己看書總結,之后引導學生討論下面的問題:
、佟跋胍龊谩度~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學生應注意哪些問題?
這個實驗是高中生物學實驗難度較大的一個,涉及的藥品多,實驗原理復雜,實驗操作也較煩瑣,而且實驗現(xiàn)象也不是很明顯。如何才能順利地完成這個實驗呢?下面就這個實驗要注意的問題做一些說明。
提取光合色素過程中,關鍵是速度。提取光合色素過程中,因為光合色素都是脂溶性的,因此用丙酮這種有機溶劑作為提取液,因為丙酮易揮發(fā)且有一定毒性,因此提取過程要速度要快,同時提取液要用膠塞塞好,以防止其揮發(fā);利用二氧化硅硬度極大的特點,其粉末可增加研磨時磨擦力,加快研磨的速度;又因為葉綠素容易破壞,因此需要保護,而碳酸鈣的作用是防止葉綠素被破壞;把綠葉剪碎的目的也是為了加快研磨速度。
劃濾液細線是本實驗的結果明顯清晰的關鍵。濾液細線必須待第一次完全干燥后才能劃第二遍,重復次數(shù)可多一些,濾液細線要齊、細、顏色深,其中齊更重要一些。
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時,特別要注意濾液細線一定要處于層析液的上面,否則光合色素會溶解于層析液中,而不會沿層析液向上擴散、分離,這會使實驗效果極差,甚至不發(fā)生分離,導致實驗無效;另外,層析液是石油醚、丙酮、苯等有機溶劑的混合液,具有揮發(fā)性且有毒,要注意密閉。
正常的實驗現(xiàn)象從上到下應為:胡蘿卜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葉綠素(b),一般可看到下面三種色素,最上面的胡蘿卜素如果操作不適當效果可能不很明顯。
還有這個實驗過程用了有毒的有機藥品,因此實驗后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凈。
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教師總結光合色素的種類、色素顏色、色素的吸收光譜及在濾紙條分布。
、趯W生實驗結束后,教師可給學生演示葉綠體的色素吸收光譜的現(xiàn)象。方法是:用紅、橙黃、綠、藍紫色的薄膜,分別遮住同一光源。把盛有葉綠體的色素提取液的試管,分別放在紅、橙黃、綠、藍紫色光前、讓學生觀察這些光透過色素提取液的情況?擅黠@地看到紅和藍紫色光透過的較少(暗),橙黃和綠色光透過的較多(亮)。引導學生分析這些現(xiàn)象,得出葉綠體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在此基礎上,出示教材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譜曲線,引導學生分析曲線含義,總結光合色素吸收光波的不同特點。
、劢處熯可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葉綠體結構特點與其光合作用功能相適應的特點,例如:與光合作用有關的各種酶集中分布于葉綠體中,有利于光合反應高效地進行;再如,葉綠體內的片層薄膜,垛疊成基粒,每個基粒由10~100個片層結構組成,這樣的結構可增大葉綠體內的膜表面,擴大色素的附著面,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
(2)有條件的學;虬嗉夁可引導學生對色素、光合色素有關的問題做較為深入的討論,比如可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賹W生知道我們平常吃的韭黃和蒜黃是怎么培育出來的嗎?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植物葉綠素合成時的條件問題。
葉綠素是光合色素中最重要的一類色素。綠色植物的葉綠體中有四種色素,綠色植物只在光下才能合成葉綠素,這樣學生已經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韭黃、蒜黃是在黑暗條件下培育出來的,因為植物此時不能合成葉綠素,只能長成黃化苗,而黃化苗的薄壁細胞比較多,所以吃起來比較嫩,口感比韭菜、蒜苗好一些。但要注意,植物不能長期處于無光條件下,這個道理學生應該是明白的。
葉綠素的形成除了有光照之外,還與什么因素有關呢?葉綠素是一種較復雜有機化合物,其中心存在一個鎂離子,因此葉綠素的形成還與鎂這種礦質元素有關,沒有鎂,葉綠素也是形成不了的。
、谌绻寥蓝唐谌辨V,植物的葉片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呢?
可給學生適當?shù)奶崾,鎂與葉綠素是以不穩(wěn)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學生可以想一想我們在植物礦質代謝中學習的內容,還記得嗎?有兩類礦質元素可以移動,一是像氮、磷、鉀這樣以離子態(tài)運輸?shù)牡V質元素,還有一就是像鎂這樣與不穩(wěn)定化合態(tài)存在的礦質元素;另一類礦質元素不能自由地在植物體內移動,如鈣、鐵這樣以穩(wěn)定難溶的狀態(tài)存在的化合物。能移動的礦質元素才能被重復利用,而且這些礦質元素一般都運輸?shù)街参矬w生長比較活躍的地方,如莖尖、芽尖、幼葉等處。因此土壤中短期缺乏鎂這種可移動的離子時,整個植物體中的葉片受損傷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此時老葉先受損變黃,而幼葉暫時不會受到缺鎂的損傷,依然鮮綠。反之,如果土壤中缺乏的是鈣、鐵這些不能移動的離子,植物體首先受損傷的則是新葉。
、蹨\海中自上而下為什么會出現(xiàn)綠藻、褐藻、紅藻等藻類植物的分層分布現(xiàn)象?
這也是一個和光有關的生物學問題。
我們平常看到的物體的顏色實際上是這個物體反射的光,如學生看到葉片是綠色,說明葉片反射綠光,而吸收了其它色光;學生看到一個物體是白色的,說明這個物體不吸收任何光,并全部反射回來;學生看到一個物體是黑色的,說明這個物體把所有光都吸收了,沒有反射任何光。這是理解這個問題的關鍵。通過上面的分析學生可能已經知道,綠藻反射了綠光;褐藻反射了黃光,而紅藻反射了紅光。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4
教學目標
1、了解釋綠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等有機物
2、探究光是綠葉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教學策略
學情分析
1、七年級同學對生物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參與性強、討論積極性高,愿與同學合作探究學習,敢于大膽質疑。
2、雖然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和知識儲備,如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知道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對光合作用也有所了解。但由于是起始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尤其是動手實驗能力、社會實踐能力不足,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會有一定的困難。
3、學生還沒有十分熟悉實驗室一些常見儀器的使用方法,有些實驗儀器學生第一次涉及,如酒精燈的正確使用等,需要課前培訓部分學生以利于探究實驗的順利進行。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
教學過程
課前教學準備
課前由實驗小組的同學與教師共同進行
(1)實驗器材的準備
。2)選擇健壯的天竺葵或其它葉片綠而薄的植物兩盆,一盆在暗處放置24小時一盆放置在光下。一盆銀邊天竺葵或其他銀邊植物。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教師講述:寧夏靈武是優(yōu)質大棗基地,全國許多地方人們喜歡吃靈武大棗,摘棗子、采蘋果,還可以體驗一把挖土豆的'樂趣。那你知道土豆中主要含什么有機物嗎?
探究一:土豆中含有淀粉嗎?
提示學生回憶:饅頭成分的鑒定?由此學生可聯(lián)想到淀粉的鑒定方法。遇碘變藍。
學生分組實驗:學生向土豆切面上滴加碘液,觀察現(xiàn)象。
結論:含有淀粉
探究二:土豆中的淀粉來源于哪呢?
土豆中的淀粉是從哪來的呢?土豆生長在什么地方?土中,土豆是不是直接從土中吸收的淀粉呢?我們看看土中有無淀粉。
演示實驗:學生向土壤溶液中滴加碘液,觀察現(xiàn)象。
結論:不是來源于土壤,可能來源于葉片。
探究三:綠葉的哪里含有淀粉嗎?
1、試驗要先放好裝置,再點酒精燈;
結束后要先撤酒精燈,(葉色變黃),再用試管夾將大燒杯連同內部裝置一起取下;
2、使用酒精燈不能近距離圍觀。
。ǘ┮龑嶒炦^程:實驗裝置的裝配
1、將大燒杯倒入適量清水;
2、將小燒杯(小錐形瓶)倒入少量酒精;
3、將葉片放入小燒杯(小錐形瓶)中;
A:普通天竺葵;B:銀邊天竺葵
4、將盛有酒精葉片的小燒杯(小錐形瓶)緩緩放入大燒杯中
5、架好三腳架,放上石棉網(wǎng),將大燒杯放在石棉網(wǎng)上
6、點燃酒精燈,將酒精燈緩緩推至三腳架石棉網(wǎng)下方加熱大燒杯
。ㄈ┙o出實驗步驟:
1、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小錐形瓶)隔水加熱,使葉綠素溶解,至葉片變黃色
A:普通天竺葵(見光,遮光)
B:銀邊天竺葵
2、用清水漂洗葉片,再把葉片放到培養(yǎng)皿里,滴加碘液
3、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掉碘液觀察葉色變化
觀察實驗過程并針對實驗步驟進行提問,觀察動手得到結果
分析實驗結果:遇碘變藍。
實驗結論:綠色植物的綠色部分見光后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親自動手參與實驗并得出結論后對實驗前的疑問進行解答,并對實驗提出改進的方案。
教學反思
1、遵循上述的教學設計,符合《課程標準倡導的》“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倡導探究教學”為指導思想,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放手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
2、在活動中教師鼓勵評價讓學生在一種寬松、自主、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感到教師是他們最有力的支持者,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自由地表現(xiàn)其探究欲望和探究行動。
3、這是一節(jié)實驗探究課,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課堂不是很有序嚴謹,各種偶發(fā)情況都會發(fā)生,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備好課上好課而且備好學生。
3、這節(jié)課的教學秩序我做的了調整,引課從身邊的實例講起,讓學生體到知識離生活很近。舍棄了閱讀經典的海爾蒙特實驗引發(fā)的思考,但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去討論,想想議議,去設計,啟迪創(chuàng)新。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5
[教學目標]
1、目標
①概述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的原理,并說出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诮忉尮夂献饔玫墓夥磻捣磻^程及相互關系;
③說明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2、目標
嘗試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huán)境因素,科學研究的一般。
3、德育目標
通過對光合作用的學習,培養(yǎng)熱愛綠色植物和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光合作用的過程,理解光反應與暗反應的過程比較。
2、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課 時]
3課時
一、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
年代 科學家 實驗設計思路及現(xiàn)象 結論
1771年 普里斯
特利 點燃的蠟燭與綠色植物放在密閉玻璃罩內,現(xiàn)象是______ __
小鼠與綠色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
1779年 根豪斯 把帶葉枝條放到水中,光下 ,暗處 .
1864年 薩克斯 把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目的是____________,
然后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氣
處理葉片,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
1880年 恩吉
爾曼 水 綿 黑暗、沒有空氣
好氧細菌 顯微鏡觀察
完全曝光→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
極細光束照射葉綠體→現(xiàn)象__ __
1940年 魯賓
和卡門 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18O,CO2→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
H2O,C18O2→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
1948年 卡爾文 用14C標記CO2追蹤光合作用過程中碳的行蹤,
發(fā)現(xiàn)
二、光合色素與光能捕獲
1、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葉綠體,是因為其中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 和 。其中酶分布于 。
色素的分布于: ;
色素的作用: 、 、 光能 。
2、葉綠體中色素的分類:
葉綠素a: 色
葉綠素: 主要吸收 光
葉綠素b: 色
、凵胤N類
胡蘿卜素: 色
類胡蘿卜素 主要吸收 光
葉黃素: 色
[思考與討論]
(1)為什么夏天綠油油的樹葉到秋天會變黃?
(2)葉綠體中色素的形成需哪些條件?
[實驗]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
三、光合作用的過程
1、光合作用的概念:
植物通過 ,利用 ,把 和
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 的過程。
2、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
3、光反應與暗反應的比較
光反應 暗反應
部位
條件
反應物
物質變化
能量變化
產物
兩階段的關系
實質
例題:下圖是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請對圖仔細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代表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 _ 高中地理。
(2)圖中B是________,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來自于______ __。
(3)圖中C是________,它被傳遞到葉綠體的________部位,用于________。
(4)圖中D是________,在葉綠體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來自__ ______。
(5)圖中E是________;
(6)圖中F是________,它是由CO2和________結合后形成。
(7)圖中H是________,此階段是在葉綠體的________上進行的;Ⅰ是________,此階段是在葉綠體的________中進行的。
(8)由F到J稱為______ __;由G到F稱為__ ______。確切地說,
J代表____ ____。
四、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
1、農業(yè)上通過提高光能利用率來提高糧食產量,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方法有:
2、影響光合作用強度(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練習]
1、在光合作用實驗里,如果所用的水中有0.2%的水分子含18О,二氧化碳中有0.68%的二氧化碳分子含18О。那么,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中,含18О的比例為
A.0.20% B.0.44% C.0.64% D.0.88% ( )
2、下圖所示,某植物上的綠葉經陽光照射24小時后,經脫色并用碘液處理,結果有錫箔覆視部位不呈藍色,而不被錫箔覆蓋的部位呈藍色。本實驗證明 ( )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诠夂献饔眯枰
③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
、芄夂献饔梅懦鲅鯕
、莨夂献饔弥圃斓矸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補充] 化能合成作用
綠色植物以光能為能源,以二氧化碳和水為原料合成糖類,糖類中貯存著由光能轉換來的能量。因此綠色植物屬于自養(yǎng)。相反,人、動物、真菌及大多數(shù)細菌,細胞中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它們只能利用環(huán)境中現(xiàn)成的有機物來維持自身生命活動,它們屬于異養(yǎng)。
除了綠色植物,自然界中少數(shù)種類的細菌,雖然細胞內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能夠利用體外環(huán)境中的某些無機物氧化分解時釋放的能量來制造有機物,這種合成作用叫化能合成作用,這些細菌也屬于自養(yǎng)生物。例如,生活在土壤中的.硝化細菌能利用土壤中的氨(NH3)氧化成亞硝酸(HNO2),進而將亞硝酸氧化成硝酸(HNO3)。硝化細菌能夠利用這兩個反應中釋放的能量,將二氧化碳合成糖類,這些糖類可供硝化細菌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
[校本作業(yè)]
1、下圖為用分光光度計測定葉片中兩類色素吸收不同波長光波的曲線圖,請判定A和B分別為何種色素 (A )
A.葉綠素、類胡蘿卜素 B.類胡蘿卜素、葉綠素?
C.葉黃素、葉綠素a D.葉綠素a、葉綠素b
2、關于“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C )
A.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
B.葉綠體中色素能夠分離的原因是在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研缽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鈣和綠葉后直接用杵棒進行研磨,不用作任何處理?
D.濾液細線要畫得細而直,避免色素帶間的部分重疊
3、.普里斯特利把一只小白鼠和一盆植物一同放到一個玻璃罩內,結果小白鼠和植物都能存活很長時間。但后來有人重復這個實驗,卻有的能,有的不能。以下關于這一現(xiàn)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該實驗并不科學,沒有可重復性
B.該實驗的成功與否,要看是否將裝置置于陽光下?
C.該實驗說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與小白鼠需要的氧達到了平衡
D.該實驗說明光合作用需要的CO2與小白鼠呼出的CO2達到了平衡
4、下列關于光合作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
A.光反應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進行,暗反應在葉綠體的基質中進行?
B.光反應需要光,不需要酶,暗反應不需要光,需要多種酶?
C.當對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以后,暗反應也馬上停止?
D.光反應分解水生成O2,暗反應消耗O2生成水
5、如圖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光合作用強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C點與B點相比較,葉肉細胞內的C3、C5、ATP和[H]的含量發(fā)生的變化依次是 ( C )
A.升、升、升、升
B.降、降、降、降
C.降、升、升、升
D.升、升、降、降
6、科學家研究CO2 濃度、光照強度和溫度對同一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得到實驗結果如右圖。請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D )
A.光照強度為b時,造成曲線 Ⅱ 和 Ⅲ 光合作用強度差異的原因是CO2 濃度不同
B.光照強度為 c 時,造成曲線Ⅰ和Ⅱ光合作用強度差異的原因是溫度不同?
C.光照強度為a~b時,曲線Ⅰ、Ⅱ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強度為a~c時,曲線Ⅰ、Ⅲ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升高而升高]
7、圖甲表示某種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強度影響的變化曲線,圖乙表示某種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光合速率受CO2濃度影響的變化曲線。a點與c點相比較,c點時葉肉細胞中C3的含量 ;b點與c點相比較,b點時葉肉細胞中C5的含量
A.高、高 B.低、基本一致
C.低、高 D.高、基本一致
8、如圖為光反應、暗反應聯(lián)系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物質:?
a ,b ,c ,d
(2)如小麥在適宜條件下栽培,突然將d降至極低水平,則小麥葉片中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會突然減少,其原因是 ;若降低d的同時,又停止光照,則不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其原因是 。
(3)若對某植物作如下處理:(甲)持續(xù)光照10分鐘,(乙)光照5秒后再黑暗處理5秒,連續(xù)交替進行20分鐘。若其他條件不變,則在甲、乙兩種情況下植物所制造的有機物總量是 ( )
A.甲多于乙 B.甲少于乙 C.甲和乙相等 D.無法確定
答案 (1)O2 ATP [H] CO2 (2)CO2固定減弱 C3還原也減弱 (3)B
9、下圖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與環(huán)境因素之間的關系,請據(jù)圖回答:
(1)甲圖表示在光照弱的情況下,光合作用隨 的增加成正比增加,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此時影響光合作用的過程是 階段
(2)從圖甲可見,光照強度超過某一強度時,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且有穩(wěn)定發(fā)展的趨勢,這種變化主要決定于 ,此時光合作用的 階段受到限制
(3)圖乙中C點表示光照強度為B時,是植物生長的 ,出現(xiàn)CD段的原因是
(4)請在圖甲中繪制50℃時植物光合作用速度變化的曲線
(5)根據(jù)圖甲,在圖乙繪制光照強度為A時,不同溫度下光合作用速率變化曲線。
答案
(1)光照強度 光反應
(2)溫度 暗反應?
(3)最適溫度 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4)如圖
(5)如圖?
10、圖甲和圖乙表示某植物在適宜的CO2條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與環(huán)境因素之間的關系,圖丙是光合作用圖解。請據(jù)圖回答:
(1)由甲圖可見,B點光合作用的速率主要受 的限制,此時主要影響丙圖中 等過程(填序號)。
(2)乙圖表示光照強度為甲圖中的B點時,植物光合速率的變化曲線。乙圖中曲線后段出現(xiàn)下降趨勢的原因是 。
(3)丙圖中 吸收的光能將用于 過程(填序號);過程⑥的反應物還包括來自光反應的 。
答案 (1)溫度 ④⑤⑥ (2)溫度過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3)光合色素 ③④ [H]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6
教學目標
1.了解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及作用、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
2.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總反應式。
3.掌握光合作用的過程及圖解。
教學重點、難點
光反應和暗反應的生理過程。
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場所與條件、物質與能量轉換的關系。
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教師點評強化,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氧的過程。其中的有機物通常是葡萄糖,進而可以合成蔗糖或淀粉(即單糖可以合成二糖或多糖)等。
(二)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顏色和作用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中進行,請大家注視屏幕,回憶葉綠體的亞顯微結構,用鼠標依次點擊葉綠體的各個結構,讓同學回憶葉綠體是由外膜、內膜、基質和基粒幾部分組成,同時啟發(fā)學生進一步聯(lián)想,葉綠體中“色素分子”和“多種酶”分布的位置。再點擊鼠標,畫面上依次顯示基粒及片層結構和基質的閃動,反映色素分子和酶的分布位置。這些色素分子和酶與葉綠體的光合作用有密切的'關系。通過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可知,葉綠體中的色素有兩類四種(熒屏顯示):
提問:既然葉綠體中有四種色素,為什么生物的葉片大都呈綠色?
學生討論后小結:(略)
讓白色的自然光通過葉綠體色素的酒精提取液,將透過的光用三棱鏡散射,發(fā)現(xiàn)光柵上紅光和藍紫光處呈暗帶,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是為什么?
葉綠體中的色素能吸收太陽光,其中類胡蘿卜素吸收藍紫光,葉綠素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葉綠素分子比類胡蘿卜素分子多吸收紅光,它的吸光能力要強些,同時它還能利用光能使水分解。
光合作用包括一系列的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它是怎樣產生氧氣、制造有機物的呢?下面,讓我們共同來討論光合作用的生理過程。
(三)光合作用的過程
請同學讀書P·62-P·63,思考并總結第一階段的相關知識。請學生回答:
屏幕顯示,光合作用過程表解,表中各項答案空缺,待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對學生回答點撥、指正,屏幕再分步顯示答案。
請按表格的要求比較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光反應
(1)部位:葉綠體片層結構薄膜上。
(2)條件:需光、H2O、色素分子和酶。
(3)物質變化:水的光解:2H2O→4[H]+O2
(4)能量轉換:光能→ATP中的活潑的化學能
教師小結性重述,并聯(lián)系表中的知識,邊講邊板畫光反應連環(huán)圖(教材P·64圖21)。
2.暗反應:學生再次讀課文P·65,依次回答以下四個知識點。屏幕顯示方法同光反應。
(1)部位:葉綠體基質中。
(2)條件:需多種酶和CO2
(4)能量轉換:ATP中的活潑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的穩(wěn)定的化學能。
教師小結性重述,仍密切聯(lián)系表中有關暗反應的知識,邊講邊板畫暗反應連環(huán)圖,強調暗反應的條件需多種酶催化,在有光或無光條件下都可以進行;同時簡要說明C3得到氫叫還原。
此過程又叫卡爾文循環(huán),是卡爾文用十年時間研究發(fā)現(xiàn)的,任何科學發(fā)現(xiàn)都是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的結果,所以同學們對待學習要有不斷努力、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
學生總結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lián)系,教師引導,主要把握: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了還原劑[H]、能量ATP;暗反應是光反應的繼續(xù),最終完成了把無機物化合成有機物,把光能儲存在有機物的過程。
此時,表內內容填寫完成。
(三)布置作業(yè)
1.在正常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當突然改變某條件后,發(fā)現(xiàn)葉肉細胞內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則改變的條件是 [ ]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的濃度
C.升高CO2的濃度
D.降低CO2的濃度
2.暗反應是否必須在夜間黑暗條件下進行?
參考答案:1.A; 2.不是,暗反應和光反應幾乎是同時發(fā)生,暗反應中的“暗”的含義是不利用光,在有光條件下能夠正常進行。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7
一、設計思路:
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識和實驗,是生物學的重要內容。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同時本節(jié)中又有重要的科學方法教育內容,如學習設計探究實驗,控制單一實驗變量,利用對照實驗結果得出科學實驗結論。利用學生的樂于動手實驗的特點,引導組織學生,積極進行討論交流設計探究實驗,本節(jié)課利用探究實驗的幾個步驟作為主線,層層深入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實驗,從中獲得探究實驗設計的經驗,經歷實驗探究的過程,歸納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和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的結論。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知道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2、能力方面:會利用探究實驗的方法解決問題;能夠靈活運用對照實驗的方法。
3、情感方面:確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養(yǎng)成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習慣;樹立利用實驗的方法探求知識。
三、教學重點:
1、設計探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的實驗;
2、設計“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的探究方案。
四、教學難點:
1、設計探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的探究方案。
2、探究實驗的實驗操作過程。
五、教學方法:
實驗法、討論法、講解法。
六、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經過暗處理和光照以后的葉子、酒精燈、大小燒杯、三角架及石棉網(wǎng)、培養(yǎng)皿、碘液
七、課件設計思路:
利用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為主線貫穿始終。
八、教學過程:
。ㄒ唬┻\用生活事例,引出學習課題
很高興和同學們共同探討生物的奧秘。大家請看大屏幕:屏幕上所展示的是我們經常吃到食物,它們里面蘊藏著許許多多的營養(yǎng)物質,這些營養(yǎng)物質來自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研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觀察分析課件,提出探究問題
師:大家看(課件)這是我們平時所吃的土豆,你知道它里面含有哪些營養(yǎng)物質嗎?
生:蛋白質、淀粉等。
師:這些營養(yǎng)物質都是由光合作用產生的嗎?
生:是(不是)。
師:是,不是,我們需要用實驗的方法來探索。
生:實驗的方法。
師:對,我們就利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來研究其中的一種營養(yǎng)物質----淀粉是不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提到光合作用,從字面上來看你認為它應當在什么條件下進行?
生:有光的條件下。
師:我們再作出一個大膽的假設: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同時我們利用實驗來研究光合作用的其中一種產物。(出示課件)
(三)展示實驗材料,制定實驗方案
設計方案:出示君子蘭、天竺葵、槐樹的圖片,讓學生分析應當選取哪一種材料。
提供給學生酒精、碘液等物質的性質以及一些小的幫助,學生合作作出實驗計劃,小組交流合作作出合理的實驗方案。(大約5分鐘)
。ㄋ模┬〗M交流討論,完善展示方案
交流方案:找取2、3組談談他們自己的方案,同時要求其他組對比看與自己的方案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可以為自己利用。交流結束后師總結出一個最科學的實驗方案。(利用課件向全班同學演示)
(五)合作探究實驗,剖析疑難困惑
實施方案:
教師利用課件提出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學生分組合作動手實驗操作。
由于加熱酒精脫色時間大約10分鐘,指導學生開始試驗操作后,用課件展示思考題:
1怎樣才能避免葉中原有淀粉對實驗的影響?
2用黑紙片遮住葉片的目的是什么?
3為什么要把綠葉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
4觀看加熱過程你感覺需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5采取什么辦法證明淀粉的存在?
。┓治霈F(xiàn)象結果,歸納實驗結論
觀察現(xiàn)象、分析結果:
師:科學的發(fā)現(xiàn)往往來自于仔細的觀察中,仔細觀察實驗結果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
師: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學生討論總結。
得出結論:(課件)光合作用的產物之一是淀粉;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ㄆ撸┗仡櫶骄窟^程,梳理實驗得失
剛剛我們的實驗很成功,大家再回顧這個實驗的整個過程。開始我們根據(jù)土豆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且我們提出了兩個假設,接著我們通過討論交流作出了一個科學的計劃,實施計劃以后我們看到了現(xiàn)象,經過仔細觀察、分析以后我們得出了結論。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是哪一個?
生答后,師:作出計劃是實驗成功的關鍵。這個實驗我們正是由于有了一個科學的計劃才成功的。對于前面的知識大家學習的效果好不好呢?我來考一考大家。
。ò耍┖献髯灾鞑⒂茫嵘R技能
課堂演練(出示課件)
。ň牛⿻痴勼w驗感悟,發(fā)掘學科新知
1、大家交流交流通過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課堂小結)
學生交流后總結(出示課件)。
2、光合作用的產物不僅僅是淀粉還有其它的物質,它們是什么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課下大家收集關于光合作用的小知識。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8
教學目標:
1.識別綠色植物葉片的結構,說明各部分結構的主要功能
2.解釋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3.說明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4.舉例說出光合作用需要光
教學重點:
1.觀察葉片的結構
2.識別葉片的各部分結構
3.觀察綠葉細胞中的葉綠體
教學難點:
解釋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掌握葉片結構的知識是理解葉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認識基礎。在宏觀世界里,一片綠葉給學生的整體印象比較深刻,而要識別顯微鏡下葉片的結構,分辨不同的葉片細胞,懂得葉片細胞有的含葉綠體,有的不含葉綠體,理解葉片的不同細胞有不同細胞有不同的功能,對于初中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法
教學教具:
顯微鏡、刀片、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培養(yǎng)皿、綠色植物、葉片的橫切面玻片標本、水、葉綠體標本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知道,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促進了農業(yè)生產方式的變革,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那么,光合作用的場所在什地方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
二、新授
T:光合作用需要光,那我們來想一想,在植物中哪一部分能吸收大量的光呢?
S:葉子在植物體中能吸收大量的光。
T:那光合作用應在什么地方進行的呢?
S:在植物的葉子里進行的。
T:哪我們就知道葉子中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ㄒ唬、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參天大樹拔地而起,枝繁葉茂:纖纖小草茁壯成長,生生不息。
綠色植物一般具有葉,中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我們來看一下幾種植物的葉子。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讓學生看幾種植物的葉子。
S:它們都有一個長長的柄和葉片。
T:我們反長長的柄叫做葉柄。
T:同學們,你認為光合作用是在什么地方進行的呢?
S:光合作用是在葉片地方進行。
葉片是葉子和主要器官,下面我們研究一下葉片和結構。
學生實驗:
請大家來練習一下徒手做切片,并且識別一下葉片的結構。
1、學生4人一組,先觀察綠葉。
2、制作葉片切面的玻片標本,
把綠葉放在載玻片上,用手把綠葉按平。
用刀片慢慢的切綠葉,綠葉切的越薄越好。
把切好的綠葉放入有水的培養(yǎng)皿中,使葉片的切片散開。
在培養(yǎng)皿中選擇最薄的切片放在載玻片上,然后蓋好蓋玻片。
3、將制好的玻片標本,入在顯微鏡的低倍鏡下觀察,說出葉片和結構如書上P71圖
綠色植物的葉片一般包括表皮、葉肉、和葉脈三部分。
表皮位于葉片的最外層,分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細胞的外壁常有一層角質層,可以保護葉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葉內的水過度散失。表皮上有一種成對存在的腎形細胞,叫做保衛(wèi)細胞。保衛(wèi)細胞之間的`空隙,叫做氣孔。氣孔是葉片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
葉肉位于上表皮與下表皮之間,一般分為柵欄層和海綿層。柵欄層的細胞排列比較整齊,細胞里含有較多的葉綠體。海綿層的細胞排列比較疏松,細胞里含有較少的葉綠體。
葉脈分布在葉肉之間。葉脈具有輸導水、無機鹽和有機物的功能,還具有支持葉片的功能。
。ǘ⑷~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葉片的葉肉細胞和保衛(wèi)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中又含葉綠素。葉綠素能夠吸收光能,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在生命活動旺盛的綠葉細胞中,葉綠素的含量很多。
學生實驗
觀看綠葉細胞中的葉綠體
學生4人一組,把標本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注意細胞中的綠色部分。
討論:葉片為什么呈現(xiàn)綠色?
葉綠體中的葉綠素,是葉片呈現(xiàn)綠色的主要原因。
葉綠中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沒有葉綠,綠鈀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也需要光。只有在地定強度的光照下,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滿足自身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來源。葉綠素也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因此,生產實踐中,可以利用“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的原理生產韭黃。
三、小結
植物的葉是光合作用的器官,葉中的葉綠體中光合作用的場所,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葉綠素使葉子呈現(xiàn)綠色。
四、作業(yè)
書后思考題、課外探究做上課堂作業(yè)本。
五、社會實踐
1、在生活中尋找不是綠色的植物。
2、到農村菜農家學習如何生產韭黃。
六、答案
一、思考題的答案
1、判斷 (1) ╳ (2)√
2、選擇 (1)B (2)C
二、課外探究指導
韭黃是韭菜在黑暗條件下生產出來的。由于沒有光,葉綠素不能形成,葉片也就不能呈現(xiàn)綠色,而成黃色(選取生長旺盛的韭菜的基部,培育在黑暗條件下,生長出來的新葉的機械組織不發(fā)達,因而韭黃吃起來細嫩可口)。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9
教學目標
1.說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的過程。(重點)
2.說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的意義。
3.說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表達方式。(重點、難點)
學情分析
關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知識,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學的《自然》中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了解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的歷史,說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表達方式。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1)預習本課課文的內容。
(2)查詢書籍、網(wǎng)站、錄像,搜集關于光合作用的應用的知識。
2.教師準備
。1)查詢書籍、網(wǎng)站、錄像,搜集關于光合作用的應用的知識。
(2)制作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的實驗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中國有句諺語是“萬物生長靠太陽”。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植物生長靠太陽嗎?植物靠太陽干什么?(進行光合作用)人們對光合作用的研究開始于17世紀。此后的幾百年間,人們一直堅持不懈地進行研究。到18世紀80年代,美國的科學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獎。光合作用被稱為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學反應。通過介紹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的歷史,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引導學生識別本節(jié)目標。(略)
二、探究過程
關于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過程,課文是通過3個經典的實驗來解釋的。
1.材料一:17世紀,范海爾蒙特的實驗。
學生每6個人一組,進行自學材料一,時間是4min。
教師巡回指導,組織討論,通過問題提示,鼓勵學生合作共同歸納該實驗的結論。要提出的問題有:你能描述該實驗的過程嗎?柳樹增加的質量是多少?而土減少的質量是多少?柳樹增重的原因是什么?本實驗的結論是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范海爾蒙特的實驗過程的課件,描述實驗過程和結論。
2.材料二:18世紀,普利斯特萊的實驗。
投影:“知識準備”:蠟燭燃燒需要氧氣,產生二氧化碳;鼠的呼需要氧氣,產生二氧化碳。
學生每6個人一組,進行自學材料二,時間是7min。
教師巡回指導,組織討論,通過問題提示,鼓勵學生合作共同歸納該實驗的結論。請同學讀課件內容描述a~b,d—f,e—g過程,誰來補充?(a—b在光下,密閉的鐘罩下的植物和燃燒的蠟燭是互利的。d~ f在光下沒有蠟燭,植物無法生存。e~g在光下,沒有植物,蠟燭無法燃燒。)請同學讀課件內容描述a~c,e~h過程,誰來補充?(a—c說明在光下,密閉的鐘罩下的植物和小鼠是互利的`。e~{在光下,沒有植物,小鼠無法生存。)本實驗的結論是什么?(植物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氧氣;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等等)
3.材料三:20世紀,希爾的實驗。
學生每6個人一組,進行自學材料三。時間是3min。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引導學生討論,共得出結論。引導學生觀看課件提出以下問題:你能描述實驗的過程嗎?(取植物的綠色葉片研磨過濾后,放到兩個培養(yǎng)皿中,分別放在陽光下和黑暗中,陽光下的有氣泡產生。)該實驗中,進行了一組對照實驗,對照的變量是什么?實驗的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該實驗的結論是什么?(有光照時,有氣體產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植物在光照下產生氣體;等等)
4.三個實驗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與水,氧氣,二氧化碳,光照有關。請小組討論并完成教科書中第80頁圖6—4光合作用示意圖。 用投影展示圖6—4光合作用示意圖的完成圖,(如下圖)請兩名學生代表講解圖I和圖Ⅱ。(掌聲鼓勵)引導學生對比兩種表達方式的不同點。
參照上圖引導學生分析光合作用的意義。即:植物從外界獲得水和二氧化碳,在體內積累有機物,釋放出氧氣;植物把太陽能變成化學能。
5.用投影展示光合作用的概念,并說出其中的6個要素。請學生討論——嘗試用公式的形式表達光合作用。用投影展示學生總結的公式并請學生代表進行講解。
教師組織學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樣運用光合作用的原理的?模擬植物的光合作用取得那些新成果?各小組相互補充,談一談自己受到的啟發(fā)和感受。
三、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內容,理清思路,實驗證明的光合作用的要素——概念及表達方式——意義和應用。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10
內容摘要
本文提出了生物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三種能力: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
活動與探究
關鍵詞
黑暗處理(因為光合作用需要光,無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黑暗處理消耗掉葉片中原來的淀粉;黑暗處理是實驗中非常關鍵的步驟。) 酒精脫色(色素能溶于酒精,排除色素顏色對實驗結果的干擾;酒精脫色是實驗中關鍵步驟。) 自主與合作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 探究能力(新課程教學理念)
一、學情分析
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查閱背景資料,幫助學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歷史,明確海爾蒙特的實驗證明了水分與植物生長的關系,但都忽略了自然界的其他環(huán)境因素如陽光、空氣對植物生活的影響。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收集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史的資料,組織學生討論:海爾蒙特的實驗證明了什么?忽略了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綠色植物生長所需的物質和能量是從何而來的?陽光、空氣等環(huán)境因素是否與柳樹重量的增加有關?
實驗材料最好是天竺葵,植物,教師可在實驗前1~2天組織學生分組選擇不同的材料,對植物進行暗處理1晝夜,并啟發(fā)學生對這一步驟的目的進行思考。注意實驗材料的處理一定要在正常生長的狀態(tài)下,否則實驗效果不理想。
“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步驟可分為5步:
、侔堤幚;
、谌~片部分遮光后光照3~4 h;
③酒精脫色;
④清水沖洗、滴加碘液;
、萦^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
當進行葉片部分遮光后光照3~4 h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對一片完整的葉部分遮光?讓學生明白,遮光與不遮光是這個實驗中惟一的變量,是導致不同的實驗結果的原因,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酒精脫色時,教師要告訴學生,用酒精脫色是因為葉綠素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酒精是易燃、易揮發(fā)的物質,所以不能直接加熱而選擇隔水加熱。實驗時,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加熱時不能直視燒杯口。當綠葉在酒精中脫至黃白色時,停止加熱,用鑷子將葉片輕輕夾出,用清水沖洗,動作要輕柔,因為酒精脫色后的葉片比較脆,要防止葉片破碎。
在學生進行觀察時,教師要提醒學生將實驗現(xiàn)象記錄在表格里。實驗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和判斷,得出結論。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回憶第3章“鑒定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的實驗,根據(jù)淀粉遇碘液變藍的特性,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葉片的未遮蓋部分遇碘變藍,說明這里產生了淀粉,葉片的遮蓋部分遇碘沒有變藍,說明這部分沒有淀粉產生,所以,綠葉只有在光下才能產生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根據(jù)上述分析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
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學難點:
探究陽光與有機物的關系。
教具及實驗材料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實驗器材,學生實驗設計報告和相關圖片等,教學掛圖。盆栽銀邊天竺葵,黑暗處理后,放置于光下3~4h;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 探究陽光與有機物的關系。
2.能力目標
(1)自主與合作學習:利用各種媒體調查和收集資料,學會鑒別、選擇、運用和分享;
(2)訓練表達能力:嘗試將你獲得的信息表達出來;
(3)活動與探究:通過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陽光)、產物(淀粉),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在探究活動中培養(yǎng)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進一步明確生物圈中的人和動物與綠色植物的密切關系,培養(yǎng)學生保護植物、愛護環(huán)境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
1. 提出問題
教師: 展示多媒體課件(課本P88海爾蒙特的實驗)
教師: 海爾蒙特的實驗證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水分和植物生長的關系。
教師: 海爾蒙特忽略了什么問題?
學生:陽光。
教師:還忽略了什么問題?
學生:空氣。
教師:根據(jù)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樣的問題呢?
學生:柳樹生長所需的物質和能量究竟是從哪里來的?陽光、空氣等環(huán)境因素是否與柳樹重量的增加有關?今天開始學習的新內容:光合作用
(顯示板書:第1節(jié) 植物的光合作用)
2.解決問題
【師生互動】
教師: (板書:1.探究陽光與有機物的關系)
學生:每組同學按照實驗提供的材料完成實驗。
教師:哪位同學能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出實驗過程嗎?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
①暗處理;
、 葉片部分遮光后光照3~4h ;
、劬凭撋 ;
、芮逅疀_洗、滴加碘液;
、萦^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
教師:為什么要對一片完整的葉片部分遮光?
學生:不知道。
教師:遮光和不遮光是這個實驗的唯一變量。
教師:為什么用酒精脫色?(葉綠素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教師: 淀粉遇碘呈什么顏色?
學生: 藍色
教師:葉片遮光部分呈什么色?
學生:不變藍色。
教師:為什么不變藍色?
學生:沒有產生淀粉。
教師: 未遮光部分呢?
學生: 藍色
教師: 通過實驗你看到藍色了嗎?
學生: 看到了。
教師: 根據(jù)你的實驗現(xiàn)象,能說明什么問題?
學生:綠葉在光下合成了淀粉。
教師: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你們能得出什么結論?請第一組同學說出你們的結論。
學生: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與光有關。
教師: 總結給出結論:光合作用的條件、產物分別是光和淀粉。
【討論、交流】
(1)實驗前,將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再移到陽光下照射3~4h,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讓學生說出本組的討論結果。
教師小結:對實驗植物暗處理,葉片中原有的淀粉一部分在葉片自身的生命活動中被消耗掉,另一部分運送到植物的其他器官儲存或利用,實驗時測到的淀粉是葉片細胞新制造出來的,這樣使實驗結果更科學。
七年級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2)家里種植的花草如果長時間放在黑暗處會死去。小麥在灌漿的時侯遇到陰雨天
天氣,就會造成減產。你能說說其中的原因嗎?
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讓學生說出本組的討論結果。
教師小結:實驗中葉片被遮光的地方不能制造淀粉,說明光照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條件,如果植物長時間得不到光照,就不合成自身生命活動必需的有機物,所以家養(yǎng)花草長期放在黑暗處會死去,小麥灌漿時遇到陰雨天會減產。
教師:請同學閱讀(課本P90的一段文字)
教師:什么叫光合作用?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機物,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所合成的有機物里,同時釋放出氧氣。
四、板書設計:
第1節(jié) 植物的光合作用
1.探究陽光與有機物的關系
討論:
(1) 略
(2) 略
光合作用: 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機物,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儲存在所合成的有機物里,同時釋放出氧氣。
五、目標檢測
將綠色植物葉片放在暗處一晝夜,然后把此葉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經過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汽處理葉片,成功地證明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淀粉。
1、在此實驗中,看到的現(xiàn)象是 ( )
。、葉片全變藍 B、遮光一半變藍
C、曝光一半變藍 D、葉片全不變藍
2、在此實驗中,將綠色植物葉片先放在暗處處理的目的是 ( )
A、將葉片中的水分消耗掉 B、將葉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C、增加葉片的呼吸強度 D、提高葉片對光的敏感度
3、此實驗的設計具有很強的邏輯上的嚴密性,具體體現(xiàn)在 ( )
A、沒有對照實驗 B、本實驗不需要設對照實驗
C、曝光處作為對照實驗 D、遮光處作為對照實驗
六、教后反思
本節(jié)課的內容從海爾蒙特的實驗入手,引導同學們對光照與植物生長的關注,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本節(jié)課能充分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學生閱讀課本有關知識,了解實驗的有關內容,自己動手實驗,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等生物科學素養(yǎng)。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過程是微觀生命活動,內容抽象,只有通過外在實驗現(xiàn)象來推理內部活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能把積極引導學生理解實驗設計,主動參與實驗的設計與操作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在鼓勵學生探究后,學生提出的問題面很廣,設計方案很多,看得出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但這樣的教學設計的難度比較大。我們一定要以新課標倡導的“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倡導探究教學”為指導思想,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放手地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并很好地組織了課堂教學。本節(jié)課能建立師生平等的交流,教師客觀的分析、巧妙的引導,給本節(jié)課增加了亮點。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11
教學目標
1.闡明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2.概述綠色植物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3.運用實驗方法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使學生理解“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設計原理。
2.使學生認同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3.實驗的組織和實驗結果的推導分析。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由生物小組同學對盆栽天竺葵進行暗處理以及葉片部分遮光照射。
2.教學器材:盆栽的天竺葵、彩葉草、黑紙片、曲別針、酒精、碘液、小燒杯、大燒杯、培養(yǎng)皿、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wǎng)、鑷子、火柴、清水。
3.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
活動:請同學列舉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或最喜愛的幾種食物,分析這些食物與綠色植物的關系。
學生發(fā)現(xiàn),人們的食物都直接或間接來自于綠色植物。教師總結:綠色植物就象一個巨大的生產有機物的天然工廠,它制造的有機物養(yǎng)活了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是什么?如何檢驗呢?”“綠葉制造有機物需要什么條件嗎?怎樣證明?”
二、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學生小學的自然常識課中已經了解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在這一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逐漸明確探究的課題:光是不是制造有機物的不可缺少的條件?如何確定光合作用是否發(fā)生?學生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然后各組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
各組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各組在實驗設計中的優(yōu)點,尤其是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設計,教師要不吝贊美之詞,鼓勵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同時,又請同學互相找出實驗設計中不夠嚴謹?shù)牡胤,訓練學生的分析和思維能力。對于有機物的鑒定,老師可提示學生回憶:觀察玉米種子結構時,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區(qū)分胚和胚乳的?由此學生可聯(lián)想到淀粉的鑒定方法。
通過討論,將同學們的.實驗設計逐步完善。對確實可行的實驗方案,老師應給學生提供實施實驗計劃的機會。同時,引導學生對照教材中的實驗設計,找出其中的巧妙之處,彌補自己設計中的不足。
進行實驗之前,請生物小組的同學介紹本實驗的前期準備工作:暗處理、部分遮光照射。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每個一實驗步驟中的科學道理的理解。老師可設計一系列思考題,啟發(fā)學生:
、賹嶒炃,為什么要將天竺葵進行暗處理?
、趯σ黄~子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這樣的實驗設計有什么好處?
、廴∠抡诠獾暮诩垥r,葉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顯的差別嗎?
④將葉片放到酒精中加熱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葉片呢?
、轂槭裁匆獙⑹⒕凭男羲訜幔
、蕻斁G葉在酒精中變成黃白色時,此時能看出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區(qū)別嗎?
、咄~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嘟涍^碘液處理后,葉片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如何解釋這一現(xiàn)象?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12
教材分析: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是七年級《生物學》(上)中繼“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水循環(huán)”之后和“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一個學習內容,在教材編寫及知識結構中起者承上啟下的作用。共1課時。
教學目標:
闡明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通過實驗驗證綠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
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探究能力。(重點、難點)
理解光合作用發(fā)生的場所和產物的判定方法以及其原理,培養(yǎng)學生體驗生物探究中的科學方法。(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綠色植物的情感。(重點、難點)
學生準備:
預習本課實驗操作內容。
課前準備:各實驗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將實驗用植物進行必要處理。
查詢有關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資料,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及意義。初步形成保護植被,愛護森林的意識。
教師準備:
根據(jù)課本準備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材料用具。特點是:準備兩株不同處理的.天竺葵(洋繡球)。一株是與書中實驗要求一致的處理方法,同時,還要選取一個葉片讓它全部被遮光紙遮住。另一株是提前一天結束暗處理的植株,注意在這株植物上要選取不同著生位置的葉片進行遮光處理,在葉片的處理上同樣要形成部分遮光和全部遮光的區(qū)別。
準備課本P121進一步探究的實驗設計方案。
查詢書籍、網(wǎng)站、錄像收集一些有關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實質,意義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組織學生回憶生物的主要特征,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并自己提出問題:植物體的自養(yǎng)的營養(yǎng)方式是通過什么生理過程進行的?植物體由小長大的過程中自身營養(yǎng)物資的積累從何而來?植物體內有機無制造的條件、場所和過程是怎樣的?等等。以次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引導學生聯(lián)想小學自然課的內容,自己找出答案:植物體內有機物來源于植物體的光合作用。
二、探究過程
方案:學生6----8人一組。
按照書中實驗要求進行實驗操作。
在操作中注意觀察實驗現(xiàn)象,針對實驗步驟提出問題,也可針對實驗步驟提出改進實驗的措施。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討論歸納結論。
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實驗注意事項,確保實驗安全有序進行;提示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力爭將問題形成結論。組織討論,通過小組間提問解答的方式,鼓勵與同學合作共同歸納光合作用的過程與實質。要提的問題有:光合作用的過程是怎樣的?光合作用的條件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場所是什么?光合作用的產物是什么?我們吃的大豆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說明了什么?生物圈中,動物的食物主要來源于誰制造的產物。這說明了什么問題?食物為我們提供了物質來源的同時還提供了什么來源?通過上述問題你能總結出光合作用的實質嗎?
教師在此基礎上演示此實驗的過程并根據(jù)對植物不同的實驗處理引導學生做出判斷。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對前后知識形成連貫性。
三、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理清思路: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光合作用的場所、產物光合作用的本質光合作用的產物的運輸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義與保護森林的情感意識。
四、作業(yè)
請學生根據(jù)課下搜集的資料以及自己對本課內容的理解,談一談綠色植物對自然界及人類的意義,并能夠根據(jù)光合作用的過程處理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1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說明綠色植物的細胞在光下能夠制造淀粉,同時釋放氧氣。
b.說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綠色植物的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c.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通過本節(jié)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1、教學重點:
a.說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淀粉。
b.說明綠葉在光下制作淀粉的同時還釋放出氧氣。
c.說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2、教學難點:
光合作用產生淀粉和釋放出氧氣的實驗操作。
二、教學流程(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把一盆生長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
。ㄒ唬┘と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三節(jié)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上新課前,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葉片的`哪些細胞含有葉綠體?
回答:葉肉細胞和保衛(wèi)細胞中含有葉綠體。
師:很好,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那我們如何去驗證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實驗證明。
(二)解疑導拔,合作探究
實驗指導:
1、剪取你所喜歡的形狀的黑紙片(小于葉片),從上下兩面將處理過的天竺葵葉片遮蓋起來,然后放于光下照射30分鐘。
2、摘下葉片,去掉黑紙片(觀察葉片的顏色的變化),把黑紙片放入盛有適量酒精的小燒杯里,水浴加熱,觀察葉片的顏色變化。
3、用自來水沖洗葉片,再向葉片滴加碘液。
4、稍停片刻,用自來水沖洗碘液,觀察葉片的顏色變化。
請同學們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思考討論下列問題:
1、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
2、水浴加熱后,葉片變?yōu)槭裁搭伾?/p>
3、加碘液后,葉片變?yōu)槭裁搭伾?能否判斷葉在光下制作的是什么物質?
學生實驗
回答1: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將用于實驗的植物葉片中的淀粉除去。不至于影響實驗想象。
師:很好,在黑暗處葉片不能再進行光合作用,葉片中原有的淀粉一部分通過葉脈運輸?shù)狡渌课唬有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掉。
回答2:水浴加熱后,葉片變?yōu)榘咨?/p>
師:為什么變?yōu)榘最伾兀?/p>
回答:略。
師:由于酒精溶解了葉綠素,從而去除了葉片中的綠色。
回答3:加碘液后,葉片四周變?yōu)榱怂{色,而被紙片遮住的地方顏色沒變,從這可以判斷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是淀粉。
師:淀粉遇碘液變藍色是我們判斷淀粉存在的有力證據(jù)。那為什么有上面現(xiàn)象產生呢?
回答:因為葉片被黑紙片遮住后,就不能接受光進行光合作用了產生淀粉,所以加碘液后四周顯藍色,而中間不顯藍色。
。ㄈ┟骼韽娀,實踐探究
師:很好,從今天的實驗我們能得到什么結論?
回答:光合作用能產生有機物,有機物主要是淀粉。
師:淀粉是一種貯藏大量能量的有機物,玉米、小麥、水稻等種子含有大量的淀粉。
。ㄋ模┮钐骄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能提出什么新的問題呢?
回答:
1、二氧化碳和水是怎樣形成淀粉的?
2、光合作用能否產生其它有機物?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回去思考,并查找有關資料去探究。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 14
一、教材分析
㈠、選材原因
本章的第一節(jié)課《光合作用的產物》已經對探究淀粉和氧氣的實驗方法做了詳細的介紹,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而沒有選擇探究二氧化碳和水這兩個原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符合生物學課程標準中倡導的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綜合利用已有知識,積極思考,從不同的角度解決新的問題,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妗⒔虒W目標:
根據(jù)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的精神,根據(jù)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①知道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谡莆赵O計實驗的一般原則。
2、能力目標:
、倥囵B(yǎng)學生設計簡單實驗的能力。
、谠诳茖W探究中發(fā)展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倥囵B(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谂囵B(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纭⒔虒W重點:
引導學生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
㈣、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設計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的實驗
二、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采用探究式教學法進行教學:
科學探究是學習生物學最有效的方法,而設計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初中學生受知識、經驗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使得設計實驗成為了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課堂上要加強教師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提高教師引導性語言的含金量,針對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的困惑或錯誤,以提問、質疑等方式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幫助學生梳理實驗設計中的難點,進而讓學生動手完成實驗、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等,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
學習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采取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一起交流、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并互相配合完成實驗,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調動其積極性,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三、教學過程
、濉土暎
本節(jié)課是從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開始的。因為光合作用的產物及其實驗方法是本節(jié)課探究的突破點。課堂從復習入手,一方面引起學生的回憶,同時更重要的是起到提示和引導的作用。
、、新課教學
1、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讓學生閱讀“身邊事”,以教材中的“綠色植物是以什么為原料制造有機物的呢”開始新課教學。當學生回答出二氧化碳時,提出本節(jié)課的問題“二氧化碳真的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
2、分組討論,設計實驗
學生針對問題作出“二氧化碳是(不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的假設,并讓學生說出判斷假設正確的依據(jù),啟發(fā)學生從光合作用的產物入手來探究原料。
在學生設計實驗之前,引導學生回顧設計實驗時容易忽略的原則—————對比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和等量原則,并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明確本次探究要以“二氧化碳”為變量設計對照試驗。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實驗用具互相討論,設計實驗,探究新問題的解決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相互交流,完善實驗
學生設計實驗完成之后,小組推薦代表交流方案。我先讓實驗方案和書上設計的實驗一樣的小組進行匯報,然后找有問題的小組匯報,并讓他提出他遇到的問題,讓全體學生一起思考、解決。然后小組間對實驗方案提出不同的意見。
最后學生一共設計了三種實驗方案:一種是通過檢驗綠色植物有無淀粉生成,一種是通過觀察水草有無氧氣產生,第三種是通過觀察蠟燭的燃燒情況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4、完成實驗
學生匯報結束之后,首先讓學生參考剛才的意見完善實驗方案,然后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實驗裝置并擺放在適當?shù)奈恢,便于學生在校期間及時觀察、完成實驗。
5、匯報、分析實驗結果
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并對結果進行分析。
6、感悟與收獲
在探究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回歸本次探究活動,讓學生回憶探究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為獨立進行科學探究打好堅實基礎。
四、困難及解決:
1、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足
在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實驗設計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書上介紹的實驗方法,以綠色植物是否產生淀粉為標準來判斷二氧化碳是不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發(fā)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以后,我立刻暫停討論,鼓勵學生設計與眾不同的實驗,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2、學生的知識儲備有限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因還沒有學習《根對水分的吸收》一節(jié)的知識,有個學生先問我:“把植物放進氫氧化鈣溶液里,會不會破壞植物的結構”,我告訴他“會”。接著他又問道“那怎么去除水里的二氧化碳”,我告訴他,如果小組還討論不出來,先跳過去,當做沒有這個問題,繼續(xù)設計實驗。后來,我發(fā)現(xiàn)又有一組學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而有的學生并沒有想到這一點。我決定把這個問題放到下一環(huán)節(jié)——匯報實驗設計方案中,讓全班的學生一起思考解決。
3、實驗的地點不同
有兩個小組的實驗需要使用去除了二氧化碳的水,在課堂上,我先要求所有學生利用清水進行實驗操作,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課后直接把學生直接帶到我事先選定的陽光充足的地點進行實驗操作。
五、設計創(chuàng)新
1、《光合作用的原料》這節(jié)課的驗證實驗改成了學生的自主探究
本節(jié)課中對探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這一部分,教材中直接給出了一種實驗方法。我覺得,在上節(jié)課學生充分實驗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這樣更符合生物學課程標準提倡的探究性學習。并且,在上節(jié)課的“想一想”部分中,已給出了使用蠟燭和鐘罩的提示,所以,我認為學生完全有能力設計出不同的實驗方法,有能力從不同的角度探究新的問題。
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做了大膽的嘗試。
2、用氫氧化鈣溶液代替氫氧化鈉溶液
教材中提供的方法是利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二氧化碳,在給學生的學案上面的提示部分,我把氫氧化鈉溶液改成了氫氧化鈣溶液。因為氫氧化鈣吸收二氧化碳之后,會有白色的碳酸鈣產生,效果更直觀。
3、改變教材中“光合作用放氧實驗”的實驗方法
在《光合作用的產物》一節(jié)中,我沒有采用教材中提供的“光合作用放氧實驗”的實驗方法,是因為我在課前自己做實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
①找不到合適的導氣管的管塞,后改成用膠管和止水夾代替。
、趶V口瓶的體積有限,其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也有限,光照條件下只產生一小部分氧氣,實驗就終止了,而且氧氣的量也不足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巯募镜臏囟忍,在密閉的空間中,廣口瓶里水草的結構會被高溫破壞,不能一直進行光合作用。
所以,改用大燒杯、短頸漏斗、試管的裝置進行實驗,讓水草在有充足的二氧化碳的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同時也為本節(jié)課的實驗探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11-23
高中生物說課稿:《光合作用》12-09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范例10-26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范文07-27
高中生物說課稿范文《光合作用》02-10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3篇11-23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說課稿06-10
初中生物說課稿《光合作用》04-03
高中生物說課稿02-06
高中生物說課稿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