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說課稿《傷仲永》
初中語文:《傷仲永》教案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正確掌握句中的停頓。積累掌握一些文言詞匯。
2、自己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和中心思想。
3、抓住本文借事說理的特點,弄清材料與觀點的關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課時安排: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預習要求:
1、讀課文,查字典,看注釋,譯課文。
2、了解作者:
本文選自《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 ,號 ,江西臨川人, 時期, 家、 家。做官后,向朝廷上萬言書,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張。繼而推行各項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強烈反對,他兩次被害相。晚年封為荊國公,謚號“ ”。著有《王臨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 之一。
3、在文中( )內給加點字注音,在【 】給加點字解釋;
金溪民方仲永,世【 】隸【 】耕。仲永生五年,未嘗【 】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 】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 】其名。其詩以【 】養(yǎng)父母、收【 】族為意【 】,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 】指物作詩立就【 】,其文理【 】皆有可【 】觀【 】者。邑人奇【 】之,稍稍【 】賓客【 】其父,或【 】以錢幣乞【 】之。父利【 】其然【 】也,日扳( )仲永環(huán)謁( )【 】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 】作詩,不能稱( )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 】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 】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 】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 】于材人【 】遠矣。卒【 】之為【 】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 】也。彼其【 】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 】為眾人;今夫( )不受之天,固【 】眾人,又不受之人,得【 】為眾人而已耶( )?
二、學習過程:
(一)、理解課題:
課題中“傷”的含義是 ;表達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二)、跟老師讀課文,弄清節(jié)奏與停頓:(試著劃分節(jié)奏)
、倨湓娨责B(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②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③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苡嗦勚簿。 ⑤卒之為眾人。
(三)、檢查交流預習情況:
(四)、小組交流,口譯課文;
(將自己有疑難的地方畫下來,請教老師或同學)
(五)、積累虛詞,精確翻譯:
之:①忽啼求之 ( ) ②借旁近與之 ( )
、蹅饕秽l(xiāng)秀才觀之( ) ④邑人奇之 ( )
⑤或以錢幣乞之 ( ) ⑥余聞之也久 ( )
、卟荒芊Q前時之聞( ) ⑧仲永之通悟 ( )
⑨受之天也 ( ) ⑩卒之為眾人 ( )
(六)感知內容,歸納大意: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第一段的主要內容有兩層,試歸納層意。
第一層: 。
第二層: 。
(七)朗讀課文,深入理解: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答: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的原因是什么?
答:
(3)文章最后一段議論講了什么道理?
答:
(4)你怎樣認識“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系,即“人的天資”與“后天教育”的關系?假如你認為自己很聰明的話,讀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啟發(fā)?假如你認為自己還有點笨,讀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啟發(fā)?
答:
【初中語文說課稿《傷仲永》】相關文章:
讀《傷仲永》有感01-05
讀傷仲永有感01-05
讀傷仲永有感01-05
讀傷仲永有感07-21
讀完《傷仲永》有感12-24
讀了《傷仲永》有感11-15
讀《傷仲永》有感01-15
傷仲永讀書心得01-15
【精】讀傷仲永有感10-22
讀傷仲永有感【熱】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