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說課稿初中范文匯總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初中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1
一、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是七年級(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以人生為主題編選課文。五篇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都各自從不同角度,用不同題材回答了“怎樣走好人生之路”這個問題!对谏降哪沁叀酚孟笳魇址ㄕf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無數(shù)座山,要不怕艱苦跋涉!蹲咭徊剑僮咭徊健氛f明的是面對一個似乎無法解決的困難該怎么辦!渡,生命》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價值及其意義的嚴肅思考!蹲咸偬}瀑布》由藤蘿的盛衰,感悟到生命的長河是沒有止境的,人生應該豁達樂觀、積極進取!锻ぁ氛f的是作者童年時代觀察蟲蚊、叢草等趣事,有一種物外之趣。閱讀五篇文章,不但對同學們正確認識人生,走好人生之路有一定的幫助,而且可以引發(fā)學生對有關人生問題的一些思考。
《走一步,再走一步》記敘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險和在父親的幫助下一步一步戰(zhàn)勝困難脫險的經歷,告訴我們:困難和危險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不怕它,將它分解為一個一個的小困難,從眼前腳下做起,就能個個擊破、戰(zhàn)勝它的道理。文章通過一個故事生發(fā)出人生感悟,引出一個富有哲理的道理,給人以啟發(fā)和教益。
二、學生分析
對一個剛剛跨入初中大門的同學來說,初中生活的開始,意味著另一段人生旅程的開始,他們是帶著父母親友的期望,在他們殷切的目光中走進初中校園的,因而在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設計與規(guī)劃。他們有理想,有目標,有干勁,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經驗,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因而一遇到困難,或手腳失措,不知該咋辦;或怨天尤人,哀嘆命運不公;或干脆打退堂鼓,畏懼退縮?傊,他們大都不敢面對困難,正視困難,積極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故對學生進行正視困難并積極克服困難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學目標
根據(jù)前面對教材、學生的分析,我從三維方面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yōu)美、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學習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中初步讀出語氣的能力及其復述課文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在反復朗讀、整體感知、深入理解中,感受“我”在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對生活的意義。
a)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細細品味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增強學生正視困難積極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教學重難點:學習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理解“我”在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對生活的意義。
四、教學方法分析
a) 教法
我講這篇課文主要使用講讀法。通過這種方法使學生在老師的講解分析中,在對朗讀的指導中增強感悟、加深理解、引發(fā)思考。
b) 學法
反復朗讀培養(yǎng)語感;學會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分析的方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并有所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講述發(fā)生在1945年1月,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上,一個上尉飛行員在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情況下,駕駛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出色完成偵察任務的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整體感悟,熟悉內容
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復述。
1. 自讀以前,提問:復述這個故事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待學生明確因為這篇文章是記敘文,所以我們應該講清楚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以后,學生再讀課文就能有意識地記住一些相關內容。
2. 復述前,提問:復述的重點應放在哪兒呢?讓學生明白,本文敘事有詳有略,詳略得當。
3. 學生們在四人小組中相互復述 。
4. 指名學生面對全班復述,并進行評價。
5. 設置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為下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作好鋪墊。同時培養(yǎng)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三)研讀理解,培養(yǎng)能力。
提出相關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學習。我打算提出如下一些問題:
1. 在攀爬懸崖的整個過程中,“我”總共哭過幾次?哭的作用完全相同嗎?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2. 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寫“我”在攀爬時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的語句并加以分析。引導學生學習抓住關鍵的詞句進行分析的方法。
3. 在“我”爬下懸崖的過程中,父親是怎樣指導的?“我”的信心有什么變化呢?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對主旨的領悟打下基礎。
4. 這段爬懸崖的經歷雖然已過去很多年,但對于“我”來說是難以忘懷的,因為“我”從中獲得了“永遠忘不了的經驗”。這“經驗”指的是什么?進一步領會主旨。
因為初一的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不是很強,故老師的“導”顯得猶為重要,而以何種方式作為切入點就比較關鍵了。我之所以設計問題1,就是因為我覺得此問題可以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引發(fā)學生迅速進入課文內容,深入思考。同時在此過程中加強對朗讀的指導。告訴學生朗讀不但要做到字正腔圓,讀音準確,而且要做到停頓恰當,讀出語氣語調,注意抑揚頓挫。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拓展延伸
作者的經驗僅僅針對爬山而言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從中得到的啟示。設置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是使學生理解“我”在攀爬懸崖的過程中悟出的道理它對生活的意義,讓他們受到啟發(fā)和教益。
(五)質疑問難
學生再讀課文,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相互討論解決。設置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合作精神。
(六)反思總結,談收獲。
(七)結束語
師送學生一首詩──《一步》:一步走不完長征路/長征卻少不了每一走/一步登不上高山頂/一步卻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請珍重你的每一步。然后提出希望。
六、板書設計
走一步,再走一步
爬懸崖的經歷 得到的經驗
我的心理變化 父親的指導
毫無信心
走一步
有了信心
再走一步 在困難面前不應畏懼卻步,
信心大增 而要冷靜分析,化解困難。
每次走一小步 將大困難化小,一個一個
巨大的成就 解決,就能戰(zhàn)勝困難。
設計意圖:
簡明扼要,抓住課文精要,便于學生記憶,一目了然。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2
一、課標要求
綜合性學習對于我們課改年級第一次參加中考的縣市來說還是個全新的課題,語文課標要求:
1、 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qū)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注明援引資料的出處。
二、教材分析
7——9年級學段通過36次綜合性學習來體現(xiàn)課標的理念。 這36次綜合性學習活動有大綜合和小綜合,大致可以分成四個大的類型,即人與自然,如《感受自然》、《尋覓春天的足跡》等;人與社會,如《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關注我們的社區(qū)》等;人與文化,如《到民間采風去》、《走進小說天地》等;人與自我,如《這就是我》、《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等。我首先選擇了人 與自然這個類型做了詳細研究,認為七上的《感受自然》、七下的《黃河,母親河》、八上的《說不盡的橋》、八下的《尋覓春天的足跡》、九上的《雨的訴說》都屬于人與自然這一專題。
三、考點動態(tài)
課標認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xiàn)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睂τ诰C合性學 習的考查,課標的著眼點主要在“(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態(tài)度和參與程度!薄埃▽W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綜合運用的表現(xiàn)!
從近兩年各地考查情況看,在《人與自然》這個方面 ,有如下特點:
1、注重考查學生的積累素養(yǎng)。
2、注重考查學生的研究問題的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3、注重考查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關注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
5、注重本地區(qū)的自然風光。
6、注重公眾熱點關注的問題。
四、復習過程
1、走進課本
讓學生回憶初中階段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與大自然有關的內容,如:七上的《感受自然》,七下的《黃河,母親河》,八上的《說不盡的橋》,八下的《尋覓春天的足跡》、九上的《雨的訴說》。
重點要求學生課前用讀書卡片的形式整理并在課內展示以下內容:
、倥c黃河、橋、春天、雨有關俗語、成語、格言、諺語;
、诿鑼懰募尽ⅫS河、橋、雨的詩句;
、埸S河、橋的傳說,歌唱黃河、春天的贊歌;
、芨匀幌嚓P的氣候、地理、歷史知識。
2、走近自然
、鸥惺茏匀
展 示一組圖片,讓學生再次領略大自然的魅力,去尋覓春夏秋冬的足跡,去聆聽雨的訴說,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一事一物的神奇,體味橋的不凡,欣賞黃河的博大。邊欣賞 圖片邊讓學生自選一幅圖片談談你的感受。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從情感上喚起學生對自然的熱愛,溝通文本和自然的聯(lián)系,引導他們去感知、去發(fā)現(xiàn)、去體悟。
、泼枥L自然
、僮匀恢溃ㄒ浴懊涝凇睘殚_頭說一段話表達你欣賞的自然美;策劃表現(xiàn)自然之美的主題晚會,給主持人設計臺詞,并設計幾個節(jié)目名稱及表演形式。)
、谧匀恢妫_田薄刀峰風景區(qū)以奇險著稱,出示景區(qū)圖片,并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任選圖片去描述景物之奇。)
、圩匀恢畼罚闼诘陌嗉墱蕚浠I辦“自然之樂”這一主題活動,作為活動策劃人請寫出你的活動方案。)
根據(jù)課標的第二點要求我設計這樣的三個步驟,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研究探討。
⑶贊美自然
、僮V寫家鄉(xiāng)的贊歌(為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寫宣傳語、廣告語,為家鄉(xiāng)的風光制作一本介紹手冊:設計題目、寫一份封面設計創(chuàng)意說明、內容)
、谶x配詩畫(為四季圖片配詩、為詩句配畫)
③創(chuàng)辦保護自然、熱愛自然的小報(寫一份征稿啟事、給小報擬名字、給小報設計四個小欄目)
這一環(huán)節(jié)扣住課標的第三點要求來設計,讓學生關注家鄉(xiāng)的自然風光,并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等來展示學習成果。
3、關注自然
、徘楦凶匀唬ù笞匀桓覀兊纳钕⑾⑾嚓P,它也有表達它喜怒哀樂的方式,用你搜集的資料來評說一下自然的情感。)
、迫伺c自然(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我們世代期盼的,自然也在期待我們人類的善待。如果你是電視節(jié)目策劃人,你準備以“人與自然”這個主題策劃一次活動,請說說你的創(chuàng)意。)
課標的第四點要求學生能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我想通過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學習方法,關注熱點,大膽創(chuàng)新。
通 過以上三個板塊,讓學生既享受到了情感上的愉悅,又獲得了知識上的進步,既充實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又訓練了學生解題的技巧。當然,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改中 的新生事物,也是課改中的一個亮點,它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在實際教學過程不斷摸索探究,才能尋求到更好的教學方法。
五、總結反思
第一,重視積累,關注課外語文知識以及其他學科知識的滲透。注意信息的收集與整理,關注課外,積極思考。
第二,重視感知,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的興趣。
第三,重視實踐,設計研究思路,引導學生實踐操作,拓寬視野,積極創(chuàng)新。
今天在這里我也只是談談我的一點淺陋認識和做法,希望能得到在座各位領導專家老師的幫助和支持!謝謝大家!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3
一、說教材
(一)課文特點、地位及作用:
《人生寓言》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兩則寓言都依據(jù)辯證邏輯構想而成的。本單元內容上緊承第一單元,仍以人生為主題。但側重點稍有不同,第一單元側重人生感悟,本單元側重人生理想和信念,而且在前一單元的基礎上,上了一個臺階,內容比較深沉、嚴肅,理性的成分濃厚得多。這樣的編排,可以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一個層次。
本單元教學要求,與上一單元既有延續(xù)性,又有所提高。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要求熟讀課文,聯(lián)系自己的人生體驗,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同時要注意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在閱讀方法方面,要繼續(xù)練習朗讀,提高朗讀水平,并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據(jù)此,我確立了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單元要求,結合新課標“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的要求,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和能力目標:
(1)理解、積累詞語:審美、閑適、慧心、心曠神怡、得失之患、險象迭生多愁善感等;
(2)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jié)切入,探究寓意并簡要概括,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3)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讀水平;
(4)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和《落難的王子》構思奇妙。
2、過程和方法目標:
理解寓意,學習精美的表達。體驗反思,提升效果。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正確地把握人生態(tài)度,對待人生際遇。
(三)教學重難點:
1、抓住關鍵情節(jié),揣摩寓意,并聯(lián)系生活體驗進一步加深對寓言哲理美的理解;(重點)
2、理解《白兔和月亮》中對人類的諷刺和《落難的王子》的奇妙構思。(難點)
二、說教法
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我教讀本課的指導思想是: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
1、教師創(chuàng)境導入、指導誦讀、深入研讀、合作精讀、對比閱讀等,使學生能夠較準確、流暢地復述故事,品味其精美的語言特點和深刻的寓意;
2、抓關鍵詞語、句子的方法,按設疑——探究——釋疑——質疑的程序展開,以問題引思路,以疑問求深入,大膽倡導有疑而問,提倡“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偉大”的精神;
3、設境法、點撥法、積累法等,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如請你復述、請你品味、小試牛刀等尊重學生,以學生的體驗為基礎,不拔高,不灌輸,拉近與學生的感情距離,這也可以叫做感情法。
三、說學法
初一新生對寓言的學習有了一點點基礎,但理解也僅僅限于淺層次上。特別是以人生為主題的寓言,理解上更需要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
而新課標提倡“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據(jù)此,本節(jié)課堂上從朗讀、復述、抓關鍵詞語句子入手,學生自主學習、分組合作、師生共同探究,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在閱讀中領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練習中鞏固,在質疑中創(chuàng)新。逐步理解課文蘊涵的深刻道理。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資料助讀,預習反饋
1、簡要介紹寓言及作者周國平;
2、字詞積累:課后“讀一讀,寫一寫”內容。
(說明:新課標要求學生能“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首先指名學生介紹,其他學生進行補充,爭取由學生自主介紹完整,教師做總結,幫助學生進行文學常識和字詞的積累,體現(xiàn)了這一要求。)
(三)指導朗讀,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讀出語氣和情感,學生體會;
2、自由誦讀兩則寓言,思考以下問題:
1)《白兔和月亮》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加以概括。白兔從前后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四)自由誦讀,請你復述
以小組為單位,選出代表進行兩則寓言復述,教師簡要評價。
(說明:新課標要求學生具備“完整準確,突出要點”的復述能力,該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可以很好提高學生的復述能力,達成新課標的要求,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五)深入研讀,請你品味
以小組為單位,深入研讀課文,從中摘錄出你認為優(yōu)美的語句,加以體會和交流。
(說明:本項目的設置本著“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的教學理念,依據(jù)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要求,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并且很大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完成體會語言的教學任務)
(六)合作精讀,質疑探究
(七)對比閱讀,拓展延伸
將兩則寓言連貫起來思考,進行比較閱讀,你有什么啟發(fā)?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結果。學生代表發(fā)言后教師總結。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4
一、說教材
《竹林深處人家》是語文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文章,是一篇寫景散文。伴隨著作者的移步換景,我們看到了一幅幅優(yōu)美的竹林畫面,也感受到了竹林深處居民的寧靜樸素。學習這篇課文既是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途徑,又是一次美的巡禮。從中既可得到語文的滋養(yǎng),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二、說學情
合理地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本課的授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接觸過很多寫景的文章。但是七年級的學生第一次要將以前的記敘文劃分成目前更加細分的寫景狀物散文等文體,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這就涉及到新的賞析角度在課堂上的運用。因此,學生和老師的良好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于教材和學情,結合新課標對該學段的具體要求,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的詞語。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江南竹鄉(xiāng)的美麗景色。
3.感受作品的內容美和語言美;在欣賞、感受自然美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江南竹鄉(xiāng)的美麗景色。難點是感受作品的內容美和語言美;在欣賞、感受自然美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教學中我采用朗讀法、小組討論法。
那么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在上課伊始我將采用談話法進行導入。我的導入語是:“江南竹鄉(xiāng),遠遠望去,一層又一層,數(shù)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多么優(yōu)美的鄉(xiāng)村竹林圖。今天我們跟隨散文家黃蒙田先生走進那深深的竹林,探訪一下竹鄉(xiāng)美景吧。”
以優(yōu)美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快速地帶入到課堂中,為本節(jié)課的講解鋪設一個良好的感情基調。
(二)整體感知
對于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該培養(yǎng)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習慣,整體感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的。
所以此環(huán)節(jié),我首先會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他們讀準字音,掃清閱讀障礙。
其次,我會結合PPT,講解本文易錯的生字詞。如密密匝匝(zā)、山麓(lù)、山嵐(lán)、竹塢(wù)、匾簞(dān)。
最后,我會讓學生再讀課文,概括文章結構。
這些問題的解決,有利于學生基本把握文章內容,為深入研讀環(huán)節(jié)打下基礎。
(三)深入研讀
在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所了解之后,我安排了第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也就是深入研讀。閱讀是深入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要想完成多重關系的對話,就需要我們對文本有著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在此環(huán)節(jié)我會引導學生默讀,邊讀邊展開以下幾個問題的思考和與討論:
1.首先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作者是如何寫竹林的?”我預設的答案是作者通過遠觀和近看來描寫竹林。遠觀具體表現(xiàn)在:作者遠望竹鄉(xiāng),一是從山麓到山頂全鋪著竹。竹海淹沒了房子、小徑和小橋流水。二是風吹過時,竹海涌著起伏有勢的竹浪。竹林密得沒有層次,整個大自然仿佛由竹林構成。
近看具體表現(xiàn)在:作者置身竹海,一是小路兩旁竹林高大茂密,把路上的空蓋著,不見陽光,像走進竹海的海底隧道。二是竹林的大路、小徑、竹樹都是差不多,路上沒有標志,容易迷途。三是叢叢竹樹遮擋山路,林中路盡處又有路,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2.接下來,我會提出第二個問題:“作者在竹林中穿行,為什么說‘仿佛在海底隧道里通過’,又‘很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這說明了竹林的什么特點?”
通過默讀課文,學生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答案:作者深入竹海,看見兩旁高大的竹林密不見底,把路的上空蓋著,絲毫感覺不到外面的猛烈陽光,因此說“仿佛在海底隧道里通過”。這表現(xiàn)了竹林高大茂密的特點。有時看到前面一叢竹擋著去路,以為已到盡頭,但是到了前面,那一叢竹忽然像機關布景似的移開,另一條山路便移了出來,所以說“很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這表現(xiàn)了竹林茂密、小徑曲折的特點。
3.隨后,我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畫家和護林員對竹海有什么不同的觀點?作者怎樣寫竹的韻致?這道題需要學生有很強的歸納概括能力,所以我采用了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我預設的答案是畫家的觀點:竹林茂密,找不出一點層次,如果要繪畫竹林景色,實在束手無策。護林員的觀點:竹林旺盛,意味著竹林和竹筍豐收,正是名副其實的竹鄉(xiāng),值得高興。
作者是從視覺、聽覺、嗅覺三個方面描寫竹的韻致的。視覺表現(xiàn)在:作者遠觀竹海,竹林茂密;逐浪起伏,氣勢深沉;登上竹塢,極目四顧還是竹子。聽覺表現(xiàn)在:作者在竹塢里面對著遼闊的竹海,除了聽到近處微風吹拂竹葉的沙沙響聲,再聽不到別的聲音。嗅覺表現(xiàn)在:作者沏一杯碧螺春茶,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竹的氣息,甚至連空氣也是充滿了竹的清香。
4.隨著文本的深入,我就文章重點部分提出問題:“竹鄉(xiāng)人家的生活與竹密不可分,試就課文內容說明。”
我明確的答案是:竹鄉(xiāng)人善于就地取材,住的、用的和吃的都用竹:
①用作建筑材料:如房屋的棟梁、天棚、板壁、地板、門窗。
②制造家具和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如椅子、桌子、涼床、碗柜、衣柜、茶幾、搖籃、雞籠、兔籠、斗笠,甚至用竹子制造接山泉的水管,用竹箬制鞋。
③食物:竹筍、鹽扁尖筍,用泉水和竹葉煎鍋巴湯和用蠶豆煮新鮮筍飯,用竹管接來的山泉水沏碧螺春茶。
5.最后,我會再次從整體上進行總結:這里的人民與竹子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竹林豐收,竹農的生活就會更豐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那么竹鄉(xiāng)人家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不能總結出竹鄉(xiāng)人家的生活是富足、歡樂、祥和、勞碌、寧靜、樸素的。
以上問題的設計總體體現(xiàn)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梯度和層次,貫穿不同的寫作手法并帶領學生體會了竹林深處人家的樸素靜謐。由物及人,體會了作者的寫作目的。
(四)延伸作業(yè)
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我會設置提問:“文章寫竹林,凸顯怎樣的主題?”
學生通過剛才的學習可以回答:作者刻意描繪竹林深處人家,其用意是贊揚山村居民,自食其力,過著寧靜樸素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們默默地耕耘,種植竹林,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至此,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得以解決,學生對文本的認識也達到了新的高度。
小結是對課堂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作業(yè)則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因此本節(jié)課我設計如下小結及作業(yè):
小結是由學生總結談收獲。
作業(yè)是讓學生在課下尋找其他寫景狀物的散文,進行對比閱讀,同時積累優(yōu)美語句。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堂課的縮影,好的板書應該結構清晰,構思新穎,內容高度凝練。因此,我對本課的板書進行了如下設計。便于學生理解。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鞠躬,擦黑板)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5
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傷仲永》。
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
1學習本文寓理于事及縱向對比的寫法;
2認識后天學習的重要性;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
通過朗讀課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內容,領悟蘊涵道理;
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是:
引導學生理解縱向對比的寫法;
為了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我采用情境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分組討論法及媒體教學法,為了使教學手段更直觀、更形象,我制作了簡單的課件,增強課堂的表達效果。
我的整體教學思路是:復習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疏通文意,感知課文——推究文理,把握目標——小結練習,實踐提高
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送東陽馬生序》這文章,它啟示我們業(yè)精德成關鍵在于勤奮專心。也就是說,一個人不論天資多聰敏,都需要后天的努力和教育,否則將一事無成,F(xiàn)在,我們就從今天的小故事中再次體會一下這個道理。
這樣導入,銜接舊知識,又聯(lián)系新知識,懸念的設置激起學生興趣,為學好本課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境。
二、了解作者:
提示學生從名、時、地、評、作五個方面掌握,準備作一分鐘的搶答練習。
這一環(huán)節(jié)便于學生掌握文學常識,鍛煉速讀速記能力,搶答練習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活躍課堂氣氛。
三、教師示范朗讀課文,出示教學目標:
這是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過程,利于了解字音、字型、字義,對讀文的重音、節(jié)奏、語氣等都有提示。
四、學生自讀課文,每人2遍,教師出示朗讀標準:字音規(guī)范,語氣適中,節(jié)奏準確,重音恰當。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也是再次感知課文、理解文意的過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多數(shù)同學都能活躍思維從朗讀中領悟道理。
五、將學生分組準備疏通文意,并選出兩組代表一讀一評,給大家示范。然后教師給予評價,并指明重點的詞語及用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學生理解文章的過程,分組法鍛煉學生合作能力,更調動了中差生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造性思維,跳躍性使思維得到全面開發(fā)。特殊語句的提示引導學生體會古漢語語言的獨特魅力,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堅定他們學好語文的信心。)
六、指導學生跳讀,教師置疑,學生合作,思考下列問題:
、庞啄陼r的仲永有何表現(xiàn)?
、莆覂纱巍斑鄉(xiāng)”,見到了怎樣仲永?
、侵儆罏楹巍般槐娙恕保磕愕玫绞裁磫⑹?
這三個問題的設置重在指導學生理清文章脈落,熟悉課文知識,增強對課文的分析能力。跳讀課文完成問題是學生思維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問題的討論深入文言文內部層次,扣準教學目標,增進學生的理解力。問題一步步由易到難,有梯度、有層次,讓每個學生都嘗試成功的喜悅。
學生發(fā)表議論之后,我是這樣明確的:仲永幼年聰穎過人,天賦超群是“指物作詩立就”的神童,而當我兩次還鄉(xiāng)所見的仲永卻“不能稱前時之聞”,“泯然眾人”原因在于“父不使學”,這就啟示我們:后天學習教育對一個人的成材具有重要意義。,
七、難點探討
作者寓理于事,是通過什么寫法揭示文章主題的?
這一問題是難點的提示,激起學生對成功的渴望,培養(yǎng)他們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師在此處明確答案,并作小結:全文作者運用先揚后抑寫法,把仲永的前后兩個不同時段的情況作了對比,即縱向對比,在敘事中使深刻的哲理得以表現(xiàn),從而闡述了必須重視后天學習和后天教育道理。
八、設置分層練習,即基礎題和能力題;A題側重音、形、義,能力題側重寫作和說話。分層練習全面照顧,既重基礎,又重能力讓各層學生都有成就感,有喜悅感。
以上是我的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力求體現(xiàn)語文教學特點,聽說讀寫全面照顧,同時體現(xiàn)自讀課型,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心情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拓展思維。
附板書:傷仲永
幼年:指物作詩立就
長大:泯然眾人——---縱向對比
原因:不使學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6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詩,本文寫于1901年,那時正是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工人運動不斷高漲,動搖著沙皇統(tǒng)治的根基。來自社會底層、深諳人民疾苦的高爾基,觸摸到剛剛開始跳動的新時代的脈搏,以敏銳的藝術感悟力創(chuàng)造出了“海燕”的藝術形象,來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為無產階級唱出了一曲充滿戰(zhàn)斗激情的頌歌。據(jù)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內涵為切入口,激發(fā)初中生興趣,迅速深入文章內容。
2、設計意圖:
本文的設計,遵循以下幾個思想原則:
1、力求突出“老師為主導,初中生為主體”的特征,把發(fā)現(xiàn)、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還給初中生。
2、通過精心設計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以便初中生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感受和把握。
3、“美文需要美教”,通過朗讀、賞析,引導初中生進入情境,主動感知,探索求真,展現(xiàn)自我。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將教學目標界定為以下三條:
1、引導初中生把握散文詩的優(yōu)美意境,培養(yǎng)初中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2、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性,積極發(fā)展初中生的形象思維。
3、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結合實際,運用發(fā)散思維,使初中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
第1、2條作為能力訓練目標,第3條作為德育訓練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jù)設計意圖和教學目標,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1、理清本文的主要形象及其精神內涵,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性。
2、理清本文的象征意義。
3、結合實際,運用發(fā)散思維,使初中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
四、教學方法的確定
根據(jù)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誦讀法。對于初中生來說,怎樣把實際與作品內容結合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采用誦讀法,主要有老師范讀和初中生自由朗讀等形式。
2、提問法。對于形象思維,通過精心設計問題,逐步引導初中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內涵。
3、練習法。練習能夠及時反饋課堂教學的效果,我采用仿說練習的方式,檢測初中生的學習效果。
五、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由四大塊組成:
第一快:導入新課。運用詩歌和散文的有關知識,出示海燕的有關圖片,進入《海燕》散文詩的學習氛圍。
第二塊:誦讀。⒈老師范讀。讓初中生在聽讀的過程中理出形象,并抓住特征,理解作者賦予這些形象的感情。2、初中生自由朗讀,進一步把握文意。
第三塊:理解象征意義。在第二塊誦讀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詩人對不同形象賦予的不同感情,結合時代背景,歸納出本文形象的象征意義。
第四塊:拓展延伸。讓初中生拋開時代背景,賦予“海燕”新時期新的象征意義。學習“海燕”精神的內涵,以說話的形式來表現(xiàn)。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7
一、說教材
《蘇州園林》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三課,是一篇說明文,這篇文章介紹蘇州園林的建筑特色,文章按照由總到分的邏輯順序展開,先總體介紹了蘇州園林圖畫美的特點,然后具體展開分別說明,通過本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蘇州園林的特點,并且開闊視野,體驗園林背后所體現(xiàn)的獨特文化內涵。
二、說學情
對于說明文體的學習,八年級的學生在本單元前兩課才剛剛開始接觸,還沒有接觸到全部的說明方法、說明順序以及事理說明文或事物說明文等分類,但對說明文體閱讀應掌握的重點內容應該有所知,如:明確說明對象;所說明的事物有什么特點;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語言有什么特點等等。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一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本節(jié)課的生字詞和作者情況,正確把握文章的結構,了解文章語言的多樣性。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合作交流這一過程,能夠理清文章結構,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蘇州園林的建筑特點,領略蘇州園林的建筑美,學生能夠激發(fā)起對我國園林文化的喜愛和欣賞。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是:把握文章結構、品味語言的多樣性。
五、說教學方法
只有傳授給學生有效的鑒賞方法,學生才會舉一反三,逐步提高閱讀和鑒賞能力。所以本節(jié)課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談話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反復誦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那么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會利用多媒體展示蘇州園林的圖片,然后用激情的語言介紹蘇州園林,它素有“園林之城”,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是中國園林的杰出代表。蘇州園林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蘊含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和文化內涵,是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范。這樣的導入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能帶來心靈上的震撼。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讓學生結合課前預習,談談對葉圣陶的理解
其次,我會在讓學生五分鐘的時間內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這樣的安排有利于學生初步把握文本內容,為下面深入文本做好鋪墊。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jié)來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通過以下四個問題來逐步引導學生:
1.文章第一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如何理解“標本”這個詞在文章中的含義?
2.閱讀文章第二段,主用三個字概括本段圍繞什么來寫的?又是如何來展開。
3.同桌之間交流討論,文章第三到九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容?與第二段有什么關系?
4.三到九自然段的順序可以調換嗎?為什么?
通過這四個問題可以逐步引導學生明確文章的說明順序,把握文章內在的邏輯思路,感受說明文的嚴謹性。
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由淺入深把握文章內容,理解關鍵字的含義,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播放蘇州園林相關視頻,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并這樣的安排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拓展視野,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蘇州園林的了解。
(五)回顧全文,小結作業(yè)
首先,師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其次布置作業(yè):做一名小導游,介紹一下最近去過的一個景點;寫300字左右的說明文。這樣既有利于學生鞏固課堂知識,又有利于學生發(fā)揮個性,選擇自己擅長的形式,從而激發(fā)起他們對寫作的興趣。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在沙漠中心》。
《在沙漠中心》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本單元以探索為主題,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練習快速閱讀,提高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為目標!对谏衬行摹分饕鑼懥孙w行員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在飛機墜毀沙漠,瀕臨死亡之時的心理活動。大部分同學對探險這個話題很感興趣,但往往關注的是這一領域的神秘和驚險刺激的情節(jié),忽視心理活動的體味與思想內涵的挖掘。
基于以上情況,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2.理清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品味重點語句的含義。(重點)
3.在熏陶感染中引導學生認識探險的真正意義,體味生命的價值。(難點)
閱讀作品就是一個進入作品再走出作品的過程,學生的一次閱讀其實就是一次文學探險之旅,本課的教學也以探險的方式展開,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步驟:一、認識沙漠,認識圣?诵跖謇锒、檢查裝備三、走進沙漠,走進圣?诵跖謇锼、走出沙漠,圣?诵跖謇镌谖倚闹。
“一部文學作品首先應該還原到它誕生的時代”,否則我們很難充分體味作家向我們展示的特殊的生活領域和其獨特的情感體驗。
所以引導學生文學探險的第一步是“認識沙漠,認識圣?诵跖謇铩。
首先播放一段關于沙漠的錄像,請同學們談談對于沙漠的感受,然后出示一份飛行員的簡歷,簡要展示這位傳奇飛行員、作家、哲人的短暫輝煌的一生,觸發(fā)學生切身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對作家的探尋興趣。
教學的第二步是“檢查裝備”,就是對字詞等基礎知識進行檢查反饋。學生在指導自學書上完成預習反饋練習,對照大屏幕答案互批、糾錯,并在錯題記錄本上集錯,這種持續(xù)細致的檢查鞏固是很有必要的。
教學的第三步是“走進沙漠,走進圣埃克絮佩里”。
簡單介紹之前發(fā)生的事情,從看處境、心路探尋、心靈叩問幾個步驟走進作者的內心,挖掘文章內涵。
1.看處境
默讀課文,說一說“我”和同事當時的處境。這一步的目的是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盡可能多的掌握文中的信息,這是走進文本的基礎,方法為指導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在圈點勾畫中篩選信息,畫出表現(xiàn)“我們”在沙漠中心艱難處境的語句,分析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并概括出我們在沙漠中心的遭遇。
2.心路探尋
探尋“我”在瀕死境地中的心理變化過程。這是學習的重點,而對心理變化過程的分析學生往往會掛一漏萬,因此指導要具體細致。首先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找出表達作者心情的句子,分析這些句子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緒,再從中梳理出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小組互助學習為主,借助三色顯示牌、互幫顯示板等輔助工具,進行自主探究、生生互助、師生交流,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找關鍵語句、通過細節(jié)刻畫把握人物心理的能力。
3.心靈叩問
作者為什么能在死亡之前從痛苦絕望中冷靜下來,由此為切入點探尋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探尋他對探險的認識,對人生的追求。這是本文教學的難點,這一問題之所以成為難點源于文章表述的抽象,也源于學生認識的膚淺,因此本環(huán)節(jié)采用深入淺出的方式,教師舉一些學生易于理解的例子來幫助教學,引導學生抓住細節(ji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加深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的最后一步是“走出沙漠,圣?诵跖謇镌谖倚闹小。
1.記住他的才華
圣?诵跖謇锊坏秋w行事業(yè)的先驅者,英勇無畏的戰(zhàn)士,睿智的哲人,他還是一位杰出的作家,這一環(huán)節(jié)請同學們賞析文中生活動形象蘊含哲理的語言。這也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因為時代與國別的差異,作者表述自己思想活動的語言比較抽象難懂,因此本環(huán)節(jié)也宜深入淺出,以淺顯的實例引導學生逐步深入理解。
2.留下他的思想
本環(huán)節(jié)談談從作者身上得到哪些啟示。這是本文思想內容的總結,鼓勵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發(fā)表自己的獨到見解。
3.我也是圣埃克絮佩里
雖然我們不能像圣?诵跖謇镆粯影肯杷{天,但我們也可以像他一樣有自己的生命追求,請學生擬一句感言,表達自己的人生理想。這一環(huán)節(jié)不但使學生的思想得以升華,也是訓練學生語言表達的很好方式,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思維,引燃他們的思想火花,給學生一定安靜思索的時間,把自己的話寫下來,然后全班交流。
為了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分層推進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我還采取以下措施:1.讓“知者”在互助小組中充當小先生,幫助其他同學學習,在這種互助中既提高了慢者的學習速度,也加深了“知者”的認知深度。2.教學中設置“知者加速”和“超本閱讀”環(huán)節(jié),以供學有余力者在掌握了當下學習內容的前提下繼續(xù)前進或課外補充,使這部分同學能夠多學精進。教學中選用部分語句賞析題為知者加速題,選用《基督山伯爵》中荒島余生的片段為超本閱讀題。3.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老師及時跟進指導。
一節(jié)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我布置的課外作業(yè)是:
1、結合上下文,品味課后練習二語句的含義。
2、你是如何理解冒險的,請把你的看法在隨筆本上寫下來。
3、課下閱讀《人類的大地》《小王子》等作品。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9
一、教材簡析
地位:課文《雨之歌》是黎巴嫩詩人、畫家紀伯倫的作品,是第二單元《組歌》中的第二首散文詩。本單元所選的散文詩都是作者由尋常事物激起的心靈之聲。應讓學生透過文字,去捕捉作家們的情感律動,去感受他們心靈的無限風光。
內容:《雨之歌》一文屬于散文詩。作者以優(yōu)美的、精妙的語言歌頌了雨———無私奉獻的愛的使者。在詩人筆下,雨有生命,有靈氣,有個性,它們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構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時它們又閃爍著理性的光輝,給人以啟迪。
二、學情分析
本文的學習者是八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和語言鑒賞能力,雖然這種文體接觸的還不多,但我相信,經過老師的適時點撥,學生能順利完成本文的學習的。
三、教學目標及說明
1、知識目標:
1)積累經典字詞。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求同學們在初讀時完成,請同學們自己積累,一是陌生字詞,二是用得好的重點字詞。此環(huán)節(jié)旨在積累字詞,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在反復誦讀中,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詩歌主題。
2、技能目標:
欣賞文章精妙的語言,學習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
語文學習的兩大板塊之一——欣賞,而欣賞品味語言,一要把握欣賞的角度,就要借助朗讀,品味詩人的寫法,不僅會品,還要會自己寫,故確立了欣賞語言、學習寫法的技能目標,這也是本文學習的重點與難點。(這一目標在本文的學習中作為重點和難點來處理,借助朗讀,品味語言來實現(xiàn))
3、情感態(tài)度目標:
朗讀課文,體會散文詩中的的感情和美妙的意境。
文中作者用滿腔熱情贊頌了雨———無私奉獻的的精神,正確理解這種精神,并把握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重點難點及其突破
教學重點是通過深入的朗讀課文,品味語言,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詩歌主題來實現(xiàn)的。
四、過程分析:
第一步:朗讀詩歌,整體感知。完成對雨的形象的認識,即賞析雨的形象。本環(huán)節(jié),有三讀:一。學生自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并完成字詞積累。二、老師范讀,目的是親自示范指導學生朗讀,并請學生感受詩歌的感情基調,且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體會雨的形象。三讀,學生齊讀,邊讀邊思考:從文中你感受到的是怎樣的雨?
這個環(huán)節(jié)借助朗讀手段不僅使學生把握雨的形象,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第二步:繼續(xù)賞析。
1)賞析語言美。這篇文章的語言很美,美在詩人用詞的精妙,美在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美在語句中蘊涵著詩人的情感。請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同學們分享感受吧。
以此引導學生品味文本語言,把握本文的語言特色,語言運用技巧。
2)賞析感悟美。這篇文章的感悟很美,美在詩人在歌頌雨的同時,又閃爍著理性的光輝,給予我們人生的啟迪。這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學生能自己發(fā)現(xiàn)這類的句子,就讓學生自己說;如果學生不能快速發(fā)現(xiàn),老師就點撥一下?傊,既讓學生了解這一方面,又不能有太大的難度。
第三步:仿寫。請學生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詩人為何能夠把一個非常普通的事物----雨,寫得如此生動形象呢?首先是本文通篇都利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其次是作者以豐富的想象來美化雨,而且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請學生們展開自己的想象,利用自己的表達能力,選擇自己喜愛的大自然的某一種事物(如花、草、彩虹、雪等等),采用第一人稱仿寫一番。
要求:采用第一人稱;運用比喻、擬人或排比等修辭手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先寫再讀,然后師生共評。為了使仿寫的效果更好,我布置了作業(yè):將課堂上的仿寫加以整理寫在作業(yè)本上,至少仿寫兩個。
最后,再次齊讀,體會文章的韻味。在朗朗的讀書聲中,課堂結束。
板書為了體現(xiàn)課堂學習思路,學習重點,且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美的印象,我是這樣設計的:
雨之歌
紀伯倫
雨美
語言美
感悟美
五、教法分析
針對教材特點與學生情況,教學時先以優(yōu)美的語言導入,通過學生自由朗讀,教師范讀,學生齊讀等形式積累感性認識,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詩歌主題。在賞析語言上,給學生方法上的指導,即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體會多種修辭綜合運用的好處,體會語句中蘊涵的詩人的情感。
仿寫這一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運用比喻、擬人或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的能力。
設計的各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設計問題時有一定梯度,由感性認識逐步過渡到理性認識。
六、評價分析:
在教學設計方面,力求教學目標符合實際,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強。教學內容力求結構化,生活化,整合化,尤其是注重了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整合。
在教學實施方面,力求教學過程情境化,活動化,激活學生思維,大膽質疑,發(fā)表不同意見,以學生問題為出發(fā)點,形成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過程。同時,關注方法指導,充分體現(xiàn)學科特點,做到因材施教,F(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適時適度,試驗操作科學準確。注意到學生參與的態(tài)度、廣度和深度。教師語言力求做到生動準確,親切有感染力,板書突出課堂重點內容。
在教學效果方面,注意了三維目標的達成。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10
今天的課題我說課的題目是《采薇》,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流程、說板書設計、說教學反思等五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采薇》是語文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精讀課文,選自《詩經。小雅》,描寫了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思鄉(xiāng)之苦的戍邊士兵在歸家途中的所思所想,這首詩雖然沒有《關雎》《蒹葭》等名氣大,但也是傳誦千古的名句,充分體現(xiàn)了《詩經》“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對后世影響深遠。我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豐富學生的古典詩歌文化常識,提高他們的詩歌鑒賞能力。
根據(jù)新課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以及初二學生詩歌鑒賞能力較弱的現(xiàn)狀,我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了解《詩經》文化常識,反復誦讀,疏通文意。
能力目標:品味詩歌獨特的語言美、音樂美;學習情景交融的寫法。
情感目標:把握戍邊士兵思念家鄉(xiāng)以及厭倦戰(zhàn)爭的復雜情感。
教學重點:反復朗誦,賞識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品味語言,把握情感
二、說教法及學法
。ㄒ唬┱f教法
根據(jù)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我采用誦讀法、提問點撥法進行教學。
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如果學生一味死讀書,不求甚解,最后仍是“過目皆忘”。這就需要我們?yōu)閹熣咴诮虒W過程中多一點實質性的、能讓學生受用不盡的讀書方法指導。如注意停頓、語速、重音、語氣等。
提問點撥法可以讓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對課文的思想內容、藝術價值、現(xiàn)實中的戰(zhàn)爭、民歌題材進行探究,體現(xiàn)語文課堂的人文性。
(二)說學法
將在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引領學生如何學習詩歌,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誦讀,在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能力及審美感受能力。將疏通文意和理清課文思路的任務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三、說教學流程
本課計劃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了解《詩經》常識
生活中少不了詩,少不了歌,在我們這個小地方也有客家山歌,請大家欣賞兩首。在我們這個詩的國度里,詩歌長河的源頭又在哪里?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去尋找。
你是一條旺盛的河流
2600多年來邊唱邊走
多少人翹首追溯你神秘的源頭
哦到春秋再到西周
“風”——土風民謠,淳樸自然
“雅”——諸侯朝會,貴族歡宴
“頌”——宗廟祭祀,樂舞翩翩
直陳、比喻、托物抒情
你的語言是賦、比、興
因了你,“風騷”成為文學的雅稱
你就是《詩三百》
人們還恭敬地稱呼你《詩經》
。ǘ、自主學習
朗讀要求:初讀正音,把握節(jié)奏,要讀得字正腔圓。再讀解意,把握行式,要讀得韻味深長。吟唱詩歌,品賞詩情,要唱得情深意切。
自主學習一:請從以下活動中任選一個完成。
一、自主完成。用現(xiàn)代漢語通順地翻譯全詩。
二、小組合作。把這首詩譯為現(xiàn)代詩,語言流暢,能押韻更好。
三、交流活動。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作的內容與表達的情感。
自主學習二:詩歌美好的詩情畫意讓人沉醉,走出詩歌,讓我們以探究的眼光,去尋覓本詩美的根源。請同學們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發(fā)現(xiàn)詩歌中的美詞美句,體會篇章的美。
。ㄈ⑻釂桙c撥:
問題1:感情基調?悲傷
問題2:為什么在歸家途中還要悲傷?
材料:宋之問:“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解析:詩人被貶在外,家人音訊全無,終于踏上歸家之途。一方面欣喜若狂,另一方面擔心家人為自己所累,團圓之夢成為泡影,越接近家鄉(xiāng)越是擔憂。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
答案:歸家喜悅因為對家人、自身命運的擔憂而變得無比沉重。
路途艱難,又饑又渴的現(xiàn)狀。
回憶過去,痛定思痛。
問題3:如何表現(xiàn)士兵的哀傷?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以景寫情,情景交融意象:楊柳、冬雪
。2)對比
以樂景寫哀,以以往之虛襯眼前之實,以凱旋之樂襯內心的悲痛。
。3)大雪交加,行道艱難,饑渴難耐,情景凄涼,語調低沉、蒼涼。
。ㄋ模┞(lián)系現(xiàn)實
如果文中的戍卒穿越時空來到今天,遇見從伊拉克戰(zhàn)場歸來的美國士兵,他們會有怎樣的一番對話?
(五)作業(yè):
一是朗讀背誦課文;
二是搜集本地民歌——客家山歌,與課文比較,體會《詩經》民歌的源遠流長。
四、說板書設計
設計思路是舉綱張目,以線串珠,就是在清理文章綱目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研究綱與目及目與目是怎樣聯(lián)結起來的,讓文章思路變成了學生思路,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背誦、理解、深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說教學反思
參與本課堂學習的學生為初二學生,對《詩經》了解較少,沒有學習過《詩經》中任何一篇,古文知識也相對薄弱,因此對本文的教授我定位于誦讀欣賞,不要求過多糾纏于某一詞一句的辨析,只要求大致解意,能夠從讀準、讀美、可唱的層面解讀本詩。對詞、句、篇章,也只是從聲音美、形象美、情感美方面淺層次探究。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讓學生走進文本,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在不斷追尋美的過程中激發(fā)愛母語、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精選語文說課稿初中范文匯總10篇】相關文章:
精選語文說課稿初中范文10篇07-02
精選語文說課稿初中范文6篇06-16
語文說課稿初中范文匯總10篇07-08
精選語文說課稿初中匯總八篇06-22
精選語文說課稿初中匯總5篇06-19
精選語文說課稿初中匯總7篇06-13
精選說課稿初中范文匯總三篇07-08
精選說課稿初中范文匯總5篇06-13
語文說課稿初中范文匯總七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