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匯總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美術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對于教材的分析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
本課是人教版美術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生活增添情趣>中第四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領域。裝飾畫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一種常見的裝扮居室的藝術形式,學生對這一美術領域并不陌生。教材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通過對裝飾畫的認識與欣賞,掌握其的用途、特點和基本的設計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嘗試用綜合材料的來美化生活,以提高學生的設計意識及美化生活的能力,也為學習下單元---美好宜人的居住環(huán)境作鋪墊。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繪畫技巧和審美意識。根據(jù)學生的能力水平,我考慮兩種方式讓學生進行實踐。一方面可以臨摹,學生通過模仿,增強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創(chuàng)作,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居室環(huán)境,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
三、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lián)系的一個有機整體,這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應以知識與技能為主線,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并把前面兩者充分體現(xiàn)在過程與方法中。因此,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裝飾畫的藝術特色,初步掌握裝飾畫的題材、造型、構圖、色彩、材質等獨特的藝術語言。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欣賞分析裝飾畫與寫實畫的區(qū)別,感受裝飾畫的藝術特色。引導學生用環(huán)保材料去創(chuàng)作一幅裝飾畫。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人生態(tài)度,增強美化居室的意識,提高藝術素養(yǎng)和生活品味。
四、教學重難點
裝飾畫的特點和制作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發(fā)現(xiàn)材料的美感,巧妙地選材 ,制作一幅裝飾畫是本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
葉圣陶先生說過:“學習貴在興趣,興趣出勤奮,勤奮出天才。”沒有興趣的教學只會把課堂引入呆板、沉悶的死胡同,只有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才能讓學生愉快而又輕松地學到知識。那么,怎樣抓住學生的興趣設計出一堂生動活潑的美術課呢?為了真正讓美術課活起來,結合八年級學生的認知及思維特點,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我準備采用“直觀教學法”、小組討論教學法、示范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通過讓學生欣賞裝飾畫與寫實畫, 引導學生分析裝飾畫的特點,最后用實例演示裝飾畫的制作過程,組織學生 分小組合作完成一幅裝飾畫。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初中美術14冊第十課《活潑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課:
一. 教材分析
。ㄒ唬┲笇枷耄河捎趯W生的日常衣著大多數(shù)是學校的校服,或是家長幫他們選購的服裝、帽子,所以,學生們外出旅游或參加某些活動時,從他們的穿著方面,就很難反映出性格特點和個性品位。其實學生對于衣衫的設計都有自己的想法,本課的設置就是讓學生們親自設計繪制文化衫,這一活動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情趣、體會服裝除了實用功能以外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品味。讓學生盡情發(fā)揮想象力,促進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ǘ┙虒W目標的確定
1. 知識目標:
。1) 恰當?shù)膱D形、文字或符號在文化衫上的運用。
。2) 用自己喜歡的適合主題的色彩去搭配自己的文化衫。
2.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是每位學生都應具備的素質,通過文化衫的設計,讓學生更加認識自我,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之間互相協(xié)作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1. 教學重點:色彩搭配、手工制作和個性化風格的表現(xiàn)。
2.教學難點:怎樣找到適合主體的元素,設計出具有個性的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3.教學方法:根據(jù)本課的教學內容,我主要采取“引導—-自主探究”的方法,以文化衫為線索,充分運用教具,采用展示,啟發(fā)、討論、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運用投影、音樂等教學手段,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分組活動,互評互比,這樣多法并用,即培養(yǎng)了他們集體合作的能力,又啟發(fā)了學生思維。
二.教學程序:
本節(jié)教學由秀、學、談、做、展、評六個部分組成。
1.秀:學生穿上自己準備的文化衫進行表演,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揭示本課主題。
2.學:通過文化衫秀的欣賞,讓學生了解文化衫的含義、起源、蘊含的意義使學生對文化衫產生不同的情感審美習慣。
3.談: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圖案的文化衫,豐富學生視覺,讓學生分析制作文化衫適合主體的元素有哪些,教師給予總的歸納,引出下一環(huán)節(jié)。
4.做:以小組的形式先思考后制作,同學間互相幫助體現(xiàn)合作精神。
5.展: 讓學生穿上自已做好文化衫進行展示,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展現(xiàn)能力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 教材的解讀:
《甜蜜的夢》為冀教版低年級美術教學內容。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而設置的課程。以孩子熟悉的生活中常遇到的“夢”為題材,讓孩子回味各種各樣的“夢境”,體驗“甜蜜”的美好感受,再通過獨特的表現(xiàn)技法—蠟紙刮畫來表現(xiàn),讓孩子在新奇中體驗制作過程的樂趣,從而既培養(yǎng)了孩子想象、動手、創(chuàng)造能力,又在此基礎上給他們以“歡樂之旅”,滲透了“構圖”、“細節(jié)表現(xiàn)”等基本繪畫知識,讓孩子快樂學習,又得益匪淺。且針對低年級孩子具象思維(形象思維)更突出的年齡特點,本課立足于“夢”的表現(xiàn),讓孩子在天馬行空的想象中來表現(xiàn)。所以說本課非常適用于低年級孩子。
2、 教學目標(三維):
“新課標”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美術實踐,培養(yǎng)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能力,陶冶其高尚審美情操,我確定:
、胖R與技能目標:了解蠟紙刮畫的有關知識、技法,能利用各種筆觸表現(xiàn)畫面;
、七^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甜蜜夢境”的感受及表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感知美的能力及創(chuàng)造力;
、乔楦袘B(tài)度價值觀目標:技法孩子熱愛生活的情感,提升對美術學科的興趣。
重點:對美好夢境的體驗,感受蠟紙刮畫的技法、表現(xiàn);
難點:運用蠟紙刮畫表現(xiàn)夢境。
3、 課前準備:
教師:⑴“美好夢境“的錄像片段;
⑵表現(xiàn)夢境的名家畫作;
、侨舾上灱埞萎嬜髌;
、认灱、各種筆頭(尖、扁等)、全套泥塑筆、實物投影儀;
⑸展板若干放置于教室兩旁墻壁;
、嗜崦赖谋本┮魳。
學生:⑴蠟紙;
、聘鞣N形式的刮筆。
二、說思想:
針對本課重難點,我采用以下方法:
、拧扒榫辰虒W法”:情境對孩子有感染、暗示、激勵等作用。用錄像等表現(xiàn)美的夢境的直觀音像資料,可以讓孩子更好地進入狀態(tài),對夢境有更直觀形象的體驗,從而為最后的作業(yè)作很好的鋪墊;
、啤爸庇^演示法”:在蠟紙刮畫表現(xiàn)技法上,讓孩子最快最有效地掌握,教師演示(示范)是最有效的。在實物投影下,教師用不同筆觸刮擦,表現(xiàn)不同形體,讓孩子馬上掌握技法;另外,范作的出示也是打開孩子思路和促進其掌握的途徑之一;
、恰罢勗挿ā迸c“講授法”相結合。
三、說程序:
著名心理學家利泊說:寬松和生動活潑的氣氛可以使情緒具有動機和知覺作用的積極力量。因此,如何更好開發(fā)孩子的想象思維,活躍他們的思想和語言,奠定預約寬松的課堂氣氛是很關鍵的。因此:
、逡龑щA段(激趣):
、旁谡n還沒開始前,教師的屏幕上就開始播放一些非常唯美的畫面(真實):A色彩斑斕的海底世界,多采多姿的魚兒自在遨游;B各國的美麗風景:荷蘭的風車;威尼斯的五彩樓房和小艇;歐洲的多樣城堡;我國各地各季美景;C宇宙廣渺無邊的美麗景色:太陽系;銀河系;流星劃過的美麗痕跡……再配上優(yōu)雅舒緩點的背景音樂,我想,未等上課鈴響,孩子們就已經(jīng)陶醉了。(這一步的目的是,開拓孩子的思路,使他們等會的“夢境”有更多的現(xiàn)實中的“美景”來支撐;另外,一些美的畫面,也會給最后的作業(yè)提供更多的可描繪的素材,為孩子的作業(yè)更有“話”可“說”打下伏筆。)
⑵鈴聲響后,我在屏幕上打出著名畫家盧梭的《夢》:旖旎的色彩,寧靜的場面,郁郁蔥蔥的森林中(葉子、花卉等形形色色,色彩多變)隱藏著各種小動物和野獸。它們非常和諧地相處在一起。師:在這個美麗的畫面上,你能找出哪些動物朋友呢?孩子們肯定躍躍欲試,七嘴八舌找開了。(這里沒有直接點出“夢”這個主題,而是現(xiàn)讓孩子尋找,目的是激發(fā)其好奇心,提升課堂基調,為揭題作準備。)生:有獅子、老虎、長頸鹿、小兔子、狼、大象,還有黑人小朋友……師:好美的畫面呀!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它們有可能這樣快樂和睦地相處在一起嗎?生:不會!老虎、獅子還有狼會吃其它小動物……師:那為什么畫家會畫出這樣的一張畫呢?生:因為他畫的是他的夢!師:說得真好!的確是這樣的,畫家在夢里的故事被他畫下來了。你看,多美呀好!這么多動物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他在夢中實現(xiàn)了他的理想。這真是一個甜蜜的夢啊!
(揭題:板書:甜蜜的夢)
㈡發(fā)展階段:⑴屏幕放映:一些動畫片的夢境片段:太空城、植物王國、螞蟻城堡……師:這些片段大家肯定都是很熟悉的,它們來自小朋友們非常喜愛的動畫片。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畫面呀,怪不得人們說,夢是甜蜜的。(點題)。你做過哪些甜蜜的夢嗎?老師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好好回味一下,等一會老師請你來說說你的夢境。(輕音樂)(目的:讓剛才激動的孩子能平穩(wěn)下來,更好進入狀態(tài),并更廣打開思路。)⑵兩分鐘后請孩子回答。(這里,孩子們的回答肯定五花八門,有多種可能。有的可能比較現(xiàn)實,如成為光榮的少先隊員;上公園玩之類;有的比較天馬行空。那么,可針對不同的回答,給于不同的提示、拓展和鼓勵。)
、鐚嵺`階段:聽了這么多美麗的夢的故事,老師的心都被甜蜜漲得滿滿的了。小朋友們的夢真美呀!大家等會可以把它畫出來。不過呢,大家不要著急畫,老師現(xiàn)在也有一個夢和小朋友們分享。大家愿意來和老師一起感受一下我的夢嗎?(生:愿意!)
在實物投影儀下,老師示范:金鑰匙形的飛船上,老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暢游知識王國的情景(重難點在老師的.示范下開始解決):尖頭的鐵筆描繪人物、飛船等外形和細節(jié)的刻畫;“■”型竹筆用來劃出遠景的城堡虛虛的隱在后面的透視關系;“﹋”筆頭可以劃出銀河、流星的感覺(虛線);而棉花棒軟軟的筆頭可以把虛的云層柔和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出來……孩子們肯定睜大了眼睛看得很認真。當老師畫完后,還可因勢利導,讓學生還帶來的范畫,鞏固技法的掌握。
師:現(xiàn)在,大家有把握用老師剛才的方法表現(xiàn)自己的甜蜜的夢了嗎?(開始作業(yè))
教師巡回指導。(屏幕上回放課前放過的美景圖片,并播放輕音樂。目的:給孩子良好的作業(yè)環(huán)境和心情的同時,再給他們以實物形態(tài)的支持。)
教師在巡回指導的過程中,有共性問題可統(tǒng)一講解,并進行個別輔導。發(fā)現(xiàn)好的作業(yè)及時展示表揚。(目的:滲透繪畫的一些基本知識,讓學生互相借鑒學習。)
四、作業(yè)展評:
讓孩子把作業(yè)貼到教師兩旁的展板上,采用自評和互評向結合的方式,評出作業(yè)(“夢境”的表現(xiàn)由創(chuàng)意和繪畫兩方面來看),讓學生得益更多。(目的: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評價后有所收獲。)威廉.詹姆士(心理學家)曾指出:“人類本質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币虼瞬捎米栽u、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是為了肯定學生。同樣,所有的孩子的作業(yè)全部展示也是為了這個目的。
五、課后拓展:
師:老師看到小朋友們的畫,真的很美!想法也都很獨特。課后老師向請小朋友們用“我的甜蜜的夢”為主題,再寫一篇小美文,描述一下你的畫面上的夢。咱們下節(jié)課再來好好交流。(目的:將美術與文字緊密結合起來,訓練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讓他們對本科有更深刻的體驗。)
六、本課特點:
、啪o扣生活與藝術:整體以興趣為前提,以生活為主線,讓孩子通過感受生活(夢境)的美,再表現(xiàn)其精彩。從中明白“藝術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道理。
、曝S富體驗與感受:通過欣賞畫作和老師示范,給于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和美的熏陶。同時還獲得技法的掌握的收獲,讓孩子提升對生活的感悟,發(fā)展其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能力。最后的評價,促進了孩子的自信心。
、菑娀瘯r間與運用:讓孩子在一系列感受之后,多多自己動手,給他們敢于嘗試敢于探索與實踐的決心和勇氣,把孩子現(xiàn)在的學習和未來生活需要聯(lián)系起來,將學生創(chuàng)作與解決問題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敢想敢畫“,得到更大收獲。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
下面,我圍繞教什么,怎樣教和為什么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匯報我的教學設計。首先,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初中美術第 冊第___單元__活動__ ,依據(jù)美術課程標準的理念,我明確了本課的課程類型屬于______________。(地位與作用:(1)欣賞評述領域: 有助于學生學習美術實踐能力的提高和有助于學生自身素質修養(yǎng)的提高。激發(fā)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興趣和完善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樹立健康的審美態(tài)度、提高思想境界,幫助學生矯正當前一些不良的價值觀。達到提出欣賞?評述課在審美教育中應起到一種舉足輕重的地位的目的。設計應用領域:綜合探索領域:綜合探索領域學習領域提供了各類美術學習領域之間,美術與其它學科,美術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其他學科和今后的美術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本節(jié)課在美術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
二、學情分析
現(xiàn)代學生處于科技發(fā)展迅速的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渠道眾多,眼界較為開闊,思維較為活躍。一個問題的提出會有多種想法和創(chuàng)意,但是由于對。經(jīng)過正確引導,以學生為本的自主探究,有利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采用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并遠離誤區(qū)。
三、教學目標
根據(jù)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為: 學習,初步了解并掌握 。
2、過程與方法目標為: 通過(如欣賞作品、師生對話、同學討論等不斷遞進的互動探究學習,使學生,學會。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為:使學生形成,培養(yǎng)學生思想情感(或審美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等)。
四、通過以上分析,根據(jù)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我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點為:
根據(jù)學生平時的作業(yè)表現(xiàn)確立本課的教學難點為: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畫具等
學生準備:網(wǎng)上資料收集 畫具等
六、教法學法
通過初次設計—比較分析—提高認識—再次設計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情中成長”,從而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從被動接受的傳統(tǒng)學習方式轉變?yōu)橐环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
現(xiàn)實社會等方面相綜合的活動,旨在發(fā)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探究發(fā)現(xiàn)的能力.)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應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與學生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來點拔學生的思維,實現(xiàn)創(chuàng)造。
七、根據(jù)“以生為本”、“先學后教”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我的教學過程設置如下:
。ㄒ唬﹦(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二)自主學習,探究知識
1、自主學習課本,快速完成初次作業(yè)。(目的一,體現(xiàn)“先學后教”新理念;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三是檢測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后所掌握的知識情況摸底。)
2、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賞析并結合自己初次作業(yè)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并歸納出新知識。通過問題式導學,比較式研討、教師糾正補充等師生、生生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是這樣引導學生學生進行探究的。
。ㄈ⿲嵺`創(chuàng)意,展示點評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并結合初次作業(yè),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 1、 2、
3、 ,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完成,提高課堂作業(yè)效率,并增強學生量力完成作業(yè)的自信心。
展示點評中,我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鼓勵為主,自我點評,而評價對方多從建議性出發(fā),讓學生敢于接受別人的“指正”。
。ㄋ模┙處熆偨Y,課后拓展
我總結以問題形式出現(xiàn),設計三個問題:
1、你學會了什么?2、你的體會是什么?3、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目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內容,尊重其個體感受,從而實現(xiàn)本教材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
課后拓展
其中導入2分鐘,自主學習,探究知識10分鐘,實踐創(chuàng)意,展示點評25分鐘,教師總結,課后拓展3分鐘。
八、本課的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
目的是再現(xiàn)過程,突出重點,加強學生對本課知識的學習。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中國民間美術種類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內涵深厚,是一個自成體系的美術種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之一。而民間剪紙是這個體系中的一朵奇葩。本課的設置是讓學生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的制作方法及藝術特點,發(fā)揚我國民族,民間優(yōu)秀的藝術傳統(tǒng),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學情分析:
我們面對的大多數(shù)是天津市西青區(qū)本地的學生,而西青區(qū)的楊柳青是遠近聞名的文化古鎮(zhèn),也是這一地區(qū)民間剪紙藝術的發(fā)源地。因此,對這一教學內容學生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舉出多個實例,并且具備一定的認識能力。在此基礎上,我們要讓學生了解民間剪紙的發(fā)展史、種類、風格、裝飾手法等知識,還要學習民間剪紙的制作方法。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民間剪紙知識及豐富的精神內涵。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知道民間剪紙藝術的發(fā)展簡史和基礎知識了解其藝術特點。
2、學會運用剪紙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紙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搜集資料、資料整理、制作課件更好地了解民間剪紙知識,通過實踐練習掌握民間剪紙的制作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作品的欣賞與分析喚起學生對民間剪紙藝術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
感。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剪紙的造型裝飾手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剪紙作品能力。
教學難點:
是創(chuàng)作和正確把握紋樣的連接與完整性。
教具準備:
剪紙作品若干,各色電光紙,剪刀一把,刻刀一套1開白紙三張。 教學媒體:
計算機、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
一、組織導入
教師展示剪紙作品,并提問:這是一幅什么藝術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并回答問題。(民間剪紙作品)教師講述:這些作品出自農民之手,它不僅表現(xiàn)了人們喜聞樂見的事物,也反映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豐富的藝術想象力。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些和剪紙有關的基礎知識。(板書課題:民間剪紙)
二、學習新課
1、剪紙作品的發(fā)展歷史
教師提問:哪位同學知道剪紙作品是怎樣產生的?(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信息搜集和整理,并制作成課件,課上進行展示和討論交流,教師進行補充.)
2.剪紙作品的表現(xiàn)題材
欣賞由學生搜集和整理的不同題材的剪紙作品,體會中國民間剪紙題材的豐富。
3.剪紙作品的藝術風格
結合剪紙作品欣賞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剪紙是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歷史悠久。大體上分為南北兩大流派:北方剪紙粗獷樸拙,天真渾厚;江南剪紙精巧秀麗、玲瓏剔透。剪紙的樣式很多,這是窗花、墻花、門箋。喜花、枕花、禮花等。具有單純、簡潔、明快、樸實、富裝飾性的特點。(教師板書)
4.剪紙作品的造型特點
欣賞剪紙作品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總結歸納這些作品的造型特點?(夸張、變形)
5、剪紙作品的分類(重點)
結合課件中的圖片進行重點講解,利用圖片的直觀性幫助學生區(qū)分剪紙作品的不同種類。(單色剪紙、彩色剪紙,陰刻法、陽刻法)
6、剪紙作品的裝飾手法(重點)
結合課件中的圖片進行講解,每一種裝飾手法都結合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小圓孔、月牙形、柳葉形、鋸齒形、花瓣形、逗號形、水滴形等)
三、探索實踐(本課難點)
教師示范剪紙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時配以講解,注意擴展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然后再動手實踐。(要求:能靈活運用各種裝飾手法獨立設計完成一幅剪紙作品,做到造型簡潔、富有剪紙情趣,注重創(chuàng)新。)
四、成果展示
分組展示學生作品,請部分學生闡述表現(xiàn)意圖,進行作業(yè)點評,評出最佳作業(yè)。
五、課堂小結
師生回顧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剪紙來自民間,表現(xiàn)民間,我們要從民間剪紙中吸取營養(yǎng),多看,多想、多動手,一定會創(chuàng)作出好作品。作為一種充滿
民族意識和人情味的文化現(xiàn)象,民間剪紙早已走出了農家小院走向了世界,名揚四海,成為全人類的文化財富與藝術瑰寶。愿這棵古老的藝術之樹常綠常新。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學將它繼承下來發(fā)揚光大。
作業(yè)設計:
練習用刻紙的方法創(chuàng)作一幅剪紙作品。
要求:造型美觀、裝飾手法豐富,陰陽刻法不限
板書:
課后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這就為本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課前學生準備比較充分,制作的課件在課前已經(jīng)進行了整合,使本課教學更系統(tǒng)更流暢。本課教學的不足之處:學生在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時,思路還應該開闊一些,膽子再大一些,要充分體現(xiàn)個人的風格特點。
初中美術說課稿 篇6
單元總目標:
1、 從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繪畫作品中,體會到勞動____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勞動是許多畫家經(jīng)常表現(xiàn)的重要題材之一。不同時代的畫家通過勞動題材所表現(xiàn)的主題是不一樣的,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風格也是多種多樣的。它們所體現(xiàn)的思想內涵和藝術性的高低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通過欣賞,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 通過對表現(xiàn)勞動題材的優(yōu)秀繪畫作品的欣賞,培養(yǎng)學生對勞動的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單元課時:
本單元分2課時教學。
活動安排:
◆觀賞與描述:
*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這些美術作品所表現(xiàn)的勞動的性質和情節(jié)?
* 你對作品所表現(xiàn)的勞動場景有什么感受?
* 你對作品中人物的勞動心情和態(tài)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與研究:
* 你對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 你了解作品的時代和社會特點嗎?
*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要表現(xiàn)的主題?
◆討論與解釋:
*你從這些表現(xiàn)人類勞動的美術作品中獲得了什么樣的審美感受?
*不同的人物對勞動有什么不同的態(tài)度和感情?
◆體驗與評價:
*你對人類勞動的意義有什么體驗和聯(lián)想?
*你對"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有什么體會和看法?
活動一
1、課題 勞動____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上)
2、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
3、課時 1課時
4、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欣賞掛圖、課件、課外收集表現(xiàn)勞動題材的美術作品、課本等。
學生準備學具:課本、鋼筆、筆記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 通過欣賞(用課件展示)表現(xiàn)勞動題材的中外美術作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
、 教師宣布本課時教學任務及采用的學習方式方法,要學生注重對中外美術作品的比較、分析,談自己對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 學生預習,看課本上的圖片和文字,認真觀察、思考問題。
(2)發(fā)展階段
、 欣賞、評述《在激流中前進》
☆ 展示圖片,學生欣賞、討論。
☆ 請幾名學生根據(jù)預習時提出的問題談自己對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 教師歸納總結:
《在激流中前進》(油畫)
作者:杜鍵,上海人,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班學習時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門口、陜西寧家川等黃河險急渡口體驗生活,搜集創(chuàng)作素材。作者以簡練的藝術語言,雄健有力的筆觸,凝重的色調表現(xiàn)了黃河船工們齊心協(xié)力在黃河的激流濁浪中奮力前進的驚險場景。作者運用襯托和對比的手法來刻畫黃河船工在勞動中所表現(xiàn)的驚人力量和百折不撓的精神。這主要表現(xiàn)在洶涌激蕩的河水與般工們沉著穩(wěn)定的姿態(tài)的對比,大面積奔騰而來的黃河濁浪和小船的強烈對比。
、 欣賞、評述《糧食》
☆展示圖片,學生欣賞、討論。
☆請同學根據(jù)預習時提出的問題談自己對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師歸納總結:
《糧食》(油畫)
作者:(蘇聯(lián))雅布隆斯卡婭,衛(wèi)國戰(zhàn)爭后著名女油畫家、基輔美術學院教授。
本作品是她青年時期時榮獲國家獎的成名作,約4米寬的巨幅作品,表現(xiàn)了蘇聯(lián)集體農莊女莊員在豐收的打谷場上勞動的場面。在夏日的明亮的陽光下,集體農莊女莊員們在堆積如山的金黃色麥粒的打谷場上,緊張而有秩序地勞動著。女莊員們興奮的笑臉和歡快而有節(jié)奏的動作,充分顯示了經(jīng)過戰(zhàn)爭洗禮后的蘇聯(lián)勞動人民高漲的勞動熱情和嶄新的生活風貌。作品構圖宏偉,形象生動,主題鮮明,內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
③ 欣賞、評述《牛耕》,寫觀后感受交流。
☆展示掛圖,學生欣賞。
☆分組討論、寫觀后感。
☆學生發(fā)言,根據(jù)預習時提出的問題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師歸納總結:
《牛耕》(甘肅嘉峪關魏晉時期的墓磚畫)
這是從甘肅嘉峪關魏晉時期5號墓中出土的、原位于墓前室壁的一幅磚畫。我國自漢代以來,統(tǒng)治階級厚葬之風俗盛行。墓室中繪有大量的磚畫。這幅磚畫與同一墓室的其他磚畫的最大特點是,除了表現(xiàn)墓主生前宴歡、舞樂等享樂生活外,大部分是表現(xiàn)勞動人民從事各種生產勞動的場面。是墓主為了祈求死后永遠有一批勞動群眾供他們驅使奴役、但從一個側面形象地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生產勞動的狀況。這幅表現(xiàn)牛耕的磚畫,畫面十分單純,但作者頗具匠心。如兩頭牛有意畫成一黑一白,以對比的手法突出畫面的明快感。再如,畫扶犁者,只寥寥幾筆,不僅生動地畫出了扶犁者的形態(tài),而且其緩步前行時的姿態(tài)極富運動感。
、 欣賞、評述《清明上河圖》
☆展示掛圖,學生欣賞、討論。
☆學生自愿發(fā)言,根據(jù)預習時提出的問題談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師歸納總結:
《清明上河圖》(中國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作者:張擇端,北宋畫家,東武(今山東諸城縣)人。
本作品是一幅生動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榮景象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著名之作。全畫內容大體分為三段,開頭是畫汴梁的郊野風光,中段是以虹橋為中心的汴河(當時稱"上河",此河是當時國家的漕運樞紐,南北商業(yè)交通要道)及其兩岸舟車運輸、手工業(yè)生產和商業(yè)貿易等繁忙的活動場景;后段為巿區(qū)街道的繁華場面。教材中所選的是中段也是描寫最精彩的一段。一艘滿載著貨物的大船,即將通過虹橋。橋下湍急的水流使大船好像一時失去了控制,船工們一面急忙放下桅桿和帆,一面正緊張地控制著船頭前進的方向,有的在指揮,有的在擲纜繩,以使大船安全地通過虹橋。相映成趣的是,大船過橋的緊張又極具戲劇性的場面,吸引了橋上眾多的行人。他們都在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橋下發(fā)生的一切。橋上橋下相互呼應,構成了一幅熱烈、緊張而又極其生動的畫面。雖然畫中人物都畫得很小,仔細一一看去,個個都很生動,十分耐看,足見畫家對生活的觀察十分仔細,描繪人物的舉止形態(tài)具有極其深厚的藝術功力。從而使這一段描繪成為整個《清明上河圖》中最吸引人、最令人過目不忘的場景。
、 欣賞、評述《搗練圖》
☆展示掛圖,學生欣賞、討論。
☆學生發(fā)言,根據(jù)預習時提出的問題談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師歸納總結:
《搗練圖》(宋代摹本,現(xiàn)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作者:張萱,盛唐著名人物畫家,擅長畫婦女,F(xiàn)存的宋代摹本《搗練圖》和《虢國夫人游春圖》是他的代表作。
《搗練圖》因描繪唐代婦女制"練"(一種絲織品)的勞動場面而得名。全畫共畫了十二個人物,按制練的工序分成三組;右邊一組描寫四個婦女用木杵搗練,教材中所選的正是這一段。中間一組描寫兩個婦女在理線,左邊一組描寫兩個婦女把練拉直,另一個淘氣的小孩在下面來回玩耍,在中間和左邊兩組人物之間有一小女孩蹲在地上,用團扇在扇炭盆。十二個人物組織得疏密有致、動靜適宜。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制練的勞動過程。作為一件藝術品,其重要的價值還在于作者描繪這一勞動場面的高超技巧。這主要表現(xiàn)在由四個婦女組合而成的畫面,既符合生活的真實,又有獨具匠心的安排;人物站立的位置和姿態(tài)各不相同,既統(tǒng)一,又富有變化。"豐頰肥體"的人物造型,具有唐代婦女的共同特征。描畫勾線工細又勁健,設色富麗而又勻凈雅致,衣服的質感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現(xiàn),充分顯示了唐代的工筆人物畫已經(jīng)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3、課后拓展
。1) 請同學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欣賞、評述、交流,課后寫自己的心得體會。
。2) 課余時間,多搜集優(yōu)秀中外美術圖片,通過欣賞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yǎng)。
活動二(第二課時)
1、課題 勞動____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下)
2、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
3、課時 1課時
4、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欣賞掛圖、課件、課外收集表現(xiàn)勞動題材的美術作品、課本等。
學生準備學具:課本、鋼筆、筆記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匯總6篇】相關文章:
有關初中美術說課稿匯總9篇06-22
有關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8篇05-27
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七篇05-22
初中美術說課稿(15篇)11-02
初中美術說課稿15篇11-02
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集合7篇05-28
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錦集九篇05-25
關于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合集6篇05-21
有關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集合5篇06-22
關于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文集錦六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