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1
初中物理教科版說課稿:《滑輪》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通報版教材第一冊第十一章第四節(jié)《滑輪》。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本屆講授的是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省力情況和各自的優(yōu)點,指出定滑輪的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動滑輪的實質是個動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桿,并用杠桿平衡條件分析了它們的省力情況,把滑輪與杠桿聯(lián)系在一起。最后講述了能同時應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優(yōu)點的滑輪組。
經(jīng)過對孩子的生理、心理分析,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和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省力情況。關鍵是抓好孩子的隨堂實驗。 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倭私舛ɑ、動滑輪和滑輪組的作用。
、谀芊直娑ɑ喤c動滑輪,會用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2、能力目標:
①會組裝簡單的滑輪組。
、谂囵B(yǎng)孩子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
、叟囵B(yǎng)孩子通過實驗現(xiàn)象總結歸納邏輯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
、偻ㄟ^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實驗對孩子進行學科學、愛科學的教育。
、谕ㄟ^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
③培養(yǎng)孩子樂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學習品質。
二、說教法、學法和教學原則
根據(jù)《滑輪》一課的特點和孩子實際,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演示、孩子實驗、放電腦動畫、觀察、討論、講解為主的多邊法教學。通過觀察、實驗和看電腦動畫激發(fā)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感知探索新知,充分調動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遵循以下原則:
、僖院⒆訛橹黧w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谡莆罩R和發(fā)展能力相統(tǒng)一的原則。
、劾碚撀(lián)系實際的原則。
、莒柟膛c提高相統(tǒng)一的原則。
、菥唧w和抽象相統(tǒng)一的原則。
三、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新課引入:
用課件(胖子和瘦子的故事)引出滑輪,激發(fā)孩子學習這節(jié)課的興趣。一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2、演示、觀察、討論與講解相結合:
演示定滑 輪、動滑輪的用法,孩子實驗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省力情況。此實驗中重物重力要大些,以減小動滑輪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讓孩子把實驗結果填到設計好的表 格中。各實驗小組分析論證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觀察實驗和相應的理論分析,培養(yǎng)孩子運用物理思維方法分析問題的能 力。
研究滑輪的實質用課件動畫說明滑輪是杠桿的變形。這樣做可以讓這個問題更直觀,使孩子更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接著提出 問題:有沒有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的方法呢?然后孩子思考并討論得出結果,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來。然后用課件提出如何連接滑輪組,讓
孩子在練 習本上設計滑輪組,用課件動畫給出答案。孩子在按照圖中的設計組裝滑輪組,研究滑輪組的省力情況和繩子移動距離和重物上升的高度的關系。這個實驗有可能出 現(xiàn)偏差,這時可讓孩子分析出現(xiàn)偏差的原因。培養(yǎng)孩子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鞏固強化:
、僮尯⒆訉φ毡竟(jié)知識進行小結,培養(yǎng)孩子總結歸納的能力。
②完成按照本節(jié)目標設計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目的在于使孩子對知識形成持久性記憶,有認識的表象轉化為孩子的內(nèi)在能力,在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第一節(jié)《認識浮力》,下面我從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說這節(jié)課。
一、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兒童和青少年的過渡期,對自然界的好奇心越來越強,并表現(xiàn)出強烈的求知欲。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仍需要借助具體形象的材料來支持。教學中應注意充分發(fā)揮實驗與實例的作用,借助他們已有的科學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培養(yǎng)他們對物理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對浮力的認識結合了前面所學的液體壓強、壓力,為后面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依據(jù)課標,制定了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認識浮力及浮力的測量方法---稱重法;使學生了解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去認識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及對科學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稱重法測浮力
難點:了解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設疑,引導
學法:觀察、小組討論、實驗探究
四、教學過程
(一)列舉實例,引入課題
課件投影:水里游泳情景、海上輪船、熱氣球等圖片
利用學生所熟知的現(xiàn)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課進行
1、浮力概念的建立
(1)讓學生充分感受浮力的存在
在盛水的水桶中放一個球,找一名學生按球,談感受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列舉生活中、身邊的實例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浮力的存在,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并體現(xiàn)出"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的思想。
(2)稱重法測浮力
?(教師設疑)同學們知道那么多關于浮力的例子,那么像鋁塊石塊這樣的物體在水中受不受浮力呢,如何來驗證?
?學生小組討論并說說自己的驗證方案
?根據(jù)學生說出的方案,讓他們親自動手做一做。(為學生準備的實驗儀器有彈簧測力計、石塊、杯子、水)
在學生說和做的過程中,他們會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掛著石塊放入水中時示數(shù)比在空氣中是減小的,那減小的那部分就是浮力,指出這種方法即稱重法測浮力,同時引導學生總結出:物體在液體中受浮力,且浮力的大小為F浮=G-F′
、軐τ诟×Φ姆较,可讓學生回答。一般學生會說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這時可采用用手托一托和出示圖片讓學生知道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
(3)關于氣體對物體有浮力的驗證,我是這樣設計的:
學生小組討論:杠桿不平衡的原因
教師講解課本中物體在氣體中受到浮力的實驗。
通過以上的實驗,教師及時引導學生總結出浮力的概念,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強調浮力的方向和稱重法測浮力。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探究讓學生知道了什么是浮力及稱重法測浮力,并培養(yǎng)了學生的設計實驗、動手探究及團結合作的能力。
2、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1)(演示實驗)把乒乓球放在一個去掉底的、不蓋蓋子的瓶子中,向瓶中倒水,球會受到浮力而浮起來嗎?將瓶子蓋上蓋子,球會怎么樣?為什么?
(2) 在進行實驗時引導學生猜想,仔細觀察,對比兩次實驗操作的不同之處。
(3)對于該實驗不需要學生做出準確的解釋,只要意識到不蓋蓋子時球的下表面沒有液體即可。
這一步的設計目的在于吸引學生注意力讓他們注意觀察,積極動腦思考又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并為講解浮力的產(chǎn)生原因打下基礎。
(4)教師從理論上分析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并用橋墩的例子加強學生對浮力產(chǎn)生原因的了解。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四)反饋和鞏固:課堂檢測
五、作業(yè)設計
(1)完成課后一二題
(2)拓展延伸:由本節(jié)課我們 知道了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F浮=F上-F下,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浮力大小與什么有關嗎?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3
各位評位老師,下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平面鏡》!镀矫骁R》是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四單元。現(xiàn)就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等四方面談談對這節(jié)課教學的一些設想。
一、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平面鏡生活中比較常見。平面鏡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線傳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鋪墊。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正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可以說,平面鏡在光現(xiàn)象這一章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甚至在整個幾何光學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WK %vr"Cy
2、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理解平面鏡中像的主要特點,知道實象與虛象之間的區(qū)別,了解平面鏡在實際中的應用。 4;8"d3A
(2)能力目標
經(jīng)歷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過程,學習通過觀察提出假想,制定探究計劃,動手操作,搜集證據(jù)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初步養(yǎng)成甄別假設、調整探究計劃的意識。 #e4Vr_f
。3)德育和情感目標
通過探究物、像和鏡面三者之間的關系,領略平面鏡成像中的簡潔對稱之美,體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喜悅,增進了解平面鏡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欲望。 ++)]1t|
3、重點和難點
重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難點:對虛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動中的難點是如何確定平面鏡中像的位置
4、教材處理
采用“統(tǒng)放結合”的半開放處理思路(學生對“虛象”和“虛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難,所以要“統(tǒng)”;對于平面鏡成像的其他特點采取“半放”的方法;對于平面鏡成像的次要特點采取“全放”的方法)
5、設計思想
。1)通過探究,使學生經(jīng)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領略物理課教學的特點和魅力。
。2)課的重點是:在“探究”和“設計”的過程上,“如何探究像與物是否等大”(實驗目的)→怎樣比較虛像與物的大小→找一個跟物體完成相等的物體(替身物)與像比較大小→怎樣才能同時觀察到像與替身物→把平面鏡改為白玻璃(實驗基本思想方法),從而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訓練和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技巧性,開拓學生思路,對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進行訓練,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思維能力。
二、教學設計
1、教學方法 _
。1)探究法(學生自主探究實驗);
(2)引導發(fā)現(xiàn)法(學生實驗時,教師在教室內(nèi)走動,引導學生完成實驗);
(3)演示法(學生完成實驗后,教師在講臺上再完成一遍);
。4)實驗法。
2、教學手段——板書、學生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
三、學法
探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兩人一組,相互配合)
四、教學過程
。ㄒ唬┬抡n引入
提出問題:照鏡子平面鏡能成像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呢?(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二)新課教學
1、提出猜想: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呢?(教師不做任何暗示,讓學生充分想象)
[學生討論、歸納]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許有不正確猜想,這有利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
。1)成虛像;
。2)像與物等大;
。3)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像與物左右相反;
2、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如何來探究像與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確探究目的]
[老師給學生思考空間,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
我們采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像與物是否相等呢?[設疑]——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明確探究方法]——找一個跟鏡前物體完全相同的物體[替身物體]與像比較。
3、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同學們找桌子上的器材試試看,行不行。[白玻璃放在抽屜里]
——用兩支相同的筆。
——用兩只相同的棋子。
同學們成功了嗎?有什么障礙?
——從平面鏡的正面看見了像,想把“替身物體”放到平面鏡后面的像位置上,從平面鏡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體”,而看不見像,所以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為什么像不見了呢?[學生:思考、討論]
——平面鏡成的像不是真實存在的。
有沒有真實存在的像,你們見到過嗎?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線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儀投射到銀幕上的像。
——電影院放映機投射到銀幕的像。
——樹林里地面上圓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陽的像。(通過翔實的例子來證實有真實存在的像)
平面鏡成的像是不是有實際光會聚而成的呢?(設疑,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不是的,平面鏡的背面有一層漆,光線是不能透射過去的。
[小結] 好!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能夠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們叫它實像,而平面鏡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實光線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虛像。怎樣才能同時看見像和“替身物體”?
[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
——要同時觀察到像和替身物體,必須要讓物體通過鏡面的反射光線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線都能進入人眼。(教師在此可作適當解釋“光的反射”,具體下面要學習)
好![激疑] 我們看見物體(棋子)在平面鏡內(nèi)成的虛像是由于物體射出光線(或反射)經(jīng)過鏡面的反射進入人眼的。怎樣才能同時看見鏡后的替身物呢?
——必須使平面鏡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線透過平面鏡進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么現(xiàn)在鏡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線為什么沒有透過平面鏡進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鏡后面的漆擋住,光線無法透過平面鏡。那么怎么辦?
——把涂在鏡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沒有其它辦法?
——換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現(xiàn)在我們拉開抽屜,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選擇器材試一試實驗。[學生選擇器材實驗]
同學們實驗過程中有沒有困難和問題。
——像較弱,看不清。
同學們,棋子的像比較弱,看不清楚,你有辦法讓物體所成的像明亮起來?
——增強光的亮度(照度)。用點燃的蠟燭做。
同學們,試試看。
[學生選擇器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存在兩個問題:
Α、實驗時間長,點燃的蠟燭燒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Β、蠟燭不容易放置,有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學們實驗過程中有沒有困難和問題。
——點燃的蠟燭時間長燒短了,像比物短。
——蠟燭不容易放豎直。
——蠟燭容易倒下。
想什么辦法改進實驗呢?打開抽屜中紙盒看看里面有什么器材。[抽屜紙盒里藏有兩把手電筒]
——用手電筒作為物體,代替蠟燭。
你們再試一試看。
[有的學生沒開亮做,像較弱,看不清;有的學生開亮手電筒,但燈光豎直向上射出同樣效果不好]
同學們,手電筒的像為什么比點燃的蠟燭的像弱;看不清楚,動一動腦筋,有沒有辦法使手電筒成的像明亮起來?
——把當作物體的手電筒開亮,并把手電筒的頭旋下來做。
對,這樣可以增強光的亮度。再來試試看。
[啟發(fā)]作為替身物的手電筒(沒開亮的)應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與開亮的手電筒的像完全重合。
[學生的主動積極探索實驗,幾經(jīng)挫折,實驗成功后表現(xiàn)出了異常喜悅的成就感。
平面鏡成的虛像與物體的大小?
——等大。
4、實驗驗證: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它們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把上面實驗放在白紙上做,只要記錄兩手電筒和玻璃的位置。改變開亮手電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實驗兩次。如圖3,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實驗中兩手電筒的位置。
分析實驗記錄:
(1)量出每次實驗中兩把手電筒到玻璃板的距離。
(2)連接每次實驗中兩把手電筒的位置,觀察連線與鏡面的關系。
[得出實驗結論]
5、交流與評價:
。1)、同學們各自的探究結果是否相同?
(2)關于平面鏡成想的特點還有那些猜想?準備怎樣去驗證它?
學生課后自己探究:
。1)改變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像的大小是否改變?
。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左右相反的嗎?
三、課堂
小結: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虛像;
。2)像與物等大;
。3)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像與物左右相反。
2、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以下要素:
。1)提出問題
(2)猜想與假設
。3)制定計劃與設計試驗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5)分析與認證
。6)評估
(7)交流與合作。
四、布置作業(yè):
寫出簡單的探究報告(包括探究的問題、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的結論)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4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溫度的概念,能說出生活和自然環(huán)境中常見得溫度值。能用溫度術語描述生活中的“熱”現(xiàn)象。
2.了解體溫計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溫度計的過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學會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寫法。
3.知道溫度的常用單位和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
過程與方法
養(yǎng)成使用儀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習慣,體驗學會使用一種新儀器的愉悅心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使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2.體會對溫度進行準確測量的必要性,養(yǎng)成采集準確數(shù)據(jù)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4.鼓勵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
2重點難點
1.重點 溫度計的使用。
2.難點 溫度計的使用。
3教學過程 3.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溫度
五、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熱現(xiàn)象是指與物體的冷熱程度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
我們生活中都用哪些詞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學生思考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冷、熱、溫、涼、燙等有限的形容詞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這樣是否就能準確區(qū)分物體的冷熱程度呢?
學生議論。
教師講述:這樣的形容非常的粗糙。如:開水和燒紅的鐵塊都很燙,但它們燙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區(qū)別(認同所研究的問題)。所以,在物理學中,為了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引入了溫度這一概念。用溫度的數(shù)值比較準確區(qū)分物體冷熱程度。
【新課教學】
一、溫度與溫度計
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在生活與生產(chǎn)中常用攝氏度(℃)作為溫度的單位。
在科學研究中使用熱力學溫度,有關熱力學的溫度,請同學們閱讀課文中“加油站”的內(nèi)容。
2.單位:
①常用單位:攝氏度(℃)
、赟I單位:開爾文(K)
3.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T=273+t
教師講述:溫度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如:地球平均氣溫的升高使人們看到環(huán)境的污染導致“溫室效應”;“SARS”傳播期間,發(fā)病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體溫升高;許多食品、藥品的保鮮、保質都要在一定的冷藏、冷凍溫度范圍內(nèi);氣溫的變化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業(yè)生產(chǎn)、科學研究的許多都要在一定溫度環(huán)境下進行……因此,我們需要了解有關溫度和溫度測量的知識。
教師講述:自然界中的物體,溫度高低相差很懸殊。請大家讀出圖各種物體溫度值,要求大家能說出生活中和自然環(huán)境中常見的溫度值,并能用溫度術語描述生活中的“熱”現(xiàn)象。
說明:引導學生參與探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教師講述:我們對于溫度高低的判斷往往用皮膚的感覺,F(xiàn)在請同學們來做個實驗探究。三只燒杯中分別裝有熱水、溫水和冷水,現(xiàn)請一位同學將左手食指伸入熱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時間后,將兩個食指同時放入溫水中。
說明:一名同學上前面來操作,同學們認真觀察,比較兩手指的感覺,說明了什么?
教師講述: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溫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準確地判斷就必須進行測量,要進行測量就要選擇科學的測量工具—溫度計。
二、測量工具──溫度計
教師講述: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使用溫度計測量過溫度。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一些溫度計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師出示常用溫度計(實驗室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表)實物掛圖讓學生觀察,并讓用手捏住溫度計使它升溫,放手使之降溫,引導同學們思考溫度計的原理。
提問:溫度計中液體上升和下降跟溫度的變化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有這樣的關系?
學生討論、交流后并回答,老師給予適當?shù)狞c評和引導。
學生意見統(tǒng)一后,教師予以概括總結并用板書。
1.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根據(jù)( )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提問:前面我們已經(jīng)觀察過溫度計的實物和掛圖,都知道溫度計上都標有刻度,你們知道溫度計是怎樣刻度的嗎?
。ㄒ龑W生找到溫度計刻度的方法)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作適當?shù)膯l(fā):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多少?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多少?
學生討論后回答。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100℃。
講述:攝氏溫度就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
教師進一步提出問:1℃如何刻度呢?
學生思考,討論,形成正確的觀點后匯報,在0℃到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教師板書
2.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在0℃到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教師向學生介紹桌上的溫度計是常用的溫度計,分別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表。
教師讓學生再仔細看一看桌上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的量程有何不同,想想溫度計中的液體有何不同。
。ㄌ崾荆撼S脺囟扔嫷臏y溫物質應處于液態(tài),才能正常使用。根據(jù)用途不同,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的量程不同。參考值:實驗室用的溫度計:-20℃~110C;寒暑表:-20℃~50℃;體溫計:35℃~42℃;固態(tài)汞熔點:-39℃;液態(tài)汞沸點:357℃;固態(tài)煤油熔點:低于-30℃;液態(tài)煤油沸點:150℃;固態(tài)酒精熔點:-117℃;液態(tài)酒精沸點:78℃。)
※工作液體的選擇原則:一是液體存在的溫度范圍要寬,即凝固點要低,沸點要高;二是液體的膨脹系數(shù)要大;三是液體要純凈,不沾污玻璃,不侵潤玻璃。
3.常用溫度計的種類:
(1)實驗室溫度計
。2)寒暑表
。3)體溫表
①特殊結構:縮口
教師講述體溫計盛水銀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細的縮口,測體溫時水銀膨脹能通過縮口回升到上面玻璃管里,讀體溫計時體溫計離開人體,水銀變冷收縮,水銀柱來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縮口處斷開,仍然指示原來的溫度。所以體溫計離開人體后還能表示人體的溫度。要使已經(jīng)升上去的水銀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著體溫計上端用力向下甩(不是體溫計的普通溫度計不能甩)。
、谝后w—水銀 量程:35℃~42℃ 分度值:0.1℃
體溫度計的使用規(guī)則:
、俨荒苡贸S脺囟扔嬛苯訙y量火焰的溫度,原因之一是火焰的溫度超過了常用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另外火焰還可能使玻璃熔化或使溫度計中的液體沸騰;
、诤畋淼臏y量范圍的上限不會超過50℃,而沸騰的水面上,水蒸氣的溫度會達到近100℃,所以不能用寒暑表測量沸水及沸水面上的溫度;
、蹨y量液體溫度時,如果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放在液體的中間部分,而是靠在了容器的側壁,而側壁因液體與外界發(fā)生熱傳遞,其溫度會低于或高于液體平均溫度,使測量不準確。容器的底部也會因為加熱,溫度高于中間部位的液體溫度。所以,應該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放在液體的`中間部位進行測量。
請同學們在綜合第十一章有關溫度計使用注意事項,總結如何正確使用常用溫度計。教師予以適當?shù)闹笇А?/p>
說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怎樣正確使用溫度計,正確的予以肯定。
學生意見統(tǒng)一后,教師予以概括總結并用投影出示。(小黑板展示)
4.液體溫度計的正確使用
。1)使用溫度計前:①選擇量程合格的溫度計,若待測溫度高于溫度計的最高溫度,溫度計會脹破;若待測溫度低于溫度計的最低溫度,則測不出溫度值。②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測量時能準確讀數(shù)。③確定零刻線。
(2)使用溫度計時:①應將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待測液體中要稍候一會兒,待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③讀數(shù)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否則示數(shù)會降低。同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若斜視會產(chǎn)生誤差。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學的。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密度社會生活》,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魯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第四節(jié)《密度社會生活》。學生通過學習前三節(jié)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對物體的質量這一屬性和物質密度這一特性有所了解,并且已經(jīng)學會了使用天平和量筒來測定物理的質量和體積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方法積累。而這一節(jié)課恰是講解密度知識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且應用于生活的實踐性課。為此,我采用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再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實驗性課型。實驗過程中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各自課題,加深合作交流的意識。此外,這節(jié)課也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具有培養(yǎng)功能。
二、學情分析:
從初三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物理學習,已經(jīng)基本具備了一個科學探究的素養(yǎng),他們從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中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樂于獨立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解釋和論證事物或現(xiàn)象間較為復雜的因果關系,在學習密度的知識后也期望繼續(xù)研究并且去解決一定的生活問題。所以在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注意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事例入手,再通過猜、想、分析、實驗、推理等手段來處理問題,層層深入,最后通過學生動腦分析、動手操作來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啟迪學生思維、鍛煉學生能力、還會大大加強學生學習物理、運用物理的自信心。
從學生掌握知識水平上來看,雖然學習了質量和密度的知識,了解了一些常見的測量工具名稱,但在對知識原理的理解程度還不夠深刻,有些測量工具僅是通過多媒體見過其形,沒有真正的去實踐過,有些沒有見過的材料也只有合作交流,猜想其作用,所以在這一節(jié)課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適應的加以引導教給學生使用工具的方法,利用測量數(shù)據(jù)分析問題的思路,并對實驗操作及結果進行適時分析。
三、設計理念:
做到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提倡學習方式的多元化。教師在這節(jié)課打破教材結構,合理重組內(nèi)容,使整個課堂既充實、嚴謹,又增強了科學性。教師善于運用各種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呈現(xiàn)出情理相濟、動靜相成和諧美。在教師的組織下,全體學生和教師一道積極的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不時地對學生進行點評。給獲取成功的同學以祝賀,給遇到困難的同學以指引,給失去信心的同學以支援。
教師深挖本節(jié)課所能體現(xiàn)的各個知識點、能力點、德育點。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而這節(jié)實驗活動課的內(nèi)容就是依靠實驗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會遇到常規(guī)方法所不能解決的“難題”,教師利用這些“難題”來啟迪學生思維,幫助其自發(fā)學習、自主探究、自行獲解,實驗中發(fā)揮一個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培養(yǎng)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我信心,與此同時,學會與同學共同交流獲取知識。
四、設計思路:
1、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密度知識的應用;能運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計算物體的質量與體積。
過程與方法:學會系統(tǒng)地整理知識,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固體的密度,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量一個物理量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探究過程中體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探究活動中,受到科學態(tài)度、科學觀念的熏陶,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的精神、實踐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2、重點和難點
重點和難點都是利用密度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突出與突破的方法是利用組間合作與匯報交流來實現(xiàn)。
3、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按照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評價、評估,完成本節(jié)內(nèi)容從現(xiàn)象到理論的過程,得出每一個問題的初步結論,并總結出每個情境中使用的方法。
合作學習:學生組內(nèi)合作與集體合作是這一節(jié)課呈現(xiàn)的主要方式,充分利用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的特點與智慧,積思廣儀、眾志成城。合作學習貫穿了教學的始終,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上進行影響與滲透。
4、學法指導
在進行課程探究前,針對學習未知的方法、沒有接觸到的(自制教具)材料給予適量的方法提示;在進行課題研究時,鼓勵實驗方法的多樣化,對于明顯的思路和操作錯誤及時指導;在課題探究結束后,和學生一起對實驗中的知識與方法進行總結歸納。
五、實驗前的準備
教師根據(jù)實驗可能用的器材進行相應的實驗器材準備,并與實驗管理員協(xié)調好,上課時一同協(xié)助提供學生所需器材。對實驗室中沒有的一些器材提前作好收集和準備,如大塑料可樂瓶、鉛球、保鮮膜、油漆、木鋸、廢舊的課桌、臺秤等。由于本節(jié)內(nèi)容較多,所以可以進行適當?shù)恼{課連著下午第四節(jié)的活動課進行兩節(jié)課較好。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這段時間學習了三個重要的物理量:密度、質量、體積,請問哪位同學能
告訴大家三者的關系呢?
生:三者的關系可用一表達式來說明: ρ=m/v
對于同種物質,它的密度不受 m 和V 的影響。
(教師對學生的表述給予表揚,同時指出他們所述之處的不足,物質的密度受到狀態(tài)的影響。)
師:我們還學習了測量質量和體積的儀器:天平和量筒。請哪位同學來描述一下,器材使用
時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生:(描述使用方法,找?guī)孜煌瑢W補充,使表達更完整。)
師:課下我有幾個問題,請大家?guī)椭襾斫鉀Q,每個實驗小組都選擇了一個探究課題,采用
各種方法進行了探究,然后向同學們進行陳述報告。
(二) 課題選定和探究方案制定
教師依據(jù)學情對全班同學進行小組劃分,每組大約十二三個人,全班共劃分為四個小組,然
后采用抽簽的形式進行探究課題的選擇。然后小組內(nèi)進行課題的研討并制定實驗方案,老師巡回觀察,并
適當?shù)倪M行指導。
探究課題:
1、鉛球是鉛做的嗎?
2、測磚的密度
3、測課桌體積有多大
4、測量方糖的密度
(三)實驗探究和匯報
各組制定完畢探究方案之后,根據(jù)方案進行相應的器材選擇,完畢之后,按順序各小組進行
實驗方案的匯報并進行相應的實驗操作。
第一組:鉛球是鉛做的嗎?
學生甲:我們從器材桌上選擇了一個鉛球,上面標的是6斤的鉛球,為了得到精確的數(shù)據(jù),
我們在課下用臺秤測量了一下,其質量為2.9kg。
學生乙:(板書)m=2.9kg。
學生甲:在測量鉛球的體積時,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沒有合適的量筒,于是我們使用了水
槽,把鉛球放入水槽中,用燒杯向水槽中注水,直到水沒過鉛球,用粘貼紙在此處作一標記。
學生乙:在學生甲的描述下進行操作。
學生甲:將鉛球取出,水面下降,然后用量筒向水槽中注水,直至再次達到標記,記下注入的水的體積,即鉛球的體積。
學生乙:(板書) V水= V鉛球 = 0.38L
學生甲:根據(jù) 可計算出鉛球的密度,密度表中ρ鉛=11.3g/cm3。
學生乙:(板書)ρ球<ρ鉛
學生甲:通過測量和計算,我們澄清了一個事實,鉛球的基本成分是鐵,而不是鉛做的!請同學們對我們的實驗提出改進意見。
學生丙:有一種更直接的方法:測量鉛球的體積,利用墻角、直尺和三角板直接測出鉛球的直徑d,根據(jù)球體的積公式進行計算。
學生丁:為測量球的體積,我對實驗器材進行了改進。自制量筒,利用直徑足夠大的透明塑料瓶,去掉頂端較細的部分,在瓶的外壁貼一張紙條,用標準量筒量好100cm3的水,倒入瓶內(nèi),在紙條上畫出液面的位置,再用量筒倒入400cm3的水,作標記500cm3,將二者之間進行平分,用自制量筒測出鉛球的體積。
師:大家太棒了!每個同學的想法都非常有創(chuàng)意,讓老師受益匪淺,尤其是自制量筒。下面,哪組同學再為大家作一次匯報?
第二組:測磚的密度
學生甲:我們探究的課題是:測磚的密度。用天平直接測量磚的質量m。
學生乙:(板書) m=60.5g 。
學生甲:用量筒測量磚的體積時,我們發(fā)現(xiàn)磚放入水中時,磚具有吸水性,這樣測出來的磚
的體積偏大。我們采用的方法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體積的水
V水 ,讓磚頭吸飽水之后,再放入量筒中,測出體積V,由此計算磚的體積。
學生乙:(板書,演算)V水= 20cm3 V =60cm3
V磚 = V -V水= 60cm3- 20cm3= 40cm3
學生甲:也許我們的辦法不是最好的,讓大家提出更巧妙的辦法。
(學生進行一番激烈的討論,由學生代表發(fā)言,對改進的方法進行表述)
學生丙:磚吸水后會膨脹,同樣體積會變大,為了克服磚的吸水性,我們采取在磚的表面涂
層油漆或包一層保鮮膜的方法。
學生。何以谙,我們?yōu)槭裁床粶y量整塊磚的密度呢?這樣,我們可以用直尺直接測量磚的
長、寬、高。計算出整塊磚的體積。
第三組:測量方糖的密度
學生甲:我們的探究課題是:測量方糖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測出幾塊方糖的質量m,然后除
以方糖的個數(shù)n,求出一塊方糖的質量。
(板書)
學生甲:在測量體積時,我們想到一些方法來克服糖溶于水的問題,如包上保鮮膜等。后來我想起媽媽在沏糖水時,糖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溶解了,于是我們就想到用不再溶解糖的糖水來測方糖的體積,實驗中由于一塊方糖體積較小,測量時誤差較大,所以我們測量出幾塊方糖體積,再除以方糖的個數(shù),求出一塊方糖的體積。
學生乙:(進行操作,板書) V糖水=20ml V=25ml
學生丙:我有一個更好的方法來測方糖的體積,糖溶于水,但是糖不溶于油啊,如果我們用油來測體積,就避免了糖溶于水這一問題。
師:大家的方法都很好,尤其是用油測方糖的體積,更讓我們有新的思路。
第四組:測課桌體積有多大
學生甲:我們的探究課題是:課桌的體積有多大。我們利用密度是物質的特性這一點,采用測樣本的方法,取和課桌一樣的木料來測密度。我們先用臺秤測一張課桌的質量m1,用天平測小木塊的質量m2
學生乙:(板書)m1=15kg m2=28g
學生甲: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體積的水V1,將木塊放入量筒中,它在水面上漂浮,用鐵絲將木塊壓入水中,讀出體積V2,計算木料的體積V樣本。
學生乙:(操作并計算) V1= 40cm3 V2= 80cm3
V樣本= V2- V1= 40cm3
學生丙:在測木塊體積時,用鐵絲將木塊壓入水中不易操作,我有一個更便于操作的方法:
1.用細線將一石塊系在木塊下。2.將量筒倒入一定體積的水V1。3.將石塊先浸沒在水中,讀量筒中的
示數(shù)V2。4.將石塊和木塊一起浸沒在水中,讀出量筒中的示數(shù)V3。5.木塊的體積V=V3-V2。
(四) 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
今天我很受感動,從同學們的身上我深刻體會到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不斷探索勇于克服困難的態(tài)度,同時,大家也教會了我很多新的方法,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所收獲。當然大家在實驗操作中可能有些地方不夠規(guī)范,例如:膠頭滴管的使用。我相信經(jīng)過大家的不斷努力,會做得更好。
【實用的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5篇】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物體的顏色》12-02
初中物理面試說課稿優(yōu)秀范文08-03
最新初中物理《功》說課稿范文07-28
初中物理說課稿15篇11-05
初中物理《重力》說課稿模板07-28
實用的初中物理說課稿錦集十篇06-05
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匯編五篇05-25
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集錦九篇05-22
《摩擦力》初中物理說課稿08-18
有關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集合八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