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比喻修辭,量詞可以加強對事物的描繪,使其更加形象生動。
(1)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張岱《湖心亭看雪》)
這里的“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用詞再準確不過了,極有層次感、對比感的寫出了雪后銀白世界中的景物。而“一芥”“兩三粒”,則以“小草”“米粒”作喻體,更加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事物形狀、大小。
(2)應是水仙梳洗罷,一螺青髻鑒中心。(雍陶《題君山》)
整個詩句寫君山之美,作者先以青髻的量詞“螺”為喻體,說明水仙剛剛梳洗罷的烏黑發(fā)髻高高蓬起,就像螺殼那樣的形狀,真是美麗至極。作者又想象洞庭湖是水仙的一面鏡子,仿佛水仙正對著鏡子欣賞自己的青髻,娟秀挺拔的君山恰似鏡中的螺形發(fā)髻高聳的樣子。這種聯(lián)想絕妙奇特,然而后面的聯(lián)想完全是在前面“螺”這個量詞比喻的基礎上形成的,可見“螺”的美化作用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