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愛因斯坦的主要事跡

時間:2020-09-27 20:17:00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愛因斯坦的主要事跡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國西南的烏耳姆城,一年后隨全家遷居慕尼黑。愛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愛因斯坦合開了一個為電站和照明系統(tǒng)生產(chǎn)電機、弧光燈和電工儀表的電器工廠。母親玻琳是受過中等教育的家庭婦女,非常喜歡音樂,在愛因斯坦六歲時就教他拉小提琴。

愛因斯坦的主要事跡

  愛因斯坦小時候并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曾帶他去給醫(y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jīng)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

  在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一次臥病在床,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當他發(fā)現(xiàn)指南針總是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一定有什么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xiàn)象后面。他一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一連串問題。盡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么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時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功課屬平常。由于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更是厭惡,曾經(jīng)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后肯定不會成器!倍乙驗榕滤谡n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竟想把他趕出校門。

  愛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電器工廠里專門負責技術方面的事務,愛因斯坦的父親則負責商業(yè)的往來。雅各布是一個工程師,自己就非常喜愛數(shù)學,當小愛因斯坦來找他問問題時,他總是用很淺顯通俗的語言把數(shù)學知識介紹給他。在叔父的影響下,愛因斯坦較早的受到了科學和哲學的啟蒙。

  父親的生意做得并不好,但卻是一個樂觀和心地善良的人,家里每星期都有一個晚上要邀請來慕尼黑念書的窮學生吃飯,這樣等于是救濟他們。其中有一對來自立陶宛的猶太兄弟麥克斯和伯納德,他們都是學醫(yī)科的,喜歡閱讀書籍、興趣廣泛。他們被邀請來愛因斯坦家里吃飯,并和羞答答、長著黑頭發(fā)和棕色眼睛的小愛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麥克斯可以說是愛因斯坦的“啟蒙老師”,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學普及讀物給他看。麥克斯在愛因斯坦十二歲時,給了他一本施皮爾克的平面幾何教科書。愛因斯坦晚年回憶這本神圣的小書時說:“這本書里有許多斷言,比如,三角形的三個高交于一點,它們本身雖然并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證明,以致任何懷疑似乎都不可能。這種明晰性和可靠性給我留下了一種難以形容的印象!

  愛因斯坦還幸運地從一部卓越的通俗讀物中知道了自然科學領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科普讀物不但增進了愛因斯坦的知識,而且撥動了年輕人好奇的心弦,引起他對問題的深思。

  愛因斯坦十六歲時報考瑞士蘇黎世的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工程系,可是入學考試卻告失敗。他接受了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校長以及該校著名的物理學家韋伯教授的建議,在瑞士阿勞市的州立中學念完中學課程,以取得中學學歷。

  1896年10月,愛因斯坦跨進了蘇黎世工業(yè)大學的校門,在師范系學習數(shù)學和物理學。他對學校的注入式教育十分反感,認為它使人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去思考其他問題。幸運的是,窒息真正科學動力的強制教育,在蘇黎世的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要比其他大學少得多。愛因斯坦充分的利用學校中的自由空氣,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熱愛的學科上。在學校中,他廣泛的閱讀了赫爾姆霍茲、赫茲等物理學大師的著作,他最著迷的是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他有自學本領、分析問題的習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早期工作

  1900年,愛因斯坦從蘇黎世工業(yè)大學畢業(yè)。由于他對某些功課不熱心,以及對老師態(tài)度冷漠,被拒絕留校。他找不到工作,靠做家庭教師和代課教師過活。在失業(yè)一年半以后,關心并了解他才能的同學馬塞爾·格羅斯曼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格羅斯曼設法說服自己的父親把愛因斯坦介紹到瑞士專利局去作一個技術員。

  愛因斯坦終身感謝格羅斯曼對他的幫助。在悼念格羅斯曼的信中,他談到這件事時說,當他大學畢業(yè)時,“突然被一切人拋棄,一籌莫展的面對人生。他幫助了我,通過他和他的父親,我后來才到了哈勒(時任瑞士專利局局長)那里,進了專利局。這有點象救命之恩,沒有他我大概不致于餓死,但精神會頹唐起來!

  1902年2月21日,愛因斯坦取得了瑞士國籍,并遷居伯爾尼,等待專利局的招聘。1902年6月23日,愛因斯坦正式受聘于專利局,任三級技術員,工作職責是審核申請專利權的各種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造。1903年,他與大學同學米列娃.瑪麗克結婚。

  1900~1904年,愛因斯坦每年都寫出一篇論文,發(fā)表于德國《物理學雜志》。頭兩篇是關于液體表面和電解的熱力學,企圖給化學以力學的基礎,以后發(fā)現(xiàn)此路不通,轉而研究熱力學的力學基礎。1901年提出統(tǒng)計力學的一些基本理論,1902~1904年間的三篇論文都屬于這一領域。

  1904年的論文認真探討了統(tǒng)計力學所預測的漲落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能量漲落取決于玻爾茲曼常數(shù)。它不僅把這一結果用于力學體系和熱現(xiàn)象,而且大膽地用于輻射現(xiàn)象,得出輻射能漲落的公式,從而導出維恩位移定律。漲落現(xiàn)象的研究,使他于1905年在輻射理論和分子運動論兩方面同時做出重大突破。

  1905年的奇跡

  1905年,愛因斯坦在科學史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史無前例奇跡。這一年他寫了六篇論文,在三月到九月這半年中,利用在專利局每天八小時工作以外的業(yè)余時間,在三個領域做出了四個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他發(fā)表了關于光量子說、分子大小測定法、布朗運動理論和狹義相對論這四篇重要論文。

  1905年3月,愛因斯坦將自己認為正確無誤的論文送給了德國《物理年報》編輯部。他靦腆的對編輯說:“如果您能在你們的年報中找到篇幅為我刊出這篇論文,我將感到很愉快!边@篇“被不好意思”送出的論文名叫《關于光的產(chǎn)生和轉化的一個推測性觀點》。

  這篇論文把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推廣到光在空間中的傳播情況,提出光量子假說。認為:對于時間平均值,光表現(xiàn)為波動;而對于瞬時值,光則表現(xiàn)為粒子性。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觀客體的波動性和粒子性的統(tǒng)一,即波粒二象性。

  在這文章的結尾,他用光量子概念輕而易舉的解釋了經(jīng)典物理學無法解釋的光電效應,推導出光電子的最大能量同入射光的頻率之間的關系。這一關系10年后才由密立根給予實驗證實。1921年,愛因斯坦因為“光電效應定律的發(fā)現(xiàn)”這一成就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才僅僅是開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光、熱、電物理學的三個領域中齊頭并進,一發(fā)不可收拾。1905年4月,愛因斯坦完成了《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5月完成了《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這是兩篇關于布朗運動的研究的論文。愛因斯坦當時的目的是要通過觀測由分子運動的漲落現(xiàn)象所產(chǎn)生的懸浮粒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來測定分子的實際大小,以解決半個多世紀來科學界和哲學界爭論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問題。

  三年后,法國物理學家佩蘭以精密的實驗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預測。從而無可非議的證明了原子和分子的客觀存在,這使最堅決反對原子論的德國化學家、唯能論的創(chuàng)始人奧斯特瓦爾德于1908年主動宣布:“原子假說已經(jīng)成為一種基礎鞏固的科學理論”。

  1905年6月,愛因斯坦完成了開創(chuàng)物理學新紀元的長論文《論運體的電動力學》,完整的提出了狹義相對論。這是愛因斯坦10年醞釀和探索的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19世紀末出現(xiàn)的古典物理學的危機,改變了牛頓力學的時空觀念,揭露了物質(zhì)和能量的相當性,創(chuàng)立了一個全新的物理學世界,是近代物理學領域最偉大的革命。

  狹義相對論不但可以解釋經(jīng)典物理學所能解釋的全部現(xiàn)象,還可以解釋一些經(jīng)典物理學所不能解釋的物理現(xiàn)象,并且預言了不少新的效應。狹義相對論最重要的`結論是質(zhì)量守恒原理失去了獨立性,他和能量守恒定律融合在一起,質(zhì)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其他還有比較常講到的鐘慢尺縮、光速不變、光子的靜止質(zhì)量是零等等。而古典力學就成為了相對論力學在低速運動時的一種極限情況。這樣,力學和電磁學也就在運動學的基礎上統(tǒng)一起來。

  1905年9月,愛因斯坦寫了一篇短文《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作為相對論的一個推論。質(zhì)能相當性是原子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的理論基礎,也為20世紀40年代實現(xiàn)的核能的釋放和利用開辟了道路。

  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突破性成就,可以說是“石破天驚,前無古人”。即使他就此放棄物理學研究,即使他只完成了上述三方面成就的任何一方面,愛因斯坦都會在物理學發(fā)展史上留下極其重要的一筆。愛因斯坦撥散了籠罩在“物理學晴空上的烏云”,迎來了物理學更加光輝燦爛的新紀元。

  廣義相對論的探索

  狹義相對論建立后,愛因斯坦并不感到滿足,力圖把相對性原理的適用范圍推廣到非慣性系。他從伽利略發(fā)現(xiàn)的引力場中一切物體都具有同一加速度這一古老實驗事實找到了突破口,于1907年提出了等效原理。在這一年,他的大學老師、著名幾何學家閔可夫斯基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的四維空間表示形式,為相對論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有用的數(shù)學工具,可惜愛因斯坦當時并沒有認識到它的價值。

  等效原理的發(fā)現(xiàn),愛因斯坦認為是他一生最愉快的思索,但以后的工作卻十分艱苦,并且走了很大的彎路。1911年,他分析了剛性轉動圓盤,意識到引力場中歐氏幾何并不嚴格有效。同時還發(fā)現(xiàn)洛倫茨變化不是普適的,等效原理只對無限小區(qū)域有效……。這時的愛因斯坦已經(jīng)有了廣義相對論的思想,但他還缺乏建立它所必需的數(shù)學基礎。

  1912年,愛因斯坦回到蘇黎世母校工作。在他的同班同學、母校任數(shù)學教授的格羅斯曼幫助下,他在黎曼幾何和張量分析中找到了建立廣義相對論的數(shù)學工具。經(jīng)過一年的奮力合作,他們于1913年發(fā)表了重要論文《廣義相對論綱要和引力理論》,提出了引力的度規(guī)場理論。這是首次把引力和度規(guī)結合起來,使黎曼幾何獲得實在的物理意義。

  不過他們當時得到的引力場方程只對線性變換是協(xié)變的,還不具有廣義相對論原理所要求的任意坐標變換下的協(xié)變性。這是由于愛因斯坦當時不熟悉張量運算,錯誤的認為,只要堅持守恒定律,就必須限制坐標系的選擇,為了維護因果性,不得不放棄普遍協(xié)變的要求。

  科學成就的第二個高峰

  在1915年到1917年的3年中,是愛因斯坦科學成就的第二個高峰,類似于1905年,他也在三個不同領域中分別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除了1915年最后建成了被公認為人類思想史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的廣義相對論以外,1916年在輻射量子方面提出引力波理論,1917年又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宇宙學。

  1915年7月以后,愛因斯坦在走了兩年多彎路后,又回到普遍協(xié)變的要求。1915年10月到11月,他集中精力探索新的引力場方程,于11月4日、11日、18日和25日一連向普魯士科學院提交了四篇論文。

  在第一篇論文中他得到了滿足守恒定律的普遍協(xié)變的引力場方程,但加了一個不必要的限制。第三篇論文中,根據(jù)新的引力場方程,推算出光線經(jīng)過太陽表面所發(fā)生的偏轉是1.7弧秒,同時還推算出水星近日點每100年的進動是43秒,完滿解決了60多年來天文學的一大難題。

  1915年11月25日的論文《引力的場方程》中,他放棄了對變換群的不必要限制,建立了真正普遍協(xié)變的引力場方程,宣告廣義相對論作為一種邏輯結構終于完成了。1916春天,愛因斯坦寫了一篇總結性的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同年底,又寫了一本普及性的小冊子《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

  1916年6月,愛因斯坦在研究引力場方程的近似積分時,發(fā)現(xiàn)一個力學體系變化時必然發(fā)射出以光速傳播的引力波,從而提出引力波理論。1979年,在愛因斯坦逝世24年后,間接證明了引力波存在。

  1917年,愛因斯坦用廣義相對論的結果來研究宇宙的時空結構,發(fā)表了開創(chuàng)性的論文《根據(jù)廣義相對論對宇宙所做的考察》。論文分析了“宇宙在空間上是無限的”這一傳統(tǒng)觀念,指出它同牛頓引力理論和廣義相對論都是不協(xié)調(diào)的。他認為,可能的出路是把宇宙看作是一個具有有限空間體積的自身閉合的連續(xù)區(qū),以科學論據(jù)推論宇宙在空間上是有限無邊的,這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個大膽的創(chuàng)舉,使宇宙學擺脫了純粹猜想的思辨,進入現(xiàn)代科學領域。

  漫長艱難的探索

  廣義相對論建成后,愛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滿足,要把廣義相對論再加以推廣,使它不僅包括引力場,也包括電磁場。他認為這是相對論發(fā)展的第三個階段,即統(tǒng)一場論。

  1925年以后,愛因斯坦全力以赴去探索統(tǒng)一場論。開頭幾年他非常樂觀,以為勝利在望;后來發(fā)現(xiàn)困難重重,他認為現(xiàn)有的數(shù)學工具不夠用;1928年以后轉入純數(shù)學的探索。他嘗試著用各種方法,但都沒有取得具有真正物理意義的結果。

  1925年~1955年這30年中,除了關于量子力學的完備性問題、引力波以及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以外,愛因斯坦幾乎把他全部的科學創(chuàng)造精力都用于統(tǒng)一場論的探索。

  1937年,在兩個助手合作下,他從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推導出運動方程,進一步揭示了空間——時間、物質(zhì)、運動之間的統(tǒng)一性,這是廣義相對論的重大發(fā)展,也是愛因斯坦在科學創(chuàng)造活動中所取得的最后一個重大成果。

  在同一場理論方面,他始終沒有成功,他從不氣餒,每次都滿懷信心底從頭開始。由于他遠離了當時物理學研究的主流,獨自去進攻當時沒有條件解決的難題,因此,同20年代的處境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學界非常孤立。可是他依然無所畏懼,毫不動搖地走他自己所認定的道路,直到臨終前一天,他還在病床上準備繼續(xù)他的統(tǒng)一場理論的數(shù)學計算。

  最偉大的科學家的風格

  愛因斯坦因為在科學上的成就,獲得了許多獎狀以及名譽博士的授予證書。如果一般人就會把這些東西高高掛起?墒菒垡蛩固拱岩陨系臇|西,包括諾貝爾獎獎狀一起亂七八糟地放在一個箱子里,看也不看一眼。英費爾德說他有時覺得愛因斯坦可能連諾貝爾獎是什么意義都不知道。據(jù)說他在得獎的那一天,臉上和平日一樣平靜,沒有顯出特別高興或興奮。

  少年時代的愛因斯坦在瑞士生活時,過的是窮學生的生活,他對物質(zhì)生活要求不高,有一碟意大利面條加上一點醬他就感到很滿意。成名后,成為教授以及后來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移民美國,他是有條件過很好的物質(zhì)享受的,但是他仍保留像窮學生那樣簡樸無華的生活。

  當愛因斯坦來到普林斯頓的高等科學研究所工作時,當局給了他相當?shù)母咝健晷揭蝗f六千美元,他卻說:“這么多錢,是否可以給我少一點?給我三千美元就夠了!

  愛因斯坦對自己的衣著也是不注意的,長年披著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襪子,不結領帶,褲子有時既沒有綁皮帶也沒有吊帶,他和人在黑板前討論問題時,一面寫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滑下的褲子用手拉住,這種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頭發(fā)卻留得長長的,不加修飾。這對當年“貴族學府”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來說是驚異的事,難怪他們要希望上帝叫他把頭發(fā)剪掉。

  愛因斯坦是很節(jié)儉的人,他在計算的紙上是兩面都寫,而且他把許多寄給他的信的信封裁開,當作計算的草稿紙,不讓它們在進了紙簍之前失掉可以再利用的價值。愛因斯坦在外出時經(jīng)常坐二、三等車,平時只吃一些簡單的食物。

  1909年7月,愛因斯坦應邀到日內(nèi)瓦,參加隆重的日內(nèi)瓦大學三百五十周年校慶和紀念建校人加爾文的慶祝活動,并接受日內(nèi)瓦大學頒發(fā)給他的榮譽博士學位。在慶;顒拥**中,學校里的顯要人物和政府中的大人物,都身穿燕尾服、頭戴高禮帽,或者身穿中世紀式的銹金長袍,頭戴平頂絲帽,而愛因斯坦卻穿著一套平時上街穿的衣服,戴著一頂草帽。對這次慶;顒铀e辦的盛大宴會,愛因斯坦很不以為然,他對坐在旁邊的人說,“如果加爾文還活著,他會堆起一大堆柴禾,因為搞這樣的鋪張浪費的盛宴而把我們?nèi)紵馈!?/p>

  愛因斯坦自己曾說過:“安逸和幸福,對我來說從來不是目的。我稱這些倫理基礎為豬倌的理想……”。他甚至拒絕自己被安排在上流社會中,而居于與眾不同的地位,對社會上對他的特殊照顧感到憤怒。

  愛因斯坦是很珍惜時間的人,他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與宴會,他曾諷刺地說:“這是把時間喂給動物園!彼芯駥P牡你@研,他不希望寶貴的時間消耗在無意義的社交談話上。他也不想聽那些奉承和贊揚的話。他認為:“一個以偉大的創(chuàng)造性觀念造福于全世界的人,不需要后人來贊揚。他的成就本身就已經(jīng)給了他一個更高的報答!1929年3月,為了躲避五十壽辰的慶;顒樱谏涨皫滋,就秘密跑到柏林近郊的一個花匠的農(nóng)舍里隱居起來。

  作為物理學革命中的偉大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從來沒有自認為是一個超人。他認識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過的道路的延伸,科學的新時代是在前人工作基礎上的合理發(fā)展,因此他總是抱著感激和敬仰的心情贊賞前人的貢獻。

  在談到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時,他說:“相對論實在可以說是對麥克思韋和洛倫茲的偉大構思畫了最后一筆,因為它力圖把場物理學擴充到包括引力在內(nèi)的一切現(xiàn)象!睈垡蛩固乖鴰状卧谛胖袑潛P他的成就的朋友寫道:“我完全知道我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興趣、專一、頑強工作,以及自我批評使我達到我想要達到的理想境界!

  全人類命運的關注者

  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也熱愛人類。他沒有因為埋頭于科學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會之外,一直關心著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并為之頑強、勇敢地戰(zhàn)斗。他說過:“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又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他自己正是這樣去做的。

  1914年4月,愛因斯坦接受德國科學界的邀請,遷居到柏林,8月即爆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他雖身居戰(zhàn)爭的發(fā)源地,生活在戰(zhàn)爭鼓吹者的包圍之中,卻堅決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戰(zhàn)態(tài)度。9月,愛因斯坦參與發(fā)起反戰(zhàn)團體“新祖國同盟”,在這個組織被宣布為非法、成員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轉入地下的情況下,愛因斯坦仍堅決參加這個組織的秘密活動。

  10月,德國的科學界和文化界在軍國主義分子的操縱和煽動下,發(fā)表了所謂“文明世界的宣言”,為德國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辯護,鼓吹德國高于一切,全世界都應該接受“真正德國精神”。在“宣言”上簽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當時德國有聲望的科學家、藝術家和牧師等。就連能斯脫、倫琴、奧斯特瓦爾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簽了字。當征求愛因斯坦簽名時,他斷然拒絕了,而同時他卻毅然在反戰(zhàn)的《告歐洲人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這一舉動震驚了全世界。

  1917年,列寧領導的蘇聯(lián)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后,愛因斯坦熱情地支持這個偉大的革命,贊揚這是一次對全世界將有決定性意義的、偉大的社會實驗,表示:“我尊敬列寧,因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犧牲精神、全心全意為實現(xiàn)社會正義而獻身的人。我并不認為他的方法是切合實際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象他這種類型的人,是人類良心的維護者和再造者!

  1918年11月,德國工人和士兵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和鼓舞下,發(fā)動起義,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下臺第三天,愛因斯坦即給他的母親連續(xù)寫了兩張明信片,歡呼“偉大的事變發(fā)生了……親身經(jīng)歷了這個事變是多么榮幸!”

  在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愛因斯坦基本上是一個絕對的和平主義者。但是,侵略和掠奪戰(zhàn)爭不斷發(fā)生的現(xiàn)實,打破了他那美好的夢想。特別是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德國日益法西斯化,使愛因斯坦意識到新的野蠻戰(zhàn)爭不可避免,促使他改變了自己的觀點。他明確表示:“當法律和人類尊嚴必需保衛(wèi)時,我們一定要戰(zhàn)斗。自從法西斯的危險到來后,現(xiàn)在我不再相信絕對的被動的和平主義是有效的了。只要法西斯主義統(tǒng)治歐洲,那就不會有和平!

  由于愛因斯坦的進步活動,又因為他是猶太人,因而被德國納粹分子列為重要的迫害對象,幸而他1932年底離開德國到美國講學,才未遭毒手。他在柏林的住屋被查抄和搗毀,他的財產(chǎn)被沒收,他的著作被焚毀,納粹還懸賞二萬馬克要殺害他。面對納粹分子暗殺的危險,愛因斯坦沒有絲毫的畏懼,而是更堅定地戰(zhàn)斗。當他的摯友勞厄寫信勸他對政治問題采取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時,他不顧個人安危,大聲疾呼,指出法西斯就意味著戰(zhàn)爭,和平必須用武裝來保衛(wèi),呼吁美國人民起來同法西斯作斗爭。

  在為人類的進步事業(yè)而戰(zhàn)斗的歷程中,愛因斯坦一直關心著被壓迫、被奴役的國家和民族。他反對法西斯滅絕猶太人的暴行,為爭取猶太人的生存權利而大聲疾呼。但他也反對狹隘的猶太民族主義,希望看到猶太人“同阿拉伯人在和平共處的基礎上達成公平合理的協(xié)議,而不希望創(chuàng)立一個猶太國”。他反對美國的種族歧視政策,支持黑人的解放運動,并呼吁“美國黑人在這個方向上所作的堅定的努力,應當?shù)玫酱蠹业馁潛P和支援”。

  在五十年代美國麥卡錫份子興風作浪的時期,麥卡錫參議員說他是“美國的第一敵人”,而一些狂熱人士還造謠說他是共產(chǎn)份子,并且說他的前助手英費爾德從他那里知道原子彈的材料,準備供給蘇聯(lián)這些情報。事實上他除了擔心納粹能制造新式武器,在1939年8月2日向羅斯?偨y(tǒng)建議這方面該進行研究寫的一封信外,他以后完全不知道美國政府秘密從事原子彈的制造,一些從事這一工作的愛因斯坦的朋友也對他保密,不讓他知道有這回事。但當他知道德國沒有制成原子彈,而美國已造出原子彈后,他的心情感到沉重和不安。他說,如果他知道德國不會制造原子彈,他就不會為“打開這個潘多拉魔匣做任何事情。”

  當愛因斯坦后來從無線電廣播知道美國對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殺傷許多平民時他感到非常痛心。他后來寫了一封告美國公民書,說:“我們將此種巨大力量解放的科學家們,對于一切事物都要優(yōu)先負起責任,必須限制原子能絕對不能使用來殺害全人類,而是用來增進人類的幸福方面!1955年,愛因斯坦與羅素聯(lián)名發(fā)表了反對核戰(zhàn)爭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

  在1949年愛因斯坦寫了一篇《為什么要社會主義?》的論文。在這里,他提出了現(xiàn)在看來還是正確的看法!“計劃經(jīng)濟還不就是社會主義。計劃經(jīng)濟本身可能伴隨著對個人的完全奴役。社會主義的建成,需要解決這樣一些極端困難的社會——政治問題,鑒于政治權力和經(jīng)濟權力的高度集中,怎樣才有可能防止行政人員變成權力無限和傲慢自負呢?怎樣能夠使個人的權利得到保障,同時對于行政權力能夠確保有一種民主的平衡力量呢?”

  巨星隕落

  1955年4月18日,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因主動脈瘤破裂逝世于美國普林斯頓。巨星隕落,舉世同悲。

  在愛因斯坦去世的前幾天還錄音對以色列廣播,他說:“我們這時代最大的問題是人類分成兩個互相對敵的陣營:共產(chǎn)世界和所謂的自由世界。由于“自由”及“共產(chǎn)”這兩個詞的意義對我很難理解,我寧愿用“東方”和“西方”的權力沖突來說,然而,這地球是圓的,這樣“東方”和“西方”的真正精確意義也不能清楚!

  愛因斯坦生前不要虛榮,死后更不要哀榮。他留下遺囑,要求不發(fā)訃告,不舉行葬禮。他把自己的腦供給醫(yī)學研究,身體火葬焚化,骨灰秘密的撒在不讓人知道的河里,不要有墳墓也不想立碑。


【愛因斯坦的主要事跡】相關文章:

班長的主要事跡-事跡材料01-04

清潔工的主要事跡-事跡材料01-04

巾幗創(chuàng)業(yè)的主要先進事跡10-30

名人故事主要事跡12-21

文明家長主要事跡材料11-29

工會主要先進事跡材料12-02

優(yōu)秀護士主要事跡材料01-04

先進干部主要事跡材料12-10

書香學生主要事跡材料12-09

計算機簡歷主要事跡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