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學日記三篇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里。日記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日記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日記 篇1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jié)也就隨著風而來了。
彩繪的龍舟,整齊的著裝,如潮的人群,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悠然神往。
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終于開始了。青年橈手們意氣風發(fā),頭上腰上各束一塊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支離弦的箭,在江上來去如飛。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處,在江面上回蕩,震耳欲聾。
端午節(jié)又怎能少了粽子呢?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jié)。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然而這一天還得戴香囊,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qū)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佩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傳染病開始抬頭的時候,古人為了確保孩子們的健康,用中藥制成香袋拴在孩子們的衣襟和肩衣上。
端午節(jié)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jié),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于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qū)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有驅(qū)魔祛鬼之神效。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其中含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
小學日記 篇2
今天早上,爸爸去買粉絲給我們當早餐,昨天晚上爸爸答應的,我吃了一碗,又幫媽媽吃了一點,然后媽媽送我上學。早自修還是我領讀,第五課和第六課,讀了一會老師才過來。
下午人與自然課,老師在講課,很多同學都開起了小差,有很多同學在說話,老師就生氣了,讓我們做作業(yè),后來同學們乖一點了,就讓我們看動畫片了,可惜看到一半就下課了。
放學的時候,我沒看到媽媽來接我,我就跟佳佳去了他家,他和李同學倆個跑呀跑,我都追不上他們,我只好跑一會走一會的。到了他家,發(fā)現(xiàn)他家有只小狗,我們叫它小黑,是吳叔叔家的.母狗生的小崽,也是和帥帥一樣,是拉不拉多,只是顏色不同。小黑好可愛,全身是黑的,旁邊的小狗叫康微總是想過來和小黑玩,佳佳就把門關起來了,小黑還拉了大便,幸好我沒踩到,可是佳佳把小黑放在沙發(fā)上,我的書包上都沾了一點了。媽媽來接我,我告訴媽媽書包臟了,媽媽說早上才洗了一個書包沒有干,這個回家刷刷角,烤干就可以了。我都不敢提書包了,怕沾到我身上了。
小學日記 篇3
“人間仙境頤和園,綠柱紅欄在長廊。碧綠無暇昆明湖,金碧輝煌排云殿!蹦阒肋@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地方嗎?對了,它就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今天,我們就來到了這風景如畫的人間勝境。據(jù)導游叔叔介紹: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建于公元1750年,后來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jīng)費重建。
一進頤和園,我就被這里的園林景色所吸引。一路上,那曲折別致的假山,那玲瓏剔透的樓閣,那青翠茂盛的樹木……樣樣都令我陶醉。
不知不覺,我們已來到萬壽山頂最高處的“智慧海”,“智慧海”一詞是佛教用語,本意是贊揚佛的智慧如海,佛法無邊。這座建筑全部是用石磚砌成的,沒有用一點木料,所以在火燒園林的時候,唯獨這座建筑沒有被燒毀。站在萬壽山上向遠處眺望,只見昆明湖就像一個大壽桃,鑲嵌在翡翠一般的綠樹之間。弟弟看到飄在湖面上的.一只只彩色的小船,興奮地叫道:“我要劃船!我要劃船!”于是我們下山來到了昆明湖邊。
近看昆明湖,湖水清澈見底,像一面鏡子,偶然一只小船劃過,蕩起陣陣水波,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美麗極了!我和弟弟分別做了一次舵手,帶著外公、外婆和媽媽游覽于昆明湖上,覺得自己好像置身于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中。昆明湖上有一座十七孔橋,十七孔橋從中間一孔向兩邊數(shù)去,每邊都是九孔,即對稱,又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家之尊。
游完湖,我們來到了頤和園最有名的長廊,導游叔叔說這長廊還是吉利斯之最呢!它有728米273間。放眼望去,整個長廊綠柱紅欄,蜿蜒曲折,煞是氣派。每一間廊上都繪滿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艷麗的五彩的圖案,更令人驚嘆的是這1400多幅畫中竟沒有一幅是雷同的。
我們還游覽了氣勢非凡的佛香閣、專供清朝帝后逛市游覽的蘇州街、頤和園著名的水上珍品石舫······頤和園里這些舉世聞名的美景,雖然曾經(jīng)歷盡滄桑,但仍不愧是咱們中華兒女驕傲的文化瑰寶,令人嘆止。
我們就要回去了,美麗的頤和園啊,再見了!
【小學日記】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觀察日記-小學日記09-01
小學的日記10-05
小學日記11-26
日記350字小學日記09-21
小學日記400字日記09-14
日記300字小學日記09-16
小學觀察日記06-21
小學觀察日記10-25
精選小學觀察日記10-18
小學觀察日記精選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