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民情日記

時間:2022-06-05 11:27:15 著名日記 我要投稿

民情日記

  開展“民情日記”活動,就是為了上情下達、下情上達,把上級的意圖傳達下去,把基層的意見和民情收集上來,以利上級黨委以科學方法有效解決問題。下面是YJBYS小編整理的民情日記,希望大家喜歡。

民情日記

  篇一:民情日記

  ***年5月8日 星期三 晴

  早上八點左右,我來到了大灣村***家,一名婦女正在和***不停的交談,話語中透露出了悲傷的言語。據(jù)了解,這個婦女是從湖南嫁到大灣村的浦大姐,浦大姐有兩個兒子,22歲的大兒子在外面打工,小兒子讀小學5年級。由于夫妻關系不和諧,她的丈夫5年多都沒有回家了,自己要承擔家里家外所有的農活和操心全家的生計和兒子的讀書費,生活變得非常艱苦。

  當問起她家是否享受農村低保的時候,浦大姐告訴我,現(xiàn)在國家政策很好,她和她的小兒子都被評為一類低保,到是減輕了一些家庭負擔。但辦理低保是以丈夫的名字去開戶的,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而不回家,致使浦大姐不但沒有領到每個月的低保,反而家里面的負擔全部由她承擔,F(xiàn)在自己年紀大了,做不了重活,大兒子沒有讀多少書打工做的都是重的體力活,也沒有錢寄回家貼補家有和供小兒子讀書,生活變得非常的困難。

  臨走前,我向大灣村支兩委了解情況,建議她向鄉(xiāng)社會事務辦申請把低保存折上丈夫的名字更改為浦大姐的,并給她說明了相關的辦理程序。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農村夫婦女的堅強、樸實和辛酸!

  ***年4月2日 星期二 雨

  中午十二點左右,我和丙溪村支書***來到村民***家,他正從外面干活回來。在閑談中得知,張文培與妻子兩年前離婚了,留下他與女兒和母親住在一起,母親常年生病,幾乎沒有什么勞動力,平時就靠自己外出打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年初,***在修建房屋下基腳時損毀了寨上一村民的田埂,引起了矛盾,兩家互不讓步,矛盾不斷升級。經吳支書和我的調節(jié)和勸說,最終使雙方化干戈為玉帛,一場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得到了及時妥善解決。

  晚上,***熱情的邀請我們吃晚飯。張文培很樸實、也很開朗,他欣慰的說:現(xiàn)在國家政策真的很好,母親醫(yī)病的錢也得到了農村合作醫(yī)療的報銷,還被評為了二類低保,到是減輕了一些家庭負擔,很是感謝黨和政協(xié)的幫助。

  夜深了,小雨還在淅瀝瀝的下著,路雖然很滑,但是我們?yōu)榇迕癯晒Φ幕饬艘粓鲟徖锛m紛,我的心里感覺滿滿的,很高興!

  ***年3月6日 星期二 陰

  下午5點多,我們駐村工作人員一行3人,跟著亞魚村副主任***,監(jiān)督委員會主任、綜治工作站站長***來到潘塘村民組。近日,潘塘村民組在進行入戶道路硬化工程,我們也積極地投入了他們的勞動。據(jù)悉,這條道路是連著該組外面的李丫公路,屬于一事一議項目,由財政出資金,村民出勞動力共同完成的。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完工并投入使用。入戶道路修好了,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們的出行。村民們表示,道路的硬化結束了以往雨天泥,晴天灰的歷史,坐在車上顛簸得不行的情況也將不復存在。

  ***年3月13日 星期三 雨

  昨晚7點左右,亞魚鄉(xiāng)也應節(jié)氣地出現(xiàn)了雷雨天氣。

  叮,叮,叮……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干群連心室”內的寂靜,我立馬接起電話。來電的是亞魚村花瓜沖村民組的***老人,因電線老化引起了火災,將家里的老木房給燒了起來。聽到這個噩耗,我們駐村工作人員立即與鄉(xiāng)政府、村委會聯(lián)系,第一時間趕到救火前線。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凌晨時分終于將大火撲滅。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伙顧不上疲憊,為***老人送去了慰問金3000元,大米180斤,食用油1桶,棉被4床,大衣2件。慰問金和物品雖然不多,但卻溫暖了老人的心。

   ***年3月23日 星期六 陰

  為進一步加快沙子坳村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及產業(yè)結構調整,率先達到小康。沙子坳“干群連心室”工作人員積極為村民找路子,謀劃致富產業(yè),通過與村支兩委班子、黨員及村民代表的座談會,結合本村實際,選擇了市場前景很好的黃桃種植產業(yè)。通過與上級相關部門溝通,為該村爭取到黃桃樹苗9000株,肥料4000斤。

  3月23日,我?guī)ьI連心室工作人員***,一起幫涼庭寨村民***栽黃桃苗,栽完黃桃苗后,看著這成片的黃桃,村民***笑了!

  據(jù)悉,該村黃桃種植面積已達210余畝,三年后,每年會給村民帶來近350萬元的收入,真正的給村民栽下了“搖錢樹”,養(yǎng)起了“下蛋雞”。

   ***年5月6日 星期一 陰

  5月6日上午,我一個人來到謝橋村白水洞組***家,此時***正在院壩里修理農具。于是我上前與他閑聊,他談到自己現(xiàn)在是一個人在家上了年紀,白水洞的所有村民都從原來的住處搬了出來,就剩下他還在那里面住著,主要是搬出來沒有房子住,而且現(xiàn)在就靠自己種地養(yǎng)活生活,家里面無人打工,子女還要讀書,還欠下許多債務,自己雖然領有低保,但家中缺乏經濟來源。于是

  是,我向他介紹了小額信用貸款政策,但是他說,家里沒有什么經濟來源,自己又不會做生意,貸了款怕自己還不上。

  這次的走訪使我感到,村里的部分群眾市場經濟意識還不夠高,許多群眾都是想得到小額貸款不去開拓新的致富門路而是為了生活開支,我們若想從基本上使他們富裕起來,首先要改變他們安于現(xiàn)狀的舊思想,同時提供給他們致富知識和市場渠道。通過多種途徑激勵他們創(chuàng)業(yè)和致富的積極性。

  2015年5月12日 星期日 陰

  9點半,我們一行3人來到了謝橋村***走訪,走進***家后,***急忙放下手中正在清洗的衣服,給我們到上茶水,并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我坐定后,與***拉起了家常,向他了解他家的生產生活情況,尋問黨的各項政策落實得滿意不滿意。交談中我得知,他的四個子女都出去了,現(xiàn)在只有他一個人住家里。他對我們說:“現(xiàn)在黨的政策好,種田有補貼,生病了可以報合作醫(yī)療,老了還有養(yǎng)老保險金。”

  當我們問起他是否拿到養(yǎng)老保險金時,老人高興地說:“他們的孩子們都給他們交了,他現(xiàn)在每個月都能領五十多塊錢。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農村人的堅強!

  ***年5月7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早晨,我們連心室的同志一起到涼樹塘轉了轉,對村容村貌做更一步了解。

  當走到***家門是,有幾個人正在聊天?吹轿覀兒,其中一個人說:“那邊有個小型水庫,太危險了,前年就有一個小孩掉到水給淹死了,馬上要到夏天,怕小孩下去洗澡。你們能不能想個辦法給攔一下,不要讓那種悲劇再發(fā)生”。得到村民的反應后,我們一行來到了那個小水庫。這個小水庫就到村子的旁邊,還有幾戶人家住在那里。經觀察,的確很危險,80度的斜坡建成的,如果大人不小心掉進水里,都無法爬出來,何況小孩。

  篇二:民情日記

  群眾利益無小事,通過在姚山村的走訪,我越發(fā)感覺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18日下午,在姚山村走訪途中,我發(fā)現(xiàn)在姚山村陳圩組龍王街路南一棵樹上,掛著四塊電表,位置較低,小孩很容易摸到,是個安全隱患。據(jù)村干部和群眾反映,由于群眾房屋拆遷,原先掛在墻上的一些電表無處可掛,只好掛在樹上,雖多次與供電部門聯(lián)系,但都沒有結果。對此,村干部和附近群眾十分擔心,遇到陰雨天,就更為擔憂。聽后,我當場安排工作人員給縣供電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打了電話,要求他們派人到現(xiàn)場察看,迅速進行整改。縣鄉(xiāng)供電部門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xiàn)場,并著手施工。在姚山小學校園內,有一個50米長、20米寬、2米深的水塘,塘內有不少水,雖然周圍用尼龍網圍著,但對學生來說,還是個安全隱患。學校教師和群眾反映,曾經有名小學生掉進水塘,由于施救及時,沒有發(fā)生嚴重后果,但水塘未平,始終是教師和學生家長的一個心病。填平這個水塘需要一萬多元,村及學校經費很緊張,沒有多余經費用在填平水塘上。聽后,我安排身旁的鎮(zhèn)黨委書記,要求鎮(zhèn)政府出資填平水塘,鎮(zhèn)黨委書記當即表態(tài)三天內完成任務。

  這兩件事,對于有些干部和部門來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解決的卻是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困難,涉及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若是對“民有所呼”心不在焉,就會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只要我們各級干部始終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切實把群眾的小事當作干部的大事,做到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就會積小勝為大勝,不斷匯聚加速宿州崛起的強大力量。

  群眾心里有桿秤

  按照走訪計劃,18日下午,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分別走訪慰問了困難戶和五保戶。

  走訪慰問的第一戶是特困戶***,今年73歲,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獨自生活,患腦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殘疾,行動不便,個人有3.9畝地,由女兒幫著種,包括土地收入和殘疾人、低保戶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了解老人的基本情況后,我拉著老人的手,問還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時,老人連聲說:“沒有沒有,政府很關心我們,不能再給政府添麻煩了。”當我給老人送上慰問金時,老人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長滿老繭的雙手緊握我的手不放松。離別時,跛著腳執(zhí)意將我送到門口。

  來到五保老人***家時,老人正在準備吃晚飯。通過交談,得知老人今年74歲,1970年4月從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現(xiàn)有5畝地,包給別人種,自己平時主要以撿破爛為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當我問到老人過得好不好時,他十分激動地說:“比過去幸福多了,逢年過節(jié),上級政府都來看俺,給俺送被送糧送錢,共產黨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俺今天”。站在一旁的我感覺得出,老人的話發(fā)自內心,讓我很受感動。臨別時,我給老人送上慰問金,老人連聲說謝謝,并目送我們很遠。

  近年來,雖然農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還有部分群眾因孤、病、殘原因導致生活困難,說明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需要群眾理解。然而通過與群眾的座談交流,特別是通過與王新章、溫傳祥兩位老人的交談,我感到他們對黨和政府的衷心擁護,感謝現(xiàn)在黨的好政策,大多數(shù)人是通情達理的、是很容易知足的,只是因為客觀原因導致他們暫時的生活困難,不愿黨和政府。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桿秤,只要我們心里裝著群眾,群眾心里也會裝著我們。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領導干部,我們一定要堅決執(zhí)行上級黨委決策,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帶到基層,送進百姓家中,讓廣大群眾明白黨的政策,感受黨的溫暖,特別要實實在在地幫助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早日走出困境,過上幸福生活。

  群眾的期盼就是干部的職責

  當前,群眾盼什么?希望黨委政府做什么?帶著這個問題,我深入走訪了姚山村部分群眾,并與他們進行了座談交流。

  村民陳其坤是一位種植食用菌戶,談起種植食用菌,他說得頭頭是道:“種植食用菌對俺村來說,原料較為充足,但目前沒有形成規(guī)模,銷售渠道較窄,整體效益不夠好。一是機械化程度不高,仍以手工為主;二是農戶缺資金、缺技術;三是農村信息來源不夠,希望政府能夠在信息、資金、銷售門路等方面提供幫助,技術上給予指導。”

【民情日記】相關文章:

下鄉(xiāng)日記民情日記07-02

社區(qū)民情日記02-06

民情日記格式07-05

前民情日記08-29

林業(yè)民情日記08-29

黨員民情日記08-29

實施民情日記08-29

黨員的民情日記06-29

村官的民情日記06-28

簡單的民情日記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