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讀后感10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路遙《人生》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路遙《人生》讀后感 篇1
讀罷路遙成名小說《人生》,感悟良多。
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國西北年輕農(nóng)民,受困于農(nóng)村傳統(tǒng)觀念、社會飛速變化中的種種不公,以及自身的自卑心理,懷才不遇、渴望實現(xiàn)自我價值。故事的環(huán)境背景是西北農(nóng)村,與我生活的環(huán)境有很大差異,然而那種小人物的奮斗故事卻可以很快抓住我的心,不僅是因為它和我喜愛的另一部路遙著名小說《平凡的世界》有幾分相似,更因為它與大多數(shù)讀者(比如說我)的心理體驗相貼近。
沒有人的人生路是筆直、順利的,從小到大,我們的生理與智力都由弱變強,沒有人剛剛降生時就強悍,面對周圍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沒有人有絕對的自信。一句話,我們都曾經(jīng)是弱者,都是經(jīng)過無數(shù)的努力,才成為現(xiàn)在的自己。于是,在高加林身上,我們無一例外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們能夠體會他被人頂替了民辦教師職位后的憤恨,能夠體會有知識有抱負的他,面對自己重新成為農(nóng)民這一現(xiàn)實時的苦悶,甚至當他獲得巧珍的愛情時,作為讀者的我,內(nèi)心也浸潤著清涼的感動,對加林在不幸中的幸福感同身受。
文學作品的神奇之處在于,它在制造距離的同時,也制造了關聯(lián)性,讓你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讓你與作品中的人物不自覺地產(chǎn)生“同感”。
小說的上半部分并不十分精彩,卻為下半部的跌宕鋪墊著情節(jié)與情緒的背景。命運的不公與不幸、逆境中的愛情、冰冷
中的溫暖、不屈不撓的自我奮斗……上半部以加林的自我實現(xiàn)為小結,然而所謂的“自我實現(xiàn)”,卻又來的讓人摸不著頭腦:一個幾十年不見的叔叔轉(zhuǎn)業(yè)回鄉(xiāng)在縣里任局長,被人輕視的家庭因此而揚眉吐氣,加林也因此被叔叔身邊的溜須拍馬者順理成章地安排了有前途的職業(yè),擺脫了他的農(nóng)民身份。
然而,為他高興之余,內(nèi)心總有些許不安。下半部分故事的發(fā)展一波三折,來到縣城的高加林果然一展他的才能,事業(yè)平步青云,而他也收獲了新的愛情。在感情的兩難抉擇中,他衡量的標準不再是內(nèi)心的感受,而是現(xiàn)實的利益。為了事業(yè)的發(fā)展,為了從縣城到真正的大城市,他用“缺少共同語言”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騙了自己,放棄為他付出一切的淳樸的農(nóng)家女巧珍。他成為了另一個人,不再是那個為我所熟悉、同情的小人物高加林,而是一個看不清自己、為眼前利益放棄生活原則的迷途青年。
此時,讀者和看著加林長大的德順爺爺一樣傷心,為了加林的迷失自我而感到惋惜和痛心。
可是,在我們滿以為出賣原則的人將和新歡奔赴幸福新生活,而故事將成為淳樸善良的巧珍孤苦一生的悲劇時,作者又借命運之力和所有人開了個玩笑:受傷的小人捅了背后一刀,踢爆了加林借“后門”獲得職位的秘密,剛正不阿的叔叔沒有袒護親屬,春風得意的青年即將再次面臨成為農(nóng)民的命運。急轉(zhuǎn)直下的故事進展不僅驚得主人公半天回不過神兒,連對他由同情、贊許到憤恨、不齒的讀者,也無法不感到錯愕。
路遙并非故意玩弄情節(jié),事實上,人生本也如此。有人說,人生無常,然而作者在此就是在探討,無常的人生中,冥冥中亦有定數(shù)。這聽上去像是封建迷信思想,不妨打個比方:
人們常說“足球是圓的”,但這“定律”常常只能局限于一場球賽,偶然因素幾乎可以主宰比賽、決定最終的勝負,而如果將探討的范圍擴大到一整個賽事,甚至某隊或某國多年的足球事業(yè)發(fā)展,我們看到的就不再是“足球是圓的”,我們看到的是“性格決定命運”,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黃亞萍父親說的,“生活永遠都是公正的”。而用時興的話說,就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于是,一切回到原點,加林重新回到農(nóng)村老家,成為農(nóng)民,只是他身邊已不再有大小姐黃亞萍那“高雅”的愛,更可悲的是,他把自己最珍貴的寶貝給弄丟了——癡情淳樸的巧珍已嫁做他人婦。
加林就是我們每個人,他和我們一樣,有信念、敢追求,但也有我們都有的弱點。很多人不也和他一樣,為了達到目標,有時甚至出賣原則。德順爺爺對加林愛得深切,由愛而生恨,但恨是以愛為基礎,恨其不堅持,卻并不一棒子打死。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走彎路,跌倒了敢爬起來,人生還要繼續(xù)。
回過頭來看,巧珍的美是美到極致的。那不僅是因為小說中的她是農(nóng)村遠近聞名的俊女子、身體像白楊樹般苗條,更是因為她的純粹。她愛得純粹,沒有半點虛假,也不摻雜半點個人利益。加林的需要,她總是最懂,就連分手后她對自己婚事的決定,也是為了他——她知道加林仍然在內(nèi)心中愛著她,為了禁絕他對自己的留戀,讓他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幸!,她在悲痛中很快地把自己嫁掉了。就像德順爺爺所說,巧珍的心像金子一樣。她雖然斗大的字不識一升,但她勇于追求,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堅持自己的生活信念和原則,從未改變。
這個時代的大多數(shù)讀者,依然會被樸實、美麗的巧珍感動,會為她的善良以及為愛甘愿奉獻一切的純真而贊嘆不已,但已經(jīng)很少有人愿意以她為榜樣,只求付出不問回報了。追求結果而忽略過程,在理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原本應有的微妙平衡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悲哀。
路遙《人生》讀后感 篇2
“上河里的鴨子下河里鵝,一對毛眼眼望哥哥……”
渺遠的陜北黃土地上,一曲跌宕悠長的信天游翩然入耳,女孩清澈而嘹亮的歌聲撞入心田,秋波動人的雙眼正凝然遠望著那個身影,清純而幸福的漣漪在眸間流轉(zhuǎn)。紙頁摩挲間,這個美麗的畫面躍入腦海,竟不知覺間令我沉醉。然而,當我終于憶及這書名“人生”之時,又不禁愕然于這淳樸民謠中營造的甜蜜,浪漫與天真的氛圍,與這兩個沉重而實在的字眼所產(chǎn)生的鮮明對比。最終,一本書讀完,我才恍然明了,其實這故事本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對比與矛盾,實不負這平凡卻深澀難料的“人生”二字。
讀這本書時,總不由地將自己的情感帶入其中,設身處地地感受著一介凡人被那時代暗流所裹挾的命運。我為高加林被頂替職務回到農(nóng)村而感到難過,卻又為他在巧珍的陪伴下逐漸走出陰霾而感到溫暖,為他在愛情的矛盾中艱難抉擇而感到擔憂,最后又為他理想破滅重返土地的結局而唏噓感嘆。我曾為此陷入到一個下午的悵然若失之中,仿佛目睹了一個志存高遠,滿腹才華的年輕人在生活的激流中奮勇掙扎,卻最終被無情地打敗在了二十多歲的青春年華。我惋惜,惋惜于一個辛勤耕耘的農(nóng)夫在秋風蕭瑟的時節(jié)里顆粒無收,無處控訴命運的不公;惋惜于一個斗志昂揚的戰(zhàn)士被過早地挫滅了銳氣,不得不屈服于殘酷的現(xiàn)實。我惋惜,惋惜于那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勇敢的人與社會大潮進行博弈,卻往往以失敗告終的悲劇。
有時,回想起書中的高加林那一段在起伏與波折中奮力掙脫既定命運的光陰年歲,我不禁陷入長久的沉思。高加林出生于偏僻的農(nóng)村,他本應同父輩們一樣安分地當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民,可是書本帶來的知識卻又偏偏在這個落后而蒙蔽的世界中播撒下了些許光的種子,為這個封閉而灰茫的階級劃開一條逃離的細縫。他開始有所希望,有所追求,他想要蛻變,去實現(xiàn)自身真正的價值。他為此奮斗二十余載,一步一步,緩慢卻堅定地邁進著,多年的付出凝結促成了他勝任的民辦教師一職。怎奈,有些現(xiàn)實終究是努力也無法改變的。他擁有學識,但他卻深受身為一個農(nóng)民的.限制,即使他被如此不公地頂替下崗,他能做的卻僅僅只有忍氣吞聲,甘于命運嘲弄般的擺布。高加林不是個輕易認輸?shù)娜,直到他最后一條遠走高飛至新疆的去路也被堵死,僅存的希望火苗又一次被冰冷的現(xiàn)實澆滅。
終于,在現(xiàn)實的催迫和理想的誘惑下,他承受著道德的譴責,背棄了心中的正直,懷著僥幸心理踏上了通往上一級社會的唯一跳板。最后,在享盡了漫長人生中短短數(shù)月的巔峰之后,他從最高處重重摔回了現(xiàn)實,宣布了他與命運無數(shù)次艱難較量的結果——被困在原點,一敗涂地?v觀高加林這一生的種種經(jīng)歷與結果,我的腦海中便不禁產(chǎn)生了這樣的思考:若使最終的失敗已成定局,那么這付出的一切是否還有意義?
想必路遙寫《人生》時,一定也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時隔多年,路遙對待這個問題的想法已無從深究,但當我重新合上這本書時,我想我已得到了自己的答案。如果讓我用最簡潔的方式去概括書中高加林的命運,那必定是一個“慘”字。高加林確實是慘,他只因自己比村里的其他人多了一些知識與開闊的眼界,多了一份理想與追求,便在時代的洪流中撞得鼻青臉腫。然而,難道這些在與命運的拼搏中留下的累累傷痕,僅僅是為了去渲染一種無謂的悲慘,實則毫無價值嗎?也許,最后的最后,高加林已再無機會去完成他的夙愿,但當他獨守一方黃土,回首往事之時,不會因自己的碌碌無為而羞愧。他的青春曾點燃過的理想的火苗,他的內(nèi)心曾涌動過的激蕩的熱血,他的生命曾譜寫出的昂揚的戰(zhàn)歌,會將他與那些畢生俯首于黃土地的人們從精神上區(qū)分開來。這便是有所行動與無所作為的區(qū)別,這便是一個人面對自己的一生,是否能問心無愧的區(qū)別。人生一世,在天地間走過一遭,是不是應有些錚錚鐵骨,去勇敢地同命運一搏,去追尋真正的理想呢?不論結果如何,曾經(jīng)奮斗過,努力過,曾經(jīng)在世界的某處留下汗水與眼淚的痕跡,那至少也是一個人活過的證明。而真正世俗意義上的失敗在人生緯度上,也不過是一種歷練,是一塊個人歷史的里程碑。
人與動物之間最大的區(qū)別,莫過于人使自己不斷進步與超越的能力!度松芬粫故玖诉@種社會縮影下的進步的樸素表現(xiàn),即使書中的高加林失敗了,但正是這千千萬萬的高加林們在時代大潮中奮進著,他們的躁動與野心,才成為了推動社會不斷進步的力量。
時至今日,距小說所反映的那個時代的結束已相距多年。但是悲劇是屬于每一個時代的,即使是如今的二十一世紀,高加林的故事也必將一次次地上演。畢竟能真正實現(xiàn)人生層面上的理想的人、真正可以稱之為“成功”的人,總歸是少數(shù),而那些剩余的大多數(shù),要么甘于平庸,無所作為,要么一蹶不振,泯然眾人。這或許就是路遙想要著力表現(xiàn)的、不局限于時代的、殘酷卻真實的人生。
讀畢此書,高加林的人生暫且告一段落,而我也終究要面對獨屬自己的人生。也許這本書所講的就是個徹徹底底的悲劇,但正是這種樸實而平凡的悲,帶給了我極大的啟迪與激勵:既已知天地人的局限,就不如放手一搏,帶著理想與沖勁踏上旅途,只求不負韶華,無愧本心地走向歸路。人生如此,不過一次仗劍闖江湖的快意與豪情,以豁達的襟懷去容納世間百態(tài)的風風雨雨,何必計較命運的得失,更何必為此而悲戚憂愁呢?或許這就是笑對人生最瀟灑的姿態(tài),是行走一世最無悔的結局。
路遙《人生》讀后感 篇3
又一次溫讀《人生》,又一次熱淚滿眶,又一次領悟那一句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讀《人生》,讓我對未來的未知充滿了恐懼,同時又有一種希翼,所以對于現(xiàn)在,我有一種淡然。就像我知道每一種選擇都有著他內(nèi)定的規(guī)律,或者尊與現(xiàn)實或者尊于心靈;就像我知道每一次選擇我都會堅定的走下去,每一次的選擇都是一條人生路。
我想故事的結局一定像我們每天所走的路一樣,一樣的實在。路,可能有花俏的,像滿地遍花的羊腸小道,像鋪滿鵝卵石的小橋,可能還有的設計讓水漫上去,等等。可這些終是旅游式的消遣,就像我們偶然通宵達旦的與朋友狂歡,真正稱得上路的還是那些結結實實的水泥大道。
其實,孫少平就是高家林未來的寫照,一個有韌性血氣方剛且能屈能伸的男子漢。無疑孫少平是完美的,是讓每個讀者都贊揚的那種;而高家林卻是那種桀傲浮華愛慕虛榮的,自視過高患得患失的,讓人感覺恨鐵不成鋼的那種形象。可,難道孫少平心中就沒有過波瀾,他就不想田曉霞死后能再擁有像金秀這么漂亮女人的愛情。我想那是不可能的,這就像是在問一個結過婚的人是不是就沒有愛的欲望一樣,答案是顯然的,可是有一種比愛更重要的責任壓在他們身上。他一定也是想的,可他知道自己以不配去擁有這份愛,他沒法給她一個溫馨舒適的家,沒法不讓她每天不擔心害怕,所有他選擇了拒接,選擇了煤礦那一個破敗卻溫馨讓人留戀的家。而巧珍,是當時樸素善良農(nóng)村婦女的寫照,她和平凡的世界中的'郝紅梅一樣,一樣有一種對愛情的追求。她甚至比郝紅梅更癡迷,更陷的深,對愛情更執(zhí)著?扇松牡缆飞鲜菦]有平坦的,摔倒了,失敗了,丟失了,她們站起來,看著那愈來愈遠的背影,最終她們都選擇了一種屬于自己的生活,一種更熱愛土地的生活。對于黃亞萍來說,這場戀愛只是一次野外漫游的邂逅,只是春天里的一場夢而已,雖然美的讓人落淚。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個
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薄
這是寫在《人生》扉頁上的一段話,路遙借用柳青的這段話概括了高加林的人生,當然,也啟發(fā)了我們的人生。
高加林在人生不得志的時候,依然點燃理想的火種,照亮了生命里漆黑的路途。他的生活道路真的遇上很多岔道口。后來,他憑著真才實學平步青云了,但在愛情這個岔道口前,他走錯了——他拋棄了昔日和他同甘共苦的愛人巧珍。
“究竟是生活開了他一個玩笑,還是他開了生活一個玩笑?”
是的,在未來的生活里,我們也會遇到許多的岔道口。我們在保持生活熱情的時候,或者,真的要增加一些自我反省的力量!
“我們要有堅強的性格。一個軟弱的人不能長期勝任艱苦的勞動。性格的堅定是建立在信仰的堅定的基礎上的。一個人要對社會、事業(yè)等方面沒有正確的認識和堅定的信仰,也就不可能具有性格的堅定性。而一個經(jīng)常動搖的人怎么可能去完成一項艱難困苦的事業(yè)?
人生,多么沉重的字眼,有誰能在這條道上一馬平川。有些事情蹉跎的是歲月,而有些事情卻要用整個歲月去懷念。也許人是易忘的,可有一種記憶是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心上,每一次扯動就會疼痛,就會流血,就會進一步的加深它的傷痕。人生這部作品是段樸實而又凄美的愛情悲劇,而這段悲劇之所以凄美,就是因為有劉巧珍的存在。高加林的背叛,對于她來說是一種致命打擊,但是,“剛強的姑娘,她既沒尋短見,也沒神經(jīng)失常,人生的災難打倒了她,但她又從地上爬起來了!”因為“她留戀這個世界,她愛太陽,愛土地,愛勞動,愛清朗朗的大馬河,愛大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應該活下去!她要勞動!她要在土地上尋找別的地方找不到的東西!”這一是體現(xiàn)出她的堅強、堅韌;又體現(xiàn)出她對生活,對土地,對自然,對家鄉(xiāng)的深厚感情。這正透露出路遙對土地、勞動對故鄉(xiāng)自然的深切熱愛和依戀。
借助別人對路遙的評價來說一下————他塑造劉巧珍這個人物,寫人在極其困難的景況下戰(zhàn)勝苦難的“崇高而光彩的道德力量”,基源于對現(xiàn)實生活的道德憂慮,其目的就是要借“困難的時候”人們心靈的“高尚美好”,來“折射今天的現(xiàn)實生活”。
認同傳統(tǒng)的美德,贊美利犧牲精神,克己利他的仁愛之心和道德善良,與人類生活的意義和進步密切相關
想起別林斯基所說的那句話:“……生活就意味著:感覺和思索,飽受苦難和享受快樂;一切其余的生活都是死亡!覀兿鹊糜酗柺芸嚯y的能力,然后才會有享受快樂的能力,不知道苦難的,也就不知道快樂,沒有哭泣過的人,也就不知道喜悅。
人生是我們沒法邁過的檻,而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加!就如一陣風,它是能穿越荊棘的。只有穿越過荊棘,這陣風才能吹綠萬山遍野,才能吹來萬紫千紅,才能迎來人生的春華秋實!
路遙《人生》讀后感 篇4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說,發(fā)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時期陜北高原的城鄉(xiāng)生活為時空背景,敘述了高中畢業(yè)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的這樣一個人生的變化過程。高加林同農(nóng)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fā)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xiàn)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喜歡看有故事情節(jié)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小說的主人公高加林,一個才貌雙全農(nóng)村青年高中畢業(yè)后沒能走進夢寐以求的城市,回到農(nóng)村當上了民辦小學的教師,那時的他已經(jīng)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xiàn)他的才能而又使他充滿希望的職業(yè),但是好景不長,他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頂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當上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
然而,心性極高的他又怎能安于現(xiàn)狀呢?當機遇再次降臨到了高加林身上時,他義無反顧地抓住了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城市,當上了縣里的通訊干事,一個有頭有臉,風風光光的"記者",成了城里引人矚目的人才。事實上,他確實也是相當出色的,他辛勤、樸實、勇敢,自信,他熱愛生活,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憑著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里大顯身手。但是終于有一天,高加林進城的背后原因被人告發(fā)了,他要面對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yǎng)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云煙難以挽留了。他難以承受這份打擊更難以面對生他養(yǎng)他的那片土地。他減少了狂熱而又冷靜的反省,接受了德順爺爺?shù)囊环,而后一下子撲倒在黃土地上。對于高加林的才華我是佩服的,對于高加林工作旅程中的變遷我是同情的,對于高加林的理想和追求我也是理解的。
然而,對于高加林的愛情我卻不知道該說什么好。正如小說中描述的,農(nóng)村姑娘劉巧珍美麗,善良,她沒有文化,但是卻真心真意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zhì)樸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激情而又實際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熾烈的愛。就在高加林離開講臺,失意無奈的時候,她的愛給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但當高加林重新離開土地,走進城市,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時,心靈的天平就一下子傾斜了。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位現(xiàn)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熾烈大膽又有一種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他們倆口若懸河,侃侃而談時,高加林已經(jīng)進入了一種艱難的選擇之中。
當高加林隱隱地有了這種想法時,他的念頭很快便被另一種感情壓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親切可愛的臉龐,想起了巧珍那種無私而溫柔的愛。當巧珍帶著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的那種難以言說的復雜的感情一下子表現(xiàn)了出來。在經(jīng)過反復考慮后,他終于接受了黃亞萍的愛,無情地拒絕了深深愛著他的姑娘巧珍。更令人感傷的是,當高加林委婉地對巧珍表達了他的這種選擇后,巧珍沒有任何言語含淚接受了,她沒有過多地責怪高加林,反而更擔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勸他在外照顧好自己,但是淚水卻流下了臉頰。我被這無私的愛而感動著,也被巧珍那堅強和豁達而感動著。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吧!
“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yè)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這是寫在《人生》扉頁上的一段話,路遙借用柳青的這段話概括了高加林的人生,當然,也啟發(fā)了我們的人生。我想,人生就如這段話一樣,讓我們慢慢去走,去體驗,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回首往事時能欣然一笑。
高加林在人生不得意的時候依然點燃理想的火種,照亮了生命里漆黑的路途。他的生活道路真的遇上很多岔道口。后來,他憑著真才實學平步青云了,但在愛情這個岔道口前,他走錯了——他拋棄了昔日和他同甘共苦的'愛人巧珍。
是的,在未來的生活里,我們也會遇到許多的岔道口。我們在保持生活熱情的時候,或者,真的要增加一些自我反省的力量!
最后,引用路遙寫在《人生》序言里面的一段話,讓我們共勉,同時這也是我要對我自己以及和我一樣處境的人要說的話。
我們要有堅強的性格。一個軟弱的人不能長期勝任艱苦的勞動。性格的堅定是建立在信仰的堅定的基礎上的。一個人要對社會、事業(yè)等方面沒有正確的認識和堅定的信仰,也就不可能具有性格的堅定性。而一個經(jīng)常動搖的人怎么可能去完成一項艱難困苦的事業(yè)?
性格也不完全是天生的,主要是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我們不僅要在工作實踐中,更重要的是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尋找困難,在不斷克服各種困難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性格。不要羨慕安逸和享樂,不要陶醉在一時的順利和勝利中,我們應不斷的強迫自己自找苦吃!
對生活應該永遠保持熱情!……”
人生就如一陣風,它是能穿越荊棘的。只有穿越過荊棘,這陣風才能吹綠萬山遍野,才能吹來萬紫千紅,才能迎來人生的春華秋實!
路遙《人生》讀后感 篇5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要緊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yè)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人生》中的男主人公高加林在他剛剛參加工作不久,就遇到了他事業(yè)上和感情上的岔道口,他的人生也隨著他人的介入與自己的選擇,經(jīng)歷了大起大落。高加林事業(yè)上形成悲劇的原因,如果說的宿命一點就是他是權力的、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的犧牲品。
高加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的兒子,他的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耕作供養(yǎng)他讀書上學,在他的青少年時期,他接受了完整的學校教育和現(xiàn)代文明的洗禮。盡管他沒有考上大學,但民辦教師的職業(yè)不僅可以給他的家庭帶來一個全勞力的工分、一個月幾塊錢的津貼,還使他徹底擺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命運,他是一位具有現(xiàn)代意識的知識青年。如果不是村支書利用手中的權利,讓他的兒子頂替高加林的工作,他也許會做一輩子的教師。但是,事實如此,高加林成了一個真真正正的農(nóng)民。這對于一個曾經(jīng)感受過山外面的無限精彩的、充滿誘惑力的世界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高加林變了,他不再對生活抱有希望,他變得頹廢和苦悶,F(xiàn)代文明對于他的熏陶已經(jīng)使他與農(nóng)村貧瘠的精神世界和落后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但是,天意弄人,留給高加林的只有悲哀的接受。
高加林用一種近乎于自虐的方式接受了命運的安排,他不惜用自己的鮮血染紅鋤頭,用瘋狂的體力勞動宣泄自己在精神世界的失敗,同時,也是在一種嚴酷的方式在向權貴們宣戰(zhàn)。然而,就在高加林認命的時候,權利又一次使他的命運發(fā)生了改變。
他的叔叔轉(zhuǎn)業(yè)回到了縣城,并成了勞動局的局長。這個可謂是從天而降的轉(zhuǎn)機,再一次給了高加林改變命運的機會。當年把高加林從民辦教師的職位是換下來的公社文教助理,現(xiàn)在的勞動局的副局長馬占勝,主動獻媚,暗中一手操辦,高加林搖身一變成了縣城里的風光無限的通訊干事。命運的突然改變,喚起了高加林久違了的熱情,他憑借著他的'努力、他的才氣、他的獻身精神實現(xiàn)著他自己的價值,他受到了領導的青睞,同事的羨慕,少女的愛慕。就在他春風得意之時,他在一次被命運捉弄。他靠走后門進入縣城的方式被人告發(fā),他不得不又一次回到農(nóng)村。現(xiàn)實的殘酷在一次扼殺了理想的美好,他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成績都被視而不見,縱使他才高八斗,他也沒有與人平等競爭的機會,因為他的來歷是不合法的。這不僅是高加林的悲劇,而是當時整個處在社會轉(zhuǎn)型期與高加林有著同樣理想的知識青年的悲劇,是傳統(tǒng)文明在向現(xiàn)代文明的轉(zhuǎn)換中所必須付出的慘重的犧牲。
高加林情感上的岔道口與兩位截然不同的女孩有關劉巧珍和黃亞萍。一個是善解人意、漂亮溫柔、但是不識字的農(nóng)村女孩;一個是受過教育,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官家大小姐。高加林情感的悲劇的形成與他的理想的破滅輝煌破滅,有直接的關系。
劉巧珍可以說是高加林的初戀,她愛加林,但是在加林還是民辦教師的時候,她總是悄悄的躲在遠處觀望,因為她自卑,因為她的加林哥是讀書人。當高加林遭受了事業(yè)上的第一次打擊之后,巧珍大膽的向加林表明了心跡。這位美麗姑娘的善良與溫柔、執(zhí)著與真誠,成了高加林心靈創(chuàng)傷的最好的縫合劑。他們的感情不但給了高加林心靈上的慰籍,還平息了高加林對山外面的世界的向往與騷動。但是,在熱戀慢慢退卻之后,高加林的心頭又有了絲絲惆悵,他開始后悔對巧珍的沖動,他敏感的意識到,他匆忙的和一個沒有文化的農(nóng)村姑娘發(fā)生這樣的事,簡直是一種墮落和消沉的表現(xiàn),他恐懼的意識到一旦和巧珍結合在一起,就無疑要拴在土地上了。所以,文化背景有著很大的差異、并在一開始就有著精神世界的明顯差距的他們,分手成了他們必然的結局。
高加林與黃亞萍的戀愛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在高中時代,他們就是最談得來的好朋友,在他們的心靈里就埋下了情感的萌芽。只是因為,畢業(yè)后的命運不同才沒有走到一起。當高加林的事業(yè)達到輝煌的頂點的時候,他需要的不再是清風細雨似的溫柔撫慰,而是需要一個有著共同語言的伴侶,于是,選擇黃亞萍,對于高加林來說是在情理中的事情。
當高加林又一次成了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時,他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他愛巧珍,但我不相信。如果說在高加林與巧珍的戀愛中,巧珍是悲劇的,因為她為這段使她心灰意冷的感情付出了一生的代價;那么,高加林與黃亞萍的感情更是悲劇中的悲劇,因為,在精神世界平等的基礎上建立起的美好愛情卻被冷酷的現(xiàn)實擊的片甲不留。
對于高加林所遭受到的一切,與當時的社會語境有很大關系,對路遙的處理也有不認同的地方。例如,在中國這樣一個裙帶關系存在十分普遍的社會,走后門怎么會被退回來呢?我不相信。我喜歡高加林,也很欣賞他,更同情他的遭遇。不過,我相信,他一定會走出黃土地,他一定會成功。
路遙《人生》讀后感 篇6
無論是誰,都曾迷茫過,也曾困惑過,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該如何抉擇——是勇敢追隨自己的夢想,還是向殘酷真實的現(xiàn)實低頭。
讀完《人生》,走近高加林這個角色。他那強烈的自尊心,對大城市的渴望和遠大抱負,使他失去自我,沒了本心,不知道自己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因此錯過了太多,空留悔恨而終。高加林與農(nóng)村女孩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的感情糾葛是本書的主線之一。高加林實實在在是個才子,有理想有追求有見識。對于他的才能我是欣賞的,對于他事業(yè)的變遷我是同情的,對于他的追求和理想我是理解的,但對于他的愛情抉擇,我卻是有許多話要說,可什么也說不出來。
愛情固然是美好的,劉巧珍是個沒有文化,樸實地道的農(nóng)村人,她卻真真切切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以實際且熱烈的方式愛著高加林,兩人迅速墜入愛河,在巧珍的陪伴和支持下,他度過了人生的陰霾時期,準備踏踏實實做一個農(nóng)民,跟巧珍過幸福的日子。但是好運來了,加林常年在外地的叔父回家鄉(xiāng)了,為加林安排了城里的職位,加林終于能夠走出黃土地去他夢寐以求的縣城工作了!他的勤奮、聰慧、讓他迅速成為縣城里人人稱贊的人才,但在他事業(yè)平步直上的時候也遇到了感情的糾葛。他的高中同學黃亞萍,一個典型的新時代的女青年,她活潑開朗,博學健談、家境富實,跟加林像高中時一樣一起探討人生、討論國際大事。有著很多的共同話題。黃亞萍也愛上了高家林,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與高加林在一起了。
高加林在經(jīng)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終于決定狠下心與深愛他的巧珍分手。他的心也很痛,但是為了未來的前程,巧珍一個大字不識的姑娘在與黃亞萍聰明先進的對比中,顯而易見。就這樣高加林和黃亞萍開始了戀愛,亞蘋的愛是大膽的,她對加林有著很強的占有欲,這點跟溫順的巧珍根本不一樣,為此他們也時常有矛盾,雖然現(xiàn)在的日子讓他有點飄飄然,也是他夢里中追求的。但時常會想起巧珍那可愛親切的臉,讓他內(nèi)疚后悔。與此同時,傷心的巧珍答應了別人的求婚,嫁給了一樣沒文化的農(nóng)村人,但她的內(nèi)心還是深深愛著高加林。
正當加林事業(yè)愛情春風得意的時候,一場災難似的打擊向他襲來。加林工作走后門的事被揭發(fā)了,加林被撤去職務,他又要回去當農(nóng)民了。這對正滿懷熱情、想闖出一番事業(yè)的他是天大的打擊,他無法面對生他養(yǎng)他的黃土地的.鄉(xiāng)親,無法再和黃亞萍戀愛,也失去了巧珍,最終還是無法擺脫農(nóng)民的命運,這到底是生活跟他開了個玩笑還是他跟生活開了個玩笑。但是鄉(xiāng)親們并沒有像他想的那樣冷嘲熱諷,而是同情熱心地伸出了一雙雙粗實的大手,鼓勵他安慰他,正如德順爺爺說的“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變成個死狗了!弊罱K使高加林深受感動“一雙失去光彩的眼睛重新飄蕩起亮點火星”撲在這片土地上。
我能理解高加林的追求和抱負,作為貧窮落后農(nóng)村中少有的讀書人他想擺脫農(nóng)民的命運、走出大山、闖出一番天地這本無可厚非:對于他對愛情的選擇,選擇了對他發(fā)展有利的有共同語言的黃亞萍,拋棄了深愛他的單純善良的有著金子般心的巧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情有可原的。雖然最終他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真正愛的還是那個可愛單純的姑娘巧珍,只可惜為時已晚。高加林人生的跌宕起伏并不是個別現(xiàn)象,這個人物的原型是一個時代的眾多的青年人,他們血氣方剛,靠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但生活總不是一番風順的,有很多的岔道口要去抉擇,無論選擇的結果怎樣,都要自己去承受。痛苦、輝煌、悔恨都是人生道路上必須承受的。《人生》也就是以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正如路遙引用柳青的話所說的“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事業(yè)的岔道口,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能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在這個繁雜、浮躁的社會中,我們須時時懷著一顆平常之心。這樣我們才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浮躁、消沉,迷失自己前進的方向。
我想,人生就如這段話一樣,讓我們慢慢去體驗,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回首往事時能欣然一笑。人生本沒有意義,是我們給它賦予了意義。
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是一個過程,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悲的是它不能夠重來,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所以我們要把握人生的抉擇,把握人生美好的事物,把握人生中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懷一顆積極向上的心,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路遙《人生》讀后感 篇7
作家柳青曾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我們的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譬如學習上的岔道口、事業(yè)發(fā)展的岔道口、個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這是我們當代青年在學習、工作、生活上需要深刻反思的問題。對于我們來說,我想我們最缺乏、也最需要的是可以逾越的人生理想、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的工作態(tài)度和持之以恒的堅定品格。下面,我就淺談一下讀路遙《人生》這本書的感悟。
感悟一:理想是我們?nèi)松M步的階梯,有了理想,我們才能用心的去學習、工作和生活!度松愤@本書描寫了一個高中畢業(yè)沒有考上大學的農(nóng)村人-高加林,為了脫離父輩們"面朝黃土背**"的農(nóng)村生活,而不斷爭取美好生活的過程。奮斗的過程充滿了艱辛和坎坷,同樣也充滿了幸福和快樂。我們應該反思,我們是否樹立了心中為之奮斗的理想;是否為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做出了規(guī)劃?我們目前的學習、工作狀態(tài)是否符合這個理想和規(guī)劃的要求?如果不符合,就要立即改正。同時,我們的理想和規(guī)劃要在大局的框架下制定,也就是符合現(xiàn)實需要,如果理想高不可攀,那就像"海市蜃樓"、"空中樓閣"一樣虛無縹緲。"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治安保衛(wèi)隊是一個做好服務的綜合性部門,工作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紅石灣礦的形象。那么,提高個人工作能力,促進治安保衛(wèi)隊工作質(zhì)量提升,維護礦區(qū)形象,推動個人成長成才,這就是我的理想。
感悟二:奮斗是實現(xiàn)理想的途徑,唯有奮斗,才能笑著品味實現(xiàn)理想的果實!度松愤@本書寫的跌宕起伏,高加林高中畢業(yè)成為農(nóng)村的一名代課教師,在希望的曙光到來時,結果其他人利用關系頂替了他的位置,破滅了他的理想。他在人生的岔道口面臨著艱難抉擇,是甘于平庸,還是繼續(xù)奮斗。在農(nóng)村繁重的體力勞動中,又一次激發(fā)了高加林的雄心壯志,開始了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他的生活三起三落,但從沒有磨滅的就是旺盛的斗志。我想說的是,無論我們面臨的工作有多么困難,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迎難而上,一定要破除破除碌碌無為、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思想堅冰。"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要時刻珍惜集團公司做強做大給我們帶來的難得發(fā)展機遇,牢固樹立"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意識,"咬定青山不放松",堅定信念,自我加壓,永不言敗,突破"瓶頸",不斷超越自己,向著理想前進。
感悟三:實干是實現(xiàn)理想的基礎,唯有實干,才能為實現(xiàn)理想濃墨重彩。這也是《人生》這本書主人公高加林最缺憾的。當然,我們也不能說他沒有腳踏實地,他熱愛生活,淳樸辛勞。但這個有抱負、有理想的青年把握不好人生的方向盤,染上了貪婪,學會了投機,抗拒不了誘惑,讓他品嘗了人生的甘苦。為了進入城市更好的.生活,他舍棄了深愛他的農(nóng)村姑娘,利用關系到城市工作,重新開始了一段戀情,然后被揭發(fā),重新回到原點,回來時已物是人非。要讓理想變成現(xiàn)實,就要立足基礎,珍惜當前為我們付出的企業(yè)、人和我們?yōu)橹冻龅呐ΑR虼,我們的著眼點要"高",要以對企業(yè)負責、對本單位負責、對員工負責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著手點要"沉",要沉下身子抓工作,深入現(xiàn)場抓落實,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著重點要"準",要在繁重的工作中理清思路,抓重點、抓關鍵,使各項工作健康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著力點要"新",要在勇于探索,富于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用新的思路,大膽地開展工作。始終樹立"嚴、緊、細、實"的工作作風,對工作標準要高,要求要嚴,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驗收,立說立行,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見實效,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感悟四:堅持是實現(xiàn)理想的保證,唯有堅持,理想才會成真!度松芬粫畜w現(xiàn)出最可貴的品質(zhì)就是堅持,充分說明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道路不是筆直的,而是充滿了艱辛。在人的一生中,其他是無限的,唯有時間是有限的,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出更多的事情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面對當代的青年,我感覺到最缺乏的品質(zhì)就是堅持,思想搖擺、好高騖遠、怨天尤人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缺乏堅持的信念和勇氣,"行百里半九十"。我們要知道,每一件事情,誰堅持必勝的信念,誰就能笑到最后。"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為了工作、為了企業(yè)、為了社會,為了自己,我們要堅持,堅持心中的理想,堅持奮斗的精神,堅持實干的作風,到達理想的彼岸。
路遙《人生》讀后感 篇8
看完路遙的《人生》,好像看了一場人生的鬧劇——加林從被走后門的三星頂替了教師,回到農(nóng)村,當起了農(nóng)民,到自己走后門被揭發(fā),又重新回到農(nóng)村,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回到了原點,只不過他弄丟了巧珍,一個金子般的姑娘。
最開始讀《人生》其實并沒有看進去,開篇的環(huán)境描寫讓我聯(lián)想到高中閱讀理解時候遇到類似的題目,腦補出好多經(jīng)典答案:像什么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有利于渲染xx氛圍,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主題……被高考支配的恐怖感再次涌現(xiàn)出來,并且壞壞地想,如果我是出題老師,一定要敲黑板,畫重點,告訴他們這是要考的,讓這些小家伙們享受一下我們當年的待遇……
真正將我?guī)牍适碌氖歉哂竦聞駜鹤诱f:“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來哩……”這大概就是經(jīng)歷了風霜,明白屈伸的人才能說出的話吧。兒子從一個前途光明的教師到位置被人頂替,只能委屈回鄉(xiāng)。如果是熱血的青年一定想著如何報復回去,但是高玉德不是,他很清楚自己和村子里的“大能人”“二能人”的差距,他清楚如果報復回去,只是一時痛快,但是以后兒子的路將會更難走,所以他不僅不能告人家,還要笑臉相迎……看到這里,其實很心酸,這是一位父親為了兒子以后的生活而屈服,而低頭,這也是小人物的悲哀吧……這位父親應該也是很多中國父親的反射吧,當年的'他們也曾是意氣風發(fā)的熱血男兒,但是經(jīng)過歲月打磨后,他們懂的了內(nèi)斂,在為孩子未來打算的時候,他們低下了頭……
讀《人生》的時候,覺得作者是個妙人,在男主人公失意的時候安排了巧珍,讓這么一個單純可愛的姑娘去溫暖他,兩個人的感情干凈又美好;在他得意的時候安排了黃亞萍,讓他享受羅曼蒂克的愛情卻又讓他承受著對巧珍感情不忠的內(nèi)心折磨。這個就像是紅玫瑰與白玫瑰,無論選哪一個都會有遺憾……巧珍乖巧懂事,可是選擇了她就意味著自己一輩子都將與這片土地緊緊相連,一輩子聽著她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不能與自己產(chǎn)生共鳴;選擇亞萍,她美麗驕縱,與加林有著同樣的見識,同時能給他帶來更好的物質(zhì)條件。怎么選似乎已經(jīng)很明朗了。選擇亞萍,不僅能是自己的精神伴侶,而且能帶著自己去更廣闊的天地;而對于巧珍只能說抱歉了,畢竟她與自己不在一個文化層次,與自己沒有精神交流……好像這樣的理由足夠說服一個知識分子放棄以前的情人,去追尋他光明的未來……
如果沒有克南媽媽去檢舉加林走后門,一切會不會不一樣。加林隨著亞萍去了南京,借助岳父家的力量平步青云,但是他要忍受亞萍的驕縱和周圍人的對他吃軟飯行為的輕視。巧珍和她丈夫借著改革的東風發(fā)家致富,并且一直資助村里讀書的孩子。克南重新認識了一個姑娘結婚生子,但他再也不像以前一樣敦厚老實。也許我想的太天真了。以前看過一句話“人們之所以討厭后門的存在,是因為自己沒有后門”,人們都想走捷徑,都想不費力就得到一切。作者給了加林希望,又讓它破滅……
文章中父親勸加林不要浮起來,可是對于一個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的人來說根本聽不進去,我們都太渴望成功了,太渴望去大海而不是呆在小水塘里消磨自己的一生。但是他用錯了方法,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寄托在投機取巧的行為上,這也注定了他的失敗。其實有追求沒有任何毛病,但是在追求的途中我們要以怎樣的方法去執(zhí)行是我們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加林的人生成也后門,敗也后門。我們都看不起走后門的行為,卻自己走著后門,這可能就是我們的悲哀吧……
通篇讀下來,其實我最心疼的是馬栓,巧珍的丈夫。那么喜歡巧珍,卻看著巧珍和別人在一起。其實這一點和克南有點像,看著自己心愛的姑娘和別人在一起,但自己連爭取都不會。不過克南還好一點,因為他有一個厲害的媽媽給他撐腰。而執(zhí)著的馬栓卻在巧珍被拋棄的時候趕去提親,照顧巧珍。讀后感我覺得在感情世界里兩個人的付出不對等,在她心里還惦記一個人的時候卻和另一個人一起生活,這是對馬栓的不公平。在沒有放下就開始另一段感情,總感覺是對對方的不負責任。
但是話說回來,巧珍也是一個讓人心疼的姑娘,善良樸實。在感情開始的時候自卑自己不識字,所以一切以加林為主,感覺加林被她寵壞了,所以在面對亞萍的驕縱時才想起來巧珍的乖巧。怎么說呢,被愛的人總是有恃無恐吧。而亞萍,她家境優(yōu)越,受過良好教育,是一個被寵壞了的小公主,所以她喜歡的是加林的才華而排斥他的出身,她的愛不如巧珍純粹。巧珍愛他的全部,他的才華,他的出身,他的一切……可惜加林還是錯過了她,這個金子一樣的姑娘。不過也幸虧他錯過了,相信馬栓會照顧好巧珍,而非跟著加林,讓他一邊享受著巧珍的乖巧,一邊嫌棄著巧珍的粗俗。
老實說,看不上加林這樣的男生,在兩個女生之間徘徊。在自己被人頂替的時候憤世嫉俗,而自己卻也走著后門;想要跳出生活的禁錮,卻又遵循著世界的游戲規(guī)則?蛇@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無奈吧,痛恨著這個世界,卻又順從著它;想去外面的大千世界看看,卻把自己的人生困在窄窄的生活圈里,跳不出,逃不開,躲不掉。
真心佩服作者,一部《人生》,折射出不同的人生,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一個起起落落的人生,帶來了不一樣的反轉(zhuǎn)。
路遙《人生》讀后感 篇9
路遙的《人生》:環(huán)境在變,感情在變,人生也在變。那天到朋友家里溜達,偶然看到路遙的《人生》,很早之前就聽說過這本書,一直沒時間買回來看看。機緣巧合,讀完這本書。
《人生》講的是農(nóng)村孩子高加林的人生,成績好,愛看書,剛出來時當民辦教師,3年后,被關系戶頂替。他接受命運的安排,當農(nóng)民,種地,失意的階段有善良的巧珍的陪伴,當他憑借著叔父的關系,到縣城里做起記者時,又與曾經(jīng)有著好感的漂亮女同學相好,狠心與農(nóng)村姑娘巧珍分手,不曾想命運再一次捉弄,清查關系戶,他又被打回原形,當農(nóng)民。
我感觸挺深,可能因為我是農(nóng)村的孩子,才如此理解高加林的擇偶觀。先說說我父母。我爸讀過初中,我媽不識字,熟人介紹認識的。我外公看我爸人高馬大,做事勤快,便應允了這件親事。我媽說不喜歡我爸,最初的幾年,窮,日子不好過。
在一起30多年,我爸說一直很喜歡我媽,不管我媽脾氣怎么壞,對他怎么罵。
以前不能理解,他們沒有共同愛好,我爸喜歡看小說看電視劇,跟我媽沒共同語言,可是他就是順著我媽,賺的錢也都給我媽。在看完《人生》后突然理解了,年代不一樣,他們所追求的婚姻和愛情是不一樣的。
大環(huán)境下的趨同形式,到了適婚年紀,找到喜歡的人,過一輩子。感情不合?磨合,調(diào)整,容忍,包容,慢慢地就是一輩子。擇偶觀是個人意識問題,但在身邊的環(huán)境里容易受到改變。
在《人生》里,高加林的擇偶觀很有主見,畢竟他讀過那么多書,算是知識分子。不同環(huán)境下,心境發(fā)生改變,懂得取舍,更懂得自己想要的什么。他飛黃騰達時,拋棄農(nóng)村姑娘巧珍,肯定很多人認為他不識好歹,忘恩負義。如果換做是你呢?你會怎么辦呢?
1、高加林追求的是與自己心靈合一、志同道合、合拍的伴侶。
高加林讀過高中,有知識,有文化,巧珍,農(nóng)村姑娘,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善良,純真,一心愛著他,愿意付出一腔熱情,她的愛很純粹,不求回報,只要他好就行。
兩個人距離相差太大,可是在情感上卻也產(chǎn)生過共鳴。在他失意落魄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姑娘投來一顆熱忱的心,讓他心動不已。他訊速地與她在一起,甚至接吻。黑夜里,躲在在草垛里看星星,接吻,做著談戀愛應該做的事。
這是年輕人荷爾蒙的作用。這時候,我們不講究讀沒讀書,是因為處于那個環(huán)境,情不自禁。后來,他做了記者,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份不一樣了,似乎與巧珍的關系不再親密,似乎一夜之間,她便不再懂得自己。
他在繁華里,在虛榮里,在自我感覺里,與高中同學黃亞萍速度升溫,確立關系。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有著談不完的對生活的'熱愛,有著更美好的憧憬。雖然好景不長,在得知高加林被查,回老家當農(nóng)民時,她也猶豫著,同時也想不顧一切的跟著他去。
幾分真情,幾分世俗。
在農(nóng)村,這樣的事再正常不過。就拿現(xiàn)在女孩擇偶標準來說,得有車有房有存款有工作吧?墒侨绻麤]有感情,有這些也同樣過不好日子。找一個喜歡的,合拍的,說什么他都懂的人該多好。你彈琴,他唱歌,高山流水難遇知音。
2、工作發(fā)生變化時,擇偶觀也發(fā)生改變。
如果高加林是農(nóng)民,他就會接受命運的安排,和巧珍走在一起。但是他踏上當記者的路,改變了人生軌跡,那么在相對應的環(huán)境里,他便有權利換一種擇偶觀念。
不同環(huán)境里,不同選擇。
比如暴發(fā)戶,曾經(jīng)過著很苦的日子,突然有錢了,看著家里的老婆又丑又老,他肯定會在外面找個年輕漂亮的。小說里經(jīng)常看到是有錢人士三妻四妾,朝三暮四,不過就是因為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不一樣。這是人性。
但是人的感情是真的,無論怎么變,曾經(jīng)在一起時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都是真心的為對方付出。這些經(jīng)歷是無法抹滅的。就算是假的,是欺騙,終究存在過。
3、婚姻與愛情的不同之處,愛情是兩個人的感覺,婚姻是家庭的磨合,父母的認可。
高加林的父母得知他與巧珍在一起時,告誡他,他們門不當戶不對,不要在一起。黃亞萍的父母得知高加林要回去當農(nóng)民時,也是勸他們分手。父母所考慮的都是門當戶對。
父母觀念認為家庭環(huán)境相差太大,在一起不會幸福。
不無道理,兩個人身份懸殊,經(jīng)濟不同,價值觀不一樣,生活在一起的有著無盡的矛盾。曾經(jīng)看過一個故事,城里兒媳婦給農(nóng)村的婆婆買200的衣服,農(nóng)村婆婆嫌貴舍不得穿,給自己親爸買20xx的羊毛衫,她老公看不慣,說她為什么區(qū)別對待。關鍵是城里的岳父是領導人物,平時都穿這個價位的,跟農(nóng)村的婆婆的肯定不同待遇。
男人卻認為是媳婦不懂事。他看不到自己的地位和角色,看不到自己的差距,一味指責媳婦兒,能有什么好結果嗎?高加林深知世俗的眼光,他立馬與黃亞萍提出分手。他要斬斷曾經(jīng)的情投意合,斬斷不可跨越的父母的在意。他是一個明白角色,他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該想些什么,該得到些什么。
總結:選擇一個你喜歡的,你配得上的伴侶過一生。人貴在有自知之明。無論環(huán)境怎么變,身邊的人說什么,唯有面對真實的內(nèi)心,才能得到解脫與釋然。
愛情,是有的,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互相吸引,在一起的歡喜與悲傷,離別時的凄涼,過程中包含的體諒與驚喜,證明曾經(jīng)來過的情緒,慢慢都會消融在現(xiàn)實生活里。
人生起落,唯有以平靜的心態(tài)面對,不管是擇偶,還是工作,順逆終有時。
路遙《人生》讀后感 篇10
初識路遙先生的《人生》,還是高中時代,當時最深刻的記憶莫過于主人公高加林同農(nóng)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情感糾葛?墒,今年的讀書活動讓我再次邂逅《人生》時,薄薄的200來頁卻讓我感觸良多,難以釋懷。
《人生》一書中,作者路遙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展現(xiàn)了年輕的農(nóng)村小伙子高加林一年的經(jīng)歷:高中畢業(yè)后回到農(nóng)村當起了小學教師,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滿足地生活著,可是卻被村長高中畢業(yè)的兒子所取代;在自己準備與劉巧珍生活一輩子時,卻因為叔叔的轉(zhuǎn)業(yè)而被安排到縣委當了一名通訊干事;就在他在縣委干得如火如荼時,卻因為選擇了黃亞萍而被人揭發(fā)不得不回到農(nóng)村……高加林的這一年可謂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令人扼腕,讓人嘆息?上У氖歉呒恿值囊淮芜x擇讓他變得一無所有,可喜的是正如書中最后一章所言這并不是他的結局,他還年輕,他還有以后……
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導演,不同的人對人生持有不同的態(tài)度。高加林的選擇是對是錯,我們無法評判,但卻值得深思。我曾經(jīng)一直以為自己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審視自己做過的選擇和走過的路,但是真正掩卷沉思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回憶和體味遠遠多于審視。
高三那年,我第一次遇見了人生的岔道口。經(jīng)過高考的`激烈廝殺,我幸運地考過了一本分數(shù)線,擠進了重點本科大學生的行列?墒,面對數(shù)以百計的大學和專業(yè),究竟哪所大學才是適合我的象牙塔,哪個專業(yè)才是適合我的行當,年少的我一籌莫展,不知所措。一個偶然的機緣,我看到了西南政法大學的招生簡章和介紹,慕名地我就被這個被外界戲稱為“沒落的貴族”所吸引了,并下定了報考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yè)的決心。盡管當時迫于就業(yè)壓力,老師和家人都建議我讀理工科,但我選擇了“一意孤行”,開始了我的法律之路。后來,隨著對法律知識的逐步接觸,對法律理念的深入了解,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性格中早就包含著平等、正義、自由等法律理念的因子,更是不由自主地迷上了這種叫法律的東西。于是,我堅定地告訴自己,選擇法律是偶然,亦是必然。
大四那年,我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岔道口。大學期間,由于對法律的熱愛和知識的渴望,我充實而有序地安排著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后因?qū)W習成績出眾、綜合表現(xiàn)優(yōu)異,獲得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資格?墒,當我懷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參加湖南省法檢系統(tǒng)招錄考試時,上蒼再一次眷顧了我,我幸運地考上了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qū)人民檢察院。于是,是選擇繼續(xù)留校深造還是步入工作崗位,成了擺在我面前無法逃避的難題。還記得那幾個翻來覆去的無眠之夜,那幾次淺酌微醉中的盡情傾訴,最終我毅然地選擇了工作,有減輕家庭經(jīng)濟負擔盡早就業(yè)的考慮,但更多的是源于我相信工作不是求學之路的終結而是另一個開始。功夫不負有心人,20xx年我順利地考上了湖南大學法學專業(yè)的研究生,不但實現(xiàn)了昔日讀研的夢想,更是為無憾于自己的選擇添上了精彩的注腳。
今年,我再一次走到了事業(yè)上的岔道口。通過參加區(qū)里的80后選拔考試,我幸運地獲得了到街道(鄉(xiāng)鎮(zhèn))任副職的機會。毫無疑問,這對年輕人來說,是一個磨練提升自己的好舞臺,也是實現(xiàn)政治夢想的好機會?墒,當院領導征求我是否愿意繼續(xù)留在檢察院工作的意見時,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選擇的凝重和艱辛。是選擇大多數(shù)人眼中的“香餑餑”,還是堅守自己的清貧法律之路,真是百般猶豫,難以抉擇。回眸自己三年多的檢察生涯,雖然一直從事的是復雜繁瑣的綜合事務,沒有公訴臺上魅力四射的激情張揚,沒有反腐戰(zhàn)場上斗智斗勇的起伏跌宕,但是我收獲了領導兄長般的關懷、同事朋友般的幫助,沉淀了自己的無知膚淺,積蓄了繼續(xù)前行的力量。于是,在冷靜思考和反復斟酌后,我勇敢地選擇了留在檢察院,并告訴自己要認真執(zhí)著地走下去,無愧于那份欲淡還濃、欲淺還深的法律情結,亦無悔于自己的每一次抉擇。
其實,人生就如一次旅程,沒有一條道路是筆直而沒有岔道的。站在人生的岔道口,不可回避的就是選擇。選擇的過程會很艱難,因為人生的未知性讓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將會發(fā)生什么,而有的選擇卻足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乃至全部。但是,人生之路沒有答案,選擇沒有對錯,重要的是當你選擇后,你就要執(zhí)著無悔地走下去,絕不退縮,絕不逃避。若時間這個試金石證明當初的選擇是錯誤時,就勇敢地停下腳步,去重新思量并探索該如何走下去。唯有這樣,才能徹悟人生,笑看人生,享受人生。
【路遙《人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路遙人生感悟11-15
路遙人生感悟的句子10-26
路遙人生經(jīng)典語錄12-09
路遙《人生》讀書筆記04-30
路遙人生經(jīng)典語錄集錦12-09
路遙作品《人生》的讀書筆記08-26
人生路遙經(jīng)典語錄07-31
路遙人生讀后感12-28
路遙《人生》讀后感12-29
路遙《人生》讀后感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