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場稱呼要合適
稱呼根據(jù)單位性質(zhì)而定
職場新人到底應該怎么稱呼同事和領導?李先生表示,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應根據(jù)所在單位的性質(zhì),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適的稱呼。一般來說,國企以及日韓等企業(yè)一般等級觀念較重,最好以姓氏加級別來稱呼同事及領導,如王經(jīng)理、于總等。如果正職不在場,既要明確表示職位,又要顯示尊敬,一定要省去“副”字;如果正職在場,所有副職一定要注意加上“副”字。而在一些中小型私營企業(yè),由于辦公室文化比較寬松,同事關系相對輕松,可以直呼其名,稱呼主管也可以是“頭兒”、“老大”。在歐美背景的外企,每個員工都有英文名,彼此一般直呼英文名字,即使是對上級、老板也是如此。同時,要注意外企中有不少職位都用英文簡稱,適當熟悉一下,避免在工作中出現(xiàn)低級錯誤。
“老師”不能隨便叫
小張告訴記者,按照父母的囑咐,她到單位后遇到同事便叫“老師”,但是卻弄得同事很尷尬。她說,很多同事聽了她稱呼他們“老師”之后,都覺得很奇怪,有的同事甚至立即告訴她以后不要稱呼他們“老師”。目前在一家企業(yè)實習的小陸表示,她遇到同事就叫“老師”,很多同事都表示難以接受,部門經(jīng)理甚至直接對她說:“不用老師、老師地叫,進了職場就是自己對自己負責,大家只是同事關系,不存在教學。一旦你在工作中出錯,沒人需要負指導不力的責任。”
莫用“哥”、“姐”套近乎
在一家外企工作的羅小姐(Lily)告訴記者,在他們公司大家都有英文名字,平時大家也都習慣稱呼對方的英文名,但是近期新來的實習生總是叫她“Lily姐”,還叫另一個同事為Nancy前輩,這讓她很不習慣,對那個實習生印象也不是很好。對于這種稱呼方式,羅小姐表示,“不用客氣,直呼名字就好”。她認為,既然在一起共事,大家都是同事,有名字叫名字,有職位就叫職位,沒必要哥哥、姐姐地叫。大學畢業(yè)后的小黃到一家企業(yè)實習,為了拉近與同事之間的距離,他都以“哥”、“姐”稱呼同事,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對同事的這種稱呼并不受同事歡迎,他期望拉近彼此之間距離,或是贏得好感的目的也沒有達到。
【職場稱呼要合適】相關文章:
職場稱呼有玄機11-21
職場新人與同事的稱呼技巧11-17
職場的交往禮儀——稱呼與交談11-11
職場稱呼的十種感覺11-21
活用職場稱呼為自己加分11-29
職場秘籍:同事之間應該如何稱呼11-13
職場稱呼要因地制宜07-08
關乎職場交際的成與敗之“稱呼篇”11-11
職場新人:如何選擇合適的工作11-21
職場要敢于競爭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