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名人經典故事閱讀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典故吧,適當運用典故可以增大詩詞表現力,在有限的詞語中展現更為豐富的內涵,可以增加韻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詩詞委婉含蓄,避免平直。還苦于找不到優(yōu)秀的典故?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代名人經典故事閱讀,歡迎大家分享。
古代名人經典故事閱讀1
我國醫(yī)學源遠流長,歷曾涌現出許多名醫(yī)。扁鵲便是其中的一位。扁鵲年輕時跟隨師傅學醫(yī),非常用功。他學成后醫(yī)術高超,到各地治病救人,被人們稱為“神醫(yī)”。
有一次,扁鵲到齊國見到齊桓侯,通過觀察,扁鵲知道齊桓侯生病了,就對他說:“您生病了,如今病在皮膚里,如果耽誤了,病情將會加重!
齊桓侯不相信扁鵲的話,說:“我沒病。你們醫(yī)生貪功好利,總想靠醫(yī)治沒病的'人來顯示自己的醫(yī)術!
過了五天,扁鵲又見到齊桓侯,他真誠地說:“您的病已到了血脈,不治療會加重!饼R桓侯不高興地說:“我沒病!庇诌^了五天,扁鵲對齊桓侯說:“您的病已經深入到腸胃了,再不治療后果會很嚴重!饼R桓侯仍覺得扁鵲在騙他,沒有理會。
五天后,扁鵲再見到齊桓侯,他轉身就跑開了。齊桓侯感到很疑惑,就派身邊的人去問扁鵲。
扁鵲說:“以前齊桓侯的病我能治好。可現在病已經到了骨髓,我治不好,只能趕緊跑開了!
不久,齊桓侯果然生病了。他的病情越來越重,沒一個醫(yī)生能治好。臨終前,他后悔地說:“要是聽扁鵲的話該多好啊!”
扁鵲還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診斷疾病的四種方法:望氣色、聞氣味、問病情、把脈,為祖國醫(yī)學作出了重大貢獻。
古代名人經典故事閱讀2
蘇武牧羊
西漢時,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單于派漢朝叛使、被單于封為丁靈王的衛(wèi)律前來誘降。衛(wèi)律說:"蘇先生,我從前背叛漢朝歸降匈奴,受到單于大恩,封我為丁靈王,擁有數萬奴隸,馬匹、牲畜漫山遍野。你今天投降了,明天也和我一樣富貴,若白白地流血犧牲,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怒斥道: "衛(wèi)律,你身為漢民,不顧恩義,叛國投敵,你雖然能得逞于一時,最終卻逃脫不了天地良心的審判。"
衛(wèi)律見蘇武不屈服,只得向單于報告。單于見蘇武很有氣節(jié),十分欽佩,更想招降他。于是把蘇武囚禁在一個大地窖里,不給飲食, 蘇武只得嚼雪止渴,用氈毛充饑。后來單于又將蘇武移到北;臒o人煙的地方,逼迫他牧羊。北海在今蘇聯境內的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蘇武到了北海,匈奴停止了對他的食物供應,他只得覓野鼠掘草根充饑。在這荒漠上,除了叢生的野草,就是漫天的風雪,終年見不到一個人影。蘇武抱著代表漢廷的.旄節(jié)牧羊,無論坐臥行走都拿著漢節(jié)。歲月一天天流逝,節(jié)桿上綴的三重旄牛尾都落盡了。
十九年過去了,蘇武歷盡艱辛,終于回到自己的祖國。他出使還是壯年,及至歸國,頭發(fā)胡須全白了。歲月改變了他的容顏,卻改變不了他忠于祖國的赤子之心。
古代名人經典故事閱讀3
乘長風破萬里浪
南朝時,宋國有個名將叫宗愨。他從小就有膽量,少年時就練了一身武藝,既有見識又勇敢。他哥哥宗泌結婚那天,半夜里,有十幾個強盜趁賀客剛散之機,突然來打劫。宗愨毫不畏懼,挺身而起,擊退了強盜。
有一次,他叔叔宗炳問他:"宗愨,你長大后準備怎么樣?請說說你的志愿。"宗愨應聲答道:"愿乘長風破萬里浪!"他叔叔聽了這句極有氣魄的壯語,很是高興,滿意地贊許說: "好孩子,志向遠大的人,正應如此!"
宗愨長大后,當過振武將軍、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官職,曾率軍遠征南方的'林邑國,大獲全勝,建立了一些功業(yè)。 -德育名人小故事
他少年時所講的"乘長風破萬里浪"這句話,極為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有為少年的遠大志向,成為激勵人們立志奮進的不朽名言。
古代名人經典故事閱讀4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
蘇州民間有一味家常菜――雪里蕻豆瓣湯。這湯口味鮮美,經濟實惠。要想知道這道菜的由來,還得慢慢說來!
大宋年間,范仲淹官居相位,由于權奸作祟,被貶到延安任總兵。
延安地處北宋與西夏的交界。兩國連年征戰(zhàn),打仗合談,合談打仗,總是不得安寧。
延安終日黃沙滾滾,別說莊稼長不好,就連吃水都困難,何況還有敵人不斷騷擾。范仲淹到延安上任時,隨身帶了四個大行囊,別人以為是總兵的四季衣裳,實際上范仲淹是個有心人,四個行囊中裝的是菜種、豆種、筆墨紙硯和書籍。
范仲淹到了延安,一邊發(fā)動士兵開荒種地,將他帶去的種子播種在黃土里,一面苦練殺敵本領,將分散在山溝里的農民聚居在一起,如今的安塞、太平寨就是那個時候建立起來的。
功夫不負苦心人,范大人身先士卒,經過兩年的努力,不僅邊防鞏固,人民生活也逐漸改善,西夏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這一年,正是牛羊肥壯谷子黃的時候,西夏國主給范大人送來一封書信,提出要到延安看看新修好的寶塔,信上特別提出,到時自帶干糧,決不打擾百姓。對于西夏國主前來拜訪,范大人求之不得,正好借此機會與西夏修好,便回信表示歡迎。
西夏國主來延安作客時,全城張燈結彩,范大人親自出城迎接。
客人進了城,果然連茶水也不喝一口。范大人到城外番營回訪,看見帳篷內正在做菜,除了羊肉、牛肉外,還有一種大塊頭的青菜,詢問后才知道,那是西夏人最愛吃的雪里蕻。
范大人與西夏國主閑談時,講起自己最愛吃蠶豆,說蠶豆出在江南,眼下延安也可以種植了。青蠶豆鮮嫩味美,老蠶豆可以炒熟吃,作菜作糧都可以,西夏國主聽了當即要求看一看蠶豆是個什么樣子。
國主看了蠶豆,想吃蠶豆,可有言在先,不便直說。范大人看透了對方的.心思,當即叫手下人拿來一斗蠶豆瓣,笑著說:“大王愛吃雪里蕻,本帥愛吃蠶豆,為了將你的愛好和我的愛好合為一好,何不將兩樣東西合做一道菜看看味道如何?”西夏國主大喜:“蒙范大人不棄,敬請一試!”
范大人叫手下人用蠶豆瓣燒雪里蕻,香味四溢。吃的時候,西夏國主大加稱贊:“妙極妙極,簡直可以稱作天下第一菜了!”范大人說:“如此好菜,乃漢番兩家合二為一所得,故而味道鮮美絕倫!”西夏國主聽了高興地說:“這便是兩好合一好,漢家番家只有和睦相處,才會有快活的日子呀!”
范大人鎮(zhèn)守延安多年,邊境太平無事,西夏向大宋俯首稱臣。后來,范仲淹因年事高,回蘇州安度晚年,又將雪里蕻的菜種帶了回來。如今江浙滬一帶農村,廣種蠶豆與雪里蕻。人們吃著雪里蕻豆瓣湯的時候,就會念起范仲淹。
古代名人經典故事閱讀5
鄭板橋(1693-1765)是清朝“揚州八怪”之一。他在山東濰縣當縣官時,兒子小寶留在興化鄉(xiāng)下的鄭墨弟弟家。
小寶6歲時上學了。為了教育兒子,鄭板橋專門給他的弟弟鄭墨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愛,不以其道是溺愛!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說:“讀書中舉,中進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個好人!
鄭板橋自己是個讀書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讀書人,他看不起的是:讀書就是為了做官。
鄭板橋自己最重視的還是兒子的品德。他對弟弟說:“我不在家,兒便是由你管束,要須長其忠厚之情,驅其殘忍之性,不得以為猶子而姑縱惜也。”
他主張,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兒女應平等對待。他說:“家人兒女,總是天地間一般人,當一般愛惜,不可使吾兒凌虐別人。凡魚餐果餅,宜均分散給,大家歡喜跳躍。若吾兒坐食好物,令家人子遠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齒,其父母見而憐之,無可如何,呼之使去,豈非割心頭肉乎!”
為了教育兒子“明好人之理”、“愛天下農夫”,鄭板橋還抄錄了使小寶且念且唱、順口好讀的四首五言絕句:
二月賣新絲,五月巢新谷;
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
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
才得放腳眠,蚊蟲跳蚤出。
后來,鄭板橋不放心小寶的成長,就把他接到身邊,經常教育小寶要懂得吃飯穿衣的艱難,要同情窮苦的人。由于鄭板橋的嚴格教育和言傳身教,小寶進步很快。當時濰縣正值災荒,鄭板橋一向清貧,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糧食。一天,小寶哭著說:“媽媽,我肚子餓!”媽媽拿出一個用玉米粉做的窩頭塞在小寶手里說:“這是你爹中午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寶歡跳著走到門外,高高興興地吃著窩頭。這時,一個光著腳的小女孩站在旁邊,看著他吃,小寶發(fā)現了這個用饑餓眼光看他的小女孩,立刻把窩頭分給小女孩一半。鄭板橋得知小寶的舉動,高興地對著小寶說:“孩子,你做得對,爹爹喜歡你。”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準繩。
古代名人經典故事閱讀6
聞雞起舞
東晉時,祖狄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青年時代就胸懷為國立功的大志。
他有個好朋友劉琨,也是一位抱負不凡的人。他們兩個同做"司州主簿" (司州,今河南洛陽一帶,主簿,掌管文書簿籍的官吏)時,對當時內憂外患的國家危局看法相同,共同懷著光復河山的報國之志,兩個人夜間同睡一床,經常談論國家大事到深夜。
有一天半夜,忽然聽得雞啼。祖狄使用腳踢劉琨說:"你聽聽,這雞啼的'聲音是多么激越昂揚,它是在叫人奮發(fā)圖強啊!"于是,倆人便披衣起床抽出寶劍,在雞啼聲中舞起劍來。 "聞雞起舞"的成語,就是由這個故事而來的。
后來,祖狄果然領兵北伐,為晉朝收復了許多失地。
【古代名人經典故事閱讀】相關文章:
古代名人的經典勵志故事|古代名人勵志故事04-12
古代經典名人勵志故事03-01
古代名人故事11-08
古代德育名人故事02-03
古代名人故事12-02
古代名人故事04-02
古代名人故事:包拯的故事04-22
古代名人成功的故事02-28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2-02
古代名人故事精華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