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交友的名人故事
。、傅雷與黃賓虹
傅雷、黃賓虹的交誼始于1943年。此年,他們一個35歲,一個78歲;一個在上海,一個在北平,兩人相差43歲,卻是一對真正的忘年至交。
大家也許奇怪,一位翻譯大家,一位畫壇宗師,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卻有如此深厚的交情。但是如果了解到傅雷對美術的熱烈感情和淵博修養(yǎng),那就毫不奇怪了。
傅雷早年在法國留學時,除攻讀巴黎大學文科外,還就讀盧浮美術史學校,回國后,一度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美術史,所以兩人的志趣相投,真是酒逢知己、相見恨晚。
從1943年傅雷第一次得到黃賓虹的作品算起,到1955年黃老去世,十三年間,傅雷得到黃賓虹作品并作收藏的共有60多幅,連同冊頁的頁數(shù)計算,則在150幀以上,這還不包括傅雷轉(zhuǎn)送他人的黃賓虹作品。一個畫家將自己的作品如此大量地饋贈于一位友人,這在畫史上并不多見。就是這十三年,傅雷給黃賓虹寫了121封信(現(xiàn)保存于浙江博物館),是除了給兒子傅聰?shù)男磐,沒有比他更多的通信了。
傅雷對國畫的研究一直興趣很濃,然多為批評與指摘,而對黃賓虹的畫,唯獨愛之有加。作家施蟄存對黃賓虹晚年的畫不以為然,認為太濃太黑,稱之為“墨豬”。傅雷一聽,把施蟄存訓斥了一頓,認為施根本不懂畫。
最為感人的是傅雷還曾在上海為蟄居北平的黃賓虹舉辦個人畫展。黃賓虹總是將自己的畫作稱之為“拙作”、“習作”,是他攀登繪畫高峰過程中的不成熟之作,是至臻前的練習。因此,他從不出自己的畫冊,也從不舉辦個人的畫展。直到1943年黃賓虹八十歲時,在上海的好友與弟子籌劃,為黃賓虹舉辦個人畫展,但一時困難重重。當傅雷得知這一策劃后,自告奮勇,投以全力,夜以繼日地為黃賓虹的畫展辛勞奔走。他還刊印了《黃賓虹先生山水畫冊》、《黃賓虹書畫展特刊》,精心撰寫了《觀畫答客問》,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全面深透地介紹黃賓虹畫作的特點和超越歷史、超越他人的地方,并對看不懂的地方甚至非議等作出引導、解釋。為此,他忙碌了數(shù)個通宵。畫展最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開展的五天里,參觀有簽名者600余人,未簽名者約是其三、四倍之多,展出的160件作品全部售罄。畫展的收入問題,黃賓虹請傅雷按他的意見作一一處理。
黃賓虹感激此展中傅雷的鼎力相助,更視傅雷為自己一生中難得的知己。直至1954年,黃賓虹利用華東美協(xié)在上海為他舉辦個人畫展的機會,以91歲瘦弱的身軀,拜訪傅雷家。而傅雷則更是多次到黃賓虹北平和杭州的家中拜訪。1954年,一次傅雷夫婦探望在杭的黃賓虹,在他家看了兩天黃賓虹的藏畫和作品,暢談畫學,還為黃賓虹拍了照,誰知此相敘后竟成永別。
1955年3月,92歲的黃賓虹因患胃癌住進醫(yī)院,在醫(yī)院病床上他還記掛著傅雷。傅雷得信后也是“一夜沒有睡好”。傅雷在黃賓虹逝世后,建紀念室,出《黃賓虹畫集》,甚至黃夫人宋若嬰的生活補貼等都由傅雷到杭奔走落實。到1961年,他在寄給好朋友僑居新加坡的畫家劉抗的信中,還對黃賓虹作出了高度的評價:“我認為在綜合前人方面,石濤以后,賓翁一人而已!
黃賓虹與傅雷的忘年之交并非一般意義上的俗民之交。傅雷在黃賓虹身上看到了中國畫的希望與生路,黃賓虹在傅雷身上找到了知音和激勵。他們的友誼已經(jīng)到了“息息相通,事事相切”、“生無請言,死無托詞”的最熾烈、最真摯、最高尚的境界。
感悟:兩人的志趣相投,讓他們走到了一起。黃賓虹的個人畫展得到好友與弟子的籌劃和資助,這也正如孔子所說的“ 德不孤必有鄰”。
傅雷與黃賓虹的交誼,不僅僅是則畫壇“佳話”,它更是研究近現(xiàn)代美術史的寶山。他們的論畫書,在今天依然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是彌久彌深知之不盡的文獻經(jīng)典。
。、歌德與席勒
德國偉大文學家歌德與席勒是親密的朋友。盡管他們在年齡上相差很大、并且性格氣質(zhì)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共同的追求和對文學的熱愛把他們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席勒寫《威廉·退爾》的劇本。歌德便將自己搜集到的關于資料全部提供給席勒。而歌德的《威廉·麥斯特》的寫作,也得到了席勒鼎力幫助。席勒英年早逝后,歌德無比悲痛地寫道:“我失去了一個朋友,同時也是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
感悟:“益者三友”是說交朋友要交有益的朋友。如果交到了有益的朋友,可以從朋友那里得到益處。什么是友情?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淡泊,還是“天涯若比鄰”的豪情壯志?都不是,而是“流水不因石而阻,你我不因遠而疏”的思念。
。、馬克思與恩格斯
馬克思主義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結(jié)識時起,兩個人共同為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努力奮斗,在斗爭中結(jié)下真誠而無私的友誼。40年間,他們精誠合作,親密無間,在一切重大問題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寫了許多科學社會主義經(jīng)典著作。
1847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應邀參加正義者同盟。1847年6月,改組同盟并更名為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同盟的綱領《共產(chǎn)黨宣言》。他們?nèi)〉靡恢抡J識,并研究了宣言的整個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由馬克思執(zhí)筆寫成。1848年2月,《共產(chǎn)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在《共產(chǎn)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系統(tǒng)、集中地闡述了他們的觀點,最后莊嚴宣告:“無產(chǎn)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辈l(fā)出國際主義的戰(zhàn)斗號召:“全世界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
此后1848年革命席卷歐洲,也波及到比利時。馬克思遭到許多國家驅(qū)逐,到處流亡,他曾自稱是“世界公民”。在倫敦,馬克思度過了一生中最困難的日子。在5年時間里,馬克思因為經(jīng)濟和債務問題,精神焦慮,受疾病所苦,情緒不佳,四個孩子中的三個死亡。但在這期間,馬克思寫出了他的最重要著作——《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的一生幾乎是在貧困潦倒中度過的。如果不是恩格斯在經(jīng)濟上長期無私的援助,馬克思無法從事領導國際無產(chǎn)階級運動和專心理論創(chuàng)作。
1883年3月馬克思逝世,恩格斯擔負了整理和出版馬克思文獻遺稿工作。1885年和1894年先后出版《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完成了馬克思未竟之業(yè)!顿Y本論》這部經(jīng)典著作的寫作及出版,就是他們偉大友誼的結(jié)晶。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他們所有的一切,無論是金錢或是學問,都是不分彼此的。雖然他們分開了20年,但他們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并沒有終止。他們每天要通信,談論政治和科學問題。在一段時間,馬克思把閱讀恩格斯的來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著信自言自語,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談似的。他們通信聯(lián)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兩個人都為結(jié)識對方而自豪,他們的友誼超越了一切古人,成為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史上的佳話。
感悟:有共同理想的人自然走到一起,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是世界的傳奇,世界的神話。他們在一起工作的歲月里共同研究探討學術問題,雖有過激烈的爭吵,但是兩個人彼此間卻能相互理解與安慰,這使他們創(chuàng)立了一個偉大的“新”世界。這是真正的友誼,是用忠誠的心去澆灌與呵護的。
馬克思說的“全世界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的思想和儒家“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的思想有驚人的相似。其中也是因為孔子和馬克思的抱負和目的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致的,難怪可以用來通譯呢。
【交友的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交友的故事12-12
著名名人交友的故事10-29
有關交友的名人故事04-20
有關古今名人交友的故事11-14
交友的成語故事11-14
有關交友的名人名言12-13
關于交友的名人名言11-21
關于交友的名人名言精選01-04
有關交友的名人名言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