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故事孟母三遷
故事在現(xiàn)實認知觀的基礎(chǔ)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tài)性現(xiàn)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cè)重于事件發(fā)展過程的描述。強調(diào)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已經(jīng)發(fā)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tǒng)故事孟母三遷,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tǒng)故事孟母三遷
孟子,名柯。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人(現(xiàn)在的山東省境內(nèi))。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yǎng)長大。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墳?zāi)够驅(qū)W別人哭拜的游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孟母認為這個環(huán)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jié)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yīng)該學習的,心里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里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
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棽家痪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后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后專心讀書,發(fā)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圣人的教誨,終于成為一代大儒,被后人稱為“亞圣”。
成語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鄒孟軻母》:“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街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瘡歪,舍學宮之傍,其嬉游乃設(shè)俎豆,揖讓退進。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炀又<懊献娱L,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
后世據(jù)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孟母三遷”。
成語典故
孟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孟母依靠紡織麻布來維持艱難的生活。孟子非常聰明,看見什么就學什么,而且模仿本領(lǐng)特別強。
起初孟子家在墓地附近,每隔幾天,就會有送葬的隊伍吹著喇叭經(jīng)過他家門口。好奇的孟子就跟著送葬的隊伍學著吹喇叭,引得一群孩子跟在他后面跑著玩兒,大家一起玩兒送葬的游戲。孟母非常重視孟子的教育問題,看到孟子整天吹喇叭玩兒送葬游戲,趕緊就把家搬到了城里,住在屠宰場的旁邊。搬到城里后,孟子每天都到屠宰場去看殺豬,那些屠夫殺豬時手腳利落,十分熟練。孟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沒過多久,他竟然能幫著殺豬了。孟母非常著急,又把家搬到了學堂附近。于是,每天早晨,孟子都跑到學堂外面,搖頭晃腦地跟著學生們一起讀書,并且變得守秩序、懂禮貌。當時,孔子的孫子正在這里當老師,他見孟子學什么都很快,而且記憶力特別好,就非常喜歡他,還讓他免費進學堂讀書。后來,孟子果然沒有辜負孟母的期望,成為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和儒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
成語寓意
孤兒寡母,搬一次家絕非易事,而孟母竟不怕麻煩地搬了三次家?梢娒夏干钪h(huán)境對兒子成長的重要性。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道理在孟子的.成長過程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世間萬物的發(fā)展都有內(nèi)、外兩重因素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少年兒童的成長也不例外,其天賦秉性與是否刻苦用功是起決定性的內(nèi)因,而外部環(huán)境,包括家庭和學校教育以及社會影響,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成語告訴人們,環(huán)境是孩子成長和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好的環(huán)境可以促進孩子健康成長,而惡劣的環(huán)境則可能使孩子也跟著學壞。
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從小喪父,全靠母親倪氏一人日夜紡紗織布,挑起生活重擔。倪氏是個勤勞而有見識的婦女,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讀書上進,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軻在跟鄰居家的小孩兒打架,孟母覺得這里的環(huán)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見鄰居鐵匠家里支著個大爐子,幾個滿身油污的鐵匠師傅在打鐵。孟軻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磚塊做鐵砧,用木棍做鐵錘,模仿著鐵匠師傅的動作,玩得正起勁呢!孟母一想,這里環(huán)境還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著孝服的送葬隊伍,哭哭啼啼地抬著棺材來到墳地,幾個精壯小伙子用鋤頭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覺得挺好玩,就模仿著他們的動作,也用樹枝挖開地面,認認真真地把一根小樹枝當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來,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學堂,有個胡子花白的老師教著一群大大小小的學生。老師每天搖頭晃腦地領(lǐng)著學生念書,那拖腔拖調(diào)的聲音就像唱歌,調(diào)皮的孟軻也跟著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孟母以為兒子喜歡念書了,高興得很,就把孟軻送去上學。
可是有一天,孟軻逃學了。孟母知道后傷透了心。等孟軻玩夠了回來,孟母把他叫到身邊,說:“你貪玩逃學不讀書,就像剪斷了的布一樣,織不成布;織不成布,就沒有衣服穿;不好好讀書,你就永遠成不了人才。”說著,抄起剪刀,“嘩”的一聲,把織機上將要織好的布全剪斷了。
孟軻嚇得愣住了。這一次,孟軻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動。他認真地思考了很久,終于明白了道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由于他天資聰明,后來又專門跟孔子的孫子子思學習,終于成了儒家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傳統(tǒng)故事孟母三遷】相關(guān)文章:
孟母三遷的故事11-15
孟母三遷的故事視頻11-19
孟母三遷的故事簡介11-19
孟母三遷的故事內(nèi)容11-11
孟母三遷的故事啟示11-19
關(guān)于孟母三遷的故事11-19
孟母三遷的故事道理11-19
孟母三遷的故事簡介10-31
孟母三遷的故事內(nèi)容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