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廬江書院旅游指南
廬江書院簡介:
■廬江書院簡介
廬江書院,又名何家祠,位于今廣州市越秀區(qū)西湖路流水井29號,是全省何氏宗人出資合建的宗族祠書院。始建于清嘉慶十三年(1808),十八年落成,歷時五年,占地1722平方米。書院曾于道光、光緒年間兩度重修,其中,光緒年間的重修,耗費白銀二萬多兩,書院建筑之秀美和裝飾之細膩至今仍令人稱嘆。該書院書舍為三排以及南面?zhèn)別書舍(占地約1300平方米),整體建筑是大小馬站、流水井宗族(祠)書院群中保存得最完整的宗族(祠)書院之一。 1993年,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廬江書院構(gòu)建特點
書院布局因地制宜,門樓座西朝東(取紫氣東來之意),兩層,高約10米,青磚砌筑,鑊蓋耳,風火山墻,綠簡瓦,灰塑瓦脊,綠琉璃瓦剪邊,門上石額“何家祠道”。過門樓為一庭園,面積約140平方米。庭園南面為照壁,北面為書院主體建筑正祠及兩側(cè)書一舍。正祠座北朝南,為三進式。前座頭門,寬11.75米,深構(gòu)7.5米,為面寬三間。步上三臺石階,有一般祠堂所常見的方形石柱,兩側(cè)為麻石平臺,進2米后至大門,門上有花崗巖石額,上刻“廬江書院”(見圖片)。中墻上端有“必得其壽”彩繪,頭門后亦有兩根方形石柱,并以中心分墻分別承重十三梁架。墻體為水磨青磚對縫砌筑,墀頭處有磚雕,綠琉璃瓦下有漆金木雕橫披,硬山頂上正脊為博古灰塑瓦脊。整座頭門莊嚴而華麗。頭門后天井長約7.5米,左右兩側(cè)皆有廊廡。二座中堂闊11.8米,進深8.8米,前后各有4根方形石柱,堂中亦有4根直徑10厘米的坤甸木柱,托起十三架梁。堂前后皆有出卷棚廊及接天井的廊廡。前廊架雕博古紋飾,古樸莊重,堂內(nèi)施金線形通花木雕橫披,華貴、精巧,整座中堂給人以華美、尊貴、通透明亮之感。中堂后的天井約6米長,兩邊廊廡嵌有南宋至清廣東何氏宗族世系及鼎建、重修廬江書院的12方碑刻。過天井則至三座后堂。后堂于三座最為高大,寬、深各12米,兩側(cè)風火山墻高13米,進深亦各三間,堂前為2根方形石柱,堂內(nèi)4根坤甸大柱,堂后的墻壁上供奉著祭祀神龕。整座大堂,高大、寬敞、肅穆,是舉行重大祭典的場所。書院主體建筑兩側(cè)為東、西書舍,以青云巷與天井廊廡有門相通。東面書舍一排9間,魁樓一座。西面書舍三排共25間,其余書舍房間共12間,舍門石額分別刻有各縣、鄉(xiāng)名稱,如“新會房”、“恩平房”、“龍?zhí)练?rdquo;等有43間。其余皆為附祠用房。東側(cè)書舍內(nèi)有魁星樓,亦稱“登云樓”,樓寬4.3米,深4.5米,高三層,鑊耳狀風火山墻,正脊置琉璃鏊魚寶珠,墻體上嵌有石額兩幅,上塊題“文光射斗”,下塊曰“登云”。1993年修繕時重砌樓閣,把魁星樓改為平頂樓。
廬江書院交通:
附近有公交車站:廣衛(wèi)路總站、中山五路站
附件有地鐵站:公元前J出口
廬江書院門票:
免費開放。
【廬江書院旅游指南】相關(guān)文章:
深圳思月書院旅游指南03-26
摩納哥旅游指南12-06
溫哥華旅游指南08-06
莫愁湖的旅游指南05-30
臨安旅游指南08-22
杭州旅游指南10-15
老撾旅游指南10-27
海南旅游指南10-26
泰國清萊旅游指南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