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殘疾人勵志故事
青年殘疾人勵志故事一:
位電臺主持人在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辭退。她的主持風格曾被人貶得一文不值。
最早的時候,她想到美國大陸無線電臺工作。但是,電臺負責人認為她是一個女性,不能吸引聽眾,拒絕了她。
她來到了波多黎各,希望自己有個好運氣。但是她不懂西班牙語,為了熟練語言,她花了3年時間。在波多黎各的日子,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訪,只是有一家通訊社委托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國去采訪暴亂,連差旅費都是自己出的。在以后的幾年里,她不停地工作,不停地被人辭退,有些電臺甚至指責她根本不懂什么叫主持。
1981年,她來到了紐約一家電臺,但是很快被告知,她跟不上這個時代。為此她失業(yè)了1年多。
有一次,她向一位國家廣播公司的職員推銷她的傾談節(jié)目策劃,得到他的首肯,但是那個人后來離開了廣播公司。她再向另外一位職員推銷她的策劃,不久后,這位職員聲稱對此不感興趣。她找到第三位職員,此人雖然同意接收她,卻不同意搞傾談節(jié)目,而是讓她搞一個政治主題節(jié)目。她對政治一竅不通,但是她不想失去這份工作,于是她開始“惡補”政治知識。
1982年夏天,她主持的以政治為內(nèi)容的節(jié)目開播了,她憑著嫻熟的主持技巧和平易近人的風格,讓聽眾打進電話討論國家的政治活動,包括總統(tǒng)人選。這在美國的電臺史上是史無前例的。她幾乎在一夜之間成名,她的節(jié)目成為全美最受歡迎的政治節(jié)目。
她就是莎莉·拉斐爾,F(xiàn)在她的身份是美國一家自辦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曾經(jīng)兩度獲全美主持人大獎,每天有800萬觀眾收看她主持的節(jié)目。
在美國傳媒界,她就是一座金礦,無論到哪家電視臺、電臺,都會帶來巨額的收益。莎莉·拉斐爾說:“在那段時間里,平均每一年半,我就被人辭退1次,有些時候,我認為這輩子完了。但我相信,上帝只掌握了我的一半,我越努力,我手中掌握的這一半就越大,我相信終會有一天,我會贏了命運。”贏過命運并不難,無論何時,你都要堅信:你弱時它就強,你強時它就弱。
青年殘疾人勵志故事二:
他生長在愛爾蘭的都柏林,剛出生時四肢健全,但嚴重癱瘓,讓他無法移動。他患了非常嚴重的腦性麻痹,發(fā)音不準,全身上下只有左腳能動。7歲那年,他坐著輪椅,和家人到公園玩。幾個小朋友正在比賽畫畫,他用羨慕的眼光盯著他們,“啊啊”地叫著,不肯離開。一個小朋友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大聲笑道:“你連話都說不清楚,諒你也畫不出好東西來!不要吵著我們啦!”
他傷心地離開了,回到家,為了讓姐姐了解自己的意思,他用左腳從她那里抓來一支粉筆,試著畫呀畫,可就是畫不好。姐姐陪在他身邊,鼓勵他說:“我相信你能畫好,上帝只不過暫時解除了你的武裝,讓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畫畫,但只要肯花工夫練習,一定可以畫出精彩的畫來。只要敢夢想,什么都做得到。”
他漸漸長大了,一直很勤奮地學習用左腳畫畫、寫字。他的家人堅信他的智力沒有障礙,只是無法與人溝通。家人下定決心要讓他盡可能過正常的生活,于是把他放在推車里,拉著他到處跑,讓他多認識外面的世界。他的左腳練得越來越靈活,他竟然學會了游泳。在家時,他總是全神貫注地練習畫畫,也開始學寫作。他的腳趾常常被磨破,但他忍著疼痛繼續(xù)練;他寫的稿子退稿很多,但他沒有灰心。他從一個失敗前進到另一個失敗,但他的熱情不減。他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慢慢地,他發(fā)現(xiàn)他又有了極大的熱情。當他的畫作在全市獲獎,處女作《我的左腳》經(jīng)歷多次修改也得以發(fā)表時,他感覺眼界被打開了,原來,人生充滿了可能性,他相信,前方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日子。
他品嘗到了寫作和畫畫的樂趣,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雖然每畫一幅畫,每寫一篇文章,他都很吃力,腳被磨出了血泡不說,他還常常收到退稿,但他從來不肯放棄,他要擁抱每一個機會。
他的媽媽通過一位醫(yī)生的協(xié)助,將他送到約翰霍普金斯醫(yī)院,他獲得了很好的治療。他特別尊敬這位了不起的醫(yī)生,這位醫(yī)生后來不僅為他和其他腦性麻痹人士創(chuàng)辦了一家醫(yī)院,而且把他引入文壇。幾位愛爾蘭知名作家鼓勵他創(chuàng)作,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7歲時,他花了很多心血寫了小說《那些低潮的日子》。令人興奮的是,小說一經(jīng)發(fā)表就榮登暢銷小說榜第一名,并被改編成電影,由丹尼爾·戴·路易斯主演,戴·路易斯也因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后來又出版了六本書,另外,他也是一位積極創(chuàng)作的畫家。
他的名字叫克利斯帝·布朗,聽說只有左腳能動、只能發(fā)出幾個聲音的`他成了知名作家、詩人和畫家,很多人非常驚訝?死沟墼谌沼浿袑懙溃“正像姐姐曾教我的那樣,只要功夫深,沒有什么事做不到!在風雨中,要勇敢堅定;在黑暗中,要咬緊牙關前行;面對沙漠,心中要充滿綠洲。只要像蟬一樣,經(jīng)歷苦痛,決不放棄,一定能一飛沖天!輪椅上的孩子都應該去嘗試每一件事!”
披肩的長發(fā)、寬大的墨鏡、如影隨形的吉他、天籟般純凈的歌聲……這是中國盲人民謠歌手周云蓬留給觀眾的最初印象。
青年殘疾人勵志故事三:
周云蓬是標準的“70后”,但心理上卻有著遠大于實際年齡的滄桑。小時候,病魔就纏上了這個不幸的孩子。身患眼疾的他,跟隨著母親的腳步,四處求醫(yī)問藥,別的小朋友童年都是彩色的,而他的童年經(jīng)歷單調(diào)又令人絕望,充滿了火車、醫(yī)院、手術室和酒精棉球的味道。九歲那一年,他什么都看不到了,眼前一片黑暗。視覺的最后印象是動物園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以后,這個鏡頭,反復在他腦海中出現(xiàn)。夢中,他是笑著的,醒來后,他哭了!
黑暗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要用它尋求光明!顧城的這句膾炙人口的詩句,用在周云蓬身上再合適不過。在盲童學校讀書的他,以后不僅上了高中,還讀了大學。在大學期間,他最喜愛的書目是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和加繆的《局外人》。在大學里,周云蓬非凡的藝術才華得以充分展現(xiàn),他創(chuàng)辦了民刊,并開始寫詩和歌曲,并在大學里開演唱會。大學畢業(yè)后,周云蓬開始游歷全國,并以彈唱為生。四處漂泊的經(jīng)歷,賦予了他無窮無盡的靈感:靈敏的耳朵,讓他的音樂更加純凈、細膩。他錄制的音樂,開始廣為人知。在他的博客里,他這樣介紹自己:新世紀的候鳥歌手,冬天去南方演,夏天在北方唱,春秋去海邊。媒體開始第一次用“音樂公民”來評價這位歌者。周云蓬不僅在音樂上擁有卓越的才華,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也有著過人的天賦。他認為音樂和詩歌是不可分離的孿生兄弟,他一直致力于“彌合詩歌與音樂的分離”,并在2009年,獲得珠江國際詩歌節(jié)“詩歌探索獎”。
面對自身的不幸,周云蓬好像總是視而不見。他用詩一樣的語言這樣描述道:蛇只能看見運動著的東西,狗的世界是黑白的,蜻蜓的眼睛里有一千個太陽。很多深海里的魚,眼睛蛻化成了兩個白點。能看見什么,不能看見什么,那是我們的宿命。我熱愛自己的命運……
有記者問:你九歲就失明,這是否從精神上摧毀了你。他淡定地回答:不會的,那時我還沒有精神,災難來得太早,它撲了個空!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一帆風順。遭遇挫折和不幸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把災難看得過重,它就是一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笑對不幸和磨礪,災難會認為它找錯了人,只能在堅強者面前甘拜下風!
青年殘疾人勵志故事四:
楊佩,女,漢族,1990年生,肢體殘疾,陜西省平利縣人。9歲時遭高壓電擊,雖然失去雙臂,但始終樂觀向上,不向命運屈服。如今小楊佩跟隨母親遠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個愿望,待有了一筆錢后,要繼續(xù)學習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她特別喜愛唱歌、跳舞,希望將來能擁有一個自己的殘疾人藝術團。
家住在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興隆鎮(zhèn)蒙溪街村的楊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變壓器放在村中央,孩子們來來往往總喜歡拉著高壓線線桿的斜拉線玩,9歲那年,一天吃過午飯上學去的她走到變壓器前時,習慣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線,但她沒有想到這次斜拉線已經(jīng)松開并碰上了高壓線。
命運在一瞬間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截肢對于還沒開啟自己絢麗人生的她來說,意味著學業(yè)的廢棄和生活的無著。
從那以后,家里更困難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親帶著弟弟留在家里,而母親帶著她選擇了外出打工掙錢。沒了手,連自己的生活都很難自理,更不用說打工賺錢了。小楊佩自己慢慢練以腳代手,練就了一雙靈活的雙腳。但現(xiàn)實又實在是太殘酷,沒有一家單位肯接納無手的楊佩,無奈之下,她選擇了乞討的生活。
楊佩很清楚殘疾人要自立,必須先要自強、自信。自強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如果沒有專長,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遲早也會被淘汰。她想根據(jù)自身的條件,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專業(yè),然后努力學習、鉆研,使自己在社會上有所作為。她現(xiàn)在的乞討是在聚資,她的夢想是攢夠了錢,去完成自己的學業(yè),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識,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她最喜歡做的事是跳舞,她的夢想是做一個藝術家,一個無臂的舞蹈家。
楊佩從未失去對生活的夢想并堅信能從逆境中熬過來。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邊的一棵小草,默默無聞;她又是不凡的,能夠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華,哪怕乞討,也是為了飛翔!
【青年殘疾人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殘疾人勵志故事08-13
殘疾人勵志故事感悟07-11
殘疾人勵志故事書籍09-01
一個殘疾人的職場勵志故事12-09
殘疾人創(chuàng)業(yè)故事10-19
殘疾人勵志名言12-06
一個格外芳香的蘋果殘疾人勵志故事08-04
殘疾人的勵志名言02-08
青年職場小故事12-27
精選青年勵志文章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