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所以其他國家的學生來到印度會發(fā)現(xiàn)在印度生活非常的輕松,而且開銷也很低。印度同時也非常重視東方文明,所以東方的學生到印度來也會感到非常舒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印度留學生活中的用餐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用餐注意事項:
印度人吃飯還有一個規(guī)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右手干凈,左手臟。這又與印度人的另一個習慣有關。印度人如廁以后,不用手紙擦,而是用水沖洗,沖洗時,用左手,不用右手。
在餐館或印度人家里吃飯,當快吃完的時候,主人往往會給每人端上一小碗溫水,上面還漂著一塊檸檬,這水可千萬不能喝,它是用來洗手的。飯后,還會端上一盤綠色麥粒狀的香料,供大家咀嚼,以消除口中的異味。
很多西方人都難以接受用手指用餐,有些西方人覺得手指直接接觸食物,是落后的象征;多么令人嘔心;有些人則覺得這才是衛(wèi)生的用飯方法,因為這會驅使你更加注意手指的衛(wèi)生情況,你必會在用餐前徹底洗凈雙手,直至自己認為乾凈為止。
因為這里氣候炎熱,又普遍喜吃咖哩(印度咖哩世界第一)、生洋蔥等,此類食物具有良好的殺菌能力。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他們喝生水的習慣。就是到了大飯店、大賓館,首先給客人也是杯生水。一般人,尤其西方人聽來感到是太不講衛(wèi)生了。但印度人民卻像茹毛飲血時代的人類一樣,適應了環(huán)境,加上常吃咖哩、洋蔥等,可以有很強的抵抗力。
印度人大部分信奉印度教,宗教對飲食有著很大的影響。眾所周知,牛,在印度人心目中極為神圣。盡管很多牛在大街上游蕩,但在餐館里,在任何招待會上,你是決不會吃到牛肉的。在印度去吃麥當勞,別忘了不要點牛肉的“巨無霸”,因為那里只有羊肉的。外國人要想吃牛肉,只能到穆斯林聚居的專門店鋪去買,拿回家自己做。
用餐常識:
印度人吃飯不用刀或筷子,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進食。食具多用銅制,有一個小銅罐盛水用于洗手指、用膳時飲用,以及飯后洗手指、漱口。在印度人眼中,刀叉、碗筷是“體外之物”,而手是身體的一部分,比“體外之物”更潔凈。取食物一定需用右手,絕不許用左手,因為印度人上洗手間是使用左手進行便后沖洗的,因此左手是不干凈的。
印度教徒吃飯前要先請神吃,然后人才可以吃,做法是取一點要吃的飯菜往地上扔一點,表示先請神吃,然后才開始吃飯。吃飯過程中,如果給對方加飯加菜,不可用還在吃飯的那只手直接加飯加菜,這時就需借用筷子之類的用具,否則對方會認為你叫人家吃剩下的東西。
印度各種教派在飲食上有許多不同的禁忌,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許多的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甚至完全素食;正統(tǒng)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飲料,逢齋月,在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禁止一切飲食。因此,如果宴請印度人,一定要弄清楚客人的宗教信仰,以免發(fā)生不愉快的事。
印度有好多很好吃的東西,不到印度根本無法吃到。印度人飲食南方以大米為主,北方以面食為主,餐館有米飯、烙餅和面條供應。就米飯來說,印度人不只是用大米加水煮,而是要放進許多配料,一種名叫“拜思尼”的拌飯,里面有肉、蔬菜,還有藥草,吃過一次的人永遠不會忘記它的,那個感覺是飄飄然,無比的舒暢,像做了神仙一樣。
印度面食也極有特色,愛吃烤餅的游客應該品嘗一下“賈巴迪”,這種烤餅松軟而香,北方來的游客一買就是一大疊,舌頭一打卷,一個餅就不見了。印度的甜食最有名,那才是真正的甜品,夠甜,甜得你回國后吃甘蔗覺得還需再蘸糖才夠味!最值得推薦的是舊德里的“敦都里雞”,它是最有代表性的印度名菜,15世紀時莫臥兒人帶進印度的食品。
它挑選肥壯的嫩雞,取下兩條雞腿,涂上特制的佐料,然后放在硬木火上烘烤,香料漸漸滲入肉內,雞肉非常鮮美,這個菜式據(jù)說在印度之外的任何印度餐館做的都是走了樣。在舊德里想吃到正宗的“敦都里雞”,建議您多走幾步路,到小巷里去,別相信大街上那些掛著“敦都里雞”最要緊的是要吃地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