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備考的四大“毒瘤”:?、復習計劃、pace、答對率
開宗明義,以上所列四大“毒瘤”,并非本身有毒,這幾個概念自身都是非常正常的,之所以說它們是毒瘤,核心原因有二:
其一,廣大考生對其理解、運用偏差甚多,以至于干擾了正常備考
其二,對此類問題的關(guān)心,掩蓋了對真正有價值的問題的關(guān)注,造成了資源分配的不合理,喧賓奪主。
從教十余年以降,一方面對大量考生總是反復地糾纏此類問題深惡痛絕,一方面痛感天下之大,竟無一文于學生啟航備考之際正本清源,余雖力有不逮,為考生,乃勉力成一文,唯備考之眾人,若能有所點化,渡有緣人。
四大毒瘤之一:?
?急臼莻淇缄P(guān)鍵環(huán)節(jié),GMAC官方對?家彩侵С止膭畹模峁┝薖REP軟件供考生能在仿真界面下,進行考試練習的界面。問題主要出在考生怎么運用這一工具上。在中國教育環(huán)境下形成的路徑依賴,以及GMAT自身的考生機制,使得中國考生傳統(tǒng)的對待?嫉膽B(tài)度、方式,顯得相當?shù)牟豢茖W。
其一,在中國高考準備序列中,頻繁地進行模擬考試,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究其原因,無外乎是:校方希望保持對學生的高壓狀態(tài),因為中國學生和家長最緊張的是分,而不是分數(shù)后面的學習過程和質(zhì)量;老師水平低,沒有高質(zhì)量內(nèi)容可講,只好讓考試來填充學習課時;在不斷的考試中逼學生提高熟練度,熟悉考試氣氛,形成一定的抗壓能力;對學生的可能高考成績做一定預測,在部分先填志愿后考試的省份,有填志愿的指導意義。
由上可見,高考年代?嫉拇嬖诶碛桑挥“熟悉考試氣氛,形成一定的抗壓能力”這一條還部分地存在。預測成績這一點純粹是心理需求,因為預先大概知道自己多少分,在沒有專業(yè)指導的情況下,并不能幫助你在真正的考試里面提高分數(shù)。此外,由于GMAT自適應(yīng)機制的特點,?嫉念A測性在GMAT中很弱,也達不到以上目的。
其二,當前大部分考生如此熱衷于?迹瑹o非出于幾個原因:
沒有更有效的學習路徑,但又想讓自己覺得自己真的在備考,那就?紗h! 學了一點點就很低情商地想知道自己現(xiàn)在有幾斤幾兩了,那快?伎纯窗! 快考試了,我好想知道自己會有多少分啊,那就?紗h!
有一位同行曾經(jīng)說過,其實托福也好/GRE也好,?计鋵嵤求w檢,一個病人死勁兒體檢,是不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同理,一個學生也不可能通過模考提高自己的分數(shù)。這個原理搬到GMAT,也大體適用,?悸院糜隗w檢的一點在于,體檢不會因為不熟悉環(huán)境/計算機界面導致體檢結(jié)果失常,而GMAT有可能,所以模考的熟悉界面意義的確是存在的。但熟悉界面,一兩次即可,并不需要多次反復進行。
其三,GMAT自適應(yīng)機制以及中國學生的備考特征會讓模考意義進一步下降。GMAC在提供?架浖臅r候,一是不知道中國人模考這么積極,二是不知道中國人早就crack了整個軟件,把題目都掏了出來,三是不知道中國人這么在乎分數(shù)。
那么問題來了。
一是反復用軟件?,自然會反復遇到做過的題目,這樣無論是分數(shù)還是時間都會失真。
二是真正的自適應(yīng)機制,需要大題庫去保證自適應(yīng)的精確性,?架浖念}庫太小,根本無法逼近自適應(yīng)的真實情景。
三是大量傻X居然在用GWD套題在模考,要知道一套紙質(zhì)題目,那是沒有自適應(yīng)機制的啊,你會遇到大量你的水平根本做不到的題目,這種?加幸饬x嗎?
結(jié)論:
(1)很不幸,GMAT是一個無法用?紒聿聹y你大概能考多少分的考試,真的,大概多少分,也很可能不行。偏差可能在100-150分左右。當然,400和700這樣的差距還是有說服力的。
(2)模考的作用其實有兩個:一是當考生已經(jīng)淺了解題型要求之后,進行一次摸底,大概知道自己的起點,以便決定自己大致的目標。二是考試前用于熟悉界面,對應(yīng)習慣了做紙質(zhì)題目的考生,熟悉對著電腦做題的感覺。
(3)?紝μ岣咦鲱}水平幫助非常有限,尤其是對于看重結(jié)果而沒有行為分析“復盤”習慣的中國考生。
(4)理論上,如果考前能大概知道自己水平,對于臨考策略的制定是有幫助的,比如更好地確定要放棄哪些題目,死掐哪些題目,但這些判斷不容易在沒有專業(yè)指導的情況下做出。
(5)根據(jù)現(xiàn)在GMAT的新變化,既然考試成績看到了可以取消,取消了之后學校也看不到C字兒了,那么最科學的了解自己水平的方式就是真考一次并且在考后購買ESR報告。不要和我說250刀貴,誰都知道走上這條路,就做好了花大錢的準備。這條路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在GMAT準備上省錢是最不值得的。
(6)大仙能幫你的,就是幫你分析你的ESR報告。服務(wù)內(nèi)容詳見“靶向分析”(來源:商學院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