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623)
一、解釋題(8*5=40)
1. 詩界革命
2. 文學研究會
3. 論語派
4. 孤島文學
5. 秦仲義
6. 文化散文
7. 樣板戲
8. 新寫實小說
二、簡答題(5*10=50)
1. 簡述“言文合一”與五四白話文學的關系
2. 郭沫若《女神》獨特的文學史意義
3. 趙樹理的敘事特征是如何體現(xiàn)民族風格的
4. 對楊朔散文模式進行評價
5. 簡述當代文學朦朧詩的美學原則和美學追求
三、論述題(3*20=60)
1. 簡述曹禺《雷雨》的結構特征
2. 90年代小說創(chuàng)作如何體現(xiàn)后現(xiàn)代特征(記不太清楚,求證)
3. 魯迅《白莽作<孩兒塔>序》賞析
原文: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還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瀝瀝,深夜獨坐,聽得令人有些凄涼,也因為午后得到一封遠道寄來的信,要我給白莽的遺詩寫一點序文之類;那信的開首說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罷。……”--這就使我更加惆悵。
說起白莽來,--不錯,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經寫過一篇《為忘卻的記念》,要將他們忘卻。他們就義了已經足有五個年頭了,我的記憶上,早又蒙上許多新鮮的血跡;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現(xiàn),像活著一樣,熱天穿著大棉袍,滿臉油汗,笑笑的對我說道:“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來的。前兩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錯的,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長,終于和他成了殊途同歸的兄弟; 他卻叫徐白,較普通的筆名是殷夫。
一個人如果還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遺文真如捏著一團火,常要覺得寢食不安,給它企圖流布的。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類的義務。我所惆悵的是我簡直不懂詩,也沒有詩人的朋友,偶爾一有,也終至于鬧開,不過和白莽沒有鬧,也許是他死得太快了罷,F(xiàn)在,對于他的詩,我一句也不說--因為我不能。
這《孩兒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現(xiàn)在一般的詩人爭一日之長,是有別一種意義在。這是東方的微光,是林中的響箭,是冬末的萌芽,是進軍的第一步,是對于前驅者的愛的大纛,也是對于摧殘者的憎的豐碑。一切所謂圓熟簡練,靜穆幽遠之作,都無須來作比方,因為這詩屬于別一世界。那一世界里有許多許多人,白莽也是他們的亡友。單是這一點,我想,就足夠保證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類。
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夜,魯迅記于上海之且介亭。
注:1. 白莽:中國詩人,原名徐柏庭,又名徐祖華,筆名一署殷夫,浙江象山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2. 徐培根:當時國民黨政府的航空署署長。一九三四年間因航空署焚毀,曾被捕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