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9萬!繼去年人數下跌以來,今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又減少了6.5萬人,宣告這場持續(xù)了20多年的“考研熱”開始明顯降溫。
從數據來看,考研熱似乎出現了降溫拐點。不過筆者認為,連續(xù)兩年報考研究生人數的下降,只是種"數據性降溫",而非理性回歸?辞蹇佳袩崾欠袷钦“退燒”,還得看助推研熱背后的動力是否已經消退。
眾所周知,考研熱背后是文憑崇拜熱,而文憑崇拜的動力無非來自于社會就業(yè)、工資待遇等政策的捆綁,而這些年捆綁在文憑身上的就業(yè)、工資待遇政策并沒有松綁。就拿近些年公務員招考或企業(yè)招聘的一些熱門職位來看,設置成只招研究生的報考門檻,不僅沒有降低,還大有強化趨勢,何況工資待遇與文憑捆綁政策并沒剝離。因而,綁架研究生文憑的功利政策一日不除,考研熱自然也不會消退。
其實,考研熱出現降溫拐點并非是新聞,而是翻新的舊聞。早在2007年就有媒體報道,當年全國共有128.2萬人報名參加研究生招生考試,比 2006年略有增長。但在實際考試中,"考研熱"突現降溫拐點:上海出現高達20%的缺考比例;沈陽市的研究生考試報名考生較之去年減少了2852人。當時的輿論也普遍認為,考研熱開始降溫出現拐點。但以后發(fā)展事實卻并非輿論所愿,所謂考研熱出現降溫拐點論調是一種表象,只是由研究生招考時間與公務員與企業(yè)招錄時間重疊后促成的“間歇性”降溫。
相信考研熱遲早要降溫,讓考研回歸理性,也是不可逆轉的大勢,但就目前而言,僅從"數據性降溫"就斷言考研熱出現降溫拐點,不僅缺乏充分的論據也有違現實。在每年新增大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高,以及就業(yè)人口居高不下的嚴峻形式的現實語境下,考研熱恐將持續(xù)相當長一段時間。再加上文憑崇拜的慣性思維,以及滋生文憑崇拜的土壤仍然存在,即使報考研究生人數稍減,也難以動搖考研熱。事實是,考研熱要降溫,起碼取決于兩方面。其一,通過考研去偽存真的制度建設,掐斷考研功利主義的利益鏈,讓研究生的學術研究真正歸位。其二,通過頂層制度設計,給綁架文憑的功利政策松綁,讓研究生的價值不只體現工資卡上的數字。
考研熱出現降溫拐點,是種只看表象的誤讀,要逆轉盲目追求文憑熱的現狀,非一朝一夕之功。筆者認為,需要關注的是,無論考研降溫還是升溫,只要研究生能夠回歸學術研究的理性教育,能在社會中真正體現研究生價值,那么也就無需再關心考研的冷與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