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與其他研究生不同的是,我的研究生三年是在玉泉和香山度過的。三年的時間飛逝而過,但玉泉濃厚的學術氛圍,香山怡人的風景,給我留下了無盡的回憶。
實驗室里“一把刀”
在玉泉享受了一年“幸福”的研究生生活后,我回到了香山,開始第二年的學習生活。一回到香山,我就發(fā)愁了,讓我發(fā)愁的主要有兩件事:一是我的論文選題還沒有確定下來,二是我該不該去應聘研究所學生會的干部。大約過了一個月,我的選題確定了,做大血藤屬(植物屬名)的胚胎學研究;我也成功競聘為學生會宣傳部長,還兼著植物所小報《青青水杉》的編輯。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剛剛把這兩件“愁事”確定下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來:我的石蠟切片很糟糕,做出來的片子“大紅大紫”,根本看不到想要看的東西。有時候忙活了一上午,切出四五十張片子,一脫色,玻璃片上就什么都沒有了,真讓人欲哭無淚。而且在實驗室呆得時間一長,就覺得特別枯燥,特別是趕上周末,空蕩蕩的實驗室里只有自己一個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一想著是為了學位論文,再寂寞也得堅持。于是自我解嘲地哼著小曲,帶著收音機在實驗室里解悶,心情好了,做實驗也不覺得枯燥了。
其實做石蠟切片實驗并不難,正如師姐所說,這個實驗初中生都可以掌握,難點就在切出大血藤各個胚胎發(fā)育時期的片子。大血藤的雌花心皮很小,大約只有指甲殼那么粗,長也只有一米粒左右,用石蠟包埋起來很不容易,關鍵點就在于如何掌握切片的訣竅。起初,我采用常規(guī)的包埋方法,把一個個心皮包埋起來切片,最后切出來基本上沒有東西。要么是由于切割的方位不對,要么是由于染色效果不好,很難找到合適的片子。時間浪費了倒不說,最關鍵的是把我親自去重慶野外兩個月采集的材料浪費了,一次“夭折”的實驗就浪費了這么多的材料,我很心痛。這時,我指望師姐能直接告訴我實驗訣竅,師姐也看出我求救的渴望,但還只是鼓勵我自己摸索,只在一旁給我必要的指導。在師姐的指導下,我在實驗室里繼續(xù)“摸爬滾打”了4個多星期,在遭遇一次次的失敗之后,我終于發(fā)現了切片訣竅:把多而小的心皮全部打散放在石蠟里一起包埋。雖然這樣操作會使心皮雜亂無章,但畢竟很多心皮都包埋在一個石蠟塊里,一刀切下去總有一刀碰到一個切“正”的片子(能反映胚胎學的發(fā)育時期)。經過艱難的“跋涉”,我找到了2核胚囊和4核胚囊,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莫大的“犒勞”。
師姐姓代,她既是我的師姐,也是我的朋友。實驗上細心幫助我,生活中也經常噓寒問暖,遠在外地求學,她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有一種“長姐如母”的感覺。代師姐“手把手”教會了我如何做切片實驗,在她的指導下,我的實驗技能增進不少?墒牵斘业膶嶒灱寄軇倢W得差不多的時候,代師姐卻要畢業(yè)了,我很傷感,感覺實驗上少了一位恩師,生活中少了一個密友。在師姐走后的那幾天里,我一直在實驗室發(fā)呆,感覺生活缺少了什么。不過實驗室就像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相親相愛的,代師姐走后,高我一屆的師兄成了我的指導老師,繼續(xù)在生活上、學習上給我無私的幫助。
編輯部里“一支筆”
在讀研期間,我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實驗室里做實驗寫論文,但稍有余暇,我還是積極參加宣傳部的事情,因此,我的研究生三年過得緊湊而充實。
當時我們要創(chuàng)辦一本反映植物研究所的研究生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刊物,因為是自己創(chuàng)辦,大家又都是理科出身,沒有采寫、繪畫和設計等功底,在經驗、經費和技術等方面都很欠缺。而且在研究所里,誰發(fā)表的SCI論文多、誰的SCI論文的影響因子高,誰的學術水平就高,發(fā)表SCI論文成了每個科研人最大的夢想,大家對于創(chuàng)辦這樣的刊物并不感冒,甚至有人嗤之以鼻。但作為宣傳部長,我覺得有必要領頭創(chuàng)辦這樣一本刊物,于是承擔起了創(chuàng)刊重任。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僅僅是經驗欠缺還可以彌補,但重要的是沒有稿源。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發(fā)動所里的導師、研究生等為報紙寫稿,而對于院士、正高級職稱的研究員等親自登門約稿。最讓我難忘的,是以編輯部的名義向王文采院士約稿。雖然那次約稿最終沒能如愿,但是憑借這次機會我和院士有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這讓我有機會感受院士精湛的學術造詣和溫文爾雅的大家風范,聆聽大師對學術和生活的感悟和見解,真是有幸。
光約稿也不行,更重要的是編輯自己采編寫稿,于是我在編輯部里帶頭多寫稿。雖然科研論文和報刊文章的寫作有很大區(qū)別,科研論文充滿理性,嚴謹求實;報刊文章富有感性,通俗易懂,但它們在很多方面也有相通之處。它們都有“由頭”,都在講一個完整的“故事”,為了把故事講得精彩吸引人,都要挖掘“新聞點”,力爭把不為大眾所知的東西呈現給大家,讓自己的“故事”出彩。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我借來一本《新聞寫作》,抽時間閱讀和模仿,還經常翻看《北京日報》和《中國青年報》等,看見優(yōu)秀的文章還做剪報,這不僅方便平時自己學習,也便于其他編輯交流傳看,吸取經驗。此外,我還結交了一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專業(yè)的研究生,每天我們都要交流彼此的實戰(zhàn)經驗,還經常就一個新聞事件探討新穎的新聞點。漸漸地,我發(fā)現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增強了。原來總是苦于沒有新聞點,找不到“由頭”,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后,我發(fā)現周圍的生活中有很多“新聞”,而發(fā)現新聞并形成文章卻需要自己深入體會挖掘。
在我的帶動下,編輯部的稿件質量和數量穩(wěn)步提高。經過辛勤努力,正式誕生后的《青青水杉》“鳥槍換炮”了——改銅板印刷,我作為第一編輯寫的“春之舞者”開刊詞也赫然扉頁……當時,因為在實驗室里做石蠟切片出色,而我又有相關的SCI論文和較多的文章發(fā)表,同學們都戲稱我是“實驗室里一把刀,編輯部里一支筆”。
遭遇就業(yè)“冷眼”后的理性
轉眼到研三了,是考博還是就業(yè)?面對自己未來的路,我感到困惑彷徨。如果走經典的“科研之路”——讀了碩士后再讀博士,我就要一門心思地鉆研學術;如果就業(yè),我就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找一家合適的單位,打拼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