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湘潭大學原校長羅和安日前提出建議:“研究生入學考試過分偏重對外語的考查,忽視了對學生專業(yè)水平的考查,應取消研究生入學外語考試。”
一分逼死英雄好漢是“考研沙場”上經常上演的杯具,如果教育部采納羅代表的建議,考研試場的畫面會不會太美,讓網友不敢直視?
“太支持了!全世界恐怕只有中國有這種奇怪的現(xiàn)象。”有網友說。“全是一堆單詞量高超的人,有什么用呢?”有網友為專業(yè)高分英語低分考生不平。
“這個世界上,90%以上的學術資料用英文寫成;ヂ(lián)網世界上,90%以上資料用英文寫成。絕大部分的創(chuàng)新來自英文世界。誰還敢叫囂取消考研英語。”也有網友在討論時反駁。
那么問題來了,另外10%專業(yè)的學生也該考英語嗎?著名畫家陳丹青早在11年前就提出了這一問題。2000年他被清華聘為教授可以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可因為要進清華學畫畫先得通過英語等考研科目,讓他在此后長達4年里沒招到一名碩士生。2004年,他無奈辭去教授之職,并引發(fā)社會對考研制度一刀切的反思。
看美劇未必要英語好,有字幕組就行。日本不少大學教授的英語也很糟,因為升職稱不用考英語。不過他們可有一支強大的字幕組:分工細致的專業(yè)出版社,由各行各業(yè)資深專家翻譯外語科技著作,使日本科技人員隨時知曉世界最新科技信息。
當然,考研英語一刀切,教育部也有苦衷。全國每年有上百萬人在考研,一些大學教師在專業(yè)課成績上又時不時有放水現(xiàn)象,預防教育不公“藥可不能停”,英語考研分數(shù)線就此成了不怕歲月消磨的殺豬刀,要放下這把刀,站在一邊,做個安靜的美男子可不容易。
不過隨著中國經濟越來越需要創(chuàng)新人才,這樣的一刀切也顯得越來越脫線了。
人大代表趙長勝此前反對英語考研時就表示,在二十幾歲,正是創(chuàng)新的好年齡。等到50、60歲讓他去創(chuàng)新去,他能嗎?他還得靠年輕的時候,在年輕的時候,他把很多的精力用在死記硬背去了,那怎么能創(chuàng)新呢?
其實放下一刀切本身也未必要一刀切。羅和安代表就建議,可不舉行專門的碩士研究生外語入學資格考試,按照現(xiàn)行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學校在招生簡章中規(guī)定報考研究生的具體分數(shù)。這樣做并不影響公平性。
把背單詞的時間還給愛做實驗、愛思考人生的大學生,是我們對兩會小小的期盼,但愿考研英語早日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回歸工具課程的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