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環(huán)繞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湯家匯鎮(zhèn)筆架山小學,一間小小的“教室”里擠滿了附近村子里的孩子,他們圍著一位漂亮的大姐姐,全神貫注地聽著大姐姐講故事。
孩子們眼中的這位大姐姐名叫韋薇,是江蘇大學環(huán)境與安全工程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今年7月,她作為江蘇大學“大眼睛”公益團隊的一員,來到位于大別山腹地的筆架山小學,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愛心支教活動。“90后”的韋薇,是這支13人支教團隊中唯一的一名研究生志愿者。
今年4月,韋薇在網上無意間點擊了一個微博,里面的照片瞬間點燃了她心中一直存有的支教夢想。照片上是一群山區(qū)的孩子,他們都有一雙渴求知識的大眼睛。那時候,江蘇大學校內的幾支暑期愛心支教團隊早已經結束了志愿者招募,不甘心的韋薇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最終被“大眼睛”公益團隊破格增補為志愿者。對于來之不易的機會,韋薇格外珍惜,她迅速融入團隊,悉心準備課程,認真參加各種培訓和體能提升訓練。
得知要去支教的消息,韋薇周圍的不少人很不理解。有同學說,支教這種事情就讓本科生去做吧,都已經是研究生了,還是好好搞搞科研,為自己將來打算打算。也有人覺得,對于她這樣學習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的研究生來說,有大量的科學實驗任務要完成,把暑假這么寶貴的時間花在支教這樣的“傻事”上,太不值得。對于周圍的這些議論,韋薇總是報以微微一笑,“我選擇支教,其實就是想用不長的時間,去做一點讓自己終身難忘的事,為自己的青春留下一些不一樣的記憶。”韋薇這樣說道。
盡管作好了吃苦的心理準備,但是到了支教點,各方面的條件十分有限,加上蚊蟲的叮咬、洗澡的不便、伙食的單調等一系列困難確實給這個“90后”女生和她的隊友們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從城市到大山,每位隊員的心理其實都有挺大的落差,但從沒見她有過焦躁或后悔,也從沒抱怨過。”團隊里一名同行的志愿者說。“她的適應力很強,一心投入支教工作中,確實給我們這些本科生隊員做了表率。”
筆架山小學支教點的孩子們大都是山里附近村子的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們中的一些甚至連縣城都沒有去過,他們對大山外面的世界無不充滿了好奇。了解到這些情況,韋薇感到在有限的時間里,與其教給孩子們大量的理論知識,倒不如開設一些素質拓展類課程來開闊他們的視野。經過認真考慮,韋薇對教學計劃進行了調整,她結合自己的特長,專門為孩子們開設了音樂課和手工課,向他們介紹中外音樂家的故事,和孩子們共同欣賞并學唱歌曲,一起動手做手工等,讓孩子們接觸到了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東西。
由于長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一些孩子性格十分內向,寡言少語,對來支教的志愿者還存有戒備心理。韋薇總是積極與孩子談心,并放棄休息時間主動前往孩子們家里進行家訪,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貼近與孩子們的距離。在韋薇的真心與耐心下,慢慢地,孩子們變得開朗了,愿意分享自己心里的想法了。雖然他們身處大山,但內心正一點點擺脫封閉。
等到支教結束,其他志愿者都可以回家休整,只有韋薇必須馬上趕回學校,補上因為支教落下的實驗。“趁著年輕,人總要多做點事,有些事情,現在不去做,以后可能就再也不會做了。”韋薇覺得,支教這件事,其實是她內心的真實選擇,也是自己一直的夢想。
“在帶給孩子快樂的同時,我自己早已收獲了快樂。一個月的時間也許并不能給這些孩子的命運帶來實質性的改變,但卻能夠在他們的心中種下一粒"希望"的種子,在未來"發(fā)芽""開花"!”韋薇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