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駿的三個成功學樣本
最近,當近乎完美的成功偶像唐駿受到學歷門的影響而被廣泛質(zhì)疑的時候,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唐駿造假……怎么可能呢?
這個過去被媒體廣泛稱譽的“打工皇帝”,淪落到現(xiàn)在媒體口中的“騙子皇帝”;一個廣大青年心目中“我的成功可以復制”的中國第一職業(yè)經(jīng)理人,所有打工者的成功偶像,現(xiàn)在被網(wǎng)友無情追問“唐駿,難道我們也要復制造假嗎?”。“唐駿這件事,在美國,他要辭職,100個人只有一個價值觀:誠實;在日本,他要謝罪,100個人只有一個價值觀:擔當;在中國,他要狡辯,100個人有100個價值觀:他的事跟你有什么關系?”有網(wǎng)友如是調(diào)侃。
而這一切,僅僅源于一個對于商業(yè)人士并不太重要的學歷造假。
網(wǎng)絡時代,成功是個易碎品。從一名廣泛被社會贊譽和媒體追捧的成功偶像,到媒體和社會廣泛質(zhì)疑的造假博士,唐駿的大起大落讓我們更深刻的來反省什么是成功。
成功是個稀缺資源。唐駿這樣講述自己的“成功”軌跡:窮人出身——海外留學——雙料博士——財富滾滾,從微軟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普通程序員。一躍成為微軟中國的總裁;從微軟“空降”到盛大,和陳天橋并肩作戰(zhàn),把盛大帶到了華爾街;跳槽到新華都,轉會費高達10億元天價。唐駿出版了《我的成功可以復制》向年輕人講述自己的成功經(jīng)歷,在全國各地演講傳授自己的成功之道。
而在方舟子看來,唐駿根本算不上一個合格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他在另一條微博中寫道:“教成功學的人是靠蒙你來獲得自己的‘成功’。”人人都追求成功,但只有少數(shù)者能獲得成功,于是這個社會出現(xiàn)了很多傳授“成功學”的大師和喜歡給年輕人講述自己成功經(jīng)歷的成功者。
傳授“成功學”的大師典型代表是陳安之。他通過一種理念、一個課程的推廣,不僅成為一名成功的演說家,而且他的書籍和音像制品,暢銷海內(nèi)外,十幾年暢銷排行榜,27歲就成為億萬富翁!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奇跡,但創(chuàng)造這個奇跡的就是世界華人成功學第一人——陳安之!陳安之是當今國際上繼卡耐基之后的第四代成功學大師,也是世界華人中惟一一位國際級勵志成功學大師。陳安之這樣介紹自己,一個學歷不高、沒有任何演講經(jīng)驗的華裔男孩,一個過去從未成功過的人,卻因為傳授成功學被千萬人尊稱為:“能改變命運的激勵大師!”
除了傳授成功者,還有有名的反成功者,這個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老羅了。
老羅的名言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網(wǎng)上有他非常個性被年輕人追捧的“老羅語錄”。老羅地將勵志書市場稱為“成功學騙子們”的專屬領地,并且這樣總結如今大行其道的勵志觀:“鼓吹所有的小草都應該成為大樹,所以一米六的矮個子都應該去NBA打球,所有的人都‘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所有的人‘只要沒有成功,就是不努力’。
為了抨擊成功學,老羅寫了《我的奮斗》奮斗來反對成功學,這個偉大的反成功學斗士,自傳卻被冠以“勵志書”的名頭。新書面市時,腰封上寫著羅永浩自撰的宣傳語—“在近三十年的中國,勵志書從未如此誠懇。”
原來,反成功學的老羅也是教人成功的,不過是另類的成功而已。
不同的成功道路
我想分析一下這三個名人,因為青年時期,作為一名渴望成功的年輕人,這三個人對我都有很大影響,我讀過他們的書,還做過很多他們成功學讀書筆記。除了老羅,陳安之和唐駿的現(xiàn)場激情澎湃的演講,我都聽過。
而我,可能走過了和我一樣渴望成功的很多年輕人同樣的道路。我的反思,對于大家同樣有借鑒意義。
先說唐駿,他是我曾經(jīng)的偶像,但這個偶像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崩塌了。從早年海外游學,到努力打拼成為微軟(中國)總裁,再至加盟盛大,跳槽新華都,出身布衣的唐駿無疑是商界的“強者”和公眾偶像,很少有人懷疑其能力。唐駿過去的演講總是稱自己是一個“真誠”和“有勇氣”的人,打工皇帝”是他找到的概念,是能激發(fā)渴望成功者的特別炫的標簽。“我的成功你可以復制”,更是令人血脈賁張的口號。
他的成功哲學是,“會做人、會做事、會作秀是升遷捷徑”;“第一,我有機遇,也很勤奮。第二,我會做人。”他覺得,性格是職業(yè)經(jīng)理人獲得成功的核心因素。他甚至提出了一個“成功4+1”的理論——1代表性格,其他四個分別代表:勤奮、激情、機遇和智慧。只要性格好,搭配另外四個里的隨便哪個都能成功。他對“好性格”的定義是——不挑剔別人。
面對學歷涉嫌造假危機,在中國赫赫大名的“打工皇帝”唐駿沉默多日后爆出如是說:“你欺騙一個人沒問題,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騙到了,就是一種能力,就是成功的標志”。“我們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靠花言巧語”。唐駿的“成功觀”讓人疑惑,若每個想成功的人都去“蒙別人”,那么誰來做心甘情愿的“被蒙者”?
他的成功哲學其實就是工具論哲學,消滅個性,把自己訓練成企業(yè)所需要的螺絲釘。而他的三做原則“做人做事作秀”,充滿心機與計謀,更是張揚著投機主義的激情。以設計為先導的人生職業(yè)規(guī)劃,無忠誠與誠實,炫耀的是泥鰍式的生存升遷技巧?梢哉f,這是另一種赤裸裸的職場厚黑學。
但是憑良心講,唐駿雖然被學歷門搞得形象大降,但其宣揚的勤奮的工作方法、各種溝通技巧和敬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絕對是成功最好的法寶,也是可以復制的成功方法。
再說陳安之。網(wǎng)上很多人罵陳安之是騙子。安之機構很提倡員工的“瘋子”精神,他們能半夜兩點依舊在公司打推銷電話,勸老板們買他們的培訓服務,理由是——“如果你們的員工都像我們一樣是瘋子,那么你不是早就發(fā)達了么?”
徐鶴寧是成功學大師陳安之的大弟子。在徐鶴寧的課程中,她一直會講一個故事,那是她在安之機構做的第一筆成功銷售,把3600元的成功學課程賣給4個保險業(yè)的經(jīng)理。在浪漫的西餐廳,她向4位點頭之交的保險經(jīng)理介紹她要賣的“成功學”課程,當4個人微笑敷衍她的時刻,她跳上了餐桌一邊流淚一邊說:“一定要,一定要,這個課程有多好,多棒。”據(jù)說,當時西餐廳很多人側目看著她這個“瘋子”,而那3個保險經(jīng)理也被她感動得一起跳上桌子,握著她的手表示要購買她的產(chǎn)品,因為她是他們見過的最瘋狂的銷售員——他們買單,是買她的態(tài)度。
每當徐鶴寧講到這個段落,總是不忘提示:“你們覺得有必要給鶴寧一點掌聲么?”于是臺下掌聲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