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諾貝爾文學獎是如何評出的?
諾獎評委是些什么人?諾獎評委要讀多少書才能投票?諾獎喜歡什么樣的作家?瑞典學院院士賺多少錢?下面應屆畢業(yè)生小編一一為你揭曉!
諾獎評委是些什么人?
經(jīng)過斯德哥爾摩大教堂,沿著建于 13 世紀的傾斜路面小心行走,來到和諾貝爾博物館實為一體的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這是每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的必經(jīng)之路。
黑色小門很簡樸,輕推便可進入。門廳不大,大概也就 20 平方米。連門衛(wèi)都沒有一個,你可沿著樓梯拾級而上,也可乘坐一部只能同時容納三個人的古老電梯。這座建于 1773 年的優(yōu)美建筑,前身是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大樓,一層是交易所,二層是舞廳,在 1914 成為了瑞典學院的永久財產(chǎn)。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于 1786 年模仿法蘭西學院成立了瑞典學院,目的是為了保證瑞典語言的“純潔、力量和莊嚴”。18 名院士的主要職責是編撰兩部瑞典語辭典。其中的一本類似于牛津英語詞典,第一卷出版于 1898 年,然而直到 2011 年,他們才編撰到字母 L。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則是這 18 位院士每一年最重要的工作。神秘、威嚴乃至質(zhì)疑和口水圍繞了這座小樓。
位于瑞典學院三樓的小圖書館,里面陳列了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的作品。
小樓第三層是瑞典學院的主要場所,需要得到邀請或者有人帶領才能進入。里面包括一個美輪美奐的小圖書館,走廊兩側(cè)擺滿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作品的書架。書架最上面一排接近天花板的地方,擺滿了歷屆文學獎得主的黑白照片,一年年下來,蔚為壯觀。
從走廊轉(zhuǎn)向更深的空間,右手邊是一間小小的行政辦公室,左手邊是一間會客室——院士們沒有自己的辦公室。經(jīng)過小會客廳門口即可以進入演講廳。每年 12 月初,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就在這里向大約 300 名觀眾演講,這場演講規(guī)格極高,一票難求。
演講廳內(nèi)測,有一個 20 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那就是 18 名院士日常開會的地方。綠色花邊的大長桌旁擺著 18 張椅子,主席坐在靠近大門的方向,和中國人的習慣相反。主席座背后,有一個國王古斯塔夫三世的雕像。桌子上有一個古老的錫壺,是院士們用來投票決定文學獎得主人選的“投票箱”。壺壁上印著翅膀和花朵,樸實無華。
這個院士群體的平均年齡超過 70 歲,年齡差距最大達到 46 年,可謂三代人。因為不同的成長歷史背景和教育背景,他們之間的審美趣味和偏好自然有所不同,所以諾貝爾文學獎必須通過投票在他們之中以多數(shù)意見產(chǎn)生。
瑞典學院院士用來投票決定文學獎得主人選的“投票箱”。
諾獎評委要讀多少書?
一個由五人組成的文學獎評委會,是瑞典學院內(nèi)部的一個委員會,專門負責整理和推薦獲獎者,最終得出一個五人候選名單交由所有院士投票。評委會每三年換屆一次,但可以無限期連任。
“成為評委會成員并不意味著權力,反而意味著很多時間的投入,因為你要花非常多的時間讀書。有些人更愿意花時間在自己的研究或者生活上。”評委會前主席謝爾·埃斯普馬克說。
現(xiàn)任主席韋斯特伯格描繪了評委會成員的工作量。首先每年 2 月,他們要整理各國作協(xié)或歷屆獲獎者推薦的 200 多個候選人名單。4 月份,他們會提交一份篩選后的 15-20 人的名單給院士們。5 月底,他們根據(jù)各方意見將這個名單縮減到五人。
然后,所有人要讀這些候選人的作品。任務最重的是評委會成員,他們每人要讀這五個候選者各自五部作品。一個夏天里,他們最少要讀 25 部作品,并且要為每個人撰寫 10 頁左右的評估報告,提出推薦或者不推薦的理由。
委員們大多會好幾門語言,通常都會閱讀英語、瑞典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譯本。對其他一些語言,比如中文和日語等,翻譯的質(zhì)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運氣好的時候,會出現(xiàn)一個候選人連續(xù)多年出現(xiàn)在五人名單里,這樣他們的閱讀量就會降低。事實上,沒有一個獲獎者能在第一次出現(xiàn)在五人名單后就在當年直接獲獎。
9 月中旬,評委會成員在會上宣讀他們的讀書報告,并給出他們的推薦人選和理由。其他院士則為自己的心儀候選人投票。候選人必須達到 9 票才能獲獎。如果是 8 比 8,會進行新一輪投票。一般來說,獲獎者在 10 月中旬公布前一周便大局已定。不過,一個有趣的規(guī)定是,在宣布獲獎者當天,還要進行一輪新的投票,以作為最后的確認。這種“走程序”式的投票也發(fā)生過意外——1961 年,一位丹麥作家最終因為一個院士的變卦以一票之差落選。
在正式向外界宣布獲獎者之前大約 20 分鐘,院士們要和獲獎者取得聯(lián)系,祝賀之余還得要求他在這短短的 20 分鐘里向外界保密。
2013 年 10 月 10 日,瑞典學院終身秘書皮特·英格倫(Peter Englund)向媒體揭曉 2013 年度諾貝爾文學將獲得者,加拿大作家艾莉絲·門羅。
諾獎喜歡什么樣的作家?
擁有 112 年歷史的諾貝爾文學獎,其評獎標準隨著社會、歷史的發(fā)展也在悄然地發(fā)生著變化,特別是在二戰(zhàn)后的六七十年間。
最早的諾貝爾文學獎傾向于歌德與黑格爾式的經(jīng)典美學,講求傳統(tǒng)的家國情懷和精神價值,因而獲獎者為魯?shù)聛喌?middot;吉卜林、保羅·海澤,而不是亨里克·易卜生和埃米爾·左拉。
在此后數(shù)十年間,評獎標準慢慢世俗化,1930 年代,“為普通讀者”已經(jīng)成為評獎標準。暢銷書作家辛克萊爾·劉易斯(1931 年)和賽珍珠(1938 年)的獲獎可見一斑。據(jù)說院士們甚至認真考慮過寫下《飄》的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歇爾,但最終他們猶豫了。
二戰(zhàn)之后,院士們的評獎標準發(fā)生了重大轉(zhuǎn)型。鼓勵“先鋒”成為他們的新風向標。在這個潮流影響之下,獲獎者成為了 T.S. 艾略特(1948 年)和威廉·?思{(1949 年)。當時新任不久的評委會主席安德斯·奧斯特林甚至將 T.S. 艾略特的獲獎視為對之前被忽視的作家群的一種彌補。
1978 年以后,院士們又更傾向于把諾貝爾獎頒給不給世人所熟知的作家。這樣能讓讀者和世界文壇發(fā)現(xiàn)一些本來就應該發(fā)光的作家,就像當年的獲獎者艾薩克·辛格。
加上近 20 年來興起的關注女性作家,關注見證文學(Witness Literature)等新標準,這幾種標準同時存在并作用著。但一個作家很難同時滿足這三種標準。所以你不知道下一年會是哪種標準在起作用,所以獲獎者還是很難預測的。
現(xiàn)任五名評委會成員中,83 歲的埃斯普馬克和 80 歲的韋斯特伯格分別是前主席和現(xiàn)主席,德高望重。同為 65 歲的恩格道爾和克里斯蒂娜·盧根是中生代,而 60 歲的卡特里娜·弗羅斯滕松則是最年輕的。
“如果評委會成員的構(gòu)成能更年輕些,那會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個時代正在用新的方式發(fā)現(xiàn)世界。我們甚至還要去重新定義‘文學’究竟是什么。這個詞在諾貝爾的遺囑中并沒有明確定義,但今天它的定義已經(jīng)很廣了。犯罪小說或者像J.K.羅琳那樣的暢銷小說算不算文學?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恩格道爾說到,“我認為,諾貝爾獎應該頒給那些能夠經(jīng)得起百年考驗的作家,而不是現(xiàn)在銷量最高卻容易被取代的暢銷作家。這是我們的野心,盡管我們也經(jīng)常犯錯。”
每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由瑞典學院 5 位文學獎評委會委員推薦五人作家名單,再由 18 名院士集體投票而選出。
瑞典學院院士賺多少錢?
瑞典學院是一個在政治和經(jīng)濟上都保持獨立的機構(gòu),國王、首相都不能指揮這些院士。雖然一位新院士的任命需要提請國王象征性地批準,但它賴以運作的資產(chǎn)并不是納稅人提供的,而是來自國王早期的饋贈,再通過資本運作方式產(chǎn)生收益供其運轉(zhuǎn)。
除了常務秘書之外,瑞典學院院士并不能直接以院士身份獲得津貼或者報酬。他們只能在學院設立的委員會工作時,才能獲得一份微薄的薪水,比如諾貝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語言研究委員會等。還有一種方式是輪流出任院長和副院長,半年輪換一次。像馬悅?cè)皇乾F(xiàn)任瑞典學院副院長,半年時間可以拿到 14,000 瑞典克朗,約合 13,000 元人民幣。
津貼只有一項,每周的例會之后,出席的院士們可以得到一塊銀幣。這塊銀幣可以在會后兌換成 150 克朗。而每一年參加文學獎評獎的院士,可以得到一塊小金幣。積累十塊小金幣,也就是參與了十屆評獎之后,可以兌換一尊小金人。
而唯一領薪水的常務秘書,他的工作“相當于幾份全職工作”。常務秘書對外是瑞典學院唯一發(fā)言人,代表著學院的形象,經(jīng)常要應邀出席各種外交場合。對內(nèi)部,常務秘書要管理 60 名左右的全職員工。他的最重要職責是打理瑞典學院巨大的資產(chǎn)——多得完全足夠?qū)W院的日常開銷,以至于都不需要做年度預算。
你可以把瑞典學院理解成一個世界上最高端,最專注的讀書俱樂部,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個個酷愛讀書。每一年,他們聚在一起,評選出他們覺得最順眼的一位作家,然后通知全世界,順便把諾貝爾遺產(chǎn)里的 100 萬美元頒發(fā)出去。事情就是這么簡單。
【諾貝爾文學獎是如何評出的?】相關文章:
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的獲獎感言01-21
莫言領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感言09-19
體評出中國最適宜工作公司08-17
《諾貝爾》教學反思07-29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1-14
小學生獲文學獎的獲獎感言08-08
12名金銀牌品牌心理導師在紅河州評出07-02
名人故事:諾貝爾(通用12篇)10-14
中國女作家的諾貝爾獲獎感言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