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池上》教學反思
《池上》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21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詩。詩人用質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細膩傳神地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的“偷采白蓮”的鄉(xiāng)村小娃,小娃天真無邪的形象在詩人的筆下顯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體現(xiàn)了提倡自主閱讀,重視學法指導,體現(xiàn)各方互動,尊重個體感受,恰當運用激勵的教學特色。
在拓展練習部分,我安排學生運用前面學到學習古詩的學法來分組自學《所見》、《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兩首古詩。一方面為了提高課堂容量,豐富課堂建構,一方面是想讓他們多背一些古詩。多背點經典古詩,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為學生做一種終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古詩文化準備。
通過上古詩,我覺得教師的語言還應更加簡潔,充分體現(xiàn)精講加練習的原則,盡可能多的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
【小學語文《池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反思01-28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05
小學語文《太陽》教學反思08-18
小學語文《白鵝》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26
小學的語文教學反思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