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案例反思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程的評價應(yīng)充分體現(xiàn)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精神,貫徹《標準》的基本理念,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通過科學的課程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币魳氛n程評價應(yīng)該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在音樂學習上的進步,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自己音樂的潛能,建立音樂學習自信心,促進音樂審美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音樂感受,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由此可見,每位教師都要正確把握評價尺度,杜絕過度賞識,杜絕評價權(quán)威,評價誤導,追求有價值的評價,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構(gòu)成真實、民主的課堂,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學生個性的成長。
案例描述
[案例一] 一位音樂教師在教學《捉迷藏》這一課引入環(huán)節(jié)中,出示“春夏秋冬”各一幅畫,請小朋友講述他們喜歡的季節(jié)和原因,一共四個小朋友回答:小朋友1:春天我仿佛聽到了小鳥悅耳的“嘰嘰喳喳”的叫聲;小朋友2:夏天我看到了海邊美麗的景色;小朋友3:秋天葉子都落地了!小朋友4:冬天白雪皚皚,好美啊教師聽了每一位學生的回答后都稱贊道:“非常不錯,表揚他!”學生隨之:“棒,棒,你真棒!行,行,你真行!”打起節(jié)奏,鼓起掌來。另一個學生也回答了一個問題,又在一片“太好了,真了不起!”中得到了同樣的“殊榮”,特別在學生對歌曲的演唱中,不僅其節(jié)奏、旋律把握得不夠準確,還出現(xiàn)了跑調(diào)的現(xiàn)象,而且也沒有投入自己的情感,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竟然是;“唱得非常棒!”整節(jié)課上表揚不斷,掌聲不斷,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表現(xiàn)得有些“得意洋洋”。
[案例二]一位音樂教師在借班上公開課《小青蛙找家》時,在念完節(jié)奏,只是聆聽了一遍歌曲就讓學生跟譜演唱,演唱了數(shù)遍后就請幾位學生上齤臺演唱歌曲,說實在的,學生連歌曲都很難完全唱下來,老師就在旁幫助學生演唱,在學生演唱完畢后,老師還一直說唱的真不錯,還對學生的表情做了描述。
[案例三]一位教師在指導學生熟悉了《哈里羅》的歌詞及聽錄音范唱之后,說:“很多小朋友都很想唱一唱,那就亮出動聽的歌喉吧!”師彈奏生輕輕地唱了一遍。在場聽課的老師都已經(jīng)聽出其中有一句唱錯了,但這位教師并未馬上指出錯誤,而是親切地不慌不忙地說:“老師很想唱一唱,但有一句跟你們唱的'節(jié)奏不一樣,哪一只靈敏的耳朵能聽出來,就把小手舉起來。”教師聲情并茂的唱,學生聚精會神地聽了教師聲情并茂的范唱之后,基本上同學都舉起小手找出自己唱錯的那一句,并聽唱了一遍就糾正過來。接下來,又開展了男女生演唱比賽,評委是學生自己,只見男女同學分別給對方打了98分,老師讓他們分別說說兩分扣在哪里,并帶著疑惑地語氣說:“為什么能聽出別人唱錯,而自己卻唱不對呢?”從學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又好象開始在做自我檢查。老師看著學生很不服輸?shù)谋砬,激勵他們:“你們想不想?00分!”學生滿懷信心地回答:“想!”這下子學生唱得那樣投入,那樣有感情。唱完了,老師激動地豎起大母指:“恭喜你們,100分!”“也!”學生興奮地心情感動了在場所有的聽課老師。下課鈴聲響了,師生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舍不得離開教室,更舍不得這份真誠……
案例分析
[案例一]的教師課堂評價語言模糊,當學生回答完畢時,“掌聲鼓勵” “太棒了”“真了不起”這樣的語言彌漫著整個課堂,實際上學生的回答具體好在哪里?是問題分析透徹?還是思維角度獨樹一幟?其他學生可以學到什么?類似與這樣的具體解釋少是甚少。這種流于表面、籠統(tǒng)的夸獎未免過于形式化。其次,過度賞識,當學生的回答不夠準確、有所欠缺、不盡人意時,教師為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也給予了肯定的評價。實際上《課標》中所提倡的激勵的評價功能并不是有錯不改,而是以實事求是科學的原則為基礎(chǔ)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追求藝術(shù)的評價方式,客觀、準確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在泛濫的表揚和此起彼伏的掌聲中學生漸漸褪去原有的興奮與熱情,剩下的只是更多疑惑與迷茫。同時隨意的表揚會對學生產(chǎn)生錯誤的價值導向而表現(xiàn)的“得意洋洋”,使他們不能進行正確地判斷與深刻的反思,從而養(yǎng)成一種隨大流和淺嘗輒止的學習態(tài)度,更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案例二]教師在學生未能完整演唱歌曲時,讓學生演唱并陪同一起唱。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用用抽獎,頒發(fā)紀念品的做法來激勵學生,表面上看來起活躍了課堂氛圍,學生因可以抽獎而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因可以獲得獎品而表現(xiàn)得更認真,上課結(jié)束我們都可以知道這位教師給每位同學都有抽獎的機會,體現(xiàn)面向全體,儼然沒個人都獲得了成功和滿足。但是過多外在的獎勵并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內(nèi)在、持久的學習興趣,而且教師的這種獎勵方式在潛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錯誤的價值取向。因此,整堂課學生并未真正參與到音樂課堂活動。
【小學音樂教學案例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2-08
教學反思案例12-11
最新小學英語教學反思案例01-21
小學音樂紅星歌教學反思10-15
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反思06-26
小學音樂《過新年》教學反思06-16
物理教學反思案例12-24
少兒音樂教學案例11-13
音樂教學反思12-18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通用12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