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国产精品路线1路线2路线,亚洲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www狠狠,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免费看,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

時間:2022-12-02 14:07:54 高中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教師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15篇)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1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高中思想政治本身內容的“枯燥”,尤其針對政治學科在會考中遇到的學生不喜歡學的“尷尬”情況,就決定了在政治會考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重要性。

  根據本人在政治課教學上的摸索,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我逐漸摸索出了,在教學中,如果充分利用本地鄉(xiāng)土資源,就能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教學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政治課教學中的廣泛運用鄉(xiāng)土材料,學生就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而且還能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感情,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第一、優(yōu)化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政治教學中,新課的導入是每節(jié)課的先導。成功的新課的導入是一堂好課的前提。新課導入得好,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學生思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如何引起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的動機,明確學習目的和建立知識間的聯系,順利完成課堂教學,就必須注重導入這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利用鄉(xiāng)土資源導入新課,能從與學生聯系密切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能力、志趣、品德的實際出發(fā),這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關鍵所在。

  由于鄉(xiāng)土材料就發(fā)生在學生身邊,這樣學生就覺得有話可說,有事可做,尤其在搜集事先布置的材料的時候,他(她)們更是有一中主人公的感覺。例如,在講經濟生活《企業(yè)與勞動者》這一問題時,學生都事先進行了調查,并在課上進行了相互交流,而且以學生調查的素材導入新課。

  如:“我們了解到了查干湖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有效地帶動縣域經濟的發(fā)展,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發(fā)展的強大引擎,到2004年末,累計接待中外游客120多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經濟收入3億多元,到2005年,查干湖旅游度假區(qū)迎來了幾年來的最多游客,僅‘五一’黃金周第一天,來區(qū)游客就達到32000多人,是去年同期的10倍,當天景區(qū)旅游綜合經濟收入就達到1000多萬元。那么旅游業(yè)是屬于哪一個產業(yè)呢?它對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yè)有何影響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有關知識!蓖ㄟ^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用鄉(xiāng)土材料導入新課,可以貼近學生的生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刻意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把學生帶入預備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讓學生心靈深處受到強烈的震憾而產生共鳴,從而與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遙相呼應.為此。在新課程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問由境生,問隨境異。

  在這方面,我主要采用適時應用鄉(xiāng)土課程資源引入課題,激起學生的興趣,產生迫切追尋問題,學習課文內容,探索問題答案的心理。運用鄉(xiāng)土材料能使學生有親近感,從而產生認同感。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經過學生的探究和內心的體驗,才會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識。因此,在化解教學重點、難點過程中,恰當地運用鄉(xiāng)土材料,不斷引導學生運用科學分析方法深入認識事物,發(fā)現事物內在的聯系,優(yōu)化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可起到加深理解和鞏固的作用。例如,在學習“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時,我們用了一個梨、一個蘋果、一串香蕉,演繹了一個“買水果”的小品故事,學生在笑聲中,明白了梨、蘋果、香蕉與水果是個性與共性的關系,梨、蘋果、香蕉這些個體無論怎樣特殊,都具有“水果”的共性,而作為共性的“水果”,也離不開“梨”、“蘋果”、“香蕉”等個體。

  這些鄉(xiāng)土實物的運用,不僅加深了學生印象,便于學生理解抽象的哲學道理,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親近自然、熱愛鄉(xiāng)土的樸素感情。在學習高一“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要向管理要效益”時,我們準備了一個瓶子、一些大小不一的石頭、一些細沙、一杯水。先用石頭填充瓶子,不能再用石子填充時,還可用沙子填充,不能用沙子了,還可再倒水,不能再倒水時,還可以再充進其他氣體……看似“滿”了不能再裝的容器,其容量的潛力原來如此驚人。形象的演示使學生明白:要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充分挖掘每位員工的潛力,讓石頭、砂子、水、空氣都發(fā)揮最大的效用,這也有利于同學們形成“潛能無限”的觀念,樹立自信自強的人格。

  第三、理論聯系實際,優(yōu)化學習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普通高中政治課程標準(教育部制訂)》也明確要求,政治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yǎng)探究政治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痹谒枷胝握n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有一組研究數據顯示不同方式對學習掌握知識的不同效果:講課5%,閱讀10%,視聽20%,演示30%,小組討論50%,實際操作75%,教會學生立即應用所學知識90%。這組數據表明,學生聽課及閱讀的效率是極其低下的,而討論、實踐和應用有利于理解和鞏固知識,鍛煉能力,需要突出實踐應用。

  這就需要轉變學習方式,強調自主學習,可以借鑒研究性學習的思想和方式。通過對政治課教學與探究性學習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改變“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我們要根據政治課教學的內容來選擇探究的課題,讓學生自主地開展探究活動。

  例如,在講公司制的時候,我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分別實地參觀了松原市的幾個中省直企業(yè),例如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前郭煉油廠、吉林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加深了對教材知識的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同時也通過這種有意義的調查研究,加深了學生對家鄉(xiāng)的認識,有利于進一步增強他們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傊,鄉(xiāng)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材料,它能切實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有效地優(yōu)化學習方式,激活學生思維,對于課堂教學來說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2

  在物理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大腦中形成的前概念,對正確的應加以利用,對錯誤的要認真引導消除,否則正確概念難以形成.

  一、加強實物演示,豐富感性認識,有利于消除錯誤前概念,確立正確概念

  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在很大程度上屬經驗型,需要感性經驗支持.因此教學中應了解學生的實際,通過實物演示消除錯誤概念.

  太陽曝曬下的木塊和金屬塊的溫度如何?學生最容易根據自己的感覺,認為金屬塊溫度高,形成錯誤認識.所以只有通過實驗測定后,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感覺的錯誤,才能消除錯誤前概念,否則任何講授都是蒼白無力的.

  由于學生思維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們往往以物質外部的非本質的屬性作為依據,形成錯誤認識.如學生認為馬拉車前進是馬拉車的力大于車拉馬的力,從而對牛頓第三定律產生懷疑.所以教學中針對這種問題設計一個實驗:2個滑塊,2個輕質彈簧秤,使一個彈簧秤兩端分別固定在兩滑塊上,用另一彈簧秤拉動連在一起的木塊,去演示使一物塊前進時,另一物塊同時前進,通過彈簧秤顯示兩物塊之間相互作用力,這樣就可以排除學生形成的錯誤認識,進一步理解牛頓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體”一節(jié)教學中,學生對任何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從同一高度豎直落下時,不同的物體將同時落地很難想象.因此教學中應強調“自由落體運動”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豎直下落運動,但在實驗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氣等阻力影響,結果當然不會完美.當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實驗也就是要重復“伽利略斜塔實驗”,使學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體在空氣中,從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幾乎一樣的事實,然后對自由落體運動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特點,充分利用實物演示及創(chuàng)造條件進行實物演示,積極消除學生的錯誤前概念,對提高物理學習效果是重要的.

  二、重視物理模型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消除學生思維障礙

  物理模型是物理學中對實際問題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經過科學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過運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點,抓住本質特征和屬性,可以消除學生思維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使學生能夠對自己從生活中形成的樸素物理概念分析區(qū)別,拋棄錯誤概念,形成科學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運動的原因并指出,亞里士多德觀點的錯誤時,設想的“理想實驗”就是建立了一個沒有摩擦的光滑軌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問題便簡潔多了。

  這是我在新教材教學工作中對以上三點的一點教學反思。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繼續(xù)堅持與寫好課后小結與反思筆記,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核自己的教學行為。通過這半年的教學實踐我感悟到在新課程下,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后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繼往開來,做好教學反思,寫好課后心得,促使自己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復合型的物理教師。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3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情景,反饋出這樣這樣幾點信息:一是由于剛剛開始哲學的學習,一部分同學不能很好的把握哲學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學習進取性不高;二是答題是出現的問題,哲學題主要是對哲學原理的考查,可是很多同學遇到任何一個題目都不加分析地答出所有的哲學原理,答題變成了原理的簡單堆砌;還有一些學生審題不準確,往往答非所問;三是原理、方法論對應不起來條理不清,思路混亂;四是把所學唯物論和認識論混為一談。反映到一點就是不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所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景和本學期的教學要求,對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得出如下幾點反思:

  一、夯實基礎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高中政治的考試更注重于對本事的考查,但本事的發(fā)展依靠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積累。那么,要鞏固扎實的基礎知識,就需要異常注重構建知識體系和網絡,從宏觀上駕馭知識,否則,知識點就會零亂不堪。

  課堂教學首先應從微觀知識、重點知識著手,在此基礎上,更要注重宏觀知識體系網絡的構建,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樣運用起來就能夠得心應手。

  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善于把課本的知識變“薄”,也要善于把課本的知識變“厚”,來構建知識體系。把課本的知識變“薄”,關鍵是把握主干基礎知識,重視對基礎知識的整理和重組,即打破教材原有知識編排體系,將知識要點化,將相關知識串聯起來,構建自我的學科知識體系。

  二、關注時政熱點、拓寬學生知識面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僅有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很好地去解釋和分析問題,才會產生更強的求知欲望,才會表現出學習的進取性。高中政治試題不回避社會熱點,往往是迎著熱點考,幾乎每一道題都是以熱點為載體設題,要求學生運用重要知識來分析重大社會熱點問題。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用所學的知識對其進行分析,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拓寬學生知識面,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認真審題,把握規(guī)范化答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學生所學的知識必須要經過書面化的答題表現出來,所以對學生審題以及答題規(guī)范化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訓練:

  第一、要認真審題,要確保答題的大方向不能錯,審題時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隱含條件,排除干擾信息和迷惑條件,并完成以下思維要點:

  (1)辨明試題的指向,明確試題的設問點,問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問。

  (2)分析命題者的意圖,明確試題所要考查的知識范圍。

  (3)排除思維定勢的影響,越是似曾相識的題目,越要細心,不能簡單地用已做過的類似題目的思維去解答。

  第二、在保證答題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答題的準確性、科學性、完整性和簡潔性。具體方法技巧如下:

  (1)找出設問的限定詞,縮小包圍圈,提高答題的準確性。例如,題目涉及哲學知識時,首先要確定題目考查的是哪個知識板塊,然后再研究屬于該知識板塊內的哪一方面的資料,哪個知識點。若考查的是唯物論的資料,則應研究物質與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意識的能動作用等知識點;同理,若考查的是辯證法的資料,則應研究其為矛盾、發(fā)展、聯系知識等。

  (2)要用政治專業(yè)術語答題,提高用詞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盡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答題語言不能過于隨意,想當然。由于經濟問題、政治問題規(guī)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樣性和特殊性,所以,對這些現象進行概括分析時,常用“一般情景下”“多數是”和“絕大多數”等詞語來描述,而不能一言概之。

  (3)梳理答題要點,提高敘述的簡潔性。這樣既能夠證明對問題有著深刻的理解,并且顯得有條理,也有利于閱卷者盡快發(fā)現答案的采分點。異常需要注意的是:對正確性沒有把握的資料盡量不要寫,以免影響原本正確的那部分資料的得分。

  當然,有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異常是學生剛剛開始哲學常識的學習,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墒潜M早地找出問題的所在,有的放矢,在教學中不斷地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對于增強教學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4

  在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主觀愿望良好,但與教學實際總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教與學的問題和困惑主要有:

  (1)由于歷史在初中是所謂的“副科”,學生不太重視,因此學生初中的歷史知識貧乏,掌握得太少、太散了,如簡單的朝代更替、朝代的建立者、建立時間都不知道,而歷史主干知識、歷史體系更無從談及。而高一新教材內容的綜合、時間的跨度大,類似于以前的專題史。如必修1的第1單元,內容綜合的程度是高三第二輪專題復習的政治專題中的中央集權制度的積累、時間的跨度是史無前例的:從夏商周一直到晚清上下幾千年。因此,學生根本搞不清緣由,記憶起來難度很大,嚴重影響高中教學的正常開展。其次,高中教材內容與觀點與初中相脫節(jié)或拔高。初高中教材版本多樣化,教學內容嚴重脫節(jié),初中內容蜻蜓點水,高中內容要求入木三分,導致新課程“繁、難、偏、雜”。同時,有些觀點過于“超前”與初中所學的觀點存在著矛盾,使學生無所適從。

  (2)不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由于初中階段沒有打好基礎,升入高中以后,才開始真正把歷史作為一門課程來學習時,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課堂筆記,也是等老師在復習時給他劃重點;大部分學生上課時雖然認真聽講,甚至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但一到考前復習時,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復習、理解地掌握歷史知識。再者,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能通過平時的及時復習和適當練習來提升自己的歷史思維能力。

  (1)、落實課前預習工作,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針對學生學習基礎弱、方法落后的特點,教師應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封閉式課堂教學模式,采取開放式教學方法,重視和加強指導學生的課前預習,必要時進行社會實踐調查。這樣,學生就在課前的學習活動中,就可能了解到了課本上沒有的歷史知識、歷史故事等,并通過充分有效交流,實現初級資源共享,為學生學好的新課奠定良好前提,形成學習良性循環(huán),并為下次學習探索積累經驗,在學習時處于主動探索的地位。

  (2)、加強集體備課,提高合作教學觀念。

  新教材注視學生合作學習方式的轉變,實際上教師的備課方式更應隨之而變。由于新課程在容量難度上和不同于舊教材,教學上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異。教師不僅要加強自身教學理論學習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同時加強集體備課、集體議課評課,才能更好解決新教材中的諸多新問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這種集體備課不僅僅是校內的,而且應是校際的、地區(qū)間的、以至是更大范圍的;不僅是面對面的交流,也可以進行更簡便、快捷的網上交流。

  新課改是一個新事物,是一把“雙刃劍”,它給我們教師帶來了諸多的沖擊和挑戰(zhàn),也給我們同一起點和機遇。我們只有堅定信念,迎浪而上,內強素質,大膽實踐,努力探索,并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注意總結提高,定能把教學工作做好。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5

  一、政治教學中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觀。

  新課程改革對教學的定義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毙抡n程改革把教學的實質定義為交往、互動。教學過程的交往、互動,意味著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真正把教學看作是師生共渡的生命歷程,共創(chuàng)的完美體驗,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主張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教學的主體主角,但如果營造氛圍只是一味地迎合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就會構成放任自流,一盤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氛圍的營造要堅持適度原則,我們應當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卻不能把自我等同于學生,這樣才能課堂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在營造氛圍時要牢記自我“組織者”的身份,根據課堂教學的資料確定適宜的教法,結合學生特點對課堂教學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組織,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注意保留自我在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形象,及時發(fā)現“散漫”的苗頭并加以制止。

  第二,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讓學生動起來。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當好一堂課的設計者,要學會挖掘素材。政治教師要結合政治新教材的資料,有針對性地分析現實社會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現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將當今國內外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時政熱點與書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相結合起來。僅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政治課感興趣,理解所學的政治理論觀點,從而加深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談自我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讓大家一齊討論研究問題之所在,并從課本中尋找解決的辦法。例如,作為當代中學生,在金錢面前應當作出怎樣的選擇學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師可采取自主學習、綜合探究等活動,一方面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充分反映學生對金錢的思想狀況;另一方面要發(fā)揮教師的主流價值觀的引導作用,在注重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本事、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價值確定的同時,為學生供給鮮明的基本價值標準,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學習。

  二、搞好教學的調整與優(yōu)化。

  政治教師還要結合新課程的要求,針對不一樣的教學資料和教學任務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除常規(guī)方法外,還要求教師盡快掌握體現時代性特征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并運于教學過程之中。而這一點在政治課教學中體現更為明顯、要求更為迫切。在教學中我經過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或者是照片、圖片、掛圖等生動、形象且直觀的教學手段,或者經過師生的講述,把學生帶入某種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經過這種情感渲染和傳達,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對知識的詮釋和理解,免去了生澀與呆板,也到達使學生學會對知識活學活用的目的。如在講述《文化的多樣性》時,先用多媒體展示不一樣國家民族的各種文化,讓學生充分感受世界文化的魅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思維,引導學生質疑、探究、發(fā)現,到達對學生有效地實施教學的目的。

  三、實踐導學案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長期以來,政治教學都陷入“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熱情低,課堂效率低下,考試成績差。為了提高課堂的效率,減輕學生課后補課的負擔,提高考試成績,我們備課組大膽在高一政治課中實踐導學案教學的方法,尋找適合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模式。經過學案導學教學實踐,我欣喜地看到課堂的效率被大大提高,學生能看見自我學了什么,學會了什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明顯提高,到達了教學相長的目的。但在實踐中也發(fā)現了幾個問題有待解決和提高,例如:在導學案設計上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節(jié)課所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以及應培養(yǎng)的本事。但缺少給學生留出記筆記和思考空間,某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和提高,這是我在導學案上需要進一步思考與探索的重要問題。

  四、充分利用本地鄉(xiāng)土資源,調動學生的興趣。

  由于鄉(xiāng)土材料就發(fā)生在學生身邊,這樣學生就覺得有話可說,有事可做,尤其在搜集事先布置的材料的時候,學生更是有一中主人公的感覺,那么在政治課教學中的廣泛運用鄉(xiāng)土材料,學生就能進取地參與到教學中,并且還能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感情,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在《文化生活》的教學中,我就充分利用客家文化去設計各種活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與所要傳授的知識遙相呼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一個探究活動:“結合自我的體驗,我們客家人有哪些傳統(tǒng)文化可否用一兩個事例加以說明”那里,由學生舉出一些例子,教師將這些例子歸納為幾個方面:傳統(tǒng)習俗、傳統(tǒng)建筑、傳統(tǒng)文藝、傳統(tǒng)思想,在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五、參與教育科研,促進反思的超越。

  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自我對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認識,提高運用新的教育理論指導自我教學實踐的本事;有助于教師把已有的教學經驗理論化、系統(tǒng)化,提升對教學的理論性認識;有助于在教學中發(fā)現新的問題、新的現象,并主動去探討,構成自我獨特的教學風格。任教以來我認真積極參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動努力提高自我的教育科研本事。我認為僅有在學術上嚴謹,才能夠在課堂上做到收放自如,在教學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教師知識積累多了、深了,學生才能信任教師,愿意理解教師教導。

  會反思是一種智慧,也是完美人格的表現,作為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是一位善于質疑,善于反思,善于總結的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學會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不斷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6

  課堂教學都是在教學后的評價反思、反饋糾正中得以升華,反思取“好壞”,得“揚棄”,求“糾正”,促“提高”。是找出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捷徑,是實踐經驗的系統(tǒng)化、理論化過程。

  1.成功的經驗

  它可以是教學設計的奇思妙想,靈機一動;也可以是教學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舉;更可以是師生交流的精彩的對話……這些成功的教學經驗值得以后的借鑒。本課最成功之處就是在運球中利用了“相互追逐”的游戲;在游戲中體驗身體的變向,體驗腳步的移動,為延伸到本課的重點、難點伏下美好一筆。

  2.失敗的教訓

  再好的教學方法在實施過程中也有節(jié)外生枝的,可怕的是沒有進行系統(tǒng)地回顧、梳理,沒有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上一層樓很困難,只有吸取教訓,總結、反思失敗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再接再厲。在變向運球的教學中,一味的講究“變向”,而忽視了學生帶球的變向,所以在協(xié)調能力較差的學生展示時,球是變向了,身體沒有及時變向,發(fā)現自己沒有深入到這一層次的學生中去。因而這部分學生對自己的目標達成是不理想的。

  3.教學的應變

  課堂教學中,隨著基本部分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fā)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fā)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種“做法”要比自己平時想的高明得多。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

  4.教案的修正

  課上完后,靜心沉思:除了上述提到過的問題以外,組織教學方法還有何新招?教法、學法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易發(fā)生的誤區(qū)有沒有突破?引導是否得當?練習是否到位?體現了哪些教學規(guī)律?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整合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其它內容時應如何處理,并記錄下來,可成為今后教學的豐富素材。

  總之,教師在進行教學后反思時要及時做好筆記。教學的探索創(chuàng)新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要做到常思常想,常想才能常新,善于捕捉靈感的火花,勤于動筆。同時還要經常學習教育理論,積累教學資料,以便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把自己磨煉成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科研型教師。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7

  不知不覺中,進入學校并參加教學工作已經一個學期了,通過半年來的教學實踐工作的磨練,我對教學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自身的教學技能、教學經驗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學期,但是對我在教育領域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反思這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主要的收獲有一下幾點:

  第一,教學理念的轉變。

  雖然年輕,但作為一個接受十幾年的傳統(tǒng)教學思想熏陶,被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走上教學崗位時,自己的相關的教學方法等無一例外的伴隨有傳統(tǒng)教學的“影子”,總認為老師講臺上講課,學生座位上聽課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初次接受新教改的思想時很不適應,甚至有些抵觸。但是xx學校并不是一所堅守傳統(tǒng)的學校,在教學中,學校倡導“學教稿教學”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思想,并且不斷在教學的主陣地——課堂上深入推進。在學校的大環(huán)境中,我慢慢的接觸并了解新的教學理念,終于明白到新課改是真正符合教學規(guī)律并提高教學質量的良方,也不再那么看重“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思想了,新的教學理念將指導我日后的教學工作。

  第二,繼續(xù)學習的重要性。

  剛走上教學崗位時,總感覺自己學了十幾年了,肚子里的知識教這些高中的學生肯定夠用了。但很快在實際教學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例如在一次習題講解課上,剛講完一道題時,一個學生問了一個與之相關的其他問題,這是我從未料到的,同時也是我專業(yè)知識中比較薄弱的一個內容,可謂擊中命門,由于沒有準備,我只能硬著頭皮用一些自己也不清楚的內容講解問題,結果可想而知,浪費了十多分鐘沒能講清楚一道題,學生一頭霧水,自己非常尷尬。這次經歷后讓我深深的懂得了繼續(xù)學習的重要性,時代在飛速發(fā)展,知識也在不斷的更新,學生接觸、學習的途徑已經不再局限與學校和老師了,“一招兒鮮,吃遍天”的時代已過去,想要不被淘汰,必須加強學習。

  第三,反思的重要性。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為什么能“長一智”呢?因為你在不斷的總結、反思。同樣,在教學領域中想要成長,就必須學會反思。所謂的成長,其實是許許多多

  的經驗教訓換來的,作為一個教學新手,有失誤在所難免,但最終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如何對待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反思。反思,就是針對出現的問題,反省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以及如何改進日后避免出現相似的問題,只要有了深刻的反思,那些先前暴露出來的問題反而會成為促進自己發(fā)展的助推劑,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必定是一個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人。

  針對如何開展下一階段的教學工作,我有以下幾條措施:

  一、繼續(xù)堅持新課改的理念為工作指導,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扎實深入推進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與方法。

  二、充分利用閱覽室學習的機會,接觸最新教育教學內容,不斷充實提高自己。

  三、牢固把握學校為促進新教師成長的“師帶徒”活動,緊跟師傅,大量的聽師傅課,問師傅問題,向師傅充分學習關于教育教學的各種成功經驗與方法,學習吸取師傅成功的教學經驗,主要跟師傅學習的同時,也要積極與其他的老教室學習,綜合吸收各家成功的經驗,快速的提高自己。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8

  所謂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yè)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yè)活動過程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其實質就是理解和實踐的對話。教學反思不是簡單的教學回顧。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fā)展的途徑。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反思的內容與方法怎樣結合教學實踐,我想談談本人的看法。

  一、反思的內容

  1、教學理念的反思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要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為他們今后升學、就業(yè)和終身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并使他們具備作為21世紀公民所應有的基本英語素養(yǎng)。”為此,新的課程標準主要提出了六個基本理念,即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選擇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這六個基本理念體現出新課標的幾個特點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大綱中以教為主的原則,樹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提倡學生體驗參與,倡導發(fā)現式學習和培養(yǎng)能力。我們在進行教學反思時首先要拋棄陳舊的應試教學觀,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檢查自己教學中是否遵循了新的教學理念有沒有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有沒有既照顧學生普遍需求又關照到學生個性需要有沒有注重學生的主體又關注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需要有沒有在照顧到學生知識習得和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又注意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和價值觀的形成。

  2、教學目標的反思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fā)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合發(fā)展的基礎上!蔽覀儗虒W目標反思時,也應該針對新課標的要求,查找自己教學目標的設立是否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具體表現在1檢查自己有沒有幫助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目的,幫助學生形成英語學習動力。2檢查自己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時是否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素養(yǎng)整合發(fā)展基礎上。3檢查自己有沒有倡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獲得知識和能力。4檢查自己有沒有引導學生獲得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和英語學習策略。

  3、教學內容的反思

  高中英語課程采取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課程設置模式。必修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英語語言能力,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靈活多樣的學習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選修課程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就業(yè)選擇、升學深造以及個人的興趣和發(fā)展的需要。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反思時,有必要明確教材只是教學的工具而不是教學的目標。可以對教材內容取舍的同時,添加自己選編的材料。反思時,回顧教學效果,對有益的嘗試不凡加以總結經驗,為以后備課提供參考,改進自己的教學質量。

  4、教學策略的反思

  教學策略是指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所謂“教無定法”,但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一定是能經取得好的教學質量和效果,能夠受到學生的歡迎的。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應該不斷吸納適應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更新自己的教學理論。要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舊教學模式轉變到新的以學生為主體,倡導發(fā)現式學習、啟發(fā)式引導的教學模式上來。這就要求課堂是師生間、生生間互動的場所。教學策略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fā)。教學策略的反思應該圍繞自己的引導、啟發(fā)學生取得的經驗和不足進行,看是否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形成了有效的學習策略。

  二、反思的方法

  1、內省式反思

  內省式反思是指教師對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得失進行自我反省,通過寫教學日記和教后備課的方式進行分析和探索。這種反思是常見的,也是教學反思的基本做法。有時不形成文字,教師通過心中思索得失,在下節(jié)課糾正不足。

  2、交流式反思

  交流式反思是指教師通過教師間或者與教師與學生間就教學過程中的得失進行探討和分析,得出經驗和不足,為以后教學做準備。新課標要求教師學會協(xié)作,在與同事的交流中獲取更多有益的經驗,所謂“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薄=處熼g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在新課程改革中有重大意義。

  3、學習式反思

  學習式反思是指通過對新的教學理論或者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教學反思。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一日千里,教師在知識經濟時代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及時掌握教學理論的最新成果,更新自己專業(yè)知識儲備,做一名研究性、專家性教師。

  4、研究式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得失進行分析和研究,以論文或報告的形式呈現,使自己研究成果系統(tǒng)化。

  有位教育名家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寫三年教育反思能成為教育行家!痹谛抡n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只要教師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備好課,課后做好教學反思,我想,一定會有巨大的收獲。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9

  一個學期已經過去,回顧前一時期的音樂課教學,下面兩個方面體會較深。

  一、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起始課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2、通過音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jié)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3、在音樂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欣賞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tǒng)情感。

  二、采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jié)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jié)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復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于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yōu)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后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是開心的!快樂的!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10

  語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fā)現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現在我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表現

  1、漠視語文

  漠視語文的學生表現為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tài)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課后作業(yè)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別是語文基本功較好的學生,認為語文過去學得不錯,可以先放一放,臨上陣前再搞突擊,于是,語文就被他們打入了“冷宮”。他們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因為學得再認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數理化那樣的高分,不認真學,分數也低不到哪兒去。

  2、應付老師,平衡自己

  這些學生迫于高考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態(tài)度比冷漠型要積極些,但也只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于上課聽講,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yè),滿足于老師問起時,有“我已認真學過了”的回答;捫心自問時,也可以“我已努力過了”聊以慰藉。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

  3、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盡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倒退,于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隨著考試的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范圍變窄,思維刻板,情緒慌亂,時刻擔心失敗,并想象失敗后的情境,無法發(fā)揮正常水平。這樣幾個輪回之后,他們有種一籌莫展的感覺,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4、投機取巧

  有些學生不是不能學好語文,也不是不知道語文重要,而是認為高考語文不考課本,試題全部來自課外,抱著投機取巧的心理,大搞題海戰(zhàn)術,今天一套資料,明天一套試題,見題就做,企圖能夠“碰”上高考試題,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yǎng)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還有一些學生,題目也不做。他們抱著“我聰明”、“我運氣”的心理,等到考場“超常發(fā)揮”。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機取巧者。

  二、成因

  1、認識的偏差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次一次說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抹水泥、一張瓦片、一顆釘子、一根木條,你就得一點一滴的壘和砌,嫌麻煩就不行。而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認為上課聽聽、課后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著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墩Z文學習》雜志有一句醒目的標題語:“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這句話含義是豐富的,但它至少說明一點: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把語文學習僅局限于課內是不行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語文成績提高的漸進性。較之其它學科,高考語文更側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的表現,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所說的“漸進性”。語文學習往往會出現花了一些時間而看不出成效的現象,但是只要能堅持不懈,付出定有回報。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出退步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課內和課外的關系。近幾年來,為有利于對考生能力的測試和人才的選拔,高考命題材料幾乎全部取自課外,有些教師和學生便產生了一種錯覺,課本對高考已經沒有作用,于是,本來就有投機心理的學生對復習資料倍加青睞,卻把語文課本束之高閣。殊不知,“教材是個例子”(葉圣陶先生語),高考試題與教材的關系是“流”與“源”的關系,正所謂“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

  2、學生自我調適能力不強。學生偏科,因素很多。進入高中,尤其是高三,還偏科,重理輕文,則主要是因為理科的題目透明度高,答案標準,成就感強,而文科的題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特別是寫作類題目,有時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自認為不錯,常常因偏題等原因被老師判為不及格。與其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解理科題目,“解題目多帶勁,解出一道難題多夠刺激”。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tài)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再加上高三復習階段,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往往通過發(fā)資料、做作業(yè)的方式擠學生的課余時間,真是“無邊作業(yè)蕭蕭下,不盡資料滾滾來”,學生的課外時間都忙于完成這些需要上交的書面作業(yè),不知不覺就把“語文學習要多讀書”這些無需上交的“軟作業(yè)”拋到九霄云外了。

  三、調控措施

  1、變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的主體需要。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動,行動能優(yōu)化心態(tài)。高中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著十多年積累的老底夠了,“我不需要學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fā)現知識上的“空洞”,產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心理,他們就能付諸行動。筆者曾在學生高二時搞過一個試驗,讓學生分析、提煉、積累課本中的作文素材。每個班分成6個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冊課本和讀本的內容。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組長負責把本書里的重要課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資料,并加工處理,如修改、裝訂等。準備工作做好后,班上組織交流。最后教師收齊,裝訂成冊,作為一個學生課題來處置。這樣,原來不夠重視課本的人,懂得了課本的價值;原來感到作文無料可寫的人,也大有收獲。因而,他們再也不小看課本,高三時候,還有一些學生在自覺梳理所有課本里的知識材料。他們再也不認為課本無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

  2、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梢姡瑦酆煤团d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于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如復習古典詩歌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時,《詩經》里“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纖夫的愛》的歌詞:“天不刮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么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復習語文的興趣。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蔽蚁,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

  3、分解大目標,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俗話說,“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自信心而導致失敗,這在生活中司空見慣。自信心對于高三學生更為重要。高三學生考試頻繁,情緒波動大,一旦哪門學科有兩次考試“滑坡”,馬上就自暴自棄,這時,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改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專題性的競賽,如注音、改錯別字、找反義成語、名句默寫等,對高分獲得者及時表揚和獎勵,因為教師的“表揚和獎勵”代表著一種“權威”的認可,它能夠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學生學語文,最怕的有作文、現代文閱讀和詩歌鑒賞。在開始進入詩歌鑒賞復習階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學:了解詩歌的常識——鑒賞詩歌的形象——灌輸詩歌的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訓練答題步驟——品味詩歌語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關于談詩歌鑒賞技巧的小論文。經過幾周的訓練,學生覺得“詩歌鑒賞也就這么回事情嘛,沒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個普遍現象值得重視——他們的閱讀量有限,他們的鑒賞水平太低,必須強調他們多做練習。否則,理論并不能很好地指導他們的實踐——準確鑒賞詩歌,這才是真正的難點。但無論怎樣,我通過做這樣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學生排除了畏懼心理,這一點,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獎勵可以提高學習效果,至少不會降低其效果”,“獎勵是人的一種本能性的追求”。這樣學生在階段學習中有了收獲感、成就感,嘗到了學習的甜頭,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

  1.抓住關鍵,從教師教學入手,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辈捎脤W生感興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課堂?梢杂行У丶ぐl(fā)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比如,講解詩歌鑒賞課時,我先從分析《東風破》,《菊花臺》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處開始,引起學生的向往,再講解詩歌鑒賞知識,學生學習的效果便很好。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復習語文的興趣!敖逃乃囆g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闭Z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

  2.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課堂上有自主的學習與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比如每節(jié)課在課堂上我都讓一兩個學生上臺發(fā)言演講,然后再請一兩個學生上臺針對同學演講發(fā)言,發(fā)表評價。還有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盡量以問題形式讓學生充分討論,共同解決。這樣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主體參與的感覺,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充滿著活躍的氣氛,個個踴躍討論,積極發(fā)言。但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讓學生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要領,改變舊的學習狀態(tài),不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是主動地掌握和運用知識。3.培養(yǎng)學生的幾個小習慣。

  其一,記的習慣。掌握科學的記憶習慣?茖W的記憶方式,無論是聯想法,還是其他,記住一條,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把記憶和時間聯系起來,考試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其實生命的基本單位不是時間嗎?一定把學習任務和時間聯系起來,而且要及時復習,語文不是短時間能出成績的,但是不要以為一次的好成績,就忘乎所以。

  其二,愛讀書的習慣。讀中外名著或偉人傳記,不要以為名著就是買來放在那里看封面的,而偉人傳記,則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特點,舊時的說法文以載道是之。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而且學生那個年齡可塑性大,偉人的感染力、教育力,學生與大師為伍、與偉人為伍的時候,很多教育盡在不言中,一旦形成習慣,學生會終生受益。從應試來說,也有其現實意義。

  其三,動手的習慣:就是寫的習慣。很多的學生背誦了不少,口中的話滔滔不絕如綿綿的江水,可是寫得時候卻如擠牙膏一般,那么平常就寫寫日記,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通過日記可以看出一個學生很多方面的問題。不要以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實還不是都寫出來的。

  其四,向別人學習的習慣:善于向別人學,甚至要會“偷”學啊,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K身學習的好習慣也要有的,現今的競爭,讓我們不再有“鐵飯碗”了,而從實際來說也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其五,懷疑,好問的習慣。改編一個笑話,為什么嘴在耳朵前面啊,就是讓你問的,讓耳朵在后面好好聽的。

  4.注重語文的漸進性,通過設置階段目標,帶給學生成功的喜悅。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對于高中學生更為重要。高中考試頻繁,情緒波動大,一旦哪門學科有兩次考試“滑坡”,馬上就自暴自棄,這時,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改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從簡單問題開始,如注音、改錯別字、找反義成語、名句默寫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滿分,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再逐步過渡到現代文閱讀、詩歌鑒賞、作文等難點上。使大部分學生排除了畏懼心理,從而,提高成績。這樣學生在階段學習中有了收獲感、成就感,嘗到了學習的甜頭,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睂W生只要掌握了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融會貫通,終身受益。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方式,是提高高中學生語文素質的基礎。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11

  一、高三化學復習課的普遍現狀

  高中三年,以兩年時間完成新授課,花高三一年時間復習,是國內各中學現階段普遍的做法。通常一學年的化學復習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按課本順序回顧整理知識點(大約4至5個月),第二階段就高中化學的重點、難點進行小專題復習(大約2個月),第三階段綜合練習、模擬訓練(大約1個月)。每個階段都會輔以大量練習與測試,基中不少是重復性練習。

  在這三個階段中,耗時最長的是第一階段。而以“炒冷飯”的方式進行一輪復習是常見的做法。在這輪復習中,教師通常會幫助學生梳理已學知識,課堂上教師講解知識點、講解例題、組織化學方程式的默寫、測驗等,學生聽課、填寫講學案、做練習等。這樣的課堂往往沒有真正的師生互動,沒有化學實驗,沒有真實生動的“情境”。

  二、對高三化學復習效率的幾點質疑

  以上復習的現狀特別是一輪復習的現狀,是師生們都覺得枯燥無趣的,但 許多老師“無奈 ”而“認真”地做著,因為覺得那是“有效”的、“必須”的。下面是幾點普遍的看法及筆者的質疑。

  1. 掌握基礎知識是綜合應用的前提,所以梳理知識點是必須的。

  在掌握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才有綜合應用這并沒有錯,但有幾點值得思考:①教師對知識點的梳理、歸納能替代學生的復習嗎?學生僅是填寫講學案和默寫化學方程式就能有效地促進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性回顧了嗎?從眾多高三化學復習課堂的現狀看,通常是教師準備得辛苦、講得賣力,而學生無精打彩,多憑意志力在維持學習。教師講得高效并不等同于學生學習的高效。學習是他人無法替代的事,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一切的高效都是“零”。②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工作一定要在課堂上由教師幫助完成嗎?作為十七八歲的高三學生,所有知識點都是學過的,完全有能力自己整理、回顧,而整理的過程也是理解知識框架及知識間聯系的過程。由教師替代學生完成,看似省時高效,實則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機會。師生共同學習的課堂,應當用于完成更有挑戰(zhàn)性、更有價值的學習任務。

  2.高中化學新課程設置的三維目標在高三復習課中是空洞的,至少知識與技能的目標應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

  紙筆測試并配有標準答案這一評價形式確實使得強化知識點、強化習題訓練的方式是有效的。但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如果沒有情感的調動,沒有積極的參與,何以達成知識與技能的目標呢?我們化學復習的現狀是不是更多地關注了知識本身,如知識點的回顧和知識體系的完整,而忽略了學習者本身?知識本位的復習課是否該轉變成人本位的復習課?

  三、改善高三復習課效率的幾點策略

  1. 保持復習課的新鮮感——話題式教學設計

  復習課的新鮮感來自于對復習內容的重組與整合,不適宜再如新授課那樣按模塊分開復習,如何整合?尋找一個話題,設置一系列涉及到各模塊的問題應當是可行的做法。例如,復習了鈉的性質后,設計如下問題:將金屬鈉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燒杯內,既有氣體,又有沉淀產生的是:A硫酸鎂溶液B氯化鈉溶液C硫酸鈉溶液D飽和澄清石灰水E碳酸氫鈣溶液。通過該題,可得到鈉與可溶性鹽溶液的反思:鹽溶液中投入鈉,先考慮鈉與水的反應,再從一下幾方面考慮1、水的減少對溶劑質量的影響;2、生成的氫氧化鈉與鹽對否反應;3、生成的氫氣對裝置的要求;4、反應放熱,對實驗環(huán)境的影響或對溶質的溶解度的影響。在這里,涉及到對反應體系中反應實質的認識,對反應中反應熱,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溶質與溶劑的關系的認識。

  2. 復習課應超越對具體事實的認識——進行概念性思維

  化學學科的具體事實十分繁雜,這也是中學生對化學學科感到學習困難的原因。過去的復習,往往更多關注對事實(物質性質、具體反應、化學概念、化學原理等)的掌握,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超越對具體事實的認識,進行深層的概念性思維的能力。高效的化學復習課,應當將教學的重心從對事實的記憶轉移到在事實基礎上的深層概念理解上。因為深層的理解力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所必須的。

  例如,復習了鈉與水的反應后,設計如下問題:將一小塊鈉投入分別投入盛A水 B乙醇C稀硫酸的三個小燒杯內,反應速度由快到慢的順序是?解釋反應速率不同的原因?鈉與上述三種物質反應的實質都是鈉與H+間的置換反應,H+的濃度的大小決定了反應的快慢,由三種物質電離H+的能力可以知道H+濃度的大小,從而解答。真實的化學反應體系的情況是多么復雜啊!在這里,對反應體系中實質的認識,多因素地綜合考慮復雜體系中的問題等都是超越了具體化學事實的深層思維,它對學生今后是否能處理未知的新問題有極大的影響,應當成為一種思維習慣。

  總之,教育最終是為了人的發(fā)展,而愉快的學習體驗是人健康發(fā)展,特別是終身學習、持續(xù)發(fā)展必不可少的。我們似乎更多地強調了學習的刻苦而忽略了學習的樂趣。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是合諧統(tǒng)一的,我們無法忽略情感的體驗、過程方法的理解而直奔知識與技能的目標。由于高考評價為紙筆測試,所以高三的化學復習更易讓教師產生一種錯覺:急切而目標鮮明地進行復習、應試,那就是高效地教學。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會讓我們的學生損失太大:損失了學習的樂趣,損失了深層思維的樂趣,損失了交流傾聽的樂趣,損失了動手探究的樂趣,其結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且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危害巨大,這樣的高效只能是低效甚至無效。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12

  時間過的真快,踏上淄博中學工作崗位已經一個學年了,在這段時間內做了不少的工作,對于體育教學、特長生訓練、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教學和學生管理的理解有了不一樣的感悟,同時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在這樣一個充滿激情和挑戰(zhàn)的工作崗位上我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反思自己,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但是離學校和自己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自我感覺已經初步達到了合格的標準。接下來的時間需要繼續(xù)努力去完成自己本職工作同時研究教材教法,認真對待學校安排的每一份工作。爭取做到三年優(yōu)秀五年專家的教師發(fā)展目標。

  1、教學方面:

  本學年的體育教學主要是大課間跑操練習、健美操的教學、田徑教學和民族傳統(tǒng)體育中竹竿舞和跳大繩的教學,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的開發(fā)和實施學校提出的智能化生本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在體育課堂的主體地位,擺正自己的位置,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對于有獨特見解和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適時的給予鼓勵和表揚,鼓勵學生思考、討論和合作,擺脫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學生只帶身體上課,而把腦子放在宿舍里”的現象,遵循“將健康帶給學生,將快樂帶給學生”的原則和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針對不同班級的各個小組進行每節(jié)課的適時評價,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在小組學習之后給予每個小組一次展示自己小組學習成果的機會,提高學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不但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鍛煉了學生自我展示的能力。通過語言激勵和游戲激勵使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更加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重視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通過形象的比喻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動作,將枯燥的健美操和田徑課變?yōu)樯鷦佑信d趣的體育課。重視在教學過程中的針對性糾正錯誤動作做到因材施教,對于極個別動作不協(xié)調給予單獨的指導和講解,更好的做到即重視整體又兼顧個體。針對竹竿舞的教學采用先練習固定桿,學習步法并熟練節(jié)奏之后在加上敲竿進行綜合練習,使學生更容易的掌握動作解決難點。本教研室集體備課時,針對如何讓自己的課更加具有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由主講教師負責制定教學計劃,我們各抒己見,針對計劃中是否存在不足,可行之處有幾分展開討論,并及時給予解決和記錄。

  竹竿舞的教學因為需要敲竿和跳竿的配合人員所以在小組分組合作上面與傳統(tǒng)的小組分組不同,按照男女比例將全班學生分成4個大組,每兩個大組進行合作,其中一個組進行敲竿一個組進行跳竿,這樣進行交替練習既能夠增加同學們之間的交往能力還能夠增強小組的團隊凝聚力,兩個小組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時,要充分發(fā)揮小組的體育骨干作用,在了解動作方法的前提下進行實踐,采用分組輪換的教學組織手段使學生在合作和探究中不斷的完善動作、熟悉動作、掌握動作,最后進行動作的創(chuàng)新和編排。并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激發(fā)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在動作的練習過程中不斷的提醒學生把握好敲竿的“開”與跳竿的“進”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流暢自如的根據敲竿的節(jié)奏進行各種跳竿步伐的練習。

  不足之處:一、準備活動中的熱身部分大多都采用大課間跑操的形式,此形式優(yōu)點是步伐整齊,節(jié)奏感強;缺點是運動量稍顯不足,易出現踩腳的情況同時見習的學生比較多。二、徒手操階段一般情況容易采用上下肢的順勢練習,但是針對健美操的學習徒手操稍顯多余,對于竹竿舞的教學上下肢運動的比例控制不好。三、教學中大多還是采用教師講解示范的方法,而沒有能夠提前制定好學案,讓學生通過自學去真正的探索研究,由于外堂課的原因這方面還顯得不夠成熟。小組的合作在健美操教學中會出現大家跟音樂練習時所有的動作都是一致的,起不到小組合作的作用,而竹竿舞的教學音樂的設置和節(jié)奏的把握這一塊占得比例少輕。四、小組展示階段由于時間的關系不能夠照顧到所有學生都進行展示,所以采用每個小組選代表或者是找優(yōu)秀的小組進行集體展示,這樣就造成了好的學生一直在展示不好的學生反而會出現懈怠的心理。

  2、訓練方面:本學年和高二龐倩老師一起負責男女籃球隊的訓練,具體的分工是我負責男子籃球隊的訓練,學生團體都是高二的男生。在訓練方面我首先采用了體驗式訓練的方法,將所有的訓練內容以每下午一種訓練的方法的方式讓學生去體驗各種技、戰(zhàn)術的訓練方法,之后在讓學生發(fā)現自身的不足之處,針對自身的不足進行以每周為單位的進行連續(xù)性持久訓練方法。剛開始由于人員的不整齊,很多學生不是抱著考大學為目的來訓練的,經過兩三個星期的整頓考核最后確定了本隊一共14人,其中中鋒1人、大前鋒2人、小前鋒4人、得分后衛(wèi)5人,組織后衛(wèi)2人。學生因為都是理改體的,所以基礎起點低,身體素質也較差,針對學生起點低的問題,采用了各種變化運球方法進行強化性練習和快攻跑籃不同形式的練習;針對素質較差的問題采用了連續(xù)臺階跳、障礙跳、蛙跳、鴨子步、折返跑和跑的專門性練習的方法進行訓練。訓練的過程中還不忘教導學生做人的道理和在球場上需要的“永不服輸”的意志品質。每天制定訓練計劃,每

  天下午兩節(jié)課的訓練時間,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為學生達到最大的提高。通過練習分解戰(zhàn)術和技術,一個周拿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教學比賽,要求學生檢驗階段內練習的效果。針對學生投籃命中率不足的問題,采用自己拋球投籃、他人傳球投籃、組合動作突破投籃、傳切投籃、突分投籃和掩護投籃等方法,主要提高學生的跳投命中率,適時的提醒學生動作中的不足之處,給學生一定的提升空間,叮囑學生在投籃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自信和對得分的渴望。

  不足之處:一、球性中各種動作練習每次訓練都會拿出20分鐘進行練習這個階段對于學生的要求稍低,測量學生的練習成果次數較少,以至于現階段學生運球的樣子有了但是高速運動中運球的花樣較少。二、素質練習中個別的同學跟不上強度和量,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訓練計劃的制定還要根據個別素質較差學生再次進行制定適合他們的訓練計劃。三、投籃練習是現階段學生各項技術中最差的一個技術,投籃的訓練時間較少,要求跳投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有點太難,所以下學年針對投籃命中率不高的現象采用投籃時按照個人情況進行有計劃有數量的點投和跳投安排。

  3、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方面:本學年下半學期一開始學校給安排了校本課程,針對很多學生喜愛籃球運動的特點,對所選報學生進行分班調整,我跟王巍老師分別帶了籃球社團班的一班和二班。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跟王巍老師商量了三個大的教學內容:第一個是傳球第二個是三步上籃第三個是投籃,重點讓學生了解動作從中指點學生練習中的不足之處,使學生能夠深入的了解籃球的正確動作方法和養(yǎng)成正確的動作姿勢。籃球校本課程從第三周開始到現在已經進行了13個學時的教學了,從傳球中的雙手胸前傳接球、雙手擊地傳接球、背后左右手傳接球、背后擊地傳接球到三步上籃的左右手三步上籃、轉身三步上籃、背后繞球三步上籃以及與傳接球相結合的配合三步上籃到最后的原地投籃、跳起投籃和傳球突分之后投籃技術。學生在學習技術的過程中不忘了解各項技術在比賽中的運用并且適當的給予學生一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小比賽中將最近所學的動作運用于比賽當中,真正做到學有所有,加深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理解。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能夠讓學生真正的從自己的興趣出發(fā)真正的做喜歡做的事情,能夠緩解學習壓力增加自己的技能同時還能夠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也為了以后進行體育專業(yè)特長生的培養(yǎng)和選拔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在社團活動中還可以提高自身的社會交往能力,認識一些其他班的同學對于學習、興趣的交流奠定基礎。

  不足之處:一、社團的教學拿器材這一塊浪費時間較多,學生一般是4個人一起拿器材,但是一般情況下都是到其他同學做完熱身跑之后才能夠將器材拿到指定的位置。二、小組的分組練習時,很多學生在分組練習時并不按照教師指定的教學內容進行練習,看到任課教師過來之后才練習,由于不是一個班級的綜合評價手段不充分,所以下學年我將準備首先將所有的學生按照水平進行分組,根據各個水平階段的不同組織不同的練習內容。三、課堂的評價部分基本上沒有只是記錄當堂課的出勤情況,從某種程度上對于學生的約束力不夠,所以會讓學生產生校本課程不正規(guī)的感覺。

  通過這一學年的工作自我感覺收獲了很多的東西,一年中從一個學生到一個教師的轉變,從中體會了很多的酸甜苦辣,在這一年中我成熟了很多,做好一個體育教師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全心全意的將自己的所學教于學生,還不忘將做人的道理通過活動讓學生去體會去感受。對于訓練隊的訓練,給學生創(chuàng)造上大學的機會,鼓勵學生去挑戰(zhàn)自己去戰(zhàn)勝自己,在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成功,感受快樂。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13

  在政治科組長的精心安排下,我們聽了高二文(3)班的政治課。通過這節(jié)課,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是我在聽課后的教學收獲和自我反思。

  聽課印象:

 。ㄒ唬┖玫姆矫妫

  1、施老師教態(tài)自然,在整個課堂中的表情非常好,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親和力非常強,語調平和,聽起來很舒服。

  2、對教材比較了解,整節(jié)課各個環(huán)節(jié)連接比較好,沒有出現停頓,課堂比較流暢。

  3、教師的活動范圍比較廣泛,一節(jié)課40分鐘很少在講臺上活動,能夠深入到學生,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老師和學生和目光交流,也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許多積極評價,有利用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價值。

 。ǘ┲档盟伎嫉牡胤剑

  1、課堂內容太多,包括兩個單元的重難點。

  2、老師的提問和學生的回答較為混亂,問題的設計沒有難度,難以讓學生深入思考,在課堂的許多提問中,學生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但老師還是讓學生討論思考,然后再個別作答,一個說明練習太容易,二是老師的應變不好。

  3、講課內容的深度不夠,不能夠滿足優(yōu)等生的學習要求。

  自我反思:

  這一課例的講授過程,給了我們一些新的思考:

  1、教師只有熟悉教材,掌握內在的知識間聯系,以及熟知學生的知識水平并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才能促使自身素質和學生能力的飛躍。

  2、自主學習,是指學習主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為此,教師在課堂上要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研究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學習的特點,了解學生的個體差別和學習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和進取精神。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為此,教師組織合作學習,要給學生群體一個明確的共同任務,讓每個學生在這任務中積極承擔個人的責任。除學生間的互動外,還要發(fā)揮“師生間的互通”對合作學習的促進作用。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14

  學而不思則罔道明了反思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而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伙伴,教師也應該注重教學反思,正所謂教而不思也罔、課堂教學常常被稱作為遺憾的藝術、一個高中數學教師無論再怎么優(yōu)秀,也無論是再怎么成功的課堂教學,都不可避免的留有瑕疵、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學反思是高中數學教師成長、成熟的重要橋梁,不斷地反思最終到達專家型教師的高度、本文就高中數學教師如何實施教學反思談幾點筆者的看法和建議、

  一、勤于撰寫教學反思日記

  什么是數學教學反思日記?

  顧名思義,數學教學反思日記,是教師對當天數學課堂見聞的記錄、

  數學教學反思日記記什么?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反思日記記錄的內容是不拘一格,多元呈現的、有教師行為方面的內容、有學生行為方面的內容、也有教學方法方面的內容,不一定總是記錄不足,也有教學成功之處的記錄,學生的閃光點,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靈感、頓悟等等、

  為什么要寫教學反思日記?

  因為,每天都有數學課,因此都有收獲和反思,記錄的時間要及時、詳盡,所以以日記的形式記錄,同時注明時間,這樣便于回憶當時的教學實錄、

  如何寫教學反思日記?

  課堂實錄和課后的反思、評論分區(qū)撰寫、筆者在實踐中,通常將課堂實錄寫在日記本的正中間,左右各留一定的空白:左邊的空白用于記錄對自己(或他人教學)的診斷和評論;右邊的空白用于自己寫將來二次教學所做的初步分析、

  此外,我們教師應該意識到寫數學教學反思日記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優(yōu)化教學,同時便于自己與其他老師進行交流、研討、因此,反思日記寫好后不能束之高閣,而應該將其合理地應用、首先,對于反思日記中記錄的教學困難,應該及時與同行、專家交流,以期獲得專家的指導與幫助,促進教學反思更為深入,避免走彎路、其次,要勤于與同事交流和討論,便于教學反思日記的內容更為豐富,促進教師群體共同成長、

  二、師生交流

  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發(fā)生教學、因此,通過交往,重建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倡導合作學習,讓知識、技能在師生對話的課堂上實踐,這也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倡導師生在課堂中平等對話能夠充分體現教為主導、學要主動的新型師生關系、這要求教師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情境刺激,萌發(fā)學習興趣,產生探究意識,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在師生、生生的平等對話中完成知識與能力的同步增長,促進價值與情感的協(xié)同發(fā)展,達到三維目標、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讓學生更輕松容易學習是每位教師不斷進行反思和改進教學行為的最終目的、如果教師能將教學常規(guī)中的一部分時間用于與學生互動,那么,在某種程度上,學生會由此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溫暖,并對數學產生興趣;反過來,如果教師在互動中感受到學生的進步和變化,那么,教師就會產生成就感和幸福感、而這種成就感和幸福感又會鼓舞和強化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從而促進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此外,在師生互動中,學生也為教師傳送著豐富的反思材料和信息、大多數數學教師都通過學生的眼睛審視自己的教學,許多優(yōu)秀教師表示通過學生的反應和學習效果來調控教學進度和教學行為,并把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成績作為自己教學成效的日常反思尺度、

  課堂教學是多方互動的,信息的反饋是多渠道的,教學中善于把來源于課堂內外師生之間的信息集中,并及時進行反思,是落實教學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在日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師生交流方式進行反思、

  1、作業(yè)反饋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師生面對面互動的時間也是有限的,所以師生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另外一個重要渠道就是作業(yè)反饋、課外作業(yè)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通過對學生作業(yè)的批改可以了解他們對本節(jié)課重難點的掌握情況,對基本題型、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這也有利于教師對作業(yè)布置和設計的科學性作出判斷,逐漸實現課外作業(yè)的創(chuàng)新教育功能,還有利于教師對教學目標達成度的準確定位,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自習輔導

  對于高中生來講,要想學好數學單靠課堂上的時間是不夠的,自習輔導是很必要的、通過自習輔導,教師可以解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癥、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問題,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查漏補缺、

  3、改錯本

  數學解題中的錯誤是數學學科的一個突出現象,糾錯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就顯得非常重要、針對錯題,教師講解得很詳細,但有時效果卻不一定好,學生遇到同類問題,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這就要求教師進行反思,選擇典型錯例,結合練習題,精心設計教學情境,改善學生認知結構中不完善的地方,尋找克服錯誤的有效途徑、對于學生,可以把錯題總結在一個本上,在每個錯題下標注做錯的原因、正確的解法以及通過此題得到的啟示、這樣,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自己的反思發(fā)現癥結所在,然后對癥下藥、

  三、教學反思案例

  例如,筆者在和學生一起復習基本不等式及其應用,這節(jié)課進行了如下教學反思、

  記錄1 例題的選擇與學生總結出的規(guī)律方法

  考點1 利用基本不等式證明簡單不等式

  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困難,怎么辦?課堂上筆者借助于問題引發(fā)學生深度的思考:解決與基本不等式有關的最值問題,你學會配湊了嗎?

  解決問題的途徑在哪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問題,要根據代數式或函數解析式的特征靈活變形,湊積或和為常數的形式;條件最值問題要注意常數的代換,湊成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求解最值、

  學生可以通過例2的解答總結出如下的規(guī)律方法:(1)利用基本不等式解決條件最值的關鍵是構造和為定值或乘積為定值,主要有兩種思路:①對條件使用基本不等式,建立所求目標函數的不等式求解、②條件變形,進行1的代換求目標函數最值、(2)有些題目雖然不具備直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條件,但可以通過添項、分離常數、平方等手段使之能運用基本不等式、常用的方法還有:拆項法、變系數法、湊因子法、分離常數法、換元法、整體代換法等、

  記錄2 本節(jié)課的思想方法

  1、基本不等式具有將和式轉化為積式和將積式轉化為和式的放縮功能,常常用于比較數(式)的大小或證明不等式,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分析不等式兩邊的結構特點,選擇好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切入點、

  2、對于基本不等式,不僅要記住原始形式,而且還要掌握它的幾種變形形式及公式的逆用等,例如:ab≤(a+b2)2≤a2+b22,ab≤a+b2≤a2+b22(a>0,b>0)等,同時還要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條件和等號成立的條件、

  記錄3 易錯防范

  1、注意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條件是a>0,b>0,若a<0,b<0,應先轉化為-a>0,-b>0,再運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2、當且僅當a=b時等號成立的含義是a=b是等號成立的充要條件,這一點至關重要,忽略它往往會導致解題錯誤、

  3、有些題目要多次運用基本不等式才能求出最后結果,針對這種情況,連續(xù)使用此定理要切記等號成立的條件要一致、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15

  隨著新課改的展開和新課程的實施,原先的教育教學理念、方法、范圍和過程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的課堂教學的要求和實施也必然隨之發(fā)生改變。通過教學實踐和實地調查,現就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實施策略談一些認識。

  第一、問題。

  1、初高中歷史教育現狀和知識的銜接問題。

  新課程的編寫采用了專題的形式。而這應建立在學生掌握通史的基礎之上。

  2、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問題。 新課標在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課標要求教學的知識應注重實用性。歷史教學主要是為了傳授歷史知識,但更重要的是為現實服務(學生個人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對歷史的借鑒);

  (2)教學過程中以學為主,真正做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活動中采用探究式教學,引導好學生自主學習。還要注意將課程內容的實用性與不可回避的高考應試教學的關系處理好; (3)講究把教學延伸到課外。課本的知識容量有限,很多現實有用的知識課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沒有涉及,教師必須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提供自學所需用資料的介紹。如此這樣,在具體的教學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呢?確實是個難題。

  3、知識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問題。

  因為新課程采用專題的形式編寫教材,所以專題內知識的完整性和本專題知識與其他專題的聯系問題,都很難把握。而知識的系統(tǒng)性不強,要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并培養(yǎng)能力就不得不進行必要的補充,課時就顯得嚴重不足。

  第二、實施策略。

  (1)要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創(chuàng)新思維、更新觀念是適應新課改的前提

  觀念的更新是一切創(chuàng)新手段實施的根本。沒有新理念、新定位、新角色,只有新課標、新教材、新知識,還是舊課程,沒有新成效。為此,應該重點轉變三個方面觀念:一是轉變對新課程的認識,即用新思維、新方法,不能守著舊框框、老套套;二是轉變自身角色,由傳授者變?yōu)閱l(fā)者、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由師道尊嚴的“師長”變?yōu)榕c學生平等的“談話人”,精心營造民主與平等的新型角色關系,促使學生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教學;三是轉變對課堂教學的認識,即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歷史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也能充分發(fā)展,把歷史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

  (2)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

  面對新課程,歷史教師要以“博”、“精”作為自己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歷史教學改革和當今新形勢的基本要求和目標。一要擁有廣博的知識。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有扎實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否則是不可能教好該學科課程的。為了激發(fā)學生對本學科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對本學科的更深刻、更廣泛的認識,教師還應對本學科的發(fā)展史及其發(fā)展的前沿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除了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外,還要有較為廣博的文化知識,尤其是地理學和文學。二要掌握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歷史學是一門綜合性極強,涉及內容極廣,跨度極大的學科。而新課程的標準里面的模塊幾乎都是以專題的形式出現,黑板+粉筆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很難把這些知識傳遞給學生。借用多媒體則可以做到這一點。多媒體可以將文本、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組織起來,可以激發(fā)興趣,活躍課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閱讀、分析、運用的能力;也便于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自已提出問題。因此,要改變以往手抄式備課為電子備課。在教學手段的選擇上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應該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在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同時繼續(xù)挖掘和發(fā)揮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積極作用,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交互滲透和互相補充。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11-02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12-01

高中教師歷史的教學反思09-16

高中教師物理教學反思07-22

音樂高中教師教學反思10-27

高中教師教育教學反思10-27

高中教師教學反思范文10-27

高中教師數學教學反思11-03

高中音樂教師教學反思09-27

高中教師政治教學反思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