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反思(實用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
以前老是認為一節(jié)課順利按教案完成的課才是成功的好課,但是一年多的課改實踐,使我有了新的認識,特別是《閃光的金子》一課更使我認識到一節(jié)好課的評價在于課堂的生成多少,課堂因生成而精彩,充滿活力。
蘇教版第四冊第16課“閃光的金子”寫了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講述了水電修理工徐虎在平凡的崗位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熱心為附近居民排憂解難的動人事跡,贊頌了徐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每上這種課文,學生們大都會無精打采,對課文內容提不起多大興趣。雖然徐虎就在不遠的上海,新聞、各類報刊上也都有他的報道,可孩子就是孩子,總對那有趣的寓言、知識性的童話或是描寫美麗景色的課文感興趣。
課上了大半進入了尾聲,師總結要讓學生從事例中體會到徐虎全心全意、熱情為他人服務的那顆像“閃光的金子”般的心。雖然根據(jù)自己的教案進行教學學生是能聽懂的,能答上來的,但也只是浮于表面。正在我要要想個好方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總結全文時,坐在第二排的一個男生嘔吐了起來,邊上的幾個學生在同一時捂起了鼻子,我看到這情況說:“某某同學身體不好,請大家諒解!”這突發(fā)情況我備課時可沒備到,這本來就不是能預設的嘛,更巧的是偏偏在這堂課,在講到最關鍵地方。我抓住這一生成,不緊不慢地說:“今天課上我們認識了全心全意、熱情為他人服務的全國勞模徐虎,那我們是不是也該用行動表示一下呀?”話音剛落,刷刷刷,不約而同舉起了大約30幾只小手,有幾個嘴里還叫著:“我來,我來,我去拿些沙子來!薄拔襾硗系亍!蔽腋袆訕O了,沒想到效果這么好,大家這樣積極。我隨意點了3個男生,我把他們稱為“小徐虎”,班上小朋友馬上笑開了,笑得他們怪不好意思的。他們利索地開工了,只一會兒工夫就把地面搞干凈了,可見他們平時也是樂于為班級、為他人服務的好孩子,不然沒那么麻利。在3個“小徐虎”工作時,我便在一旁抓住這一“生成”有情有境的總結了課文,并鼓勵學生要像徐虎學習,像身邊的'“小徐虎”學習。
預設的課堂也許是有秩序的課堂,但也許會缺乏靈氣;生成的課堂也許會“亂”一些,但可能會因此而精彩。如果這堂課按我預設的教案進行教學,學生不僅會感到苦草乏味,不感興趣,而且對知識點難以掌握。而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教學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由學習的時空,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得活潑,雖然最后的局面有那么一點“亂”(熱鬧),但這一“節(jié)外的小枝”開出了絢麗的花朵,成為課堂的一個亮點,也使課堂真正成為了學生生命活動的樂園。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2
鑒于綜合性學習的答案不統(tǒng)一,又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直接體現(xiàn),對于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這節(jié)課我采用了學案式教學,并且放手給學生去主持,我擔任的是“顧問”一職。
這節(jié)課上學生的表現(xiàn)不錯,積極性很高,并且答案組織的很嚴密,不乏文采。我想這是源于這節(jié)課的題目很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fā)。在題目設計上,我緊扣考試說明,貼近社會熱點,學生實際,就留守兒童、網(wǎng)絡問題、陽光體育鍛煉、家庭教育、畢業(yè)贈言等設計成題目,讓學生能有的放矢,既訓練了題目,又讓學生受到了情感教育,我認為這正是語文課程的性質的最好體現(xiàn)。其實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就看誰能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讓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在生活中點燃自己心靈的.語文火炬,照亮生活,照亮心靈!
再今后的類似訓練中還應進一步加強題目的科學性,以及答案的規(guī)范性,進一步增加課堂容量。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3
門迅速地向左手壓過來,而右手還沒來得及保護,我就眼前一黑,"暈"了過去。待清醒過來,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個又紅又腫的大拇指。這時,我才感覺到一陣劇疼。
忍著十指連心的痛,我含著眼淚用左手涂了些藥。
本以為幾天就會好可左手漸漸整個兒都不能用力了。而且大拇指似乎越來越腫,看來,這次被壓得太重了。只好用左手代替右手的工作了。
回到家后,我才發(fā)現(xiàn),一只手開不了那頑固的房門,一只手不能既拿筷子又拿飯碗。一只手連最簡單的洗梳起居都做不好!
日子照樣得過,左手時時刻刻都在疼,右手承擔著平時兩被的工作。
真的很佩服我的右手,在左手遇到危險的時候,它會立即去保護,在左手"有病"時,它會細心地為其治療,在左手有困難的時候,它會無怨無悔的承擔一切。
比起右手,我很慚愧,初一時,我和一個"死黨"一起擔任班干部,一起出黑板報。本來分好自己的工作,可后來,他為了一些班級里的其他事情而忙碌,便要我?guī)退鏊墓ぷ,我不但沒有幫他做好,反而在老批評他不負責任時幸災樂禍。帶著委屈和對我的徹底絕望,他辭去了文藝委員的工作,我現(xiàn)在才明白,他當時比我還傲氣,是用了極大的.勇氣來要求我?guī)退亩覅s頭也不回的丟下了"不行"兩個字……
我懂了,我錯了。"右手"知道"左手"的痛了。
后記
"左手"的傷好了,傷疤也脫落了,"右手"的辛苦也總算沒有白費。雖然現(xiàn)在"左手","右手"在做不同的工作,但他們仍會在工作中互相照顧的!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4
今天是跟崗以來第一次上課。早上第四節(jié)在八(10)班上,上之前已聽了同行兩位學員的課。上完后,我對本次的教學提出如下反思:
1、課件制作不夠科學,部分頁面顏色搭配不科學,造成后面學生看不清楚;
2、缺少視頻、音頻,教學效果打了折扣;
3、時間把控不到位,前松后緊;
4、師生互動不夠熱烈,未能較好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略顯沉悶;
5、講授過多,學生本人活動較少,未能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講練結合,更好地貫徹課程改革理念,更好地處理好教學內容多與時間少之間的.矛盾,適當增加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鼓勵學生自學,提高課堂效率。要尋找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去授課。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5
秋風瑟瑟的季節(jié),我來到了武漢,參加了為期一天半的湖北省小學語文教學觀摩課學習活動,親耳聆聽了名師的課堂,親自感受了名家的風采,感覺不虛此行,受益匪淺。
此次活動,我們共聽了7節(jié)課和兩場專題講座,在授課的老師中,既有湖北省優(yōu)質課一等獎獲得者,又有董曜紅、孫雙金等特級教師的身影。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高超的教學藝術,為我們做出了示范,讓我們知道了如何構建和諧課堂,提高教學實效果,也領略了教學的無窮魅力。
一有感于閱讀教學
1 閱讀課以讀為主,讀出畫面,讀出情感,從讀中品味,讀中感悟。
在《酸的和甜的》的教學中,魯巧云老師就很注重對學生朗讀的指導,要讀出體會,讀出感情。比如指導朗讀第一段落時,就先讓學生自由讀,談體會,然后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讀出狐貍想吃卻吃不到的心情;在指導第四段朗讀時,引導學生讀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的心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示范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引讀,表演讀等方式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道理。
在喬能俊老師的《秋天的懷念》中,也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為教學目標。在檢查字詞部分便滲透了朗讀指導。喬老師先出示三組詞,讓學生先觀察每組詞的規(guī)律,告訴學生每組詞語都可以讀出一個畫面,一個情節(jié),一個故事。你帶著想象讀一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把你的這種想象讀出來。在對課文品析中,更是把讀作為主線,尤其是對第一段的朗讀指導,非常到位。通過教師滿含深情的范讀,和教師富有感染性的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使學生充分理解史鐵生雙腿癱瘓后的痛苦,從而引導學生讀出感情,并用各種形式的讀,如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分角色讀,指名讀等,讓學生通過讀來體會作者的痛苦和母親的'偉大。
在孫雙金老師《走近李白》的教學過程中,孫老師更是用詩一般的語言和豪邁的激情引導學生品讀李白的詩歌,讀出詩味,整節(jié)課,學生都詩性濃濃,課堂似乎變成了李白詩歌的朗誦會。
2建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注重鼓勵性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師生關系良好才能保證教學質量。很難想象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學生麻木不仁的老師能讓學生認真聽他講課。因此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這5位老師都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都擺正了自己在師生關系中的位置,突出地體現(xiàn)了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他們的課堂上可以看到教師語言的魅力與藝術,他們的課堂上都充滿了鼓勵性的評價。這種評價已經(jīng)脫離了公式化的你真好,真棒等模式。如《秋天的懷念》中,喬老師用了“你讀出了史鐵生的痛苦”“他一定會記住你的善良”等鼓勵性評價,在孫雙金老師的課堂上更是洋溢著激情與鼓勵,如他鼓勵學生質疑時,說“你有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當學生讀出了詩味時,他說“你就是現(xiàn)代的小李白”當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出現(xiàn)時,孫老師說“這是馮家的觀點,我喜歡聽到不同的”這樣的評價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使學生樂學,愛學。
3善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這幾位優(yōu)秀的教師他們的課堂方法各異,精彩紛呈,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善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如魯巧云老師在執(zhí)教《酸的和甜的》這篇童話故事時,充分利用多媒體,在學生面前顯現(xiàn)栩栩如生的畫面,增加教學的情境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喬能俊老師在講《秋天的懷念》中,也用他富有感染性的語言為學生營造出畫面和場景,使學生對作者的悲慘遭遇感同身受;孫雙金老師在《走近李白》中,也通過用生動的語言給學生講述李白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李白是仙,也是人;李老師還用配樂詩朗誦及演唱詩歌的方式使學生進入詩歌的情境中。
除了以上幾點外,我還特別佩服各位老師的課堂駕馭能力。他們的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是說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設計思路走,讓學生只回答自己設計的問題,而是能做到收放自如,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暢所欲言,自主互動。在和文本,教師,學生的互相對話中,讓學生充分的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惑,在課堂上充分地表達,真正做到學生能“小手直舉,小嘴常開”老師只是起引導和點睛作用。對比自己的課堂,我深刻的感覺到自己對于課堂的駕馭能力不夠,還做不到真正的收放自如。我知道,這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通過一次兩次學習就能立刻改變的。但是,態(tài)度決定一切。有了名家的引導,加上不斷的實踐努力,我想總有一天,我的課堂也會慢慢有變化的。
最后要特別感謝學校領導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么好的一個學習機會,讓我們能夠開闊眼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走出去,真的能夠發(fā)現(xiàn)一片更廣闊的藍天……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6
課堂教學改革是新課程實施的關鍵。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語文課堂教學面貌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煥發(fā)出活力,涌現(xiàn)出一大批新課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奮。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不少老師的課堂“創(chuàng)新”與《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形似神異,貌合神離,徒有形式,沒有實效。筆者認為表現(xiàn)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與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tǒng)一的。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chuàng)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后、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yōu)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么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
因此,我們強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為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扎扎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把提升人文素養(yǎng)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xiàn)。
二、強調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jīng)過短暫的困惑后馬上接受下來并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chuàng)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fā)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終結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jié)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jié)課上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
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教師要具備在課堂上進行“二度備課”的能力。
三、鼓勵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采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xiàn)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
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協(xié)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一要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教給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三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全面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習,冷靜地思考,不斷的反思,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的走進新課程。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7
大致采用了以下幾種學法:
1.情境設置法。課前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chuàng)設情境,從感性上讓學生自然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
2.誦讀法。教法千變,朗讀為本,對文言文的教學來說,誦讀尤為重要。整堂課我以誦讀貫穿始終,從初讀、譯讀到理讀、背讀,從朗讀入手,讓學生把握文言文的節(jié)奏,體會文意,賞析美點,尤其是其中的去掉句讀競讀和小組分層朗讀,在朗讀過程中考查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可謂一舉兩得。
3.質疑法。教學過程中,我一直鼓勵學生相互釋疑,教師只作適當補充,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討論法。小組合作討論是這節(jié)課的主導學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5.畫圖法!渡绞小分械木吧蚕⑷f變、虛無縹緲,比較適合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課堂設計中我本想從兩個層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以創(chuàng)造性復述來培養(yǎng)學生描述景物的再造想象力;以畫圖的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將語言轉化為圖景的空間想象力。可是因為時間關系,該環(huán)節(jié)未得實施。同時最后的片段描寫練習也因時間關系,學生水平未得到真實發(fā)揮,可以說是課堂上的遺憾。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8
在推進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嚴峻問題,也敢到了自己在作為一個母語教師肩頭責任的重大。于是不斷的進行探索和思考、總結,和大家共同交流。對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體會做一下小結。
一、教學方法要穩(wěn)中求變
因為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厭倦,而太多變的教學又讓學生琢磨不透,不能形成規(guī)律,無“法”可依,所以教學就成了一個需要不斷思考和改進,既需要象做飯一樣要變換花樣,來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又要形成一定的格局和習慣,讓學生覺得有規(guī)律可尋。例如每天的預習,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規(guī)律,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么。生字、詞語以及有關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初次閱讀課文,是必須掌握的。而有時也需要一些變化是我們需要潛心研究的,例如我在教學《變色龍》的時候要求學生把自己朗讀的最好的段落錄下來,讓學生通過讀體會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二、教學主體要調動激活
要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fā)學生智慧的火花。有時我們總是為僵化的課堂氣氛而很苦惱,其實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興趣不是一天可以培養(yǎng)的。從新課程的角度來講,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而不是被動的執(zhí)行者。尤其是現(xiàn)在的孩子他們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聰明指數(shù)絕對超過了我們小時候,如果要是用我們來衡量他們是不行的,因此我們要相信學生的能力,給學生一個施展自己的平臺。例如:在學習《窗》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設想一下,這個沒有看到他所希望看到的美景的病人,他會怎么樣呢?同學們紛紛的去說。有的說,他懊悔之極,后來自殺了;有的說,他也舊病復發(fā),痛苦而死;有的說,他在一次次的噩夢中死去了;還有的說他后來遇到了一個好的醫(yī)生來這個城市,于是很巧的治好了他的病,而他后來就用自己所有的錢,買下了對面的土地,把他建成了一個美麗的公園……學生的想象能力是超出老師的想象的。
三、教學重點要突出體現(xiàn)
語文課堂要突出重點,體現(xiàn)亮點。其實新課本每單元基本有一個重點,但是每課又有各自的特點。例如: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主要是小說,《孔乙己》、《范進中舉》、《口技》、《變色龍》、《窗》只有一篇是文言文,其余都是小說,而四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運用了對比的方法,但是對比的角度又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把握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去學習 。讓學生既看到知識的整體特征,又看到每一課的特點。既要給學生知識又要讓學生感受到快樂,營造快樂語文的氛圍。例如《孔乙己》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孔乙己的境遇而編寫課本劇,并進行表演,或者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看已經(jīng)制成光盤的課本劇來感受主人公的悲慘的命運!犊诩肌穭t可以讓班上有這方面特長的同學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快樂的同時了解什么是口技。《變色龍》則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分角色讀,然后自己選出最佳搭檔來展示給同學們。
四、教學情感要交流醞釀
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沒有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沒有情感的課堂是痛苦的,讓學生能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在課堂上能真情流露,與主人公共命運,與作者形成情感的交流與對話,以情來陶冶學生,以情來激勵學生。情感既是教育的目標,也是教育的手段。比如,在學習《背影》一文時,我首先讓學生聽了《父親》的歌曲,然后讓學生談自己的父親,想想父親給自己的關愛。其實老師如果有能力,最好自己給學生唱,或者讓有能力的學生唱,這樣學生更有深刻的體會。我在教學《白楊禮贊》的時候,給學生唱《小白楊》,盡管唱的沒有歌星好,可是學生還是覺得我們老師真行,于是就更加強了學生對老師的崇拜,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范圍要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要走向生活社會。如果就語文課本學習語文是永遠無法學習好的,我們精彩的課堂只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很小的一部分,只是能應付考試,而學生的能力和實踐是無法真正得到鍛煉和提高的。學生的語文最終是要在社會中去檢驗的,所以必須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個性思考,不在要求統(tǒng)一答案,所以這就是說老師一定要把思維的空間真正還給學生,這樣才真正有助于學生的提高。要讓學生更多的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去積累生活,去品位生活。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的積極的去學習語文。
語文作為母語原本有它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可是現(xiàn)在卻因為教學的課程而變得過分的單一,使語文失去了原本應該有的活力。尤其是現(xiàn)在的.語文,由于文言文是固定的,是必考的,所以老師們在復習的時候有時會過多的把經(jīng)歷放在一個一個生字的記憶,要求學生一個字不差的把文言文背寫下來,于是這些原本在新文化中已經(jīng)沒有了語言影響力的文章,了老師教學的重點,也成了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苦不堪言。當然我們不否認古人的知識的廣博,也不否認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輝煌的文化遺產,但是不應真正讓它成為學生學習的重點,我總是覺得應該是一種人文的積累,而不是文字的積累。古人的東西再好,還是應該去更多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理念。由于有的文言文很長,學生又沒有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不得不為了考試而逼學生去背。盡管考試時就是那么10分左右的題,可是面對一分也不能少的考試來說,對于關系著學生命運的考試來說,總是不能忽視的,所以成了一項負擔。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還不是問題,對于差一點的學生那簡直是如登高峰。
不過,教師也可以分層而論,讓學生體會古人語言的精煉,可以讓學生去積累和欣賞自己喜歡的一些詩歌和文章,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背誦課本上的幾篇,幾首。
六、教學內容要開放靈活
努力建立開放的語文。語文是母語原本就是學習其他科的基礎,是學生將來生活的重要的交際手段之一。
但是長久以來,各科都是孤立進行教學,學科本位的思想太嚴重了。課程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忽視了學生知識的聯(lián)系,以及科目的交流和溝通,把自己封閉起來,然后說語文怎么也考不好,怎么回事。當然我們不否認語文考試以往存在的弊端,而導致的應試和素質的沖突。課程過度的強調統(tǒng)一,東、南、西、北、中,億萬學生同時學習統(tǒng)一的內容,使課程變的凝固、僵化,缺少了彈性。
可喜的是最近的考試出現(xiàn)了科目的交融,盡管只是那么1、2分,可就是為了這一點分數(shù)老師們會苦心的去經(jīng)營,會努力形成一個教育的整體。
有時我們生病時會因醫(yī)院的科室分的太細,以致有時生病了不知道要去哪個科室而苦惱。其實我們的教學也應該是適當?shù)挠幸稽c溝通,不要因為自己不是英語老師而不敢說一句英語,不要因為自己不是物理老師而為自己對物理知識的淺薄而做解釋,其實老師應該是一個多元的整體,是一個一專多能的結合體。
當然不是說語文課都上的不倫不類,但是也不是雷池不可跨越。
語文課堂要打破壁壘,逐步做到課堂教學、語文活動,綜合實踐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讓語文教學充滿活力,讓語文課堂快樂融融,讓語文不在是學生的負擔。這是每一個老師和家長的心愿。
中學語文教學反思二:中學語文教學反思——談教師自身素養(yǎng)(1060字)
自己教學語文30年,聽課也有幾百節(jié)了吧,總之,對中學語文的教學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 我覺得教語文,學養(yǎng)是第一位的,技術是第二位的。只從“術”的方面去研究,不從“學”的方面去積淀,是舍本逐末。你要教學生讀,你首先要會讀、多讀,有深刻的讀書感悟;你要教學生寫,你首先要愛寫、能寫,有獨到的寫作體驗;你要教學生說,你首先要勤說、善說,有高超的口語表達才能;你要教學生成長為一個大寫的人,你首先要是一個大寫的人。因為教語文說到底是教做人。
我們教師不是詩人,但要有詩人的氣質;教師不是演員,但要有演員的才能;教師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師不是將軍,但要有指揮千軍的氣概。語文教師尤其應當如此。一筆好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一腔與學生融為一體的熱情,一顆真摯而善良的心,所有這些,才能構成一位語文教師的神韻。
有的老師上課,心里想的是教學流程、步驟、環(huán)節(jié),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干什么,甚至幾分幾秒都有“科學”的設定。我覺得這樣做就缺失了教學的靈氣,教學的本真。我上課心中有路數(shù),但全力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一仰一俯,一眨眼一皺眉,都是他們心聲的反映。我就根據(jù)學生當時的狀態(tài)因勢利導,教為學服務,而不是師生被教案牽著走。上課時要做到:眼里有學生,心里有學生,心里裝著每一位學生的心。
另外與時俱進,莫被“傳統(tǒng)”束縛頭腦;科學發(fā)展,不為時尚放棄永恒。古人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還重視“讀萬卷書,交萬名友”。古代有“游學”之舉,當代有“留學”之風,我還主張廣泛交流。子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詩云:為切為磋為琢為磨。都是講交流的重要與樂趣。霍懋征老師年逾八旬還去西北講學,傳播經(jīng)驗;魏書生老師做了局長還不放棄教學,他們是真正的事業(yè)家。
還要在備課上下苦功夫。把過多的時間用在制作課件上,而不用在鉆研教材與研究學生上,是得不償失。把功夫用在實處,而不要做虛功。
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語文教學的六個要素。這就是:一、以情勵學;二、以趣激學;三、調動參與;四、啟迪創(chuàng)造;五、注重內化;六、求精求活。
語文課堂要充滿詩情,要讓兒童享受語文學習,教師享受語文教學。讓課堂充滿文化氣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亂,情趣盎然。課堂要有書卷氣,要有翰墨香,因為語文教學,說到底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是浸潤在文化積淀中的社會行為。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沒有優(yōu)秀的教師,什么理念、教材、教法、評價都可能會被扭曲、變形、異化。他們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因為學得再認真,在中考中也考不到數(shù)理化那樣的高分,不認真學,分數(shù)也低不到哪兒去。
2、應付老師,平衡自己
這些學生迫于考試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態(tài)度比冷漠型要積極些,但也只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于上課聽講,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yè),滿足于老師問起時,有 我已認真學過了 的回答;捫心自問時,也可以 我已努力過了 聊以自,慰。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
3、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shù)仍,盡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xiàn)倒退,于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隨著考試的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范圍變窄,思維刻板,情緒慌亂,時刻擔心失敗,并想象失敗后的情境,無法發(fā)揮正常水平。這樣幾個輪回之后,他們有種一籌莫展的感覺,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4、投機取巧
有些學生不是不能學好語文,也不是不知道語文重要,而是認為初中語文不考課本,試題全部來自課外,抱著投機取巧的心理,大搞題海戰(zhàn)術,今天一套資料,明天一套試題,見題就做,企圖能夠 碰 上中考試題,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yǎng)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還有一些學生,題目也不做。他們抱著 我聰明 、 我運氣 的心理,等到考場 超常發(fā)揮 。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機取巧者。
二、成因
1、認識的偏差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次一次說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抹水泥、一張瓦片、一顆釘子、一根木條,你就得一點一滴的壘和砌,嫌麻煩就不行。而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認為上課聽聽、課后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著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語文學習》雜志有一句醒目的標題語: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這句話含義是豐富的,但它至少說明一點:生活中處處有 語文 ,把語文學習僅局限于課內是不行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語文成績提高的漸進性。較之其它學科,中考語文更側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的表現(xiàn),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所說的 漸進性 。語文學習往往會出現(xiàn)花了一些時間而看不出成效的現(xiàn)象,但是只要能堅持不懈,付出定有回報。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出退步來,所謂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就是這個道理。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課內和課外的關系。近幾年來,為有利于對考生能力的測試和人才的選拔,中考命題材料幾乎全部取自課外,有些教師和學生便產生了一種錯覺,課本對中考已經(jīng)沒有作用,于是,本來就有投機心理的學生對復習資料倍加青睞,卻把語文課本束之高閣。殊不知, 教材是個例子 (葉圣陶先生語),中考試題與教材的關系是 流 與 源 的關系,正所謂 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 。
2、學生自我調適能力不強。學生偏科,因素很多。進入初中,產生偏科,重理輕文,則主要是因為理科的題目透明度高,答案標準,成就感強,而文科的題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特別是寫作類題目,有時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自認為不錯,常常因偏題等原因被老師判為不及格。與其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解理科題目, 解題目多帶勁,解出一道難題多夠刺激 。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tài)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再加上考試復習階段,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往往通過發(fā)資料、做作業(yè)的方式擠學生的課余時間,真是 無邊作業(yè)蕭蕭下,不盡資料滾滾來 ,學生的課外時間都忙于完成這些需要上交的書面作業(yè),不知不覺就把 語文學習要多讀書 這些無需上交的 軟作業(yè) 拋到九霄云外了。
三、調控措施
1、變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的主體需要。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動,行動能優(yōu)化心態(tài)。初中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xiàn)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著以前積累的老底夠了, 我不需要學了 ,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知識上的 空洞 ,產生 我想學,我要學 的心理,他們就能付諸行動。筆者曾在學生中搞過一個試驗,讓學生分析、提煉、積累課本中的作文素材。把班級分成6個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單元課文和讀本的內容。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組長負責把本單元里的重要課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資料,并加工處理,如修改、裝訂等。準備工作做好后,班上組織交流。最后教師收齊,裝訂成冊,作為一個學生課題來處置。這樣,原來不夠重視課本的人,懂得了課本的價值;原來感到作文無料可寫的人,也大有收獲。因而,他們再也不小看課本,這以后,有一些學生還自覺梳理所有課本里的知識材料。他們再也不認為課本無用了。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
2、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反思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可見,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于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如復習詩歌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時,《詩經(jīng)》里 賦 與 興 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 賦 比 興 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 賦 和 興 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 賦 時,在解釋了 賦 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詞: 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 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 賦 。講 興 時,我引了《纖夫的愛》的歌詞: 天不刮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么想 ,講清了 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復習語文的興趣。盧梭說: 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 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 壓力 為 魅力 ,讓 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 ,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
3、分解大目標,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俗話說, 信心是成功之舟 。自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自信心而導致失敗,這在生活中司空見慣。自信心對于初中學生更為重要。學生考試頻繁,情緒波動大,一旦哪門學科有兩次考試 滑坡 ,馬上就自暴自棄,這時,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改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專題性的得者及時表揚和獎勵,因為教師的 表揚和獎勵 代表著一種 權威 的認可,它能夠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學生學語文,最怕的有作文、現(xiàn)代文閱讀和詩歌鑒賞。在開始進入詩歌鑒賞復習階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學:了解詩歌的常識 鑒賞詩歌的形象 灌輸詩歌的表達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訓練答題步驟 品味詩歌語言 最后,每人上交一篇關于談詩歌鑒賞技巧的小論文。經(jīng)過幾周的訓練,學生覺得 詩歌鑒賞也就這么回事情嘛,沒有什么好怕的 。但是,有一個普遍現(xiàn)象值得重視 他們的閱讀量有限,他們的鑒賞水平太低,必須強調他們多做練習。否則,理論并不能很好地指導他們的實踐 準確鑒賞詩歌,這才是真正的難點。但無論怎樣,我通過做這樣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學生排除了畏懼心理,這一點,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 獎勵可以提高學習效果,至少不會降低其效果 , 獎勵是人的一種本能性的追求 。這樣學生在階段學習中有了收獲感、成就感,嘗到了學習的甜頭,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9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民歌。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與《孔雀東南飛》并稱為我國詩歌史上的“樂府雙璧”,是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全詩明朗剛健、質樸生動,具有濃郁的民歌情味,適于吟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文的語感。
初中多數(shù)同學通過多種藝術形式了解了木蘭的形象,對本文比較感興趣;語言較淺顯,閱讀起來沒有多少困難。課標對初中古詩文的教學,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與語感為主體,并適當積累一定的文言詞句知識。通過誦讀、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本節(jié)課以多媒體電教設備輔助教學,主要采用誦讀法,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體現(xiàn)詩歌的聲韻美,深入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復述法,提示學生復述時要注意抓重點,做到詳略得當,引導學生清晰、流暢、有條理地表達;合作探究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集中鑒賞本文豐滿的人物形象和繁簡相宜的結構安排。
可取之處:
1.緊扣詩歌的文體特征進行教學,以朗讀和語言賞析為主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2.為避免一味進行枯燥的說教,采取了多種形式進行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不足之處:
1.教學過程中,由于詩文賞析能力薄弱的學生很難跟得上,課堂學習效果一般。
2.在課堂表演環(huán)節(jié)中,老師沒有及時點評并給予適當?shù)馁潛P和鼓勵,這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通過這堂課的教學,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材是死板的,但人卻是靈活的。雖然有些教材已經(jīng)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但只要我們教師能夠用智慧去巧妙處理教材,從答生的實際出發(fā)來改進教學方法,一定會使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朝氣、充滿智慧。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0
25課《河中石獸》這是改編之后新增的一篇文言課文,下面我來談談自己所上這篇課文的一點感受。
這篇課文我分兩個課時來完成。并且我把這篇課文的重點放在理解字詞、課文內容和讓學生自己歸納課文中尋找石獸的四種方法上;把難點放在讓學生知道學習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上。
首先我讓他們自己借助課文下面的注解和工具書自己初步閱讀感知課文內容。
讀了幾分鐘后全班一起朗讀(他們邊讀的時候我把他們讀錯的字寫在黑板上,然后在一起更正讀音)。更正之后我再帶他們朗讀一篇課文,緊接著讓他們自己在朗讀幾篇。這樣他們就會對課文內容有進一步的了解。便于他們更好地學習課文。這一點我覺得自己做得比較好帶他們多讀文章,這樣不僅能熟知課文內容,而且還會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
接下來就是對基本知識的學習以及掌握課文內容。對于作家作品的介紹我只簡單的說一下。對字詞和課文內容我講的比較詳細。我先讓他們自己翻譯課文,把不會翻譯的作上記號(在學習時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等時間到了我讓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一句一句講解課文內容,由于文章內容有點長我讓他們一段一段來學習。如果講得內容太多我發(fā)現(xiàn)對十一中的孩子來說要他們把那么多的內容記下來就有些困難,他們消化不了。我把每段里面重要的詞語句子要他們做上記號,再讓他們當堂把這些內容記下來。過幾分鐘后我在檢查他們學習的情況,真的和我預想的差不了多少。我覺得人有了壓力之后才會有動力,對于這些學生來說用這種方式讓他們掌握文章內容效果還可以。我真的很開心他們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我感到很欣慰。學完文章內容之后,我馬上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提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讓學生歸納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待學生回答之后便明確答案(尋找石獸的故事)。接著問他們課文中講了他們用幾種方法來尋找石獸的'?然而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回答的不是太好,他們都只找到了三種,他們都把第一種給漏掉了。最后又問學生他們是怎樣找到石獸的?學生馬上回答是根據(jù)老何兵提供的線索在河的上游找到石獸的。
最后我問學生從他們尋找到石獸這件事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對于這個問題他們回答的就不是很全面。
對于這篇課文我覺得自己在教學生朗讀和讓他們翻譯課文重要詞句這方面做得還可以。他們之后做這課的習題時很多學生都不用看書,這點值得我高興。在課文提升這方面我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好。以后自己要在這方面多下點功夫。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對于學問是永無止境的。只有不斷給自己充電,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我一定會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越來越優(yōu)秀!
以上是我對這篇課文的認識和反思,有不足之處希望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逐步探索和完善。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1
《母親的恩情》是一首文包詩的課文。文包詩這種課文類型是蘇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詩教學的新課型。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巧妙的把一首詩包含在一篇簡短的文章里,生動地介紹了與古詩相關的背景知識及創(chuàng)作本詩的具體情境?梢哉f:“詩”是“文”的中心與升華。在教學時,我主要圍繞“文與詩”的聯(lián)系來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深入文本故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感受,激發(fā)情感、想象,從而體會母愛子、子念母的.一片真情。在細節(jié)上,我是這樣處理的:
第一自然段主要抓“夜深了……一針針。。她想……”這句話,通過看課文插圖,理解“一針針”“一線線”的意思,引導學生品味:從母親在燈下一針針一線線的縫補衣服,你知道了什么?再聯(lián)系上句中“忙著”一詞,體會出母親為兒日夜操勞的辛苦,然后通過想象:母親會在心里想什么?進一步感受母親對兒子的牽掛疼愛,最后通過朗讀表現(xiàn)母親把對兒子的愛縫進了衣服里的無私關愛之情。
第二自然段圍繞想象孟郊和母親分別時的情景,說一說母親怎樣叮囑兒子,兒子心里怎樣想的,體會母子間的深情,為下面解決難點鋪路。
第三自然段處理好比喻句:母親就像太陽,母愛就像春天里的光輝。我這樣引導:回想平時媽媽照顧你的事情,從而體母愛就像陽光,無處不在,細致入微地溫暖著小草。并抓住“撫摸”一句,讓學生模仿做一做動作,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會母愛無法回報,從而懂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意思。
最后一段,我設問:雖然母親的恩情,我們無以回報,但是我們要報答嗎?你怎么報答?學生們說了很多:給父母端茶送水遞拖鞋,陪父母聊天,給父母表演節(jié)目,幫父母做小家務之類的小事,教師的適時引導,幫學生把道德認識與具體的道德生活聯(lián)系起來,指明了學生道德活動目標。
課后,我讓學生給母親做一件事,把想對媽媽說的心里話寫下來。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2
新課程語文教學標準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學生則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于是,教師在課堂中恰到好處的運用點撥教學,優(yōu)化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幾年的課改教學實踐,我總結出點撥教學的三個方面。
一、適量點撥
課堂上緊扣教學目標篩選有價值的,又容易被忽視的詞句、重點語段進行點撥。因為這些詞句“不僅有顯隱題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約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學生搞懂了這些詞句,對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說《孔乙己》,我就從課文中找出可以把學生引到深處的東西,選擇“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個句子進行點撥,立片言以居要,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孔乙己是一個可憐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舊時代的小知識分子。
另外,我會在每一課選擇一個重點段進行點撥教學,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多方訓練綜合分析。這樣做意義很多,抓住了重點段落,就抓住了主題,就突出了重點,就突破了難點,也就能帶來牽一發(fā)動全身,以少勝多的效果。
二、適度點撥
課堂點撥力求點撥出語文味來,即真正使學生嚼出一點味道來或者把學生引向語文審美閱讀的軌道,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朱自清的《春》,老師推敲那句“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來:春天來了,春日融融,春水渙渙,山也變得明朗潤澤了。還有的老師緊扣“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一句設疑點析:春天來了,太陽給人什么感覺?“紅”字變動詞有何含義?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經(jīng)驗入手,啟動學生的審美想象,比較自如地把學聯(lián)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賞了桃杏艷紅、百花爭妍的美,產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種溫暖、欣悅的感受。
三、適時點撥
課堂點撥關鍵是教師能明察學生思維的火花,及時加一把火。適時點撥一方面是在學生遇到疑難時,采用藝術化的點撥,及時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另一方面是學生在遇到疑難、把握不準時,教師及時指點思考分析的途徑,撥通知識理解上的關卡,撥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的研討活動得以繼續(xù)進行。適時點撥還包括在學生思維誤入歧途時,教師迅速捕捉,作為新的教學內容,憑機智的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總之,實施點撥教學的經(jīng)驗告訴我:點撥是一把火,促使學生的思維放出火花。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藝術化點撥,能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
此外,還感到另一條原則較重要,即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愛學語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
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
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問題,敢于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愉悅、民主和諧的環(huán)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愿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
二、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說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饑笑中有愛迪生!弊鳛槔蠋,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閱讀教學,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fā)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發(fā)展自己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四、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體現(xiàn)自己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干干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己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后感,觀后感、周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yōu)秀之作常常涌現(xiàn),時間久了,學生就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寫作個性。
教師可以允許學生有不同層次的發(fā)展,并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準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為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并能更好的展現(xiàn)或表現(xiàn)自己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并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3
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十幾載年來,頗感語文老師之為難。語文課似乎人人能聽,人人能評,人人都有想法的課。語文教學也是為許多教育家、專業(yè)或非專業(yè)人士詬病最多的。于是從上第一天課起,腦子里就混沌模糊,既怕誤人子弟,耽誤學生前程,又怕辜負學校厚望,于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如此十幾載年,甚為辛苦。然在與前輩、同行與學生的共同研討與交流中似發(fā)現(xiàn)兩點略有點價值的'東西,一是語文課必須是基于語言文字的,二是語文課必須要達到師生共鳴的目的。
猶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之時,我抱著極其虔誠的心態(tài)去聽各種各樣的課(特別是公開課),突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語文課聽不懂了。有在課堂上翩翩起舞者,有在課堂上離題萬里者,有整節(jié)課道德者教化者,不一而足。由此深感自我見識之淺陋,于是在課堂上依樣畫瓢,結果有一天一位前輩聽完我課后醍醐灌頂式地問了我一句:“你在上語文課嗎?”我猛然間全身震顫了一下,是啊,我在上語文課嗎?由此發(fā)現(xiàn),其實當語文課離開語文本質的時候已經(jīng)異化了。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無論上怎樣的課,上哪一篇課文,我都時刻牢記:一定要把這節(jié)課上成語文課。語文者,語言文字也。當然這里特指漢語言文字,語文課不能離開漢語言文字,不能離開文本,否則就是離水之魚,斷翅之鳥。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4
文為敘事抒情散文,描寫了1958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最后一批官兵離朝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表現(xiàn)了志愿軍和朝鮮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摯情誼,贊揚了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課文感情真摯強烈,敘事抒情相互交織,語言親切感人,構思精巧別致。作者是以志愿軍對前來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前3個自然段的寫法大體相同。
首先,都是用滿含懇求意愿的祈使句開頭,志愿軍對朝鮮人民的關心體貼之情都飽含在這一聲聲的懇求中,表達了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密不可分的親情。同時,這3個自然段還以具有充分肯定語意的反問句結尾,這樣的表達避免了平鋪直敘,將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這3個自然段中間敘述的內容又主要是由送別時的情景和追憶那些令人難忘的往事所組成,把現(xiàn)實的情景和往事結合起來,寫得情真意切。課文的最后3個自然段以呼喚的方式,抒發(fā)了志愿軍戰(zhàn)士的心聲,表達了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
教學本課,我主要圍繞以下思路展開教學。
一、抓住“親人”,理解課文。
上課伊始,從題目入手,請學生談一談對“親人”的理解和認識。然后初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到了哪些“親人”,為什么要稱為“親人”。細讀課文,進一步思考,從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們是“親人”。
在引導學生理解“朝鮮人民和志愿軍戰(zhàn)士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之時,我讓學生先根據(jù)課文說一說朝鮮人民為志愿軍做了哪些事。如,大娘幾夜沒合眼給志愿軍洗補衣服;在一次阻擊戰(zhàn)中,冒著炮火,不顧生命危險給志愿軍送打糕,回去時昏倒在路旁;在敵機轟炸時,為了救護在她家里休養(yǎng)的志愿軍傷員,失去了唯一的親人小孫孫。小金花的媽媽為了救出偵察員老王,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大嫂為了讓志愿軍吃到蔬菜,跑到前沿陣地去挖野菜,被敵人的炮彈炸傷,成了殘疾。之后,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和課前搜集的資料,談一談志愿軍為朝鮮人民做了哪些事。例如,大娘冒著炮火送打糕,大嫂到前沿陣地挖野菜,固然說明朝鮮人民對志愿軍的關心和愛護,同時也說明志愿軍在朝鮮戰(zhàn)場上浴血奮戰(zhàn)條件是多么艱苦,常常空著肚子打仗,常常連蔬菜也吃不上。
再如,大娘為搶救傷員失去了小孫孫,小金花的媽媽在救偵察員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講的雖然是朝鮮人民為志愿軍付出的代價,但從中也可以看出,為了幫助朝鮮人民打敗美國侵略者,志愿軍隨時都有流血犧牲的可能。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引導學生了解朝鮮人民為志愿軍戰(zhàn)士付出的代價,體會到朝鮮人民對志愿軍戰(zhàn)士的親情、真情、深情,而且還能夠體會到志愿軍為了幫助朝鮮抗擊美國侵略者,在朝鮮的土地上浴血戰(zhàn)斗、流血犧牲的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
二、品讀課文,讀出感情。
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要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把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的感受表達出來。對于學生的朗讀指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交流匯報進行。要讓學生先談一談哪些段落或語句最令自己感動,原因是什么,然后再讀一讀令自己感動的段落或語句,講一講為什么要這樣讀,使學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中朝人民的偉大情懷,對用鮮血和生命培育的中朝友誼引起心靈上的震撼。課文最后3個自然段表達了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的`難舍難分,也表達了他們對曾經(jīng)灑過鮮血的土地的眷戀之情,應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教師可示范朗讀。
三、研讀課文,體會寫法。
在學生準確地理解和體會到課文表達的內容和感情后,問:想一想課文在表達方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點,你認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小組內的同學們,然后小組派代表在全班公布“新發(fā)現(xiàn)”。學生匯報交流時,能說一點說一點,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重點是指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前3個自然段敘事與抒情相結合的寫法。每段都是以請求的語句開頭,以反問的語句結尾,以回憶的形式進行敘述。
四、大膽想象,學習表達。
課文通篇都是志愿軍說的話。在依依惜別之時,在志愿軍戰(zhàn)士追述往事的時候,朝鮮人民一定也會回憶起志愿軍的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例,講述起志愿軍對朝鮮人民那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意。請同學們大膽想象,然后仿照課文的表達方式,以大娘、小金花或大嫂的口氣描寫送別的場面。
在學生完成仿寫練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所寫的內容穿插在課文中,與相關的段落連起來讀一讀,然后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賞評;還可以從學生描寫大娘、小金花、大嫂與志愿軍話別的內容中分別挑選出一篇較好的,與課文組合起來,分角色再讀一讀。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15
長久以來,語文課堂充斥著淺薄,低級,呆板,濫情,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說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豆腐娘、猶如皰丁大劫八塊,作文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改,如同”腦筋急轉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是濫情……
說實話,在語文教學崗位上也已經(jīng)有十四五個年頭了,見識了太多的墨守成規(guī),見識了太多的矯情造作,見識了太多的陳詞濫情,自己總是與現(xiàn)實不夠合拍,跟不上形勢。有同行問我,你是怎么樣上語文課的?其實語文課就是要瞎扯
十幾年來,我的語文課總能給學生以不同的感覺,我的課對傳統(tǒng)的課來說其實不能說是課,因為課堂上我喜歡瞎扯,說這說那,東拉四扯,海闊天空,信馬無疆,扯到哪兒算哪兒,評課者是很感冒的,諄諄教導我,不能腳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放開教學,就是要放得開,為什么要收回來呢?其實收不回來是也沒有關系的,學生其實在我瞎扯時是最認真的時候,也就是教學效果最佳的時候,他們聽著聽著,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課了。讓自己那充滿智慧的語言、靈動的語言、個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甚至是勇敢的語言,更甚至那些語驚人倒的語言,全都猶如釘子般一個一個地釘進學生的心里,一翻學生作文,寫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氣勢,看到這樣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還有什么理由不給高分呢?所以學生總是對我的課充滿著期待,希望我?guī)麄兊教幧裼,好不快活。自己的肚皮“吃”得飽飽的,并富有全面的營養(yǎng),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課堂。一番神聊海侃,學生就得要領,就得新知,就解學生心中之惑,使難點疑點就通通變成亮點,真是事半功倍,掙得滿堂悅色。
我常常不把課本當回事,一本語文課本說不定我一個學期只上其中幾篇自認為美文的文章,而對自己喜歡的文章說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個個把星期,我上過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過離別詩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對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文章堅決不上,對那些說教意味甚濃的文章堅決不上,對自己認為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堅決不上的,F(xiàn)行課改課本,每單元都是同一題材的文章,教學目標基本相同,我就上一節(jié)課就差不多了,關鍵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學。語文課每課不一定要有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目標為什么不可以是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呢?如第八冊第六整個單元都是講愛的'教育這個主題,主題雷同不說,文章題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課后,還真想不出來上后面三個課文的理由。有人說讓他們閱讀,看書,其實在小學語文課中,知識和情感儲備都還不豐富的學生對單純的誦讀以及大量閱讀并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接下來,不神聊,不瞎扯還能玩什么呢?
語文一節(jié)課能達到多少教學目標?特別是高段,一節(jié)課下來,他們就有了愛的沖動了?有愛的感覺了?絕對是瞎扯,其實語文的教學目標決不是一節(jié)課,幾節(jié)課所能達成的,就算字詞目標,也是不可能在一節(jié)課中達成的,學生通過不停的運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時雖然你在上課時講過一下,帶過一下,難道學生就可以初步達成思想目標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標一個學期,幾個學期,甚至幾年,也是達不成的,有些目標根本就是虛的。一種價值觀,一種情感,一種能力,不是靠某一課堂上的某一環(huán)節(jié)來完成,但我們必須在潛意識里不斷的滲透,而后才能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節(jié)課不過四十分鐘,根本就來不及講幾個笑話,根本就講不了一個精彩故事,,根本就來不急一次精彩的辯論,根本就來不及一次朗讀比賽,也根本就來不及一次口語比賽.所以以每節(jié)課為單位備課上課,是不太科學的。真搞不清楚大語文到底是什么?
課本上自認美文的幾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時間都用來給學生講些課外的東西,比如向學生推薦一些美文,一起來學,學生興趣昂然,群情激奮,人人陶醉,或和學生談談國內外的大事啊等等,開闊開闊眼界,課堂內外到處都是語文,講著講著,常常會發(fā)現(xiàn)正講在興頭上,學生聽的正高興,下課時間卻到了……我認為這才算語文課。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的教學反思06-27
初中語文的教學反思05-20
教學反思初中語文07-11
初中語文的教學反思07-06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02-11
初中語文春教學反思11-07
初中語文的教學反思最新02-01
初中語文新課改教學反思02-22
初中語文個人教學反思12-20
初中語文教學的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