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教學反思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教學反思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記敘了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在艱難的困境中兩次撰寫明史巨著《國榷》的感人故事,表現(xiàn)了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持之以恒的堅強意志和毅力。
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簡單地介紹了談遷的志向以及他為寫成《國榷》付出的努力。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體寫談遷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厄運后,重新奮斗最終寫成《國榷》的事。這是文章的重點部分,充分地體現(xiàn)出了談遷的信念就是打不垮的信念,為下文揭示有關(guān)信念的道理打下了一個強有力的伏筆。最后一部分第4自然段,點明題旨,揭示信念的力量。
讀了這篇課文之后便會感到這課人文性很強,讓學生談談這些人文性的東西并不難,但是也顯得很虛幻,很容易會上成思想品德課。因此,必須凸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上出濃濃的語文味,即引導學生關(guān)注文本的語言因素,立足語言,確保語言,通過語言文字的賞析品味,感悟談遷的堅強,進而體會到信念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彌足珍貴的。一節(jié)課的實踐讓我頓悟,語文教學理應注重:
一 。關(guān)注對話,多元發(fā)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課堂的實質(zhì)就是對話交流——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教師和學生的對話、自我的對話。對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既為領悟文本服務,也為發(fā)展學生語言服務。對話的過程也是思維碰撞的過程,其間閃現(xiàn)出無數(shù)的聰明火花和獨特的個性。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一次次讓學生研讀文本,走進人物內(nèi)心,體會人物的真情實感。如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創(chuàng)設了年邁的母親,賢惠的妻子,多年的摯友在談遷書稿遺失后和談遷對話的情境,,談遷最好的朋友,你會對談遷說些什么呢?談遷的家人,目睹他憔悴的面容,會如何安慰他呢?如果你就是談遷,心中會是怎么想怎么做呢?因為這個訓練點既是文章的教學重點,可以多元化地有效幫助學生感受到談遷在厄運面前的痛苦和打不垮的信念,又利于學生語言發(fā)展的訓練。而學生的理解感悟也是多元的。在交流中有的學生是這樣寫的:孩子,書丟了,別太難過!身體重要啊!書丟了,但生命還在,還可以再寫!有的學生是這樣寫的:談遷,還是放棄了吧,你已年老體弱了,生命沒有太多的時間了。有的學生這樣寫:不,我不能就這樣放棄,我要堅強,我還可以再寫!在談遷下定決定從頭撰寫《國榷》時,我又一次創(chuàng)設情境,以反面追問:你一天里還能再走一百多里路嗎?你還有多少個二十年,你在有生之年能完成得了嗎?你已不像二十年前那樣年輕力壯,你還是放棄吧。”引領學生感受談遷不向厄運屈服的堅定信念。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第三小節(jié)要讓學生抓住一些關(guān)鍵性的詞句進行理解,比如“他一襲破衫,終日奔波在撲面而來的風沙中”,讓學生自讀體會,學生會聯(lián)系詞語“一襲破衫”和“終日”來感受談遷的精神。緊接著我設置了一組想象練習來加深學生對“信念”的理解:(1)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 (2)那是一個漫天飛雪的清晨,……(3)那是一個赤日炎炎的中午……在想象練習的基礎上再看一組動畫,讓學生對談遷所付出的艱辛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然后再追問:談遷為了矢志不渝的信念,在努力,在抗爭,他要與什么抗爭呢?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由讀到悟,到想象人物情景,逐步豐滿了人物的形象。也訓練了口頭表達能力。通過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說說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感悟談遷在實踐中不怕一切艱難困苦,堅定治學的優(yōu)秀品質(zhì)。在體驗的同時,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朗讀和語言把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展現(xiàn)出來。在這些過程中,學生不是把自己放在了文本的對立面,不是一個冷靜的閱讀者,而是將自己和文本融為了一體,用朗讀、用思考、用言語抒發(fā)著自己的情感,成為了文本主義的創(chuàng)造者,課堂賦予學生的是豐富的過程體驗。
二.激發(fā)情感,凸顯主體。情感是語文教學具有鮮明特色的個性目標,培養(yǎng)學生情感,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感情,讓學生與作者同喜同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特別注重讓學生在體驗人物內(nèi)心情感的基礎上,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讀出各自的體驗,釋放學生的情感,使教學真正成為生動活潑、自我需求的活動,讓學生的個性在誦讀中飛揚。同時,老師激情的話語風格,也為課堂詩化情感的營造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架。由此可見,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真正可以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反思這一堂課,也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1.字詞的落實上還需要加強力度。如“奮筆疾書”等詞語也沒能很好抓住生成及時教學。
2.提問的面不夠廣,沒有很好顧及到后進生
3、微笑要常掛臉上。雖然有了激情,自己感覺隨著課文情感而做到了抑揚頓挫,但是可能其余時候就很嚴肅了。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教學反思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文章記敘了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在艱難的困境中兩次撰寫明史巨著《國榷》的感人故事,表現(xiàn)了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持之以恒的堅強意志和毅力。
本課的人文性很強,讓學生談談這些人文性的東西并不難,但是也容易落入虛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說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課。因此,我在教學中力求凸顯語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導學生關(guān)注語言,立足語言,確保語言,通過語言文字的賞析品位,感悟談遷的堅強,使這一課上出濃濃的語文味。
課堂教學的主要過程我主要安排了如下三部分:一、解讀一組數(shù)字,體會一部奇書誕生的艱辛。二、進一段心路,見證一個靈魂的涅磐與什華。三、關(guān)注一個場景,感受一種信念的堅定與力量。
一、解讀一組數(shù)字,體會一部奇書誕生的艱辛。
在讀題、揭題之后,我就給學生出示了第一自然段的幾組數(shù)字。讓他們在鮮紅、醒目的數(shù)字中感受《國榷》完成得不易,感悟談遷的孜孜不倦、嘔心瀝血。讓學生明白《國榷》就是談遷的全部,就是談遷的生命!
學生在直觀、形象的數(shù)字中獲得了閱讀感官,得到了閱讀感悟。在此基礎上,我不失時機地把學生引領到接近生活的感受中,讓他們在形象、直觀的感悟中解讀文本。
二、進一段心路,見證一個靈魂的涅磐與什華。
大喜之后的大悲,在學生明白談遷面對完稿的《國榷》,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的基礎上,感受《國榷》被偷,領悟“厄運”,點明課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
在學習課文的重點段落第2自然段時,我用“自讀自悟、讀中感悟”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引領學生反復品讀詞句,透過文本語言,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張揚閱讀個性,升華情感的價值。
三、關(guān)注一個場景,感受一種信念的堅定與力量。
第3自然段是領悟人物感情精髓的重點段落,談遷的信念是什么?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又指什么?在談遷重寫《國榷》的過程中,讓學生在談遷的行動中感受談遷的“打不垮”。在反復引讀課文的基礎上,我根據(jù)學生的需要重組教學,設計成更加合理的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如在理解“終日奔波”這個詞語時,我創(chuàng)設給學生自由想像的空間,讓學生多方面形象地理解詞句,感受人物的情懷。清晨,涼氣襲人,當人們——,中午,烈日當空,當人們——,晚上,月黑風高,當人們——,從清晨到中午,從中午到晚上,這就是“終日奔波”。學生的感悟、理解是多元的,教學中,我尊重了學生思想,張樣了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多元發(fā)展。但放而不散,最終能把握住課堂,回到理解詞句,感悟人物情懷的基點上。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讀《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有感02-23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讀后感03-29
厄運打不垮信念讀后感03-31
《我的信念》教學反思07-13
我的信念教學反思07-15
關(guān)于厄運的名言警句09-30
奇跡多在厄運中勵志名言07-24
關(guān)于逆境厄運挫折的名言警句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