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招聘正如同“參禪”,“參禪”可以讓人們擺脫日常的瑣事和煩惱,沉寂下來,認真思索世界與人生的真諦。人生就好比一杯渾濁的水,當它高速轉(zhuǎn)動時,我們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東西,只有它沉寂下來,才能夠澄清,要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的展開,看清事物本質(zhì)并還原事物本質(zhì)。招聘正是如此,招人的要求就是做人的道理,由于人處在一個紛雜錯亂的現(xiàn)實社會,往往“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招聘就是要你用禪者的智慧去洞察人的本性,用哲學的方法去思考人才的發(fā)展,這就是招聘哲學。
國外很多人力資源專家將招聘理論分得很細,也有很多具體的方法。但是從“禪”的思想去看,其實招聘就是一個“見心見性”的過程,它與參禪的三個階段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參禪的三個階段是指一個人在學習禪宗的時候,經(jīng)歷的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過程,這對我們的招聘工作是大有幫助的。
第一個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企業(yè)招聘說到實處,就是招聘具備某方面能力的人去完成某方面的任務(wù)。“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是要拋開一切,就事論事?催@個人是否真正具備這方面的能力,這其實就是“知”的過程。我們在招聘時,往往過分關(guān)注了太多的附加條件,而忽略了本來的目的。
經(jīng)常根據(jù)人的談吐、舉止好,為人誠懇,肯學習等等條件,就把人招進來了,結(jié)果具體的工作上讓我們大失所望。各方面都突出,就是工作能力不突出。我不是說其他方面不需要看,而是要分階段去看,一層層的深入,才能還原事物的本來面目。“看山是山”,就是要我們把面試的人都當成能勝任工作任務(wù)的人才,從能力方面去考核他們,甚至按崗位說明書上的要求逐一去考察。這樣,真正有工作能力的人就會脫穎而出了。
第二個階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因為人是生存在社會中的,離不開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對于人才來說,最貼身的環(huán)境就是所在的企業(y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就是要拋開人的工作能力,從其他的角度看人才和企業(yè)的適合度,這其實就是“覺”的過程。企業(yè)是由人組成的,就要求人才要有團隊精神,要具備與人溝通的能力;企業(yè)又是為實現(xiàn)利益而存在的,就要求人才要有主人翁精神,要有以大局為重的胸懷等等。
由于人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命運境遇不同,學識北京不同,便造成了人性格、人生觀、價值觀的千差萬別。“看山不是山”就是要假想求職者這些方面與企業(yè)不相融合。然后采用壓力面試,或者是難以察覺的方法來考驗求職者,經(jīng)得住考驗的,往往入職后不會有太大問題,反之,能力再強也不是企業(yè)所需要的。寶潔公司在必經(jīng)的路上丟一把掃除和紙屑來考驗求職者。那些主動打掃干凈并放置好掃除的人,以后的工作中往往都是服務(wù)觀念較強的人。初學工夫的小和尚,可能幾年之內(nèi)師傅也沒教他什么真本領(lǐng),只是讓他們山上山下的挑水,幾年下來繼續(xù)堅持沒有離開的,就是大師想收的弟子。許多這樣的事例不能不令人深思啊!
第三個階段: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個階段就是要將前兩個階段結(jié)合起來,從“禪”的角度去“悟”一個人。有人講“不知人何以用人”,“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個階段的招聘工作者們已經(jīng)不應是抱著“懷疑”或者“否定”的態(tài)度,而應懷著一種尊敬的心態(tài)去對待每一個求職者。從更加客觀的角度去了解一個人,由物質(zhì)到精神,由過去到未來。
人是來源于自然的,要生存,就會有物質(zhì)的需求;人是來源于社會的,要發(fā)展,就會有成功的渴望;人是區(qū)別于動物的,有思想,就會有各種欲望。只有了解人才想要什么?才能更準確的判斷其是否適合企業(yè)。要求過低的人,是千萬不能錄用的,因為這違反了人的本性,這種人不是能力過差,就是有其他目的;要求過高的人也是不能錄用的,因為這種人不是斤斤計較就是沒有看清楚自己,即使能力很強也很難和其他人配合得默契。真正的人才是能正確認識自己,有才能卻保持謙虛的人,要求回報但能提前付出的人,做事有方法但內(nèi)心有所秉執(zhí)的人,追求成功但不急功近利的人。